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大筐小篼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筐篼文学·散文】三江之行

精品 【筐篼文学·散文】三江之行


作者:一盏茶心 探花,1380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24发表时间:2011-11-18 12:37:04

对于汶川的三江,我是陌生的,虽然成都至三江只有两小时的车程。要不是半个月前老公问他妹弟,成都附近有没有赏红叶的地方,他脱口答道:三江,那里景色不错,不远,都江堰过去40多公里。
   于是,这个星期六,我们和姑子一家带着公公婆婆前往三江去了。
   到都江堰之后,我们走的是原来的都汶公路,虽然是周末,但走这条路的车并不多,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不像上次我们到阿坝州走的是高速公路,车流量太大,一路上走走停停,基本上把时间都消耗在路上了。
   这已是深秋时节,两岸的山林上,秋褪去了夏幽绿的霓裳,风把秋染成斑斓的季节,由黄到浅淡的红,再到深红,整个大地在秋的原野上燃烧着,碧透的江水也被这火一样的秋天染色了,地面上金黄色的野菊花与天空飘逸漫天的云彩,一幢幢融合了现代与藏羌风格的崭新民居掩映其间,我们好似行驶在一首首美丽的诗里,一幅幅绝妙的画中。
   眼睛被一路的风景所牵引,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到三江了。
   要上三江主景点,必须绕“幸福十八弯”。这个名字真是有诗意,每拐一次弯好似真感受了一次幸福。进入景区,只见河谷风光旖旎,一条条流泉飞瀑如银河挂天,罕见的蓝色清澈河水如玉带舒展。沿途植被葱笼,山花馨香四溢,鸟儿鸣唱,岩燕飞翔,鱼翔浅底,西川古栈道遗迹偶在悬崖处闪过,构成了一派古朴,自然,野趣的和谐画卷。汽车缓缓的行驶,景点美不胜收,关刀石、洞天飞珠、鸳鸯瀑布,石上树等等,一切在如如梦如幻之中……
   我们沿着茶马古道上山而行,它全是由木条结构建成的小道,充满了天然古朴之味。据史载:汶川是灌松茶马古道的一段,又称 “茂松”茶马古道。它从灌县(都江堰)至汶川向西,沿杂谷脑河到松潘、马尔康,再经若尔盖草原进入甘南,也有一条茶马古道进入小金、丹巴、藏北。沿岷江两岸的崎岖鸟道,羌碉古堡之间,飞石坠江,猛兽盘桓,无穷无尽的马帮,依傍崖壁,衔枚疾行,铃珰摇响,驮着一包包蜀竹包裹的蜀茶、蜀锦从这里走向藏区,又从那里运回马匹、香料、珠宝、银器等。明朝大作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这里的“羌马”,就是指的汶川羌族的马,这黄茶,就是蜀茶。灌县(都江堰)的砖茶,特别受到藏族地区人民的欢迎,因为用它熬制的酥油茶,香气浓厚,可口诱人。而且,这条路一直兴盛到清朝乾隆年间,后来因为金川土司叛乱而中断。行走走在峭壁上狭窄的茶马古道上,途中有当年马帮各种形态的雕塑,栩栩如生。微风徐来,似乎还能听到远方传来清脆的马铃声。
   山道弯曲而陡峭,我们渐渐有点吃力了,汗水浸透了内衣,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下过雨的木梯湿滑难行,几次都差点滑倒,所以一路上格外小心谨慎,生怕有个闪失便会跌进峡谷。即使这样,也没有影响我们欣赏一路的美景。鸳鸯瀑布千百年来相守相依,含情脉脉,诉说着永不老的情话。茂盛的箭竹,是国宝大熊猫的最爱,这里既有青城之幽,也具卧龙之奇,是举世闻名的卧龙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熊猫家园,珙桐之乡”的美誉。只可惜我们始终没有看见大熊猫的踪影,多少抱有一定遗憾了。不过,我们徜徉在天然的氧吧中,听流泉细语呢喃,看野花含玉滴翠,赏树木阿罗多姿……也是无比的欢愉。周围的山峰上烟波浩渺,宛若翩翩少女轻舞薄纱一般,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我们就这样慢慢悠悠在茶马古道上歇歇走走,寂寞的山林中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些古树、青苔、溪涧、山花,全都舒展着自然优雅的姿态,似乎有所期待,也似乎,一无所求。
   约1个多小时后即我们到达了百鸟山庄,路旁、湖边、桥上到处插满了亮丽的五色经幡,随风飘扬很是壮观。百鸟山庄南侧,有两个酷似鸳鸯的水池,名为鸳鸯池。靠山且大的那个水池叫雄鸳鸯池,在其下且小的那个水池,名雌鸳鸯池。关于鸳鸯池的来历至今流传着一段非常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多年以前,每到春风吹拂三江大地,百鸟山庄百鸟欢鸣的时候,冒水子的鸳鸯湖上,一群群野鸭,-对对鸳鸯,就会从遥远的南方飞来这里度夏。一年春天,和煦灿烂的阳光照耀在鸳鸯湖上,一对鸳鸯在静悄悄的湖面上徐徐游动,它辆时而并肩悠游,时而交颈而眠,亲密得如同神话世界飞来的两只仙鸟。来往于铜槽古驿道,通往西番的小西路上的商贾游人,见此赞叹不已。尤其鸳鸯鸟的恩爱缠绵,无不给人以美的启迪。 转眼间短暂的夏天过去了,秋天的天气惭惭凉了。百鸟山庄的候鸟陆陆续续地飞回南方过冬去了。一天,这对鸳鸯鸟也曾试着展翅蓝天,想飞回南方去,可在蓝天上只飞了三四圈便又急急地飞回水面。孤雁长空哀鸣,暮林猿啸声声。甚为寒冷的冬天来了,那只雄鸳鸯多次一边鸣叫,一边展翅而飞,长时间地在湖面上空孤独地盘旋,似乎想唤起雌鸳鸯比翼双飞,离开这寒冷的地方。但不知怎的,那只雌鸳鸯像是断了一只翅膀,拍打几下翅膀,也想飞上蓝天,多次起飞都是徒劳。雄鸳鸯不得不降落水面,游到雌鸳鸯的身边,用它的嘴极尽温柔地抚摸着雌鸳鸯的羽毛,恩爱至极。寒冷的冬天,几天几夜的大雪,三江大地已是一派北国风光,银色的世界,鸳鸯湖面已冻起厚厚一层冰,冰上的积雪白茫茫一片……待到雪停,天放晴的时候,只见枯黄的水草已被大雪压倒,只有一些灌木还披着雪装挺立在雪地之上。灌木丛下的积雪模模糊糊可以辨别得出来,那对可爱又可怜的鸳鸯,它俩紧紧地靠着,两个脖颈交叉着仲出雪堆,仿佛在互相鼓励,又象是在诉说着对南方的思念,对夏天和阳光的企盼。风,把鸳鸯身上的雪吹去了,剩下的一层已被太阳晒化了,两只鸳鸯在冰中情景令人感动。两只鸳鸯鸟生前各自展开一侧翅膀,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对方,伸长的脖子,仰望着天空,充满着对生的渴望……后来,有人从那只雌鸳鸯缩着的翅膀里看见,原来雌鸳鸯的翅膀受过伤,从伤处长出一个山核桃一般大小的肉瘤,难怪那只雌鸳鸯后来越来越飞不起来,而那只雄鸳鸯鸟也毅然放弃生的希望,留下来陪伴自己的伴侣,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那对鸳鸯鸟死了。鸳鸯湖也干涸得只剩下两个天然的水池,其形酷似两只鸳鸯。所以,人们便叫它鸳鸯池。有歌云:“一对鸳鸯鸟,栖息在湖边,你依依我靠靠,永远不分开……”百鸟山庄的鸳鸯池,将永远向游人讲述它们那美丽而又哀怨的故事。鸳鸯湖上,野鸭野鹅成双成对,浮游在平静的水面,时而把头伸进水里,拨水洗浴;时而伸长脖颈,向天高歌。它们生机勃勃地生活在这里,恩恩爱爱的生息繁衍后代,给三江大地增添子无限生机。
   在百鸟山庄门前有口天然的泉眼,名叫“归真泉”,常年水温9摄氏度,富含各种矿物质,清澈透明,从没有枯竭过,是野生动物如梅花鹿、大熊猫等天然的补给水源,当然也适合人饮用。朋友,如果你累了,渴了,不妨喝几口这甘甜清爽的矿泉水吧,相信你就会感到一种别样的甜美,那种感觉会一直浸透在你的灵魂深处。
   还有水转经,听说转经每转动一次就代表着经文念了一遍,就会带给你幸福和吉祥。
   要是夏天来,还可以在河流上漂流呢。三江景区最刺激的活动,漂流河段从鸡心包至百鸟山庄,全程近三公里,时间四十分钟左右,每一船乘坐两人,不需要舵手和船桨,利用河流的自然落差随波而下,与周边的自然环境溶为一体。现在是深秋季节,静静流淌的河水中仿佛还能听见游客们漂流过瘾时的大呼小叫和笑语阵阵。
   通过山庄右侧的羌族浪桥,我们就能看到全世界最大的珙桐群落,放眼望去,珙桐树大约有几万亩,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天然珙桐林。珙桐于100年前由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从四川引种到国外。珙桐树4月中旬开花,其花型如白鸽展翅,在国外被誉为“中国鸽子花”,又因为白鸽公主和珙桐猎人的忠贞传说而被当地人称为“爱情树”。每年春天花开的时节甚为壮观,而现在我们只能想象了。在对面的一片原始丛林中,密布着碉堡和掩体和雷区,在这里,你还可以使用最新特制的并且是很安全的激光枪进行野战体验,效果和临场感非常逼真,还原你儿时当英雄的梦想。
   其实山上还有很多的风景等待着我们去赏阅,只是我们爬得太累了,再也没有力气向前一步。只好乘坐森林小火车缓缓回去,小火车在蜿蜒的轨道上穿行,在宁静的山谷中犹如一支吹响的长笛,悠扬而绵长,尽管这里的小火车缺少一种历史沉积后的古朴之感,也没有蒸气机车拉烟时动人心魄的场面,但穿越在崇山峻岭间,依然可以体会到这个近代文明的产物所带给人们的独特魅力。
   因为我们的行程只安排了一天,就不可能在这里住宿了。要是能在这里呆上一晚,在一个大型帐篷内,燃起熊熊的篝火,一边烤羊,一边欣赏藏羌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和藏羌的姑娘小伙一起跳起欢乐的锅庄,品着美味的羊肉,喝着现酿的咂酒,那该多好,我相信,那一刻,我们将深深的溶入三江……
   我们来三江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赏红叶,其实山上的红叶极少,偶尔出现几株都令我们兴奋异常,倒是我们在来去的路上有几排银杏树黄得无比金灿,亮丽诱人,我忙叫住老公刹车,按住相机快门,咔嚓咔嚓的拍了几张。
   来三江,不能不去水磨古镇,下午2点半的时候我们抵达了。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水磨是5?12大地震后,由广东省佛山市的对口援建下浴火重生的水磨,获得过联合国“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的称号。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传统文化在这里延续,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羌藏汉建筑风格在这里融合,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乡土风情、民族文化、人文景观及校园风情交相辉映、和谐统一,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水磨古镇俨然是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
   我们沿着春风阁、西羌汇、寿溪湖、禅寿老街、水磨羌城,字库塔,水磨亭,寿溪湖,禅城桥,羌碉,白塔等,整洁的石板路一路走来,观一湖四区、六桥飞架,飞鸿广场、羊皮鼓广场 、羌绣广场、羌笛广场、和谐广场,南海桥,还有岭南祠堂典型的镬耳山墙……真让人不免产生来到某座古镇的错觉。不过,羌族的羊头标志、藏式白塔,提醒着这是有着千年历史的西羌文化古镇———水磨镇。中国结、红灯笼、老牌坊、古朴的商铺名点缀着街道两边木质的建筑,古香古色的街道里。堪比丽江古城的禅寿老街上,一脈山泉沿街流转,见证了老人村的沧桑岁月﹔一条古街错落蜿蜒,留住了原生态的民情风俗﹔万年台的川剧仿佛在依依呀呀地唱着,大夫第庭院门阁依然氤氳着古风遺韻,古街兩旁的特色餐館和商铺让游人流连忘返,而沒有羌笛幽怨的春风阁則居高临下,尽揽水磨风光。街上飘香的水磨老腊肉,风干的生牛肉,鲜嫩的豆花,还有九大碗的流水席,飘得老远的香味让我们忍不住寻着前去……
   不知不觉一天的时间就这样飞快的流逝了,真希望时间在此永远停留,就让我携着爱人的手,肩并着肩,一起凝望那一片片飘飞的枫叶,悄然又轻盈的落下;仔细聆听一种声音、享受一种空旷,享受没有城市喧嚣和没有功利欲望羁绊的生活,做一对快活的神仙眷侣。或坐在水磨老街的酒吧中,听着一首老歌,品着一杯红酒,看着窗外的风景,忽然想起一些流年往事,一个人静静的发呆……
  

共 44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游记,记叙了去汶川的三江看红叶的历程,以详实的背景资料见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5.12大地震以后,汶川的发展变化,更多的是展现了秀美的川西高原的独特景致和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同时对生活给予了热情的赞歌。作品文字流畅,于情于景的表达很自然,也很唯美。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古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12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蒲        2011-11-18 12:39:30
  很不错,我前段时间也去了,不过写不出来这样的美文佳作。欣赏学习了。问好!
我是您不经意间忘却的一个人,您是我无意之中想到的一个人。
2 楼        文友:古蒲        2011-11-18 13:43:35
  感谢赐稿筐篼。
我是您不经意间忘却的一个人,您是我无意之中想到的一个人。
3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1-11-19 19:48:48
  古社长谦虚了。茶心应该向你学习才对!感谢审阅,辛苦了!
4 楼        文友:古蒲        2011-11-20 22:38:23
  祝贺精品!!!
我是您不经意间忘却的一个人,您是我无意之中想到的一个人。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