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杂文】影响秦国的三位法家人物

精品 【江南杂文】影响秦国的三位法家人物


作者:江边一碗水 举人,476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95发表时间:2011-11-16 09:43:52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春秋战国诸侯林立,秦国从一个边鄙小国逐步发展壮大,从秦孝公开始,一百六十余年,励精图治,最终实现“六王毕,四海一”,带给后世的影响和思考极为深远。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正值百家争鸣。从这一点来说,与其说诸侯之间政权的斗争,不如说是各种思潮的你来我往。秦国一百余年中,崇尚法家治国的思想,无疑成了法家人物争相投奔的“福地”。这之间,先后有三位法家杰出代表,对秦国实现统一的大政方针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三位法家代表人物分别是商鞅、韩非、李斯,本文试就其治国之术、思想传承等各个方面逐一简要评论。
   【商鞅】
   商鞅,本来姓公孙,曾是卫国王族,又称卫鞅,后来被秦孝公封为商君,所以后世称他为商鞅。
   商鞅这个人物其实挺悲催的,他曾经在魏国大臣公叔痤手下当差,说是当差,其实跟公叔痤的关系亦师亦友,那时候,商鞅给人感觉挺温文尔雅的,然而到了秦国之后却是变了番面孔,人生际遇也由此而变。后世人不仅仅知道了商鞅变法,甚至通过他的死,还知道了历史上有“五马分尸”这么一种酷刑。
   对于商鞅,我挺佩服。为什么?作为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唯有他变法相对比较成功,尽管最后下场不好,但是秦国上下享受到了变法的成果,秦国也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有人说,同为法家代表,李悝在魏国的变法,申子在韩国的变法也算是成功,但与商鞅变法比较,李悝、申子的变法不彻底,更不长久,他们在魏国、韩国的治国方略,更倾向于改革,而不是从根本上的变革。
   很多人都知道“城门立柱”这个故事,商鞅在秦国,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主持变法事宜。当时的秦国,秦献公在任时,一心想夺回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经年与魏国开战,国内已经穷困至极,老百姓的负担过于沉重。但是,尽管如此,秦国上下,不论是贵族还是黎民,要想打破原来的思想观念,却又不是那么容易。
   商鞅很有手段,他首先通过城门立柱取信于民,把历来桀骜不驯的老秦人拉到了信法、守法的道路上来。然而,如果因此认为商鞅政治手腕高超,似乎并不是这样。自古历来变法都不是温文尔雅进行的,期间一定会充满斗争,要想获得成功,取信于民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在当时来讲,能否管得住贵族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商鞅变法过程中,有一个情节非常关键。变法之初,秦国的贵族体系中,不仅仅有杜挚、甘龙等人的反对,就连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儿子赢驷—未来的秦惠文王也不支持。
   有一次,赢驷触犯了商鞅制定的新法规,应当受到处罚。但赢驷是太子,不可能受重刑。商鞅认为作为太子老师的公子虔有责任,于是把处罚转嫁到公子虔身上,后来又找了另外一个理由把公子虔的鼻子给割了。“刈鼻”这种刑罚在古代是非常重的,不仅仅因为是肉刑,更因为此刑罚对人是一种极大的人格侮辱。关于这个情节,我翻读史记,怎么琢磨怎么不对劲儿,按说从商鞅的经历来看,不像是会用这么弱智办法来处理事情的人,可他偏偏就这么干了,我就怀疑是不是秦孝公这个大佬背后的支持,历来宫闱内的斗争都是不择手段的。但我这个怀疑没有什么证据支持。
   商鞅通过这件事给自己立了威,变法很快就在全国畅通无阻,他本人呢也连番被提拔,直到被封为商君。君这个爵位实际上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国君能够加封的最高爵位,类似于国中的小诸侯,区别就在于不能随意自己任命官职。其实,如果这个时候,商鞅要是够聪明,果断急流勇退,离开秦国,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悠哉悠哉,估计能得个善终。但是,人往往就是这样,到了手的荣华富贵,要想扔下,这个决心不好下。说到底,给别人当参谋可以,轮到给自己当参谋,就会变得很弱智。
   商鞅惹了未来的国君,给自己埋下了无穷祸患。秦孝公一死,惠文王立即翻脸,不顾商鞅变法使羸弱的秦国富强的功绩,居然用“五马分尸”这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处死了商鞅。史记上说,公子虔等人控告商鞅造反,所以惠文王才下决心治商鞅的罪。但是这个理由太站不住脚了,我估计这又是秦惠文王指使的。所以,对于商鞅的死,如果说秦惠文王不是为了报私仇,谁信?
   商鞅死就死了,司马迁给他的评价却很低,说他是一个刻薄人。我就琢磨,按说太史公不是不明理的人,不会对老商的功绩视而不见,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避讳?总而言之,从商鞅的经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贤人都非常注重守拙了。
  
   【韩非子】
   就才华而言,在《史记》中所列人物中,我最欣赏韩非子,不论从文学角度,还是从法治思想、治国之术、揣摩人性,看韩非子的著作,总能找到共鸣之处。因此,评论韩非,我必须持一种敬畏的心理和虔诚的姿态。
   从《史记》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着一批法家人物,比如李悝(李克)、商鞅、申不害、李斯等,而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影响如此深远,直至今日,我们仍处于他的光芒之下。
   有这么一句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很多人一直认为这是从后世西方法学思想家那里学来的,是“舶来品”,对于中国历来“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观念,是一次巨大的思想革命。但是,当我们解读了韩非的著作,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说法绝非“舶来品”。早在两千年前,韩非就已经有此论点了,他在《有度》中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法的面前,任何权贵都没有特权,法令不会去奉承、阿谀任何权贵,大臣犯了法,也应当受刑罚的处罚,小民做了好事,也应当受到赏赐。这是何等的睿智,又是何等的超前?作为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有丰富且巨大的历史传承的,让人无比悲哀的,那么多珍贵的思想财富到了我们手里却断了根。
   时下,我们经常受到这样的教育:时刻注意“亲友圈”、“朋友圈”、“身边人”、“枕边人”等等等等。可是,您读读韩非的《八奸》《五蠹》,看看韩非是怎么说的。他说,作为君主以及臣子,要注意管好五类八种人,五类(五蠹):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商工之民。八种:“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大家想一下,后世管理者面对这样的论断,哪个敢不顶礼膜拜?
   我们再看韩非对人性的揣摩,以“入木三分”为评绝不为过。在韩非的著作里,有很多著名的寓言故事,浅显的故事隐含大道理。比如:智子疑邻、郑人买履、三人成虎,类似的事情,我们如今不是也经常在做么?他说:“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闻者可有共鸣?说实话,以韩非的论断推及己身,能够不断地找出我们“皮袍下掩藏的‘小’来”。掩卷沉思,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能让韩非对人性琢磨的如此透彻。
   作为法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对于其他各家各派的学说或者是行为,韩非是持有选择的批判态度的,特别是对儒家及纵横家。由于韩非自身生理缺陷,想必对以舌辩见长的纵横家没什么好感,但也不绝对,比如韩非认为游说是一项很难掌握的技能,甚至认为很多时候不说比能说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这个结论其实还隐含着儒家“守拙”的朴素思想。非常有意思的是,韩非与李斯同出于儒家巨子荀卿门下,却都认为防儒甚于防贼,只不过出发点略有不同。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李斯则认为:儒生尚古薄今,党与私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儒家学子思想是很活跃的,活跃到甚至可能危害君主统治的地步。
   据《史记》记载,嬴政读了韩非子的《孤愤》《五蠹》,不禁感慨:我如果能见到作者,并且和他交朋友,即便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从这个说法中,我们可以知道,一直到秦国统一,秦始皇坚持以法家思想治国,一定有韩非的影响在。另一个,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导致了韩非的悲剧下场。因为,既然是同门,李斯也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不如韩非,这就引起了李斯的高度警惕,绝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于是进献谗言,这是导致韩非之死的直接原因。
   每次读《韩非子》,我都会不由自主的为他扼腕叹息。天道如此不公,让这样大才生理不健全;天道又是如此的公平,不让天下之才集于一身,因为按照宿命的说法,天妒之才命不长。命运往往就是如此不可琢磨。与他的前辈相比,法家创始人李悝,受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赏识,使魏国开国十年即强盛;奉行以术治国的申不害,相韩十九年,深受韩昭候赏识;奉行以法治国的商鞅,扶弱秦受秦孝公赏识,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走变法强国之路的前驱。然而,到了韩非子,在本国不受君主待见,到了秦国,又受同学李斯的迫害,满腹经纶无处卖,可悲、可叹、可惜!
  
   【李斯】
   单从个人喜好来说,我不喜欢李斯这个人。但点评历史人物不能从自身好恶出发,就其才能来讲,值得我们佩服。
   个人以为,李斯算得上千古帝师第一人。这样说,有我的道理。要成为帝师,必须具备懂权谋、识形势、明人主这么几个要素,自身的德行人品反倒是其次,这几个要素,李斯虽不完全具备,也差不多了。
   李斯在荀子跟前学成出师之后,就开始琢磨到哪里去、去干什么,就已经显示出他的才能了。当时,秦国日益强盛,其他六国逐步衰落,在这种形势下,有的人可能欲效仿苏秦,到六国游说对抗秦国。李斯却不这样做,他跟老师荀子说:“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简而言之,就是说李斯认为在当前诸侯争斗的大环境下,唯独秦国有统一天下的大志向,给了很多布衣之士出人头地的机会。这里面透露出几个意思:
   其一,李斯说“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意思是现在大国正在中原逐鹿争夺天下,那些游说者们(也就是所谓的纵横家)的生意非常好,不管大国小国,几乎都是这些人在把持政务。我们分析,李斯尽管不太看得起纵横家的行为,但是却不得不效仿。
   其二,“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那么“万乘”是谁?当然是秦国,秦王的野心很大,准备效仿上古三王五帝,结束诸侯林立、相互间你争我斗的局面。在这个时候,正是有才能的人施展才华最好的时机。
   其三,“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这就反映了李斯对人性的认识。俗语称:“人敬有的,狗咬丑的”,处于卑贱、困苦之际,还批判所处的社会,假装不屑于为自身谋取利益,给人以清静无为的假象,这不是李斯所想要的,这样的人也让李斯看不起。其实,估计也正是因为李斯有这样的想法,这才导致在身处高位时,生怕被别人抢走已得的权势,所以才不惜进谗言陷害自己的同门韩非。
   我个人以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是就判断形势的能力而言,法家无疑远超其余各家,而且从治理国家的实践能力来说,法家的人物也比其他各家人物高得多。可能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以儒家治国之术来反驳我。可是,别忘了,千百年来,儒家学说即使在大行其道的时候,法家的学说也没有销声匿迹,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与儒相抗衡,时至今日,“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不还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么?
   李斯入秦之后,逐渐崭露头角,为嬴政谋划了一统江山、称帝而治的宏伟蓝图,因此奠定了自己在秦国的政治地位,成就了有史以来首位名副其实的丞相。
   但是,当权位加身之后,李斯德行品格不高的缺点就逐渐暴露了出来。世上的事往往就是如此,一旦时机到了,人的劣根性就会象春草一样,疯狂萌发而不可挡,这也是所有人的通病。这么说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贪鄙”的种子,条件成熟了,就会不可遏止地生根发芽。本来,李斯的《谏逐客书》,读者莫不以为这就是先秦版的“求贤书”,实际上呢,李斯说的很好听,暗地里做的事儿却是十分的不地道,就因为自己嫉妒师弟韩非的才能,于是想办法害死了这位千古大才。
   如果说妒贤嫉能是人的通病,那么李斯在赵高的劝说下帮助胡亥上位的所作所为,就更加暴露出被权位蒙蔽心智的人性了。这也难怪,对所有人来说,得到固然不容易,舍弃已得到的就更加艰难。
   客观来讲,说李斯对自己的处境完全没有认识是不对的。在秦王朝,李斯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是大官,儿子也是大官,他的女儿大多嫁给了皇族,地位之显赫,一时无两。此情此景,李斯也觉得不太对头,也说过盛极必衰,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怎么样。但是,意识到了,不一定就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就在赵高找他议立胡亥的时候,李斯也曾明确表示这不是做臣子应该办的事儿。那么,如果这个时候,李斯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与赵高为伍,青名必传千古!可惜,他被赵高摸到了贪恋权势的弱点,更为可惜的是,赵高知道他的弱点,李斯却没有认识到赵高的品行,以至于身死名裂,成为天下笑柄。
   作为帝师,千百年来,人生境遇如李斯者甚众。也许,帝师者,善于察上而不善于察己?小子叹曰:料必如是。

共 516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颇有大家风范,例证清晰,历史典故顺手拈来,谨言慎行,一字一词,都显文采的厚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古文学功底。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各有所长,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是历代史学家的必备功课,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有着无比强大的吸引力。文章脉络丰满,有理有据,读来深受感染,通过三个法家最为典型的代表,诠释智慧人生。虽然这三个人物下场都是悲惨,但他们的故事却是广为人知,在历史上的光彩也会长存,或许这就是生命不一样的颜色吧。除了敬佩作者的观点外,更是收获了一抹亮丽人生,历史从来就是给人通达的。欣赏推荐,安好!编辑:九品幽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116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九品幽莲        2011-11-16 09:45:50
  篇文章颇有大家风范,例证清晰,历史典故顺手拈来,谨言慎行,一字一词,都显文采的厚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古文学功底。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各有所长,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是历代史学家的必备功课,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有着无比强大的吸引力。文章脉络丰满,有理有据,读来深受感染,通过三个法家最为典型的代表,诠释智慧人生。虽然这三个人物下场都是悲惨,但他们的故事却是广为人知,在历史上的光彩也会长存,或许这就是生命不一样的颜色吧。除了敬佩作者的观点外,更是收获了一抹亮丽人生,历史从来就是给人通达的。
2 楼        文友:九品幽莲        2011-11-16 09:46:29
  要我写这样的文章会头晕,江边哥哥真是好样的。
3 楼        文友:九品幽莲        2011-11-16 09:47:13
  我要写就写美女哈,历代美女故事多,呵呵……
回复3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1-11-16 11:07:55
  原来的旧作稍事修改而成的,自己觉得写这个勉强算是擅长。呵呵,至于写美女,我的文笔就差得太远喽。
4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11-11-16 23:23:23
  文章如行云流水很美丽啊!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回复4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1-11-17 07:23:43
  欢迎到访!敬香茶!
5 楼        文友:虚幻        2012-10-06 17:49:12
  笔哥哥,这是你投在江南的第一篇杂文,和小说一样,首投就得精华,可喜可贺,虚幻的道贺来晚了,还请笔哥哥不拘小节开胸怀。笔哥哥,这才是你展现才华的平台,这里有七弦可弹。
凡尘中的一砂砾
回复5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2-10-10 20:56:26
  精华不精华的,没什么。只要有七弦琴可听,足矣。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