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散文】赞中国牡丹画王王世英

精品 【天涯散文】赞中国牡丹画王王世英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47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45发表时间:2011-11-07 21:18:21
摘要:成功永远属于执着追求梦的人,从七岁开始立志学画至今,王世英走过了风风雨雨,她坚信的梦已经实现。是的,王世英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担任或被聘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客座教授。美国世界名人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科学院艺术博士。世界书画家协会名誉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上海民族画院副院长等。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幽雅别致,被誉为富贵的精灵,神美的象征。一提到牡丹,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追溯起牡丹和牡丹画的渊源。
   在与牡丹画王王世英的交流中,她对牡丹的有关历史沿革十分明晰。她这样的娓娓而谈:早在唐朝中叶,诗人刘禹锡就谈到了牡丹:早在北齐时期,画家杨子华已开始画牡丹,画面形象极为分明,可惜画作藏于宫殿。
   早在东汉时期的药书《神农本草经》和甘肃武威医简中就提到了。古时候的牡丹的花卉在北方的荒坡野地寂寞地自开自谢,数百年间,无人怜惜。公元706年,截止武则天同丈夫合葬于乾陵,他们的孙女永太公主陪葬其侧。今人考古发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中,已有牡丹的白描。后来成式见到时人李德裕收藏的画中,有盛唐人冯绍正的鸡图。“当时已画牡丹矣”。唐末人罗隐留下一首《扇上画牡丹》的七律,才使我们对于牡丹进入美术领域了解得更加真切。诗的中间两联说:“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闲挂几曾停蝴蝶,频摇不怕落莓苔。”此后,牡丹无论在河南的洛阳,无论在山东的菏泽,还是在现代文明的大都市——上海,牡丹都成了花鸟画领域里的一大重镇。
   在与牡丹画王王世英对话时,我对这位中国专职牡丹画艺术大家王世英作了提问:“大师,你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什么力量支持了你?”怀着敬仰和好奇,我们的采访直接开始了。她微微地笑了笑对我说;我画牡丹是从“一念”开始的。“一念?”于是,她故事的幕布立即被拉开。
   王世英从小出生于山东长青一户穷苦农民家里,她出生不久,父亲就参加了革命,坚强的母亲每天默默地操持着这个盖着茅草屋的穷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王世英七岁那年,家里己经揭不开锅,母亲病弱无力,幼小的世英十分懂得家庭的困境,便拎着破篮外出讨饭,路上常常还要遭遇大户人家狗的欺侮,有时讨不到东西就去割野菜,家里每天过着“风扫地,月点灯,灶前柴草没半根”的苦难生活。
   一天,王世英走到一个村子,听到小庙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她好奇地走了进去,在一间厢房小屋里,她看到有十几个孩子正在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画,破旧的墙上涂了一层黑色当黑板,黑板上画了一棵牡丹花。王世英踮起脚尖看了好长时间。这一次看给了她无限的灵气,这牡丹,除大户人家种在院子里外,在农村的宅边和野地里很多,她忽然给自己定了调:嘿,画牡丹?我当然也会。这一念,成就了她一生的梦。
   她回到家里,拉着母亲瘦弱不堪的手说:“妈,俺读不起书就学画吧。”妈妈是慈祥的,她的双眼直楞着:“孩子,妈当然会支持你,妈连买一张纸的钱都没有,何妨是一支笔的钱?”妈抚摸着世英的头,双眼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妈妈,世英不是要这个,世英只想是妈妈同意了,世英用树枝在地上画,地就是一张很大很大的纸,用不完写不尽的。”妈妈抬起头来,擦去世英脸上的泪水说:“妈不知道你能否成为天才?如果像古时候有个叫王勉的就好了,那孩子从小家里很穷,但他长足志气,后来在沙滩上、河边画画,终于成为了大家。女儿呀,你有这个好心思妈懂了,妈当然支持你,不过这世道咱们饭也吃不上,你画了又有什用。”妈妈朝世英看看,世英朝妈妈看看,那两双苦泪淌过的眼睛,似乎是有了一种别样的信任的感觉。
   那年她七岁。春风吹拂的日子,田野里的牡丹花盛开了,大大小小的,花的颜色各不相同。王世英一边讨饭,一边细细观察,她的双眼就像一台照相机,常常在路上走累了,常常席地而坐,坐在牡丹花的边上,她开始用树枝在地上划来划去。她要画牡丹花,画一千朵一万朵……这样的日子,这样的画作,常常让她自己感到满足。一天,村里一位老者牵着毛驴下地回村,在路上看到了王世英画的牡丹花,一朵一朵排列在一起,栩栩如生,他定睛一看,只见那花开在路泥上都是花。“谁画的?”当他再回头看时,他看到了,一个拎着讨饭篮的女孩正朝着他笑。“这是你画的?”世英点头。“我不信,请你再画一朵给大爷看看。世英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三下两下地在地上画了起来。真神了,这女孩变神童了!村子里的人都来观看,赞叹不已。从这时起,王世英越来越有兴趣了,她不仅画牡丹,还画鱼、虫、鸟、人物…越画越像。这种涂鸦式的画法成为王世英童年生活中的永恒记忆。她没有上学,但天天坚持画画。一时被乡亲们称之为“小画家”和“小才女”、“神童”,这样的画一直画到祖国解放她得以上学读书,整整有五年的时间。
   她真的被牡丹吸引住了,她爱上了画牡丹,她立志长大要当个画家,她始终被牡丹吸引着。到了十多岁解放那年,她才上一年级,从此有了梦中思念的笔和纸。从此,她画牡丹的激情一发不可收,她画牡丹,倾注着浓烈的情感。每到上学放学,她总是要到有牡丹的地方走走,看长在各个地方牡丹的神态,看风吹时牡丹叶子如何舞动,叶片上的光线怎样走,她更爱看蜜蜂和蝴蝶在风中飞翔和亲吻花蕊的情景。
   星期天做好家务以后,她就站在牡丹花的旁边,看牡丹在阳光下慢慢绽放,有时看到叶子上爬的小虫子她也要看个究竟。她常常在睡觉前想牡丹,思牡丹,甚至想到自己会变成一朵牡丹花,成为花的好朋友。常常是这样,常常是美滋滋的。有时,一想到画牡丹连饭都顾不上吃,可以这么说,她己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考上中专,她在读书过程中从来没有忘记过画牡丹。
   记得读中学时,她把母亲给的饭费悄悄节省下来,她到镇上的百货店用零用钱购买了彩色颜料和墨汁,从此开始了画她想要画的国画彩色牡丹,她在啄磨,花瓣上的颜色怎么涂才能深浅不同,花瓣后的叶子如何着色才能达到背面和正面的不一样,她在想,如果哪一天自己不用添笔能笔画成深浅不同的花朵,那该有多美?她每天这样地练习,她的绘画水平其实己经超过了老师,但她从来没有骄傲自满,她常在勉励自己:“努力努力再提高。”她就是这样的执着,她就是这样的追求不懈。家里的颜料用完了,没钱买了怎么办?聪明的世英就选用野草和野花的汁作颜料,想尽办法要画出真正的牡丹,可以这样说,她是动了脑筋,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她把绘画当作生命中最快乐的事。她在乐中酿画,乐中寄情,把画牡丹当作人生最美好的追求。中专学习期间,她又执着地博览群书,特别是购买了一些绘国画的书籍,国内外名人的作品介绍,从书中吸取名家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六十年代初,她25岁,全家随父亲南下工作在上海定居,她从此在上海生活并当了名工人。当时,当上工人是多么的荣光。她是多么的珍惜,一个从乡下走出的姑娘常常是感到一种别样的幸福,她在厂里专心学习技术,早出晚归成为她工作责任感的起步。她白天上班,晚上坚持画画。上海的房子不大,那时候对他们来说能有一套间的房子算是上等的住房条件,然而和乡下相比,是一处小窝。母亲和父亲也经常说:“现在进城了,有了上好的工作,你的绘画就歇着吧,但她从不因为房子小而放弃。一间不大的房子里堆满了她的书和绘画工具,有时行走不小心,颜料还会倒在地上,然而在艰苦的条件下,反倒是增添了她的信心。她画牡丹有这样一个习惯,画好了就挂在屋子里自我欣赏,如果觉得哪里画得不好,她会把画取下来,凡是她不满意的就撕了扔掉,她说扔是激励,扔是提高,扔了才有进步。她的画从此越画越好,她的画从此在上海生根开花。每年春天,当牡丹盛开的时候,她不是回山东探亲和看牡丹,就是到上海的公园里去寻找牡丹哪儿开,当她看到南国的牡丹,她又会思考,这南方的牡丹和北方的花瓣到底有什么不同?总之,在她的眼中,常常要找出不同的地方,找到了,她才会微笑。
   文革中,绘富贵牡丹被批判为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是和花、鸟、虫、鱼和帝王将相一样被赶到了垃圾堆。王世英的画笔同样搁了一阵子,她只得把颜料和墨悄悄收起,但她的信心和爱好仍在,她的绘画一刻也没停止过。那些日子,她学习了许多绘画知识,她是一个有心人,趁此机会走在旧书堆里,买回了她喜爱的外国名家的画作和绘画理论书籍,买回了我国著名画家的绘画书籍,她在研究,她在分析,她在总结自己的绘画经验和不足。
   她画牡丹,自学成才,经过整整四十多年的认真绘画,她成功了。她画的牡丹,神态独特,妙笔神功,花瓣、花蕊都是鲜活的,她从小想用一笔画出的花瓣后来水到渠成,她笔下的花是有灵气的,生机盎然的,各种神态都有,达到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地步。在这一段时间,她始终在运笔上进行研究,她知道,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她在创作过程中又尝试将人物和山水融入牡丹图中,她创造性地把画牡丹和仕女、仙女、孩子、小动物,还有老虎等结合起来,做到牡丹为主,富贵为耀,其他为衬,相互作用,达到美育应有的艺术效果。
   牡丹引领王世英走进了中国画坛,她在五十岁后的时期,创作上突飞猛进,越发闪烁出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她创作的力度和活力在日渐加大,使每一幅牡丹画都成为创新的艺术。为了画出微风吹动下的牡丹,她常常躺在牡丹花丛中观察;为了看雨丛中的牡丹,她会撑着伞看上一天;为了看阳光下的牡丹,包括一天中上、下午花的变化,她能痴情一天守着;为了画出蝶的千姿百态,她走进公园拍照观看;为了看老母鸡怎样带小鸡在花丛边玩,她买了老母鸡和小鸡一起游戏;为了画鲫鱼,她去菜场买回几条,放在鱼缸里养着观赏;为了画老虎,她一连五天去野生动物园;为了画仕女,她把历史上所有的美女都进行了研究,就美女身上的一根线、头发的型状都要分析,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
   细细品味她的画,认真看她的作画表演,相信每个人都会陶醉其中,只觉得是特别,只见她手提画笔,笔轻轻地在宣纸上划过,来回几下,一朵美丽的牡丹花立即呈现出深、浅、淡三色,在三色花瓣中又分别透着红色、白色、神奇得让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画的绿色也是一笔凝成,但叶子的颜色却是随光线的流动在流动,绿色中泛着奶黄色,如在真正的阳光下看是一模一样的,她真是神笔了。
   当问到为什么最喜欢画牡丹时,王世英说:“牡丹不仅带来美的享受,她还浑身是宝,花可酿酒,根叶可制造中药,尤其她舍命不舍红,快死时,还挣扎着开花。”原来王世英喜欢牡丹与她的为人处世是分不开的,生活中的她具有牡丹一样的品格,她不顾年迈,近年来她风尘仆仆地来回于社区内,向社会居民传播美的知识,给社区居民带来美的熏陶。她热忱地为老年人讲授绘画知识,给老年人带去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快乐感;她耐心地为青少年上美术课,孩子们把自己的每一次获奖都归功于她的教育;她数次出国领奖归来,不休息就重返讲台,学生们都热烈唤她“王奶奶”。王世英从来没把自己当作大家,上课第一是不计报酬,第二是教得“彻底”,用她的话说“俺是掏心掏肺地教人家”。她认为画源于生活,应服务大众,在盛世到来之际,画家的笔墨应当为创建文明多作贡献,多做服务。
   王世英画的的牡丹活灵活现,在悠悠中舒展着自己的花瓣枝叶,幽香浮动,美不胜收:
   牡丹承雨,
   润泽饱满,
   凄迷中带着执拗;
   牡丹沾露,
   厚重骄美
   挺拔中带着沉醉;
   牡丹临风,
   摇曳生姿,
   端庄中带着顾盼;
   牡丹含烟,
   影影绰绰
   含蓄中带着几分羞涩…她把牡丹画神了。
   看王世英的牡丹图,似乎是走进了一座天然的牡丹园遐想万千。古人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王世英画牡丹整整五十多年,她吃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花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功夫。她是一位勤奋好学,实实在在的画牡丹的杰出代表。她说:当她把牡丹作为绘画题材时,她企盼着进入一种与众有别的境界。所以她笔下的牡丹,气象万千,色彩斑斓。有的红胜胭脂,黄赛纯金,有的绿叶翡翠,紫同水晶。颜色一旦随着纸面铺开,便被定位成静止的凝固的格局。她借助雨、露、风、烟这些画不出来的东西,来赋予牡丹动态的神韵。不仅如此,她还营造出一种花香鸟语、有声有色的意境。牡丹舒展着自己的花瓣枝叶,幽香浮动,蜜蜂飞来,色泽眩目,鸟雀啁啾。植物与动物,两种生命,两类个体,彼此交融,互相感应,纸面似乎奏出了讴歌生命的旋律。特别让人感兴趣的是,有时候她把鸟雀画在牡丹花叶的掩映下。如此构图,是出于布局谋篇的需要,是为了赋予画面以独特的玄机理趣。
   与她长谈并看她的画,不禁使我想起唐人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千百年来,那画的命意着实让人去揣摩,去遐想,让人感受的是象外之象,弦外之音。王世英说:她的一生都和艺术生命结缘,观察牡丹、认知牡丹、塑造牡丹,牡丹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一位外国朋友这样赞美:中国的牡丹遇上了她,是牡丹的幸运,是牡丹的福分。是的,在王世英女士的笔下,所画的牡丹都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称她为“牡丹王”、“牡丹皇后”的女国画家当之无愧。
  

共 620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厚重的笔墨、敬仰的心情,紧扣一个“赞”字,对中国牡丹画王王世英女士的艺术人生进行了浓墨重彩式的介绍。透过作者酣畅淋漓的文字,解读大师的艺术生涯,我们体会到了大师艰辛的生活、勤奋的艺途、执着的追求、恒久的信念、高贵的人格以及艺术手法的创新;解读大师的成功之路,我们感悟到了成功有路勤为径、牡丹香自苦寒来、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些,对于每一位爱好艺术的人,值得长久思索,值得身体力行,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一篇文风朴实、内容饱满、主题鲜明、思想积极向上的佳作,推荐赏读!问好作者,感谢您对天涯的一直支持,期待更多精彩!【编辑:落红无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108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落红无声        2011-11-07 21:38:19
  一篇文风朴实、内容饱满、主题鲜明、思想积极向上的佳作,推荐赏读!问好作者,感谢您对天涯的一直支持,期待更多精彩!
落红无声,护花无痕。已经在“贵州砂石峪”这块贫穷而又神奇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了20个春秋!
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1-11-08 08:35:30
  感谢落红无声。感谢你优美的评论。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3 楼        文友:灵馨        2011-11-09 09:50:24
  她的一生都和艺术生命结缘,观察牡丹、认知牡丹、塑造牡丹,牡丹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
   中国的牡丹遇上了她,是牡丹的幸运,是牡丹的福分。
   感谢作家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画家!问候您一切安好!
善良,爱好文学,音乐,大自然
4 楼        文友:林雨荷        2011-11-23 18:27:28
  欣赏美文,感慨很多。一个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追求。有追求才有希望和未来。王世英自成的画家,罕见稀少。然而,她成功了!家庭贫寒,命运坎坷,丝毫没有动摇她对艺术的追求,那样执著,那样痴迷,那样流畅......正如作者言: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信念和力量,执著和成功的魅力。文章叙述真实,语言细腻,文风朴实,主题鲜活,思想积极向上.....
林雨荷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