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散文】站在云端看海

精品 【菊韵散文】站在云端看海 ——读《包法利夫人》有感


作者:绿藤木屋 举人,336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14发表时间:2011-12-21 14:45:00

思绪停滞,需要疏通。抽闲暇读《包法利夫人》,初以爱情小说读之,感慨于夏尔挚诚的爱和浓郁的责任心,愤恨艾玛的虚荣和庸俗。深深地欣赏大家福楼拜塑造人物手段的高明。
   再读之,便觉得作者的高明之处,不光是塑造人物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对主题的提炼。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于1857年完成的。这部作品开创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也成为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和福楼拜的第一次“相约”。
   读罢,再去看作者的资料,才能给作品一个公平的评价,如果受先入为主思想的影响,就失去了作品独到的感染力。
   百度了一下“斯达夫·福楼拜”,页面上显示了一下内容:“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居斯达夫·福楼拜,1821年12月17日出生在卢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我想这大概就是说的《包法利夫人》吧。
   小说《包法利夫人》主要讲的是爱玛从一个清纯的乡下姑娘,堕落成为一个耽于物欲和淫乐、频频做出越轨的事情的女子的过程。”爱玛出身于一个不太富裕的乡下庄园主家庭,自幼在修道院中接受过大家闺秀式的教育,阅读过一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内心深处向往浪漫的爱情生活和贵妇人的生活方式。她幼稚单纯,不理解这种贵族的‘风雅’需要财富作后盾,认识不到现实的污秽和黑暗,这就决定了她爱玛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浪漫高雅的生活,背着丈夫与情夫约会,为此债台高筑,家产被封。她求助于情夫和所谓的‘正人君子’,但一一遭到拒绝。绝望之余,爱玛最终选择了服毒自杀这条路,表达了对摧残她的社会和人们的愤慨而无奈的抗争。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看,我觉得受益不少。
   初读,觉得故事情节吸引人。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构思布局非常精妙,别具一格。小说起伏跌宕,或一开始就造成极大的悬念,然后出人意料的急剧转折。多姿多彩、生动有趣。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种既定的规则,而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方式与手法。有时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时候是个片段,但并不凌乱。在叙述的顺序上不单一,顺序倒叙插叙运用自如。
   开头写得有点木讷,常受同学们取笑愚弄的新生夏尔,在学业上没什么建树,在父母的努力下学医。因为从医才和父母的贪财娶了第一个没有生气的夫人,以为夏尔的生活就变成了庸俗和俯就,没想到一次以外的出诊,相遇艾玛这样漂亮的妻子,以为那么贤惠优雅的妻子没想到会在他一次次爱的奉献里偷情,寻找所谓的幸福。
   总以为艾玛会找到自己的幸福,尽管一次次失望,但艾玛的偏执把她自己引上了一条不归路。更令人称奇的是结尾艾玛死了,夏尔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妻子对自己感情的背叛,不但没有爆发,反而还是那么的怀念艾玛,怀念那曾经的爱情,最后也默默逝去。以前的朋友没有同情没有悲愤,仍然是过着自己的生活,好人死了,恶人仍然幸福的活着。
   这样的结局,是读者始料不及的。看着艾玛的爱情波澜起伏,常常为艾玛的命运担心。坚持看到了结尾掩卷长叹,猜不透自己是为艾玛的悲剧还是为夏尔钟情的遗憾。觉得福楼拜作为大家主要是驾驭故事的能力强。也许《包法利夫人》的成功是以故事情节而取悦于读者,故事内容并不复杂但却写得有声有色,如临其境。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的出场次序,在故事中占的比重,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都符合特定的比例。比如说,爱玛首先与莱昂相遇,但在爱玛与莱昂的关系急剧升温的时候,作者却让他去了巴黎,莱昂离开后留下的巨大情感空缺使她飞蛾扑火地投入鲁道尔弗的怀抱,而当爱玛与鲁道尔弗的情感冷却之后,莱昂又从巴黎回来了。这样的安排不仅使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而且叙事亦出现跌宕和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的通病。
   再读,发现在故事情节的线下,有着一群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人物形象也是他的一个突出的特色。大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了深深地印象。作者对于艾玛作为主人公是直接刻画,通过她对夏尔的态度的变化(从爱慕——狂热——冷淡——嫌弃——背叛——愧疚——自责而亡)这些心理的变化,反映出了她思想的变化。爱玛是一个外省农家姑娘,缺乏安娜那样显赫的贵族地位、丰富的社交阅历和老练的处世手段。她的悲剧跟她的生活阅历,跟她的思想和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因为她社会地位的地下,她才向往富足的生活,因为她常常读浪漫的小说,所以她才有追求浪漫爱情的思想和行动,才会有最后遭遗弃的结局。通篇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浪漫、漂亮、热情、执著、虚荣、淫荡的少妇的形象,人物很鲜活,没有定性的贬低和否定,使读者认为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人物,没有虚飘之感。
   读《包法利夫人》,我觉得主人公不是艾玛一个,还有一个主角就是夏尔。夏尔的形象看似铺垫,但通篇之中我们发现夏尔也是故事的中心。他对妻子的爱很真很纯很现实。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论是用语言还是艺术的手法,他都没有显山露水,让艾玛感到激情的喷薄。他是默默地奉献,努力工作,赚钱来满足艾玛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哪怕是可怜的虚荣心他也要成全。他是侧面,全看得出他的现实主义和责任心。
   把艾玛和夏尔的形象加一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在那样的社会里,浪漫是要付出代价的,现实的东西真善美会被忽略。通过这两个人人物的设置我们就会发现那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看出这一对悲剧夫妻的命运的背后藏着的东西,这正是作者要留给读者思考的东西。
   子爵与瞎子在作品中都是象征性的人物,虽然着笔不多,但他们每次出现都会有特定的意味,似乎都预示着故事进程的某种微妙变化。爱玛的“失足”(她与鲁道尔弗坠入欲望的河流)在小说的故事中十分重要,但作者所挑选的地点既非鲁道尔弗的木屋,也非他们散步的树林和花园,而是别出心裁地安排在一次农业展览会的会议厅里。其间,鲁道尔弗对爱玛发动的语言攻势常常被大会主席的讲话所打断。虚伪的爱情誓言和表白与公牛、种子、奖章、粪池一类的话语完全并列在一起,作者未加任何说明。整个调情过程看上去既滑稽,又荒谬,而字里行间却到处弥漫着被压抑的、急不可待的欲火。
   在艺术风格上,福楼拜从不作孤立、单独的环境描写,而是努力做到用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在环境描写上,《包法利夫人》给我留下最深的地方有教堂和夏尔的家,还有反复出现的马车。关于教堂的出现,起初是用来交代艾玛是教育的地点,开始她乐于教堂的唱诗班,后来为了追求浪漫,冲破象征礼教的教堂的宗教的束缚。故事结尾,艾玛死了,没有直接写教堂,写到了神父和夏尔的对话,从夏尔的语言里,我们看出他不再相信神父的话,怀疑宗教的思想,但最终是失败的。他在读者的悲悯中走向另一个世界,才能摆脱这种现实。
   如此娴熟的艺术表现手法令我们初学者慨叹,折服之余,觉得有些东西还需要捋一捋。什么东西隐藏其间含而不露但却无处不在?细细想来就是作者为何写如此的文章,就是写作意图。通过联系那么多的内容,发现一个好的小说不是单一的堆砌,而是有一种线贯穿始终。这就是文章的主题。
   读完后,我也常常问自己难道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仅仅是为了表达婚姻的不幸,爱情的失落吗?
   不!在全知视角的叙事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是公开进行的(在古老的说书的场合,听众甚至还可以直接向讲述者提问,或者进行讨论):作者讲述,读者阅读。但福楼拜不满足于这种公开的交流,因为交流的效果受到限制。他更喜欢一种暗中交流,也就是说,作者并不告诉读者自己的见解和倾向,而让读者通过阅读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一来,读者与作者之间交流的疆域一下子就扩大了。
   要探索《包法利夫人》的主题,我觉得作者在故事的结尾已经告诉了我们,虽然从字里行间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细细想想就会发现:艾玛的自杀仅仅是因为债务吗?回想以前的情节就会发现,她觉得生活的绝望,以及爱情的具有讽刺性的结束,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就是爱情的幻想的破灭。爱情的破灭就要以生命作为代价,就像《魂断蓝桥》的结尾吗?不!艾尔为什么会追求浪漫的爱情,就是享乐主义的人生观。那么爱情幻想的破灭其实也是她人生观的倒塌。一个人支撑生命的价值观倒了,生命的意义就会消失,生命的意义就不存在,即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不如死的悲壮和痛快。
   男人和女人组成了家庭,家庭组成了社会。构成婚姻和家庭的艾玛死了,夏尔也死了,支撑家庭的支柱就倒了,那么这个由家庭组成的社会呢?
   艾玛死了,夏尔也死了。而用欺骗得来财富的艾玛的情夫——夏尔的朋友快乐地继续做生意,艾玛的情人继续结婚,这种感情会长远吗?他们的死给其他的人有何影响?
   一个病态的社会!这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可见作者是想通过艾玛和夏尔的故事来表达,他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对平凡生命的思考。
   读一部作品,不是机械的讲内容肢解,看着累累的白骨活着一片片的血肉,只有将他们有机的结合构建才会发现其中的美。
   一个幸运的作家是有一群能读懂自己作品的读者群;一个幸运的读者是一生中能遇到能打动自己心灵和指导自己成长生活的作品,能遇到用灵魂来对话的作品。
  
  

共 36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品,作品以简洁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艾玛的人生悲剧,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作者以此篇名著为蓝本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与剖析。首先这篇读后感的题目《站在云端看海》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把思想升华到一个高度再阅读作品,作品才显现出内涵和深度,可以想象作者写这篇读后感是带着一种超脱之感的。我们再来看正文,作者从谋篇布局到写作手法,从人物刻画到艺术风格、主题提炼等等都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作者的阅读是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的,而此篇读后感也是层层递进、渐次深入的,通篇读后感思路清晰,剖析细腻,解读精准,感悟深透,尤其对艾玛这个人物命运的发展脉络分析也是深透到位的。艾玛憧憬甜蜜浪漫的爱情和奢华的贵族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的平庸乏味、虚假丑陋和她理想中纯净、美好的世界发生了严重错位,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坐标和位置,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爱情而走向了自杀的道路,走向了人生的毁灭。“一个病态的社会!”,作者在文章最后这样感悟。艾玛的人生悲剧固然有着“性格决定命运”的因素,但在当时那样一种庸俗黑暗的恶法世界里,艾玛的美好理想不可能实现!这是《包法利夫人》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也是作者阅读此篇小说的最深感悟,相信这一感悟也会引起许多读者的深层思索与共鸣。一篇行文流畅、细腻深透的读后感,作者阅读和写作的用心态度可见一斑。美文推荐给大家共赏,赞!【宛在水中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221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宛在水中央        2011-12-21 14:46:41
  《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品,作品以简洁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艾玛的人生悲剧,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作者以此篇名著为蓝本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与剖析。首先这篇读后感的题目《站在云端看海》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把思想升华到一个高度再阅读作品,作品才显现出内涵和深度,可以想象作者写这篇读后感是带着一种超脱之感的。我们再来看正文,作者从谋篇布局到写作手法,从人物刻画到艺术风格、主题提炼等等都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作者的阅读是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的,而此篇读后感也是层层递进、渐次深入的,通篇读后感思路清晰,剖析细腻,解读精准,感悟深透,尤其对艾玛这个人物命运的发展脉络分析也是深透到位的。艾玛憧憬甜蜜浪漫的爱情和奢华的贵族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的平庸乏味、虚假丑陋和她理想中纯净、美好的世界发生了严重错位,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坐标和位置,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爱情而走向了自杀的道路,走向了人生的毁灭。“一个病态的社会!”,作者在文章最后这样感悟。艾玛的人生悲剧固然有着“性格决定命运”的因素,但在当时那样一种庸俗黑暗的恶法世界里,艾玛的美好理想不可能实现!这是《包法利夫人》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也是作者阅读此篇小说的最深感悟,相信这一感悟也会引起许多读者的深层思索与共鸣。一篇行文流畅、细腻深透的读后感,作者阅读和写作的用心态度可见一斑。
一颗沉浮在凡尘的小小尘埃, 坚守着一方属于自己的净土,一颗属于自己的、不愿被人打扰的心,安静尚好,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宛在水中央        2011-12-21 14:56:09
  记得《包法利夫人》是高中时读的,时间久远,里面的故事情节已有点模糊,但包法利夫人(艾玛)这个人物一直印象很深,今天又看到绿藤的读后感,真有种历久弥新的感觉。绿藤说得好,能遇到用灵魂对话的作品始终是读者的幸事,《包法利夫人就是这样值得一读再读、一品再品的经典之作!问候绿藤,冬日快乐!
一颗沉浮在凡尘的小小尘埃, 坚守着一方属于自己的净土,一颗属于自己的、不愿被人打扰的心,安静尚好,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绿藤木屋        2011-12-21 15:13:14
  编辑朋友辛苦了~!清茶一杯表谢意!预祝平安夜快乐!圣诞节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绿藤木屋        2011-12-21 15:13:27
  编辑朋友辛苦了~!清茶一杯表谢意!预祝平安夜快乐!圣诞节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绿藤木屋        2011-12-21 15:13:34
  编辑朋友辛苦了~!清茶一杯表谢意!预祝平安夜快乐!圣诞节快乐!
3 楼        文友:夏日雨荷        2011-12-21 21:38:36
  绿藤好厉害啊!当年读这部小说,只是看热闹,今天欣赏了你的读后感,有茅塞顿开之感啊!学习!
一直都在渴望,渴望在文字中寻找一个灵魂的栖居地。
回复3 楼        文友:绿藤木屋        2011-12-21 22:04:37
  姐姐谦虚了!好东西大家都喜欢!谢谢你的支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