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从中国古代格言里学习辩证法

编辑推荐 从中国古代格言里学习辩证法


作者:郭军平 进士,866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07发表时间:2011-11-15 10:41:22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是很讲究辩证法的,比如《黄帝内经》《孙子兵法》《道德经》《南华经》《吕氏春秋》《淮南子》等经典著作,里面就包含了很多的对立统一思想,二元化思想,阅读这样的经典著作,往往会起到开启智慧,激活思想,触发灵感的作用。我在这里不想具体引入以上作品的名言名句,只是感到先秦的这几部经典著作的贡献太大,相当于在思想的障壁上趟开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古代先哲们睿智的言语,开阔的思想简直是一缕缕不竭的山泉,涓涓溪流孜孜不倦的流淌着,默默地滋养着千百万殷殷士子的心灵之府。
   我从架上的《格言联璧》一书中就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人的这一脉相承的伟大思想。比如《格言联璧》很多警语就包含有这样的思想,读后让人如醍醐灌顶,简洁明了的话语其实却包含了很多深刻的哲理,体现出古人的思想智慧和生活智慧。比如养生篇里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哲学上“事物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观点,诚挚的劝诫人们在盛时壮年就应该注意健康的观念,不要暴食暴饮,纵欲无度,以免为以后埋下祸根的道理。持躬篇里有这样的话就很受用,“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这是典型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体现了《老子》著作里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辩证观点,就如庄子笔下的“散木”一样,正因为无用而得以保全自身,才得以成为千年参天大树。又譬如持躬篇里的“以淡字交友,以苟字省费,以拙字免劳,以聋字止谤,以盲字远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医淫,以贪字读书,以疑字穷理,以刻字责己,以迂字守礼。以很字立志。以傲字槙骨。以痴字救贫。以空字解忧。以弱字御侮。以悔字改过。以懒字抑奔竞风。以惰字屏尘俗事。”此类警言就在于能帮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危害,提出对应的救失措施,是一种穿透迷障的清醒和智慧,当有警醒人们应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己心灵及其行为进行适当的纠正和救失,不要为物所役的道理,这其实也是典型的《黄帝内经》里的“阴阳互补”“以阴抑阳,以阳克阴”的思想的内在体现。诸如存养篇里的“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奢当矫之以俭。忍当矫之以慈。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怠隋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更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先进思想,正是哲学上的思考问题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灵活体现。是很有价值的思想格言。
   中国古代的朴素哲学思想往往善于从事物的对面来看,保持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是大有教益的。而在《格言联璧》一书上则显得体现得非常明显,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和感悟,以及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领悟和灵活运用,是格言里值得深入揣摩的好书。
  

共 12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古代格言,学现代的辩证法,古代的格言都是古人对生活中诸事的总结,也是不变的真理,单说文中作者列出的几句格言,就可以读到可以受益的一面,认真读古人的格言,认真领会其中的内容,必有收获!【编辑:月下笛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1-11-15 10:46:12
  如果可以真正地悟透其中的道理,那么一定会受益不浅!
让文字融入生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