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妩媚今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今朝■专栏』碎念怀想,心灵守望

编辑推荐 『今朝■专栏』碎念怀想,心灵守望


作者:云帆沧海 举人,538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26发表时间:2011-11-17 13:19:22

随着员工的生活与住宿条件的不断改善,公司又在附近新租了一栋刚峻工不久的住宿大楼,主要用于公司管理层干部的居住。因此,我与妻子也有幸地分到了一个新的套间。在几个员工的帮助下,终于将所有的物品搬进了新的住宿处。
   面对零乱的所有物品,我们都要重新归类整理。经过近十年的打工生活,我也花费了一定的资金购买了一些报刊书籍,但一直未舍得丢掉。妻子也常常开玩笑说我爱书如命,爱书比爱惜她还重要。看着积攒起来的报刊、书籍越来越多,占据的空间较大,并且,每搬迁一次,就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去归类整理。这次,趁此重新整理的机会,彻底地清理一次,对一些已存旧或时间较久无多大珍藏意义的报刊资料集中起来作为废品处理。在取舍的过程中,我还是都要浏览过目一遍。
   在资料的整理中,我发现了一份已发黄的复印资料,这份资料实际上就是一张通讯录。这是十六年前,省级党报编辑部所举办的第十七期文学与新闻函授培训班学员通讯录。上面刊登的本期学员的名字、通讯地址依然清晰可见。其中也有我的名字,但地址却是新沟镇广播电视站晓燕收转。
   看着这张早已存旧的通讯录,一幕幕零碎的往事,不禁让我想起,想起人生道路上曾经过往的一段纯真的友爱,并从中感悟到的一些美好的思想,一份于友爱中升腾的情感。
   一
   晓燕,是我高中时期的校友。我与她的结识之缘,来自于学校主办的一份校刊—晨钟文学报。
   学校晨钟文学社社员,主要由全校各班挑选出的作文能手而组成,文学社创立那一年是1988年。我是高二年级代表,晓燕是初三年级代表。我们就读的这所学校是全县一所重点职业高级中学。高中阶段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所以,晓燕与我都是初、高段学习的毕业生。
   那时的校刊全部是以手工形式用圆珠笔在蜡纸上工整地刻上学生们的优秀习作(课堂作文与课外练笔习作),用油印机复印而成。每当我们手捧着还散发油墨气味的刊有自己的习作时,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文学指导老师常常说,写作中素材的积累,来源于生活,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去感悟。在学校的后面,是广阔的原野。一年中家乡四季分明,其所特有的景色都可以在这里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思。
   春游活动,放眼望去,田野里是金黄一片散发着醉人清香的油菜花,在暖阳的照耀下格外美丽,开放着希望。
   初夏时节,田间里是辛勤劳作的农民们。他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扯秧、插秧而忙碌着。那不时传来的爽朗笑声,让从劳动中所带来的快乐感染着我们的心灵。
   秋天,成捆的稻穗,粒粒都饱满着农民们用汗水换来的喜悦之情,粮食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白雪飘零的季节,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让人想起伟人毛泽东的传世名篇《沁园春?雪》,豪情万千。
   用手中的笔,抒发心中的情,在领略大自然的田野风光中,我和晓燕的友情也在不断地加深。
   二
   高中毕业后,我走上了乡村教育工作岗位。晓燕初中毕业后,她未继续升入学校高中部学习。去了遥远的新疆西北部的伊宁市读书。她的父亲在新疆建设兵团工作。小时候,她就一直向往着美丽的大草原。母亲曾是一位“文革”时期的干部,因公差工伤退养在家,有外公在家照顾,晓燕才有机会到远在新疆的父亲那里学习生活一段时期。
   晓燕去了新疆之后,我们也常常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系。她在信中除了向我介绍新疆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风俗之外,更多地是用文字记述了她在学习、生活上的故事。因为在异地,有时,难免会有孤独、伤感的时候,我每次在这个时候,会写信加以安慰与鼓励。
   更令我难忘的是,在我与妻子喜结良缘之际,收到了她从新疆寄过来的一本较大的很精致的影集。在扉页上写有一段祝福的话,其中有一句话我还记得:“祝福你们,留下生活中美好的瞬间。”
   由于环境的不同,为便于与当地人们的沟通,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交流的重要条件。晓燕在信中也告诉我,时间一长,就连平时与父亲在家里的日常事务中,也是用普通话在交流。
   两年后,由于晓燕的外公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这样照顾母亲让人不放心。在上级党组织的关怀下,她的父亲就提前退休回到家乡照顾母亲,晓燕也因此回到了家乡,那年刚读完高二。
   这年是1991年,暑期期间,镇广播电视站开始试播,听说要招录一名播音员。她以退体军人的子女获得了一个“照顾”名额,报名应聘。最终她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优于其他参赛者,成为镇广播电视站首位新闻节目主持人。
   镇广播电视站,每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就是镇内农事新闻节目。为丰富内容,晓燕特邀我利用业余时间,为节目写写新闻稿件。这让我感到意外与高兴。
   在她的影响下,为了学习到更专业的新闻知识,我与她都报名参加了省级党报编辑部举办的第十七期文学与新闻函授培训班的学习,成为了一名函授学员。由于我工作的乡村小学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为保证与编辑部往来信件的不丢失。收件地址就变成了“新沟镇广播电视站晓燕收转”。
   每当星期天,我都风雨无阻,去镇邮电局投递稿件,并顺便去晓燕那里取回信件。
   三
   冬去春来,又是三年。晓燕所主持的《镇内新闻》一举获得了全县乡镇新闻报道评比最佳奖,并被省电视台进行报道,此时的晓燕心中已有了更高的梦想与追求。就在她与镇粮管所一名普通职工结婚不久,接到了一封来自于省电视台专题节目主播的来信。信中告诉她,电视台新闻专题部《焦点时刻》面向地方电视站招聘记者。她应聘后,终于被招录通过了。
   在她临行前,我送给她一本出版不久的省作协举办的全国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集作为纪念,里面收录有我的一首哲理小诗。有几行写道:“日复一日/水面平静如初//其实/日复一日/深处却不同层次地变化”。其实,此诗是为她而写。意思为:任何事物的平静,其背后又是多么的不平静。
   为了心中所追求的事业,自从她成为省电视台新闻专题部的一名记者后。由于长时间地在全省各地进行采访活动,却遭遇到了家庭的变故,她的离婚或许有自己的选择理由。
   此后,每期的《焦点时刻》节目我都会注意收看,无论严寒酷暑在电视上都可以看到她现场采访的身影。从她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她对生活充满着自信与乐观,对事业有着一种追求的坚定。
   四
   长年奔波在外,我知道她的工作很忙。从2003年以后,虽然我保存有她的电话号码,但从未拨过。因为,她经受过家庭的变故之后,已与电视台的制片主任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
   直到去年暑假,在我孩子考取大学之后,我把这个消息通过短信发给了她。是想告诉她,时间一晃,已是多年。那“留下生活中美好的瞬间”是否还记得?她在短信中回复说:“时间真快,没想到你的孩子都要读大学了,祝福你!”
   昔日的友情依然在守望中永存着。看着这份通讯录,我回味在难忘的往事中,碎片的记忆浸透着美丽,怀想着那段珍贵的人生之旅;在心灵的守望中,守望着那份友爱,那份情感,那份人生的奋斗与坚定。
  
   2010年11月12日

共 27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16年前一份泛黄的通讯录引来一段回忆,尘封的记忆由此展开。中学时代,因学校主办的校刊而与“晓燕”相遇,奠定了友谊,后来晓燕远走他乡,每每思乡心切“我”便写信加以安慰与鼓励,再后来晓燕返回故乡,对“我”的写作又予以鼓励与支持,在她的影响下学习到更专业的新闻知识。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份友谊历过沧桑依然纯真。回忆总是一种美好的,珍藏于心底的那份友情依然在守望中永存。问好作者。【编辑:林若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若冰        2011-11-17 13:47:38
  回忆总是美好的,珍藏于心底的那份友情依然在守望中永存。开篇似乎还可以再简洁些。问好作者,感谢来稿。
一个喜欢纯文学的银
回复1 楼        文友:云帆沧海        2011-11-19 13:13:53
  感谢编辑老师的审文与点评!谢谢您的指导!问好并祝周末愉快!
2 楼        文友:刘自全        2011-11-17 20:17:30
   欢迎作者赐稿今朝,今朝有你而精彩!问好,遥敬,祝作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写出更多更好的佳作!
诗韵古歌强,灵魂感赋狂。朝宣挥笔墨,文力自人王。
回复2 楼        文友:云帆沧海        2011-11-19 13:14:39
  谢谢您的鼓励!问好并祝周末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