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母亲

精品 母亲


作者:五月旧馆 举人,5633.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21发表时间:2011-11-17 20:14:48

这是他见过的母亲最早的相片。当然,是一张黑白照,三寸大小。相片中的母亲剪齐耳短发,缠一条围巾,站在一丛花后面侧脸朝镜头看。母亲上身稍稍前倾,看似正在分花拂柳往前走,此时摄影师突然来了个“抓拍”。
   照片拍得很好。母亲的笑容不能说很灿烂,但却十分漂亮,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诗。他想,当年那家照相馆肯定曾经把这张“镇店之宝”的照片挂在橱窗后面,以此招徕顾客。
   那年母亲二十二岁,比他现在的年纪还要年轻五岁。
   长辈们(他们有的死了,有的还活着)跟他讲,当年他那当村委书记的祖父被戴高帽批斗,家里值钱的东西几乎全被抄了,以至于他的父亲送不出好彩礼订婚。和父亲谈了两年恋爱的姑娘,她母亲是个见钱眼开的势利女人,祖母请人去“问”(他们那地方的人管说媒叫“问”)姑娘一家,姑娘母亲当时就冷言冷语说:“他们家做得出一件彩衣,我就把女儿嫁给他!”媒人回来说了,把他祖母气的呀,脸都发青了,说:“直把我家看得这么衰!”当即卖了她的几件头面,得的钱把来全做了彩衣,拿到姑娘家门前统统烧掉了。
   不久,父亲的同窗好友来跟父亲说,圩上有个卖竹席的吴老汉,家住三九水路外的乙村,他的二女儿二十二了,正在找人家。她人儿长得很好看,又篾得一床又密又好的席子。于是他父亲便同同窗搭了一乘客船,到三九水路外的乙村,看吴家的二女儿。
   这就是他的母亲。
   娶亲那天,他父亲雇了五只大船去接他母亲。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响。据说,母亲的旧情人还差点儿与迎亲的人打起架来。
   自此后,乙村的人亲切地叫他父亲“甲村女婿”,说:“哟!——甲村女婿来看丈母娘了!”甲村的人就叫他母亲“乙村媳妇”,说:“走!找乙村媳妇打牌去!”
   村里未成婚的女人交口赞誉他母亲长的漂亮,其中很多人就效仿她剪齐耳短发,冬天围一条粉红色的围巾。她们也老爱到他祖屋来和他母亲玩“争上游”。厦屋里摆一只箩筐,筐上放一只笸箕,就是一个很好的牌桌。每次打牌,厦屋总是充满了女人们肆无忌惮的欢笑声。
   婚后第二年的十月,他出生了。许多年后,母亲总还不厌其烦给他讲:“你出生在阴历十月二十二,正是谷子打场子的时节。你外婆坐船赶来,抱着你说:‘黑不留丢的,像舅舅!’回去后没过多久,她就死在山上的羊肠小道边,砍柴的刀丢在另一边。夜里才找到尸身。你外公和村里几个有力气的男人拆了门板,连夜将她扛到坟地里。你外婆生前没享什么福。你问她长什么样?不好说。你外婆年轻时俊着呢!”每每说到外婆,她总会伤心地顺下眼皮。
   然而,自他能记事时起,母亲在他心目中却是个坏女人。母亲老打他。一年夏夜,大概是因为哄他不睡,母亲就来气了,在他屁股蛋上狠狠抽了几巴掌,就将他扔到被子上。他越是哭,母亲越是打他,母亲越是打他,他越哭的厉害。后来是父亲背起他,去天井里散步,直到把他哄睡着了。那会儿,父亲去县里进修,一周回家待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清就得赶去进修学校。他舍不得父亲,一睁开眼,发现父亲不在了,就骨碌爬起来,跳下床,一面哭一面往门外追,可是浓浓的晨雾里,只传来父亲隐隐的车轱辘声。他满地打滚,扯开嗓门号啕大哭。哭的母亲不耐烦了,就扯了一根荆条鞭,鞭到他捂嘴捂鼻不敢吱声了方才罢休。最令他难忘的一次,母亲在他太阳穴上使力一点,他重心不稳,踉踉跄跄扑通倒下,前额磕在门槛的石墩牙子上,登时血流满面。儿子长大了,母亲跟他说起这件事:“你还记得那一次吗?你脑袋撞在门礅上……”儿子说:“记得!怎么会记不得!”母亲垂下脸,说:“记得就好!记得就好!谁叫你不听话来着!”两人谈到这儿,就不再往下说了。或许,回忆的天空真的云淡风轻了。
   母亲常和祖母闹矛盾,三天两头吵架。与妯娌、邻居关系也不和睦。也常为这些事情与父亲争吵。伯母背地里问他说:“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了,你愿意和爸爸住一块,还是愿意和妈妈住一块?”他不加思索就回答:“和爸爸住一块!”村里的妇女交头接耳议论母亲,不再是说她漂亮、会打牌了,而是攻击她“恶毒”,甚至于说:“乙村的女人要不得。霸道!”
   其实,他知道母亲辛苦。父亲进修不在家,是她独自一人操持家务,料理农事。家里种几亩西瓜地,从开始的培养营养杯,到中期的浇水、施肥、剪苗,再到最后的断瓜上秤,全是她一人包揽。他就坐在西瓜地头,看着母亲缚头巾戴毡笠儿,顶着炎炎烈日在地里忙活来忙活去。父亲进修后在村里的小学任总务,时常要出差,如果正赶上农忙时节,无论是四五月的耕、耙、耥、种,还是七八月的收、打、运、晒,就得她全部包办。有一回,母亲着急赶去种田,走到水泵那地方,路上长青苔很滑,她只顾走没注意,滑溜一下,抓脚不住,仰脸翻身摔倒了,后脑勺磕在一块石头上,一下子晕了过去。事后,母亲对别人说起,既后怕又凄凉:“还不是我自个儿醒过来的!摔死了也没人知道!没法儿,老公不在,地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得你自己来!”
   这是平常的日子。过年了,清闲的是男人孩子。腊月二十三这天,母亲从早忙到晚没个完。母亲得扫屋,洗刷各种什物。锅碗瓢盆衣服,就不用说了。还有被罩、床单、枕巾、蚊帐、窗帘、门帘、桌布,香炉烛台,插花……为了新年有个新气象,这些全要洗刷过。天井里的两根晾衣绳挂满了,沉甸甸的,冬日的阳光一照,衣物亮闪闪的,散发着洗衣粉的清香。
   除此之外,还有呢!洗粽叶,撕观音茶,磨米浆,蒸米粉,包粽子,炖粽子,打白饼,做米花。等等等等!母亲的腰骨痛,恐怕就是操劳太多的缘故。
   母亲生活很节俭。每到天寒,她脖子上缠的还是照片里那条粉红色旧围巾。所穿的衣裳不是九百十二代(这是他们那的俚语,某事过去很久了,就说:“九百十二代以前的事情了,你还提它!”)以前的,就是从地摊上买的便宜货,或者是亲戚朋友穿旧了、穿烂了、穿腻了的“二手货”。她不知道耐克,阿迪达斯,不知道曼秀雷敦,不知道自助西餐,不知道干洗店。可是你要问她哪种洗衣粉干净又实惠,还不伤手,她会告诉你是白猫。不用的旧书本,废报纸,烂袋子,外头捡回来的瓶瓶罐罐,她集中放在一个角落里,等摇烂铃铛的人来收购。这没少招来讲究卫生的父亲的臭骂。儿子跟父亲说要买新鞋新衣裳,在旁的母亲总会心疼地说:“哎哟!又要买新衣!你数一数,一年到头,你买几套衣裳了?你叫我去哪给你凑学费!”那时他不懂事(现在也未必懂!),以为母亲是农民意识,守财奴,将钱看得紧紧的,便骨朵了嘴巴,将脸甩过一边去,生母亲的气:“不给钱就不给了,还老那么多理由!”可现在他想啊,自己过去可曾体会过母亲的感情?更不用说尽过那么一点做儿子的责任了,而母亲哪一次不是最后把钱给了父亲再转交给他!
   母亲也许是家里最委屈而无处倾诉的人了。她也曾忍受嫉妒的煎熬。学校有几个外地来的女老师,人长的一般,可上过高中、师专,是知识分子,谈吐有水准,与父亲能聊到一块儿。她们时常来家里做客,和父亲一说就说一中午。关于学生的,关于课本知识的,关于人生的,关于国家大事的。每次母亲默默在旁边斟茶倒水,插不上半句话。她该说什么?她从没有出过远门,她甚至连一句普通话也说不顺。令她苦闷的是,每当她为此与父亲发生矛盾,不仅儿子,就连女儿也站在父亲一边!
   这就是他的母亲,有些骄傲,有些泼辣,有些急脾气,同时也美丽,善良,质朴,勤劳,节俭。年轻时的她总是叫孩子去干这干那,说:“你瞧瞧某某家的孩子!”他来北方上大学后,母亲的口气变成请求式的了:“过年回家帮我种几亩甘蔗,我的腰呀伸不直了!”此时的母亲已经有些唠叨了:“北方天气变冷了吗?多穿衣裳。这么大的人了,也该学会照顾自己,别老让我们担心!”——“今天晚饭吃什么了?你也该学学做饭,想吃什么了就做什么,这不比吃食堂的大锅饭好?!”——“谈女朋友了吗?你老大不小了,有合适的就带回家让妈帮瞧瞧!村里和你一个年纪的人都有孩子了!等我和你爸老得走不动了,还怎么给你带孩子。”——“过年回家吗?家里的几只土鸡已经养肥了,你要不回来,我养它们做什么!你总不给家里打电话,你不知道我们念着你吗?”说着说着,他在电话里分明听到母亲索鼻涕弹眼泪的声音。
   老来的母亲倍加依恋孩子,总有许多心事要向他们倾诉。然而她也许害怕儿子还耿耿于怀小时被打的记忆,于是就把自己对儿子的期盼、抱怨、祝福,更多地通过女儿来传达。母亲四十六岁那年,他的妹妹嫁到广东一个渔民家庭。母亲好不容易在广东看见自己的两个孩子一齐在身前,一个将为人妻,一个事业不顺。上一次他们一家四口在一块儿,那还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母亲背驼了,手里攥一副又大又厚的老花镜,她说平常在家,没事就看看六合彩打发时间。她坐在床沿,惘然若失地凝视化妆师在镜子前给妹妹化妆:刮脸,修眉,荼胭脂水粉。母亲凝神望着,她看到了什么?儿时的妹妹?还是很久很久以前做新娘的自己?
   如今,他一面写,一面情不自禁淌下愧疚的泪水。在泪眼朦胧中,他依稀看见母亲独自向北坐在十一月明亮的天井里,乱发皤然,面似槁木,望眼欲穿,旁边一树朱槿花红通通的开得正好……

共 35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般写母亲,都是赞美式的,而作者的文章一改赞美式的写法,把母亲的另一面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可是这并不影响母亲的形象,尽管她与公婆、妯娌不合,尽管她时常打骂孩子,可是她身上永远都少不了母亲特有的爱。小时候,总是以为母亲这里不好,那里不对,长大后,细数母亲曾经的一切,母亲的一生也是不易的,她用心操持着家,这一点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母亲的唠叨声,哪一句不写着牵挂?母亲,其实是伟大的,母爱也是真实的!【编辑:月下笛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119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1-11-17 20:37:46
  看前面那么多贬,其实贬中带着褒。母亲一生挺不容易的,能把一个家的全部包揽起来,本身就不容易,我们长大了,理解了母亲的苦衷,所以,待母亲好一点,让晚年的母亲心有所依。母亲有时不懂,其实我们做儿女的是不会计较曾经的一切的,因为,血浓于水,小时候的一巴掌其实没有什么啊。
让文字融入生活!
2 楼        文友:时时        2011-11-18 09:21:26
  这样写母亲是不是更高大了 ?!我觉得是。
一介布衣
3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1-11-19 12:10:09
  终于看到红杠杠,精品就好。嘿嘿!一直关注中……
让文字融入生活!
回复3 楼        文友:五月旧馆        2011-11-19 12:35:07
  感激涕零中!谢谢关注!嘿嘿嘿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