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散文】岁末年初话灶神

编辑推荐 【天涯散文】岁末年初话灶神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47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45发表时间:2011-12-15 08:23:43

每到岁末年初,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有一项供奉和谒拜财神的活动,特别在农村,历久不衰。
   财神是指除了根据各地民众的信仰,我国传说中的财神有专职和偏财神、兼职三种。专职文财神有比干、范蠡;武财神赵公明、关公;偏财神有五路神、五显财神、利市仙宫、招财童子、吉祥天女、进宝力士、和合二仙、金元七总管外,其中最被千家万户尊崇谒拜的就是兼职财神灶神了。
   灶神,就是家里煮饭炒菜的灶的神。传说中的灶神有着悠久的历史。翻开人类的史册,自从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至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烤烧食物以后,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凡有房屋家庭的,家家都有了砌灶点燃柴火或燃煤、炭煮熟食的习惯。从此,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千百年来,灶的形状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部又是各式各样,灶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凡有灶的地方,就有了古今人们传说中的灶神。
   很小的时候,听故乡的老人们介绍:传说中的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灶王菩萨。是我国民间普遍信仰的神灵。长大以后,又看了许多关于灶的民间传说,了解灶的文化。《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对于灶神的由来,自古以来就有狠多不同的说法。《太平御览》引《淮南子》说:一是“黄帝作灶,死为灶神”;二是“炎帝于火而死为灶。”汉高诱说:“炎帝神农以火得天下,死讬祀灶神” 可见灶神自古以来被誉为是帝的化身。这种传说与它的渊源历史是连在一起的,也是与火的原始自然连在一起的。
   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夕,我们就常常缠住村里的老人,请他们讲灶神的故事,那时有个讨人喜欢的长松爷爷,常常喜欢给我们讲有关灶神的故事,据说其祖父的祖父是清朝年间的一个地方官,其喜好是研究民俗文化,这一习俗在其家中传承不衰,其中灶神就是他们的经典。他不仅会讲许多关于灶神的故事,而且还把灶神讲得神乎其神。他告诉我们:传说中的灶神是每家每户的保护神和监督神,他不仅能调遣神兵驱逐恶魔,还能管理地方上的土地神,真是灵通广的神。
   故事一、相传古时候有一杨姓人家,对灶神非常尊敬。有一天夜里,恶风飞雪结伴,追随纷飞,山林里有一只虎饿着了肚子,带着几个恶鬼要扑吃杨家的儿子。危急之时,灶神挺身而出,不仅把老虎和恶鬼驱赶走,而且还找来了土地神,把他训斥了一顿,斥他守宅不严。吓得土地神谢罪而退。
   故事二、说的是古代有个叫阴子方的人从小家里就很穷,但他十分勤劳,靠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一个冬天腊日的早晨,他在吃早饭时,忽见灶神在他眼前闪现微笑。从此以后,他凡事如意,发了大财。直到三辈后家庭人丁仍很兴旺。这些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在科学不发达的年头,人们更是信至深,便对灶神更加肃然起敬了。
   传说中的灶神还会时时观察着家里人的言行举止等行为,谁如果在想歪脑筋,在外面搞恶作剧,或者做出损害他人名誉、侵犯他人人格和不规戓非礼行为,灶神会很快收集情报向天帝汇报,并控告你的罪状,还可以责罚并没收你的家庭的财富,让你家倾家荡产。故在人们心目中,灶神是天帝选派在人间的督察使。谁得罪了灶神不仅会失财,还会遭来横祸和短命。所以人们懂得了做人不仅要守规矩,而且要争取做一个好人,与人为善,不做坏人。灶神也被传为万能的福神,他能帮助家人治病。如果谁家小孩在外吓着了夜不能寝,点几支香在灶神前求一遍,据说就会平平安安。谁家的孩子成了夜啼郎,只要在灶神前许个愿,据说小孩夜间就不哭了。因此,在农村里,尊敬灶神和祭灶神成为了每家每户每年必不可少的一件重要事情。所以每逢腊月二十三夜晚,特别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有个议式送灶神上天宫。这时,久婚不孕的妇女就会来到灶前跪拜,托他从上帝那儿带个小胖子回来,就像人们在观音菩萨面前求子一样。送灶时,人们还要在灶前烧纸马和用锡纸折好的元宝。寓意是请灶神爷早一点骑上快马,带上银子去天宫感谢上帝的恩赐。主人家在灶前一边烧,一边还要讲上几句美美的话。大意是;本家一年来总会或多或少有缺点,敬请灶神爷多向上帝说好话,以求来年平安得福之类的话。
   送走灶神后不几天,家家又要开始准备做迎接灶神的工作。如把高大的或者矮小的土灶打扫一遍,用石灰浆水或涂料涮一遍,有的人家还请人重新画上各种彩色的图案,有的画鲤鱼跳龙门,有的画万马奔腾,有的画牡丹花开,有的画葡萄熟了,有的画美丽山水,把灶美化一番,这实际上是一种迎接新年除旧岁的大扫除。到了农历三十这一天,家家就会在灶的上角贴上红光面满的灶神图像。生活贫困的人家如果买不起灶神爷的图案,他们也会用剪好的红纸贴上去。有的还请人写上一个“福”字。晚上,是接灶神从天帝返回的时候,人们在打扮一新的灶上点上香烛和元宝,迎接他顺利归来。
   祭灶之夜,灶上不仅点香烛,还要摆上供品。有花生、瓜果、糖和芝麻糕点什么的,除此之外,灶头上还可根据家庭生活情况,量力而行地放鲜鱼、鸡、鸭、猪、牛、羊的肉,多少不限,只要有就好。有的还配上酒水等。比如芝麻和糕点合在一起,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鱼是表示年年有余,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全是好口语。祭灶时,家人要恭敬诚意,不能随便笑说。男子还要向灶神爷叩头行礼。迎接灶神后便是每天早晨的供奉,灶上放用糯米粉做成的小汤圆、水果、糖、花生等,一直到正月初五,直到人们迎完所有的财神结束为止,很有意思。这就是送灶与迎灶的全过程。
   年年迎送灶神已经成为迎春的习俗。记得有一次,故乡村里有一户姓王的大爷突然喜欢上了财神画像,在街上买了许多财神图案回家,有文财神、武财神和灶神。他是文盲,碗口大的字不识,在贴画像时闹了一出笑话。由于不了解财神的分类,把文财神比干当成了灶神。结果被村里一位走门的老者发现,立即告诉他要更换。还告诉他财神像是不能随便贴错的。比如:文财神的像要对着自家的屋内贴,不能向外,否则会把财气送给别人了;而武财神的像只能对着门外,这样不仅能招财进宝,还能镇守门户,驱邪入侵……讲得头头是道,弄得王大爷脸色突变,跪拜谢罪了好长一会,直到更换了新的神像才开心地笑起来。
   随着岁月的变迁,如今的故乡已面貌一新,新别墅、新楼已代替了昔日的平房和简式楼房,家家户户的土灶已大多拆除,除了少数人家留下外,大多人家用上了液化气灶。然而,每到年末,一些老年人仍没忘记谒拜灶神,她们在液化气灶的墙壁上角,贴上灶神爷的图戓者红纸,戓写一个“福”字,还在灶边放上糖果、糕饼等,以示今天的生活甜甜蜜蜜。他们仍然喜欢讲述他们小时候拾来的一个个关于灶神的故事,让你听得有滋有味……
   千百年来,人们在复杂心绪中一年又一年地迎送灶神,这种传统的文化也一年一年的被传承下来,从而形成了中国民间特殊的送灶神和迎灶神仪式。新的时代,人们企盼家家幸福、家家健康、家家和谐。这种中国民间特殊的岁时节令风俗,至今仍在许多地方流传历久而不衰,如今的农村各地虽然仪式和方式不同,但大多都赋予了新的愿望和含义。
   我们今天谈灶神,是对民俗传统渊源文化历史的回忆,绝对不是提倡和照搬或是重复老的那一套,应该要剔除灶神文化中夹杂着的一些迷信色彩,要在传承中获取有益于民俗文化的精髓,这一道民俗文化的风景,一定会和其他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一样,在传承中赋予时代的色彩,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可不是吗?
  

共 29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千百年来,人们在复杂心绪中一年又一年地迎送灶神,这种传统的文化也一年一年的被传承下来,从而形成了中国民间特殊的送灶神和迎灶神仪式。新的时代,人们企盼家家幸福、家家健康、家家和谐。这种中国民间特殊的岁时节令风俗,至今仍在许多地方流传历久而不衰,如今的农村各地虽然仪式和方式不同,但大多都赋予了新的愿望和含义。----这就是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所在了。跟着作者一起,我们了解了有关灶神的渊源、故事、知识等,文章质朴的语言,很耐人寻味。批判接受的态度,很启发人们的思索。娓娓道来的思路,十分清晰。推荐阅读。----玉树临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1-12-15 11:53:19
  感谢玉树临风的评论!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2 楼        文友:灵馨        2011-12-15 14:59:57
  新的时代,人们企盼家家幸福、家家健康、家家和谐。这种中国民间特殊的岁时节令风俗,至今仍在许多地方流传历久而不衰,如今的农村各地虽然仪式和方式不同,但大多都赋予了新的愿望和含义。
   啊,快过年了!
善良,爱好文学,音乐,大自然
3 楼        文友:灵馨        2011-12-15 14:59:57
  新的时代,人们企盼家家幸福、家家健康、家家和谐。这种中国民间特殊的岁时节令风俗,至今仍在许多地方流传历久而不衰,如今的农村各地虽然仪式和方式不同,但大多都赋予了新的愿望和含义。
   啊,快过年了!
善良,爱好文学,音乐,大自然
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1-12-15 21:26:11
  谢谢灵馨的评论。问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5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1-12-19 10:49:40
  拜读
   很有收获,很长见识
   祭灶神实际是民间的一种很丰厚的文化传统,让人懂得信仰,知道敬畏,从而做个好人
   今天也有祭祀,然而往往是变成闹剧了,人心浮躁,信仰缺失……
读写文字 见贤思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