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杂文】亚里士多德

精品 【江南杂文】亚里士多德


作者:刘福田 进士,999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25发表时间:2011-12-23 13:07:24

一、亚里士多德生平及其知识体系
   从哪里开始介绍他呢?还是按照客观的时间顺序,不然我的评价无论如何你可能都难以相信。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诞生在希腊北部马其顿城邦的斯它吉拉城。他的父亲尼各马可(后来也是他儿子的名字),是马其顿王阿敏太三世的御医和朋友。亚里士多德幼年因此有过一段在王宫的生活经历,这使他认识了当时国王的儿子,后来继任马其顿王的菲力浦,这是后来他成为亚力山大老师的同步性因素。因为亚里士多德的教导,菲力浦的儿子亚力山大,后来成为横跨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大帝、而后者不仅也是“师恩厚报”的典范,还用他的成就带给了老师极高的荣誉,当然这已经是后话。
   不知什么原因,亚里士多德主要由他的姐姐姐夫抚养长大。他17岁时读到了柏拉图的对话录,立刻被它的魅力征服,于是毅然离开了位于爱琴海北部的故乡,不远千里来到雅典的阿卡德穆园寻求名师点化,其后追随柏拉图达二十年!成为柏拉图最优秀的学生,后来还在那里当了教师,成为老师许多年的助手和朋友。柏拉图学园当时教授许多种知识,亚里士多德因此奠定了博学多才的基础,后来他涉猎更多领域而且有所开创,几乎奠基了人类之后的一切知识领域。
   许多人以亚里士多德为好学生的典范,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在求学的过程中并不“听话”。柏拉图后来的《巴门尼德》篇和《智者》篇里,有一个令人头疼的“少年苏格拉底”,这个人物的原形可能就是亚里士多德。当然个子瘦高、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的亚里士多德,一直都受到老师赞誉,虽然柏拉图称呼他为“小驹”,那是个“一吃足了奶就会踢它母亲”的形象。从与伊苏格拉底学园的辩论开始成名,亚里士多德一直就是阿卡德穆园的骄傲。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写了挽诗来悼念老师,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恩师的衷心敬仰和无限爱戴,对柏拉图的颂扬近乎神化,这充分表达了自己“我爱我师”的深情。
   哀悼完自己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便背负行囊离开了阿卡德穆园,从此开始了他历时十多年的“漫游”生涯。为什么要离开学园呢?那是迫于现实的政治窘境,当时马其顿王菲力浦发明了著名的马其顿方阵,马其顿帝国开始崛起并已威胁到了雅典,以亚里士多德的身份当然不宜逗留雅典,因此他只能出去漫游了。同样有点被迫,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漫游,比当年柏拉图的游历要顺利得多,起码是波澜不惊。漫游期间有两件事需要交代,一是他结识了一位终生挚友塞奥弗拉斯托斯,二者的关系很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后者虽然没有留下很响亮的名字,却给予了亚里士多德终生的帮助,人生能有这样的朋友真是幸事!他们应该一起辉煌史册!二是他受到马其顿王菲力浦盛情邀请,给亚力山大作了三年老师,他因此培养了一个帝国大帝,这比起他的老师也要成功得多,虽然亚力山大并没有实践他的社会学。
   公元前335年,亚力山大取得王位开始征战,雅典已经臣服马其顿,塞奥弗拉斯托斯陪同他终于重返雅典。亚里士多德在城东北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园”,从此又开始了他的漫步阶段。何以称之“漫步”?只因为他和他的学生们,喜欢一边漫步一边讨论他们的学问,因此他和他的弟子们被称为漫步学派(一作逍遥学派)。光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亚里士多德一生最得意的时期,当然也是他出成就的鼎盛时期,亚里士多德在这里仰观俯察、玄思妙禅,也过了十几年“与神接近的”生活。
   公元前323年,他的学生,一代霸主亚力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猝然病逝,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政治环境再次恶化,他被指控“奉承僭主,不敬神明”,面临着像他师祖苏格拉底一样的命运,为了不使雅典人对哲学再犯第二次错误(第一次是鸠杀苏格拉底,其实更前地还有一次险些发生,那就是对他师祖的师祖阿那克萨戈拉的指控),他不得不把吕克昂的事务交给塞奥弗拉斯托斯再次离开雅典,同年抑郁病逝于优卑亚岛的卡尔基斯城(母亲的老屋)。对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只能简单地叙述这么多,因为他涉及的知识领域太多,思想也实在太深奥了,不能不占很大的篇幅,有关的生平事迹只能在需要的时候再提一下。
   亚里士多德究竟涉及了多少知识领域?前面说了几乎是全部的领域,而且这还是现在的说法,还是就他留存下来的47部著作而言。他著述的文字有1000多卷,其中大部分都散佚了,他涉及了当时已经出现的一切知识领域,并且还在那样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因此具体的领域就不用说了,马克思也说他是“最博学的人物”。成果如此之巨,当然不可能完全是他个人的力量,在他朋友帮助学生助力之外,这里还肯定有亚力山大的功劳。传说亚力山大南征北战每到一处,都会让人专门为他老师的研究收集材料,当时在全希腊和小亚细亚,为亚里士多德服务的有数千人!这些都有可能。
   但这丝毫无损亚里士多德的创造者形象,他的著作不是材料的堆积,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不是浮光掠影,他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这些见解都显出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这足以支撑他的伟大。我也是研究哲学的,并且也创制了自己的体系,因此这种触类旁通的感觉相通,但我不可能也不想涉及更多领域,包括我认为“在科学与哲学之间”的逻辑学也不会涉及,我没有他那么旺盛的求知欲望,但对这样的人深感钦佩!
   涉及了人类知识的广泛领域,使他得以作出“知识的系统化”,这是柏拉图想做而没有实现的事,所谓“科学统一”和“公理化”思想由此奠基,也使哲学真正成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系统我就不作详细介绍了,一是篇幅不许,二是实践科学、创制科学和理论科学的观点已经过时,我认为现代人类知识系统可以这样简单分类,那就是从下往上的顺序层次是:技术、科学、哲学(宗教),层次之内再作具体划分。对亚里士多德知识分类比较感兴趣的是:他单列出了逻辑学为“工具”,我也认为它应该在“在科学与哲学之间”,因此逻辑学的内容不想涉及,必要的部分就放进我的《混沌哲学概论》了。
   我想重点批判的是他有关哲学的部分,因此要打乱他原有的知识体系,那就先从他的认识论开始,虽然他自己没有这样的分类。在亚里士多德阐述他每门科学自身公理性时,包含着一些认识论的观点,首先是他对知识本性的规定:知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说明对象的原因,二是说明它必然而没有或然。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必然的绝对:没有似是而非和任何偶然,这种绝对的强调反而构成错误,当然这是基于他对哲学本体的绝对,这种错误一直延续到形而上学的终结,直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后来的怀疑主义,虽然实现了对这种绝对的否定,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彻底否定了知识的确定性,这也是一样极端的错误,其实只要把绝对做相对的绝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没有问题了。
   他作为知识根据的公理说明也是这样的,公理必须是“真实的”、“原初的”、“在结论之前的”,这些都没有疑义,但要作相对的绝对。由公理经过所谓的科学三段论而推论出的知识,显然更不能绝对,因为逻辑学本身已经在“在科学与哲学之间”,这样的认定在逻辑本身就构成了矛盾:绝对经过推导再成绝对,那前后两个绝对还在一个层次上吗?如果在,推导是否需要?如果不在,那本身就不能绝对了,这显然是个逻辑上的巨大矛盾。有意思的是,他继续说:“没有这些条件可能会有推论,但却不可能有证明。因为它不足以产生知识。”这不是直观地就在说哲学不是科学吗?亚里士多德自己说得绝对,他自己并不绝对,他更多地使用观察归纳法,许多工作颇为零乱、琐碎,好像缺乏一以贯之主导原则,也有许多结论相互矛盾甚至截然相反。
   不过他对认识过程的基本描述非常直观而精辟,他认为认识从感觉开始,然后依此是记忆、经验(对同一事物的众多记忆导致经验)、技术(从众多经验观念中生成的对同一事物的普遍判断)、智慧(关于第一的、普遍性原因的知识)。剔除其中对智慧的绝对,几乎就是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了,当然这种过程的描述还不够细腻,更建立在错误的哲学根本上。在论述这个过程中,他有一句话很经典:“技师之所以更有智慧,并不是由于实际做事情,而是由于懂得道理,知道原因。”这个道理在我接触哲学之前也已经直观感悟,而且是落实到行动中的。
   对于人的认识能力本身,亚里士多德的见解也很直观而深刻,当然要去除他的绝对和神化色彩,《论灵魂》主要就是对认识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标志。这样他就把灵魂赋予了生命:植物、动物和人(混沌哲学认为,一切自在都有灵性属性方面,这已经是作为认识论前提的本体论结论),以此他把灵魂分为三种。难能可贵的是,他指出了三种灵魂之间的层次包含,这与混沌哲学的自在层次说明已经非常接近,只是他的范围不是一切自在,而且灵魂本身也是神的赋予,而不是自在自身属性,但这已经非常难得了。人类早期的认识直观结论已如此深刻,它比今天的认识论更接近本质,以此可见偏离哲学根本的严重后果,但他正是这种偏离的始作甬者。
   不过在《论灵魂》中,他这样论述认识最初始的感觉:“感觉是指这样一种东西,它能够撇开事物的质料而接纳其可感觉的形式,正如蜡块接纳戒指图章印迹而撇开它的铁和金子一样。”这就肯定了认识的主动,认识来自感觉。他认为人也是形式和质料构成,灵魂是形式、肉体是质料。但是他这样定义灵魂:“有感官的自然物体的原初实在。”这就一下绝对到了唯心,造成了人的完整性分离,而且自身也构成了矛盾。因此它的灵魂便成了一块神赐的白板,这些论点为后来的简单经验主义认识论奠定了基础。
   经验无法实现绝对,亚里士多德只能特例人的灵魂,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部分,即主动理性和被动理性。他认为被动理性不能离开人身没有轮回,这是他对之前否定灵魂不朽的坚持,但主动理性却是可与肉体分离的独立存在,它构成人能够对经验到的世界进行推理的动力因。主动理性不受外界影响没有感觉,它是永恒不朽的,为了绝对认识本身,亚里士多德只能如此,不过他认为主动理性没有内容,坚持认为记忆不可能从现在的状态,带到下一个状态,这也是对混沌哲学认识属性可能性只有性质没有内容的直观。
   以上我们批判了其主要的认识论观点,亚里士多德以这些观点为基础,通过对人的理性绝对,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口号:“求知是人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认识最上层的智慧就是世界第一因的追问,它没有任何实用目的,只是为知识而知识。人之为人就在于理性,理性应该是自由的(灵性极限自由属性的直观),如果有实用目的,那也就没有了自由,所以理性只能为自身而知识,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求知是人的本性”,基于他的理性绝对,而且脱离了人的存在本身,当然牵强而且极端(西方此后很少谈及人性),但是这句口号从此奠定了西方人对知识的态度。
   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个口号并不突兀,这在他哲学根本的绝对之外,还有他自身和现实历史的原因。自身而言,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求知欲极强的人,他的一生都是在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并且在追求的过程自我陶醉。在他看来,“理智的活动即是生活”,“幸福,……就在于一种从事理智活动、进行玄思的生活。”自身性格之外,还有现实和历史环境原因,对知识的渴望,在古希腊哲学历史上就是一种知性惯性。
   许多人都知道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通过观察天象预先租赁橄榄榨油坊而发财的故事,可是他却这样声明:“哲学家要富起来是极为容易的,如果他们想富的话,然而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就这样严肃地把哲学和金钱分开了;苏格拉底也是,他一直都是心无旁骛、专心求知;柏拉图把世界分成了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认为尘世的一切是求知的最大障碍。这些认识虽然都极端和偏颇,但是它们的现实影响是积极的,亚里士多德在这样的现实和历史背景下,进一步提出“知识是人的本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亚里士多德把人生意义归结为知识,这继续影响了西方对待知识的态度,在他之后还有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爱因斯坦的“科学就是为科学而存在的”、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等等,这些口号显然都源于“求知是人的本性”。这发展成西方对知识的普遍态度,造就了西方“纯学术”的气氛。西方很多人认为追求知识是最高尚的活动,知识分子也因此得到了很高的礼遇,这客观地促进了科学发展,也为思想启蒙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西方源于古希腊精神的求知渴望,与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构成鲜明对比,这是为什么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深层认识根源。当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闲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知识才被发现。”一般人没有他所说的条件,但是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总是应该更多地活在感觉,否则人真的就成了欲望的奴隶!

共 1287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学术领域一代比一代更宽广、更深厚。此人著作等身,涉及学科之广,无与伦比,说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天才,毫不为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不仅仅影响了古希腊,更影响了全欧洲,甚至影响了全世界。本文尽管对他的一些学说做了批判性思考,但作者丝毫不掩饰对这位奇才的仰慕之情。通过此文,我们可知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主要学说,以及作者所批判的一些模糊认识,文笔厚重,大家风范,拜读之后,得益良多。推荐!编辑【江边一碗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224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1-12-23 13:26:00
  感谢作者提供的这一道“大餐”,编辑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
喜欢读书写点儿字
2 楼        文友:清露若水        2011-12-24 10:41:48
  好厚重的文!~江边的按也很不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