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有清泉——站在历史文化名城前的思考

精品 心有清泉——站在历史文化名城前的思考


作者:郭军平 进士,866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36发表时间:2011-12-14 13:07:52

东山魁夷说过:“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的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悠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湲的泉水啊!”
   ——题记
  
   哲学家讲,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句话诚然很对,但也有点过分的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别的嫌疑。其实,万事万物除了不同之外,也还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于人而言,人与人中气韵相似之处的人何其多矣!于历史而言,历史和历史惊人的相似之处也何其多矣!那么于一座城市呢?其实在它们之间找到神韵相似的也不是一件难事。我今天提到的韩城和桐城就是这么一座神韵极为相似的城市。
   韩城和桐城,一个在西北,一个在淮南;一个在陕西境内,一个在安徽境内;两者相距数千里,怎么解释呢?其实,我之所以要把韩城和桐城这样相提并论,是因为这两座城市有着太相似的文化底蕴,在研究继承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上绝对不能缺失了它们,而它们也都有过历史上惊人的精彩,乃至于今仍影响颇深。
   韩城和桐城,这两座城市,无论从面积人口还是城市规模发展上其实都是不堪与大中城市相媲美的县级市而已,然而稍有点历史文化底蕴知识的人,一提到这两座城市也许都会不约而同的情不自禁的产生各种丰富的联想,当感情的闸门一经打开,你自然就会被历史文化的洪浪裹挟到那个曾经产生过辉煌文化岁月的年代里,你不能不为它们的卓越贡献非凡业绩而惊叹。因为,在这两座城市里,都曾经出现过顶尖级的文化巨擘。它们,一个是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司马迁,一个是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的“桐城派”文学流派,其中“桐城三杰”——方苞,刘大櫆,姚鼐,当为一代大师。如果把这些重量级的人物和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放在一起比,那么,不知有多少城市要黯然失色。
   因此无论是你走在韩城的街道上,还是走在桐城的街道上,你切肤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文化底蕴,那一种浓厚的文化色彩对于氤氲于中国文化里的你是挥也挥不去的,抹也抹不掉的。陶醉于其中的你只会产生这样相似的联想——韩城,桐城,虽远隔千里,却于气韵上是多么的相似,多么的惊人!韩城,留下了韩城人民在“破四旧”里经过多少群众默默保护的古色古香的文庙和太史祠,相传在这块土地上“文脉”很盛,名人辈出。自司马迁祠于晋在“司马故里”建立以来,它就以它默默的文化符号启迪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像黄河水那样哺育灌溉滋润着这块土地。我曾经多次流连于距离家乡不远的黄河岸边的这座名城,探索这块土地的奥秘,寻觅先哲的足音,聆听先哲的教诲,每于此地就会感慨万千,思接千古,意驰万里。
   而对于远隔千里的桐城,我何尝不是这样的心理,漫步于桐城街上,迎面扑来的也是浓浓的文化气息,先是方苞,再是刘大櫆,姚鼐,他们都会一个个鲜活的浮现在我的眼前,而我的脑海里也会不由自主的涌现出他们那浮雕般的作品——《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登泰山记》。而尤其是《登泰山记》,我常常会被先哲那一种无畏向前的勇气而折服,登泰山,本已不易,而又是在这么一个路滑山险的冰雪之际,怕只有让人钦佩折服了。诵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的句子,轻声低咏“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就似乎能真正感受到诗人那“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的胸襟和气概。“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代文人对桐城的赞誉。桐城文章叫响天下,一时之间蔚为大观,其沾溉后人,绵延数代,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之象。而对于“桐城派”的因何产生这样瑰丽,神奇的现象,只要你漫步于桐城这样的文庙林立的古城,那么巍峨壮观的桐城气派的奥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桐城,韩城,两座一南一北的历史文化名城,犹如我心中的一股泉水,时时在洗涤着我的灵魂,滋润着我的生命,每于夜深人静,它们就会发出潺湲的鸣声,激起我感情的涟漪。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犹如王冠上两颗熠熠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如万里长城的终点和起点一样,形成了遥遥呼应的文化格局,对于建构中华历史文明所产生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而在文化地理格局上,它们也如万里长江和滔滔黄河一样,沾溉造福着炎黄子孙。它们的历史功绩必将永远载入中华文明的煌煌史册,也必将昭示和指引腾飞的中华文明向着一个新的高度进发和前行。
   心有清泉,才能洗涤灵魂的污浊;心有清泉,才能摆脱生命的烦恼;心有清泉,才能滋润枯萎的生命;心有清泉,才能享受轻松自在的人生。韩城和桐城就是我心灵中潺湲不息的一股清清泉水,在我的心灵深处流淌。

共 19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桐城,韩城,两座一南一北的历史文化名城,于文字里弥漫着浓郁的文化底蕴,它们沉厚的特质,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促进,也必将是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而作者思想性的思考,带给读者深层次的思索,给人回味。【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215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12-14 13:14:05
  心有清泉这四个字,扑面而来一种清爽透亮之感。:)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