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教学行为反思

编辑推荐 教学行为反思 ——“老师,您讲得深了”


作者:雪儿飘飘 秀才,105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95发表时间:2011-12-20 00:07:03

2011年的12月4日,因我校一位语文老师突然间的工作调动,我在带一个九年级班的同时又接手了一个八年级班,均任语文课教学工作。当我从九年级的教室走进八年级的教室时,突然感觉到我眼里的世界变小了。一个个童稚的目光如许多聚光灯的光,在同一时间都投向了我。那一刻,我忘了我工作的劳累,只有肩上的责任了:我将怎样将眼前这群淳朴的孩子引向我和他们所共同向往的语文世界?
   我和他们新的语文之旅开始了。第一堂课,我讲述了周密的《观潮》。这篇课文结构简单,行文思路及写作手法同学们很好掌握。我们在很愉快而又轻松的气氛里度过了。给孩子们的感觉是:“这位新老师的授课,让我们轻松地学会了课文知识。”孩子们的心理防线解除了很多,他们不再为我这位新来的语文老师而心存戒备了。我也很快乐。
   第二天,我们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在了解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之后,要重点掌握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尤其要教会学生白描手法的运用,更要探究作者遗世独立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等我上完这篇课文,学生给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说:“老师,讲得深了。”
   这一问题的得知,是我在当天作业辅导课时和他们班主任周老师询问学生情况时得知的。当时恰是夕阳落山之时,也就是我们就要结束一天的工作离校之时。我回到家里反复回想我上课时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寻找我在什么地方给同学们留下了疑惑。在反思的过程中,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还要去和作者对话,去透过作者的文字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我找出了学生疑惑的原因,又重新审视了我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在我处理这一环节上过渡太快出现的问题。
   过程是这样的:在我引导同学们分析“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之间关系”时,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叙事中的“情”及景中的“情”,故而学生对文字中所传达出的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和作者悠远脱俗卓然独立的品性理解不到位。于是,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主动将这一问题向同学们作了解释,并告诉同学们,学课文一定要探究文本里所传达出的作者的心声与思想。我们写作文也一样,也要表达我们自己的心声,让读者通过我们的文字了解文章中的“我”。我做了以下的补救工作。
   我将课题定位在:《冰雪世界里再读张岱的“孤高情怀》。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们理解作者“孤高情怀”的。当讲完后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
   师:明代散文家张岱通过160多个字,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与天与云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傲性格和落寞情怀写得栩栩如生,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请同学们看课文的开头“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开头两句,即点名了“时间、地点、人物”,而这篇小品选自《陶庵梦忆》,此书是作者在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所著,作者开头却用“明崇祯年号”是别有深意的。请问同学们:他用“明崇祯年号”是为了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同学们回答:“不忘故国的情怀”。
   师:请继续读这句话思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思考:“你读完此句后,脑海里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假如你置身其中,你会用怎样的语言形容你的感受?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了“大雪封湖之状”,用“寒冷、静寂”等词语及“连空气也仿佛被冻结了”的语言来描述内心所产生的感受。
   师:继续引导:作者写道“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要看雪,偏偏选择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火炉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人看见,这在常人眼中是一种怎样的行为?用书中的一个字回答?同学们说:“痴”字。师又说:“那么,此时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学生思考后说:“避世、幽愤、孤傲的情怀,还有作者不同与他人的雅趣。”
   师继续引导:请读这几句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问:“这几句描绘了湖心亭怎样的雪景?创造出一种怎样意境?作者要极力抒发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感慨?学生回答:这是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创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朦胧、苍茫的意境,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辽阔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啊!
   师:以上是写夜间所见的湖山雪景,主要是描景。下面是作者记夜观雪景时的感受,手法转为抒情,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几句话:“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师:作者之所以选择更定后独往观雪,是因为不愿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也因为此时的雪景更妙。叵料此时此刻却有两人铺毡对坐,而且“童子烧酒炉,正沸”,可见已观雪多时了。这出作者的意料,也使读者感到惊诧。一方是“拉余同饮”,另一方是“强饮三大白”,是说自己本不会饮酒,但逢此时,观此景,对此人却不可不饮。况且,双方在饮酒中除刚见面时的一句惊叹外更无别辞,甚至连双方姓名也不知道。但作者不写自己的惊奇,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这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性格?
   学生说:作者超俗脱尘的情致和夜逢知己的欣喜;不同流俗的生活态度;作者以得莫逆为快的作风和性格。
   师最后补充:课文末尾写到:“乃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在船家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痴”举,但二客早煮酒赏雪于湖心亭上,这在舟子看来,更是“痴”举。作者通过舟子的喃喃自语,把作者孤高冷寂的品格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由此看来,所谓“痴”,正是一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怀。而这种不理解即是作者引以自矜、自得,又使作者深深地感到孤独和伤感。
   经过以上活动,同学们不再感到老师讲课讲得深了,反而非常喜欢《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甚至课后还在品味这奇特的湖心亭的雪,也更加欣赏张岱的文笔和他独有的“孤高情怀”了。我也甚是喜悦,因为我在反思中又找到了突破课文难点的方法了。

共 23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能够恰切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相应的教学反思与改进,最终找到了突破课文难点的方法,看得出,这是一位用心、尽心的好老师。这是具有启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1-12-20 00:33:09
  这样的老师,学生之幸!赞!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