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澄怀味象,自然而寂

编辑推荐 【江南散文】澄怀味象,自然而寂 ————韩世君国画之感


作者:雍州漫士 举人,3619.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87发表时间:2011-11-28 15:08:28
摘要:关于艺术

【江南散文】澄怀味象,自然而寂 我和世君的认识就如彼此在艺术的山野里散步,然后彼此采撷的一块料石,之后就一直互相砥砺把玩着,而他已经渐露本色——我们认识近三年了,对于艺术而言,时间也许早已膨胀在翰墨丹青的境界里,我们早已忘记此身之所在,只有道法自然地灵感在万法里休憩的瞬间,我方觉老之将至,我生何求,人生何求,许是俯仰一世——梦里。
   在现当代各种“艺术思想”的冲击下,大多数人在丹青的迷宫里蒙头转向,不知所措,矫揉造作,进而就有丑怪恶扎的肆虐和漫溢,而我认为这大概是一种无知和愚蠢的表现吧。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金农也曾写过这样一句赞美梅花的诗句“损之又损玉精神”,而金农之诗其实也是对老子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他们要告诉我们的要义就是“规避人为,道法自然”。而这也不仅是对于国画的要求,明代园林艺术家计成也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他所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是所有真正的艺术都应追求的境界,因此我们要享受在艺术的山野里徜徉,就务必忘记所有的行为,让流岚带着你若幻若化。对于前人的境界,也许我只能理解到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提醒自己在本性的驱使下与自然以豪情相待。
   我们在创作之后闲聊,在语言的交流上,世君经常开玩笑:“我这人比较野……黑整。”我不禁酣然笑之,这也许是我们艺术语言中一组自然的“对仗”吧!听说他要出本作品册,以用之与知己者交流,这对于我也是很高兴的事。他让我写点感受,我欣然应之,而这也是我在翰林墨海里游逸的回眸。书画本同源,我也时而赏阅古人丹青,尝为之所动,审其笔法,尽显书之妙道,我自小就喜欢书法,观鸿都一角,略知其理。因此,对于书法的追求是我有生之命。我在和张新生老师品味艺术的时候,张老师有言:“当代中国画坛,乌烟瘴气,有好多画画的人根本不知笔墨……何谈自然。”这使我又一次验证了自己的认知。观古人画,虽有笔墨,犹无笔墨,这就是自然了。在中国画的世界里,笔墨一直负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其艺术方法、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的特点;中国画强调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神,笔墨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笔墨的风格差异往往成为绘画水平高低和流派不同的重要标志。从国画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大的变动,也都主要反映在笔墨的变化中。张彦远说过:“运墨而五色全,谓之得意;意在五色,而物象乖矣!”近人大家也不乏认知此理,黄宾虹提倡“五笔七墨”,五种笔法即“平、留、圆、重、变”, 七种墨法,即“浓、淡、破、积、泼、焦、宿”。这些理论,虽为技法,但我们索性称之为自然,它们都是中国画涵养于造化的物象。
   赏世君近期作品,大多数为写意花鸟画,乍看来,让人猛然会想起“白阳青藤”的泼辣豪纵;八大山人的高古,简约;恽南田的清新绝伦……我认为世君对于国画也许是禀赋吧!他对书画的追求,近乎痴狂,经常画到凌晨才休息。他的笔墨之法,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世君把书法也作为自己的日课,常听他念叨临习《石门颂》的感悟,于我受益匪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其为“隶中之草”,此碑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犹如闲云野鹤,大开大合,可谓造化钟神。而世君的性情与此碑的气度实有几分相投,所以他的书法就不言而喻了。用艺术的眼光审视,他的创作和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忘我于自然的”道”,只是他和自然的交往还在某一个阶段,而这唯一需要的只是时间和经历对他的削斫。他的艺术追求不是思想的简单垒砌,而是山野的漫步无羁,或者说是与万法携手的一次随意游历。我也在无意的追随着他们的速度游目骋怀。
  
  
   《新华有名送春归》
  
   看到《新华有名送春归》这幅画,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春天的景象了,简单的画面并不能阻碍我思绪的飞逸。一簇鲜花,几片绿叶,就是春天的代表或者引子,我仿佛到了一个落英缤纷,莺飞草长的奇异春天,画家也许是激动的无法言说和表达言外之意了,但他是悠然和坦然的,而这种境界正是我们感悟此在春天的 一条幽径,也可能是畅游春江花月夜的一叶扁舟吧!我深深的醉在其中,不管方向,也不管归途了。中国画的造型艺术中有个法,就是“弦外之音“,而这幅画从造型和布局上来看,法与境的表达好似落入溪流中花瓣时沉时浮,宛然天工。
  
   《芭蕉》
  
   看到这幅《芭蕉》图,我无比激动,勾起我的联想和回忆,也许由于对于书法的无比热忱,我骤然想起怀素学书时的艰苦和勤奋,羡慕那“壮士拔剑,神采动人”的气质;我不敢言自己命运多桀,自入江湖,走遍大江南北,也许是生于北国,所以对江南的总是有种清新、好奇、神归的感觉。我最喜欢的植物之一就是芭蕉了,看到这幅玄而又淡的水墨芭蕉,我神然有觉一场夏雨的洗礼,长空雨霁的湛蓝与芭蕉的青绿映在彩虹之隅历历在目,我已忘记是醒是梦了。世君对于“相”的理解和对于“境”的深入,我认为可以打动每个有具有意识的事物吧!而语言仅仅是我们的工具,但是我却无法倾诉所有的“美”,也许语言本身就具有我不知道的局限性。正如陶潜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刻,我必须感谢世君的画。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感谢谈,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青青》
   妙哉!这幅画唤作《青青》,只听其名就犹如抿一口蜂蜜,全身的细胞都感觉极舒坦。细细品来,慧思的人就会在墨色浓淡和线条的婉转中联想到一派田园之美;看“菜畦今日蝶来多”,画面中好似呈现出垄上的农夫正采撷白菜,值日风和日丽,溪水荡漾,嫩柳摇头,彩蝶飞舞,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世君心中定有斯情,也许这是他对宇宙的认识了,我一直喜欢看一株草,或者草的思想。而对于世君画,其实也是世君的本身,我也是如此对待的。
   面对繁华的宇宙,闭目放眼,万法俱归玄,玄而生淡,淡而归道,道而归寂;而世君无疑是无比的平凡,也是肯定的“法“罢了。我们的生命都是宇宙的禀赋而已,世君一直在寻求表达禀赋的方式,他选择了水墨的空灵和幻化,自由的涵养其中,而这也是我们共同理想!
   当下,意识形态不禁让“活者“喘息,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下,大多数所谓的艺术家家早已被自己的思想所圈养,也有一部分画家,甘愿穿上政治的新装,扭捏着滑稽的身姿……而他们对于艺术,对于书画,对于自然,对于我要谈的一切,都只是天方夜谭。
  
  
   辛卯年农历冬月初四于长安阴霾中

共 25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在揭示一些人在丹青迷宫里的没有方向,揭示出了绘画应该坚持的原则,“规避认为,道法自然”,引述大家论述证明作者观点。在对友人作品信息的论述中,文章讲述了中国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技法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友人的绘画特点。对友人的代表作做了介绍,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绘画观点。文章分为绘画理论和具体的人和作品介绍,二者相辅相成,既推介了友人绘画,又传达了绘画艺术知识。欣赏了!【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