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祖诒就是与众不同

精品 丁祖诒就是与众不同


作者:杨建雄 布衣,481.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90发表时间:2011-11-07 11:56:15

24年,意味着什么?
   一所大学,从无到有,跻身民学之林。它是西安翻译学院,今年24岁。
   而它的创办人丁祖诒与众不同。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创新办学理念领跑中国民学,让西安翻译学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中国民办高校的东方之子、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丁祖诒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是中国民学在未来发展历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最深情的歌
  
   从建校之初,每到中秋月夜,丁祖诒都要为他的学生们唱首歌送月饼。“皓月当空舞,中秋共团聚”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了20多年。西译人熟悉他的身影,更喜爱和崇拜他的歌声。“听他的歌,简直是一种享受!”西译人都这么说。
   丁祖诒,这位传奇的老人舍弃了与家人的团聚,20多年如一日和他的学生们共渡中秋,他如此呵护学生,不管老生新生他都用最温暖最博大的爱谱写出了人生华章。
   西译人、丁祖诒、唱首歌,似乎成了每年不变的一个约定。然而,到了2011年的中秋节,所有的西译人在窃窃私语和惋惜道:今年中秋,丁院长怕是来不了啦!因为大家都已知道:身患重病的丁祖诒,已经被病魔折磨6年多了。丁祖诒还在病榻上躺着,肯定不会来了。
   “瞧,丁爷爷来啦!”中秋晚会临开始前的10分钟,丁祖诒竟然又一次出现在现场!顿时,“丁爷爷”、“丁院长,我们爱你!”的欢呼声传遍了全场。这一天,令西译人不能忘却的是丁祖诒为了他的学生们,为了西译大家庭,他竟然奇迹般地站着唱了一首高亢激昂的军旅歌曲《为了谁》,又和他的女儿(西安翻译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丁晶)为新生们奉献上了一首委婉动听的《荷塘月色》。他一如既往地挺拔着身子,一连唱了两首歌,还为新生们作了即兴讲话,根本看不出他是刚从手上拔掉针头的病人。站在舞台上的丁祖诒,像一尊山,一尊巍峨屹立的山。听那歌声,瞧那手势,刚强遒劲,威武无敌,所向披靡。“太棒了!这就是丁祖诒!”博得了学生们雷鸣般的掌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丁祖诒真的太累了,什么事儿都亲力亲为,为了中国民办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为了学生们呕心沥血,一步一个艰辛地往前走,辛劳着、奔波着,有什么苦自己咽在肚子里,润得西译十万学子桃李吐芳菲。
   真正伟大的人直率真诚,真正的贤人虚怀若谷,真正的强者温文尔雅。24年前,他如一位舰长,带领西安翻译学院这艘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旗舰”扬帆远航。“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的座右铭让万千学子为之动容。“第二希望工程”的伟大理念点燃了无数落榜青年求学的希望。七八十度的水,在西译的熊熊火焰中沸腾升华。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校园秩序井然,学习蔚然成风。“学在西译”,妇孺皆知。招聘时节,上门索聘蔚为壮观。挑战文凭,全外语环境,“敢死队”开一代风气之先。培养准同声传译高端人才,异军突起的“黑马”英语赛事捷报频传。“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和“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让大江南北的兄弟院校纷至沓来,竞相效仿。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他的足迹:清晨,在终南山下朗朗读书声中有他忙碌、矫健的身影;中午,在学生餐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他驻足查验;晚上,在高灯明亮的自习室门上玻璃映照着他关切的目光。
   民办高校的招生和就业是一个循环链。丁祖诒说,只有“进口旺”、“出口畅”才能形成良性循环。面对就业问题,在就业难时,他说,我们要坚持一个都不落下来,一个都不能少让学生们就好业。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那么学校给每位毕业生每月发600元的生活补助;在就业喜人时,丁祖诒要求就业好还要有好的收入,提高就业的质量,重视学生踏入社会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做到诚实就业和诚信招生,而选派学校的老师招生更是在陕西民办高校招生中树立了好的口碑。
   有一年,在毕业典礼上,当学生代表充满感激而又依依不舍地向母校尽诉“报晖”心声之后,丁祖诒说的第一句话是“请把礼堂后排的灯全打开,让我再最后一次好好看看大家!”他说,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有了委屈回来诉,工作如果不理想还可回来再学,记住:你们永远是西译学子!“哗!”台下一片掌声响彻了学校礼堂,还夹杂着毕业生们热泪长流的饮泣声!
   “我喜欢我们的丁院长,因为他的为人和他对生活的态度都值得尊重。”一位熟悉他的老师说。这一切,既源于丁祖诒的个人魅力,也归因于他治学的严谨和执著。“丁院长何止是每天都在校园走走,他的一颗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放在校园里。”他关爱学生的故事几乎每个人都能讲一大堆,学生食堂免费汤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无论身处何地,丁祖诒的脚步一天也没离开自己的民办高教领域。20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校园里,用他对中国民办教育的一份赤诚守护着“哈佛梦”。他的这一习惯也时刻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于他的力行不懈,他却总是说:“我热爱我的事业。我热爱我的学生。”
   世纪老人冰心曾拉着丁祖诒的手,勉励他要将“第二希望工程”的希望延伸。国学泰斗季羡林教授在丁祖诒受北大特邀前往讲学期间热情地约见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约见你并不因为你是校长,而是因为你为几万多名落榜生播种了希望。”
   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受到丁祖诒事迹的感染,被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振奋,挥笔写下了肺腑之言:“西安翻译学院的同学们,生命中永远有数不尽的挑战,面对挑战,不论是败是胜,总是在人生的旅程上迈了一大步。”
   著名作家陈忠实在一次研讨会上说:我是1962年的落榜生,当时如果有丁祖诒和“西译”,我肯定背着馒头来上学,“西译”很好地化解了高考的残酷,让高考落榜生有学上,有书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有用之才啊!
   仲伟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书记兼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在今年的一次访问西译后这样谈他的感受:西译是全国唯一一家大学以“翻译”二字命名的大学。从西译看到中国民办大学发展的发展艰难、发展活力和发展未来。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教育另一面,这一面是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奇迹。西译让我开眼界了,了不起。丁院长精神不老,西译会越办越好!
   “屏息停博八千跳,借来七彩架心桥;安得增寿五十载,相伴后生到地老。”这是丁祖诒手术苏醒后的诗作。“愿这里是我一缕时光隧道的回忆,一隅消遣宁静的港湾,一抹相伴后生的晚霞”,打开他的博客,首页上一共有3句自述,其中两句都表达了对自己学生的牵挂。
   丁祖诒如是说:“50年以后,100年以后,我要呆在山头看望着我的事业,看望着我的学生。还有什么,人的一生要么就图利,要么图事业,人的活法不一样,我这个人就视金钱为粪土,我要的只是我的事业,还是那句话,当我回忆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最幸福的就是眼看着我十几万的学生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学有所成、建功立业,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有用的人,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了。”
  
   最初的誓言
  
   1939年8月,丁祖诒出生在江苏南京一户书香门第,13岁时他考上了在南京享有盛名的南大附中。那时他就显出超人的才智,1957年参加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他与后来成为大数学家的杨乐同登金榜;之后他又以高考每门90多分的成绩为清华大学所青睐,但终因所谓的“出身问题”而“政审”不合格落榜。
   他誓言:“今天我没能跨进大学的门槛,总有一天,我要登上大学的讲台”。
   落榜后的他来到了西安电瓷研究所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短短3年里,自学了四门外语,翻译并发表了百万字译文;在接下来的3年里,他在一所部办业余大学读完了六年制的本科课程取得了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他曾用第三个3年一头扎进了高中热衷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将初步研究成果获得了华罗庚手书的亲切勉励。然而无情的“文革”埋葬了他的理想,被关进“牛棚”,下放劳动8年。
   幸运的是,他在1973年被破格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当上了一所中学老师,进而时来运转又一步跨进了大学门槛当上了外语教研室主任。从此他的人生航程由狂热的爱因斯坦崇拜者转向了神圣的教育殿堂。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正值西安旅游业蓬勃兴起,可导游人才奇缺,而这一个矛盾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得知这一信息,丁祖诒在西安翻译协会和旅游界朋友的支持下,毅然开办了一期不收费用的外语兼职导游培训班。培训班结业后,50名学员中43人取得了导游合格证,合格率远远超出了公办大学办的导游培训班。初次的成果坚定了丁祖诒办学的决心。随后,他租来了一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西安外国语联合培训部就这样开始扬帆起航了。第一批学员招收了300多名,这批学员合格率高达95%,旗开得胜。也就在这个期间,丁祖诒偶尔读到了一份报纸上报道的一则落榜生因受不了社会、家庭的压力竟然走上了绝路。这件事情像尖刀一样刺向了丁祖诒的心坎,30多年前秦淮河的一幕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决心专门为落榜生办一所大学。
   在人生天平上,丁祖诒选择了与落榜生同行。
   他辞去了公职。
   “中年下海”的他成为人生第二次华丽转身。而这次注定了他的后半生为人生十字路口的高考落榜生重新燃起希望之火铺就人生成功的坦途。
   丁祖诒说:“我是辞去公办大学的公职,投身于民办大学荒凉的处女地;还是躺在公办大学的温柔椅上,最终获得三室一厅,享受金色晚年,是继续为公办大学天之骄子锦上添花,还是为怀抱里嗷嗷待哺的好几百落榜生雪中送炭?斗争了三天三夜面临的抉择,最终将人生的天平倾向了与落榜生同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7年10月,丁祖诒创办的西安翻译学院正式成立了。在丁祖诒办学的第6年,他就摆脱了靠租赁的草台班子格局,一举拿下国营大厂旧址,挺进翠华山。当他站在这片属于自己的校舍土地上时,想得最多的还是最初的誓言,使他闯过了一道道难关。他先把自己的工资停发了,又发动学生家长提前交一年的学费,还将学院的全部资产作了抵押向银行贷款。当回首这段往事时,人们都敬佩他的慧眼和胆魄。如果没有当时的那一拼一搏,那么将又会是什么景象而不为人们所想象得出来。
   “花香招引蜂蝶来”,他成功了。
   丁祖诒坦言:“陕西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大省,更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强省。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硅谷’舍我其谁?”
   如今,西安翻译学院有志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应用型涉外人才的摇篮,为高考落榜生撑起一片蓝天和晴空,为国家积累了13个亿固定资产,4万名在校生、培养造就了10多万优秀人才,许多西译校友成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为国家共计减少生均培养成本多达30-40多个亿。今天的西安翻译学院以享誉海内外的辉煌业绩打造了脍炙人口的《西译品牌》,登上了中国民办高校的龙头地位,英姿勃发、昂首阔步地向着理想之路前进,特色鲜明、知识面宽、外语素养突出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正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界输送着。
   ——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实用型人才和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严格管理的学生模式高度体现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责任和尊严。
   ——不做学商的办学理念催生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取之于学、用之于学”引领中国民办传统办学之路正在攀登中国高教领域高尚教育之巅。
   丁祖诒因为首次在中国提出“创东方哈佛”而引发热议。有人将“哈佛”与“创”字割裂开来说,丁祖诒太狂了。而他铿锵有力地反击:中国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2500多年前,孔子在中国兴办私学。今日中国,为什么就不能出一所大学与“哈佛”齐名呢。创东方哈佛,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我们要通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当下,教育成为国人热议“怎么看”到“怎么办”之时,丁祖诒提出了在西译率先推行高教领域的高尚教育。丁祖诒关于高尚教育的观点,以建设为目的,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健康发展的完整的理论框架,他要破坏的是从办学者到学校风气的歪风邪气、腐败之风。之所以领跑高尚教育是唤起高校的办学者无私办学、高尚办学,做正直办学之人,不中饱私囊,不做学商,为人师表,尊师重教;教育工作者培养出的人才也同样是深受社会欢迎的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高尚教育,这面旗帜是引领西译人排出万难夺取胜利的又一个法宝,而这个法宝的探索者是丁祖诒,他用一生来向世人诠释了什么高尚教育,怎么才能高尚教育,高尚教育的深远意义。
   当下,丁祖诒不禁要问:教育部门为什么给我们学生“白眼”?民办高校的学生难道就低人一等?国家对民办高校管理政策中提出分类管理但是一旦当进行了分类管理后的赢利时间究竟从何算起考虑过吗?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的民办高校将会享有更大自主办学权的支持吗?政府对民办高校歧视政策实质性消除和改变都做了哪些努力?

共 834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西安翻译学院,一个24岁的民办高校,在创办人丁祖诒的苦心和爱心经营中,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从而形成了“西译精神”,催人奋进。“与众不同”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在作者饱含深情的文字里,展现了一位老人不同反响的作为,以及他高尚的人格,可敬可佩,感人至深。【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1071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11-07 11:58:25
  丁祖诒老人的精神,西安翻译学院的历程,彰显着爱的力量。祝福!:)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