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杂文】道可道 非常道

编辑推荐 【江南杂文】道可道 非常道 ——评百家争鸣之道家


作者:江边一碗水 举人,476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6发表时间:2011-11-22 15:18:13

在现代人眼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道家最为神秘,也最具宗教色彩。原因很简单,作为道家巨子的老子、庄子,本身就给人以虚无飘渺的感觉,更何况在道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又是传承千年的中国本土宗教派别,无论是所谓的“性命双修”、“内外丹法”,还是民间演绎传说,都给道家披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
   尽管后世的道教是在道家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与道家却是两码事。之所以容易混淆,原因在于道教不但吸收了道家的一部分学说,还糅合了所谓上古黄帝的部分流传,而道家呢,也曾经一度与黄帝搀和在一起,形成了西汉盛极一时的黄老之术。不熟悉其过程的人,很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
   史载老子名叫李耳,留下的著作是《道德经》,据说是老子西出函谷关,被守关的将军尹喜截住,一番苦求之下,才得以流传至今。关于他的生平经历,连司马迁都语焉不详。至于庄子,司马迁似乎对他没有多少好感,说他著书十余万言,无非是用来诋毁儒家,宣讲老子学说而已。
   既然是一脉相承,后世把老子、庄子合在一起称“老庄”,是有道理的。但以我个人的观点,他们二人观人、视物、明理的角度有所区别,老子的学说恢弘大气,庄子所议论则略显激偏。《道德经》开篇即点明了道家学说的要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关于这一段,后世批注的人,争议很大,篇幅所限,恕不赘述。个人以为,既然道家的学说根本是清静无为,有虚无的意思在里面。那么,理解这一段经义,就要从这方面入手才对。尤其是对“常无、常有”的理解,更应如此。纵观《道德经》各个篇章,经常能见到对天道的认识,对人道的理解,比如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因此不妨可以这样解读:天道为无,人道为有,天道衍生人道,取无中生有之意。人道产生之前,整个世界是清静自然的,所以才美好。有了人道,也要时时思索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否则就会失去平衡,远离自然。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管见,任何人的解读都有可能对,都有可能不对,要不然,《道德经》就不会被称为“万经之王”了。
   与老子的恢弘大气相比,庄子不免落了下乘。尽管从著述的语言风格上看,庄子的文字纵横恣肆,个性更张扬,但恰恰就是这种张扬,失去了道家清静的本意。有人也许说,这样理解对庄子不公平,诚然,老子、庄子所处时代、环境不同,表现也就有了更大的差别。但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几乎见不到激愤的言辞,庄子的文章呢,则是随处可见。比如,《逍遥游》中,就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说法,用来嘲讽目光短浅的人。
   从学说体系上看,庄子在老子基础上,发展了两个方面。其一,是崇尚自然的逍遥。庄子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世俗羁绊,最好能象鲲鹏一样,自由翱翔天地间,餐风饮露,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其二,是关于修养修炼的方法。庄子提倡“心斋”、“坐忘”,实际上,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讲的“静坐法”。他的这个说法,经过后世的发扬光大,与传说中黄帝的修身法相融合,纳入了道教修真成仙的法诀范畴。庄子本人对当时的世俗不满,由此产生了避世的心态,就连楚威王想请他当楚国的相国,庄子都严词拒绝。有人认为,庄子的这种思想很消极,我却以为,对于历史人物,不能以后世评论人所处环境来发议论,是否消极,我们不能妄加揣测,要立足于人物所处时代背景、性格等等方面客观评价,否则的话,就不是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在我看来,当一个人狂热的追求某种精神境界的时候,很多世俗的东西很难将其打动,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庄子的思想定位在消极上。
   在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于法家思想之后,成为了国家主流思想体系。这么说,似乎不太准确,严格地说,是糅合了黄帝治国思想的道家学说,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黄老学说,从西汉建立时起,登堂入室,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
   关于黄老之术为什么能在儒家思想之前成为主流思想,有它的历史背景。
   我们知道,秦灭六国天下一统后,奉行的是以法治国,主流思想是法家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过于苛刻严酷,以至于全国老百姓承受不了,这才造成秦朝短命的结果。现在来看,秦法严厉虽然是不争的事实,却绝非法家治国思想的本意,因为学说与现实始终是有差别的。尽管如此,“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对于秦朝的灭亡,法家难辞其咎。我们今天回顾这段历史,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大秦这个短命王朝是造成此后两千余年,依法治国这个极为正确的思想,始终处于尴尬地位的根本原因。
   我们说,矫枉必须过正,世间万事莫不如此。尝尽严法酷政的汉朝君臣,从打起抗秦大旗之日起,就致力于消除这样的弊端。于是,当刘邦进了咸阳,在萧何等人的建议下,只公布“约法三章”,所有秦法一律革除,收获了民心,更夺得了天下。
   建汉之后,刘邦的臣子们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不免要思考如何吸取秦朝的教训,尽快恢复民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崇尚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德主刑辅”思想的黄老之术渐渐得到他们的欣赏。从《史记》的记载看,不论是刘邦,还是萧何、曹参等开国功臣,都对黄老之术感兴趣。即便是吕雉,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把持朝政的女性,也对黄老之术信奉有加。
   这里面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汉初占据主流阵地的黄老之术,也是吸收了法家、儒家等其他学派一些思想的,也就是说,与纯粹的道家思想是有很大区别的。
   黄老之术的盛行时间并不算长,如果从建汉开始算,到汉武帝时期,仅仅一百多年,而且随着贾谊等儒生逐步进入朝堂,尊儒主张的提出,一度受到冲击,要不是薄太后、窦太后两位后宫女“强人”的大力支持,恐怕早就地位不保。客观地讲,黄老思想占据主流之后,对于汉初迅速恢复民力,提高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于退出主流阵地的原因,与其学说的局限性密切相关。由于黄老学说主张无为,国家不过分干预地方,导致地方豪强并起,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有远见卓识的儒生趁机提出质疑,强烈呼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上儒家思想中关于君权的描述,更是迎合了性格霸道的汉武帝,于是,以道家思想为根本的黄老之术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虽然远离了朝堂,道家一些学说经过衍变,变幻了姿态,得以在世间长期流传。比如,晋朝一度盛行的玄学,其实就是一个变体,当时有很多人热衷于服食“五石散”,也是受其所谓修真修炼之术的影响。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尽管又有很多人开始研究道家的理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的发展,道家的理想却越来越难以实现了。

共 26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以论述《道德经》的思想核心为线索,以对比论证贯穿全文,首先让我们了解了道德经、庄子学说、黄老之术的思想特点。第二,文章在对比中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老子的《道德经》与庄子学说、黄老学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第三,让我们了解了《道德经》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对中国的巨大影响。文章论述,条理清晰,内容广博丰厚,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精髓,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历史。推荐!【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11-22 15:18:55
  这篇杂文以论述《道德经》的思想核心为线索,以对比论证贯穿全文,首先让我们了解了道德经、庄子学说、黄老之术的思想特点。第二,文章在对比中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老子的《道德经》与庄子学说、黄老学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第三,让我们了解了《道德经》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1-11-22 17:50:46
  多谢阳光美按,与我,果然如遇春雨,珍贵之极。敬茶问安。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11-22 15:19:01
  文章论述,条理清晰,内容广博丰厚,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精髓,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历史。
语文教师
回复2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1-11-22 17:51:44
  道声辛苦!握手!
3 楼        文友:九品幽莲        2011-11-22 18:28:39
  咦,该打的春雨哥哥,我不让复制按语当评论,你倒好,先破坏规矩,今晚找你算账去!
4 楼        文友:九品幽莲        2011-11-22 18:29:07
  这个老夫子,气人……
5 楼        文友:九品幽莲        2011-11-22 18:30:12
  江边哥哥真是辛苦了,又是写文,又要当好警察,还要写好按语,三难三累,嘻嘻,累坏你,晚上好睡觉……
回复5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1-11-22 18:38:05
  命苦哎!
6 楼        文友:宫主        2011-11-23 06:29:38
  读史使人明智!读了江边的文章,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聪明了!谢谢美文,祝顺利!!!!!
回复6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1-11-23 16:57:14
  欢迎老友来访,上茶!
7 楼        文友:柳小疯        2011-11-24 10:55:23
  我读过道德经,但是对之中的很多东西都不知道,今天,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碗水(她们叫你江边哥哥?)的文字很厚重,读来可以令我这种比较浮躁的人得到安宁。对庄子的学说也只是浏览过,黄老之术不太懂。以后要多来学习!回头会抽时间再研究研究老庄,谢啦O(∩_∩)O~
回复7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1-11-24 11:49:27
  小疯到访,敢不欢迎?敬茶问好!
8 楼        文友:虚幻        2012-10-08 22:39:53
  此处,我该留下些什么呢?于此文我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却不能静心,对自己有点不知所谓了。笔哥哥,有机会将珍藏的《道德经》送于我慢慢细读,好不好?也好去去我浮躁的心绪。
   好一个“道可道,非常道”啊,道家的理念哥哥尽得精髓了。
凡尘中的一砂砾
回复8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2-10-10 21:11:00
  意远不必赴高山,心静何用道德言?本是浮沉凡夫子,自由自在过百年!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