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杂文】杂谈清朝七品芝麻官的俸禄

精品 【天涯杂文】杂谈清朝七品芝麻官的俸禄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6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110发表时间:2011-10-30 14:23:21

【天涯杂文】杂谈清朝七品芝麻官的俸禄 农历七月,骄阳似火。江南乃低湿之地,白天暴热,夜晚闷热。万般无奈,捧一册《清史稿》胡乱翻翻,算是催眠。这是我多年的经验,睡不着时,千万不可读小说,那会越读越兴奋。唯有读那拗口缠舌的文言文,才能招来瞌睡虫,让你睡眼迷离时,快速进入梦乡。
   不过在半睡半醒时读书,往往会有意外收获。这就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昨日,我就在半迷糊半清醒时,大致读明白了清朝一至七品官的待遇。
   清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阶分为九品,每品还有正、从之分,也就是有18个台阶。简略说来,正一品为大学士,清朝不设宰相,大学士就算宰相吧。现在电视剧里的清宫戏,有一出叫做《宰相刘罗锅》。那其实是胡说,因为明清两代,自朱元璋之后,就没有设过宰相一职。六部尚书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各部部长。总督为正二品,管辖一省至三省的军政。清末禁烟的林则徐就曾先后出任过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学士为从二品,是内阁成员。纪晓岚曾经担任过内阁学士,甚得皇上宠遇。据说死后,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极尽一时之荣哀。按察使为正三品,负责一省的司法,相当于现在各省的政法委书记。光禄寺卿为从三品,负责皇室祭祀时的食品制作。道员为正四品,道员是清朝的条线官员,例如兵备道、水利道、粮储道等,相当于现代的军区司令、水利厅长、粮食局长之类。知府为从四品,相当于现在市管县的地级市的市长吧,一个府管若干个县。知州为正五品,清朝州和府是一级单位,但州不管县,直接归省直辖。……知县为正七品,相当于现代的县长……
   民以食为天。大概是为了让官员们即使在灾荒年也有饭吃,清朝官员每月的工资是以米计价的。从一品到九品大约是这样的:一品月薪米84石;二品61石;三品35石;四品24石;五品16石;六品10石;七品7石;八品6石5斗;九品4石5斗。
   按现在的度量衡计算,一石为十斗,每石重120市斤。由此推算,七品芝麻官的月收入为840斤米。一个月按三十天计,合到每天28斤米。如果按一家五口计,合到一个人平均一天5.6斤米。看来除了吃的,七品芝麻官的家里也剩不了多少米。其他等级官员的收入,读者会自己算出的,就不劳我再罗嗦。不过,我要补充的是,计划生育现在看来从清朝起就应实行。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先后当过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他当县令的时候,正是清朝的康乾盛世,政治还算清明,他在任时曾经兴修水利,请赈灾民,颇有政声。在山东潍县任上,他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体现了他的悯民情怀。
   清朝康乾时期,做个七品芝麻官,如果不贪、不沾,生活还是比较寒酸的,和今天的县太爷生活之富裕,不可同日而语。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官至扬州卖画为生,“托名风雅,实救困贫”。据说他离任时,“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而去。”我们今天清廉的县太爷也是出门有车、吃饭签单,俸禄高出清朝县太爷四、五倍。没有谁会俸禄不够,再去卖画贴补家用吧。他们理应有比郑板桥更高的志向,更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修养啊。
   民间有故事如是说:“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小偷大恼,发恨声曰:你是给阎王当官啊,你这个穷鬼!
   今日我一觉睡到10点半,恰逢老妻买米归来,我就问她,今日米价如何?妻答梗米2块3一斤。我随手拿过计算器一算,清朝的一个县长,一个月的工资合现在不过1932块。跟江南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相差不多。清朝主簿的月俸为米4石5斗,也就是540斤米,合现在江南米价1242元,和一个农民工的工资差不多。主簿大小也是县办公室主任呢,在县里也是中层公务员吧。我们这里县办主任一个月的工钱没个七八千恐怕是下不来吧。有人提议高薪养廉,不知能养出几个郑板桥一样的县太爷来。五、六十年代,我们党倒是培养出一批堪比郑板桥的干部来,比如焦裕禄等,但那时他们的工资比普通工人也多不了几块钱。
   说到官场的收入,有人就会想到贪腐。今天,我们只说俸禄,不谈贪官。
  
   江凤鸣2010年8月写于梁溪

共 19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江学者独辟蹊径,为我们杂谈清朝七品芝麻官的俸禄。这样的杂谈其实别有情味,他不但联系了历史现实,而且关乎现在的实际,读来深邃中透着清晰,让我们在感慨清朝七品芝麻官的俸禄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现在相对应的官员的俸禄,历史和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实,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就事论理,为我们评析了俸禄与官职之间的差异和官员对百姓的巨大差异,特别是举郑板桥的例子,让我们知道了廉政的重要。另外文章还矫正了有些电视对历史事实的违背,实际上是看出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对正确历史解读的准确性。读这样的文章,总是觉得眼界大开,高度的凝练性和深刻的教育性,叫人感慨良多。倾情推荐。----玉树临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03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述而游客        2011-11-04 12:27:39
  会计出身,大概从清代您就是会计官。叫甚么来?户部?
述而不作
2 楼        文友:杜运威        2013-07-11 16:39:31
  您好,读了您的文章给我提供了不少线索,我是一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现在写毕业论文,题目为《杨芳灿研究》,杨芳灿为乾隆、嘉庆年间金匮人,即现在无锡人。他做过伏羌县令,灵州知州,正好读了您的文章,我从经济角度更好的了解了他的生活状况。再次感谢。同时,看到您是梁溪人,冒昧问问,你是否认识杨芳灿,或是否有关于他的一些线索,他的外甥余一鳌也多年居住梁溪。不知道现在余一鳌后人情况如何了?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3-07-11 20:10:13
  哈,我不熟悉他。梁溪乃无锡别称。那位余先生如今要176岁了吧,如果后代没有什么功名的话,还就真不好找寻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