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文苑★又见凤凰

编辑推荐 文苑★又见凤凰


作者:刚子哥哥 举人,346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56发表时间:2011-10-23 15:54:56

八年前到过一次凤凰。那次是妇女节,单位让我和另一个男同事护航二十多个女同志。春寒微雨,租一大巴,走盘山公路,天没亮出发,刹黑才到。那时单位效益差,难得有旅游机会,于是一路只听见妇女们兴奋得让人叹为观止的叽叽喳喳。第二天因好心送一有急事需先行回家的女同事而闹出些许绯闻,将一次好不容易的旅行割得支离破碎身心俱疲。于是关于传说中的人文美景,居然就只剩一个轮廓,没有颜色也没有内容。没承想,八年之后有机会补齐了轮廓中的颜色和内容。
   早上九点多出发,由于路不熟,车开到张家界去了,从张家界到凤凰没有高速,途中又偶遇芙蓉镇,吉首至凤凰半路又有一危桥整修限单边放行而耽搁了个把小时,到目的地时万家灯火已次递绽放。这个时节凤凰人山车海,单进入县城到朋友给我们介绍的停车场约三四公里就差不多花了一个小时,真是起个早床,赶个晚集。朋友在凤凰开旅店,所以就没为住宿而伤神费脑。稍稍洗漱,便赶着去看一场反映湘西风土人情的大型歌舞《天下凤凰》,对传说中神秘的上刀山下火海、湘西赶尸、祭祀等有了一个精略的了解。许是累了,许是这类节目有些生涩,没看完朋友便提议提前离开了。现在的人们,已经浮躁到无法看完一篇文章、一场演出的地步了。
   胡吃海喝地吃了一顿烧烤,便又急着去看近些年声名鹊起的凤凰夜景。踏着沱江边有些潮湿的石板路,两岸悬江修建的吊脚楼都点起了一串串仿旧的灯笼,似有意要将老城带入旧日时光。可许多东西失去了,再如何精心复古也是回不来的。恰值重阳之夜,半月挂空,放眼,远处的山峦、古塔、亭台被月光与灯光衬托成一个个层次深浅不一的各色剪影。不远处,跨江而立的风雨虹桥被灯光精心勾勒出分明的线条,把桥梁和桥上的楼阁装扮得分外通透,灯影入水,映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形桥洞来。夜风微起,江面泛波,倒映的灯光就被揉成点点碎金。河中不时漂过一串许愿灯,似一朵朵含羞带露的睡莲承载着放灯之人的心愿在江中静静地绽放。灯影霓虹中,夹江而开的酒吧喧嚣热闹,吧内透着昏暗的灯光,吧位延伸到屋外,酒吧的柱廊屋壁可看到随意贴写信手涂鸦的纸片,有的以废旧大小唱片为装饰,有的悬几串啤酒空瓶及瓶盖,有的钉几片树皮,什么湘西往事、边城风情等,各具特色。这种季节,酒吧均是满位,时尚潮流的周杰伦、声嘶力竭的摇滚给这座原本以平静、沉稳、与世无争为风格的小城注入了年轻与活力的元素。古今交融,洋土结合,小小的边城在朦胧的夜色展现了她的包容,或许也有一些无奈吧。不知不觉,已近凌晨一点,这才意犹未尽地返回旅店休息。
   第二天早七点起床,拉开窗帘,远处山顶已被朝阳梳理得金黄亮色,对岸的仿古吊脚楼也已升起缕缕炊烟,隐隐似还有歌谣入耳,一时意乱神迷,思想已先于脚步游走古城四处了。跨过由黄永玉先生撰写对联的虹桥,便算正式进入凤凰古城了。与八年前走马观花相比,古城由于近些年政府的大力投资复建而漂亮了许多。街道、房舍皆耳目一新,尽可能接近古色古香。城内游人如织,一条条由青石铺成的甬道纵横交错,空气中弥漫着当地特产姜糖熬制时的浓郁芳香。街两侧有小吃店、剃头铺、陶瓷店、中药铺、笔墨铺、乐器行、根雕行等等,皆与文化相关,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大城市如此之窄的巷道里,总是藏污纳垢,滋生犯罪和争斗。而这里,看似剽悍的苗人却和平相处,礼让三分,经营厚道,童叟无欺。也许正是这样质朴的民风,才孕育了独特的文风武气,区区弹丸之地,随手就能拣出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陈宝箴、田兴恕、陈渠珍等一大批星辉交映的文人武将,不能不说是民风潜移默化所致。
   凤凰之味,并不在山水,而在人文。可以说凤凰能到如今闻名天下,文学大师沈从文一部《边城》及其数十部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文字居功至伟。因此到凤凰必拜沈老老生,其故居,其墓地,俱是能涤洗心灵之处。朋友领着我们在古朴的街巷穿行,沈老的故居就在某条老街靠右一条更为幽深的巷道里。极尽虔诚的走进去,其实是挺普通的一座前清民宅,木质材料,天井太平缸,三进升堂屋,左右厢房,杂屋灶房,并无特别之处。左厢房摆放着一张硕大的大理石书桌,配一把梓木椅子。有游客惊呼:沈从文就是在这桌上写《边城》的,坐坐沾沾文气。其实《边城》是沈老先生在北京清华园所作,但其留世千万文字确有很多是在这桌上一笔一画完成。如今人去桌留,让人唏嘘。
   沈老故居我是二度重瞻,但却遗憾没去过其墓地,今日立意要一补八年之憾。泛舟沱江,水清至底,两岸吊脚楼及码头浣衣苗妇沦为此行衬托。想沈老青少年足迹遍及此水此景,岂不让他文思涌动。穿虹桥,掠夺翠楼,扰遐昌阁,至万寿宫前弃舟上岸。沿江前行数百米,又过一跨江拱桥,至另一岸沿江前行约一公里,至听涛山,这便是沈老先生最后归宿所在地了。拾级而上三二十米,便见一块不呈任何立体图形的似青似黄似绿的石头立于嵌着圈圈鹅卵石的一小块平地上,石头顶上摆满了花束,这居然就是先生的墓碑。这是我看过的最简陋的名人墓地,无坟无陵无园,惟只这一块墓碑,孤独而又准确。碑石正面,只不过稍稍打磨出一方平面,浅浅地刻着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区区十六字,就言简意赅地浓缩了沈先生一生的心迹。墓石后边则镌刻着其妻妹、书法家张充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也是对先生一生真实的评价。立于碑前,思及先生一生所为,就如这山下沱江水,纯净、自然,可窥至底,亦能源远流长。一块墓地,如此简单,却又如此丰富,心绪也如这五彩碑石,明明有形,却无可言状,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下方不远处,有先生表侄、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应该也是对先生弃武从文魂归故里传奇一生的最精典概括。这样的季节,前来拜谒的人络绎不绝,我想,一个离世了这么多年的人,还能有人铭记,有人挂念,这个人其实并没有离去,他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活在世间。莫非这沱江的水,听涛山的风,虹桥的灯影,南华山的松林,都是受了先生灵性的才气、坦荡的人格、浪漫的爱情而生动,而妩媚,而泽及百世。
   临别,记起沈从文一句话:“我需要这种地方,一个月或一天。我必须同外物完全隔绝,方能同‘自己’重新接近。”虽然这次是一次计划外行程,谈不上专程寻找“自己”,而现实也无法让我完全与外物隔绝,但我用一天的时间,走进了凤凰,走进了沈从文,走进了《边城》里的翠翠、大黄狗和傩戏。一天,时间虽短,却不并显急,谒罢先生,凤凰已无憾。回时,心如静水,似悟到了些什么。
  
  

共 26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就是一路风景,只看你如何在风景中感悟。【编辑:金戈铁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马冰河        2011-10-25 22:32:26
  看起来,作者去过很多地方啊,羡慕。。。。。。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