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活捉兔子

精品 活捉兔子 ——《活得像兵》之一


作者:安尔 秀才,160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20发表时间:2008-12-20 18:16:15

这是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有一年正月初一,我们寨子里一位八九岁的小女孩活着了一只兔子。那不是一只养在家里的宠物兔,也不是菜市场买来的肉兔,而是一只从小就生活在山林野地里的野兔子。
   我的家在农村,是最乡下的地方,晚上一不小心从床上滑落就会掉到庄稼地里的那种乡下。四面高耸的山把我们的寨子围起来,土地围着房屋,往寨子外面扩张,一直到大山的半山腰。人口压力太大,山被过度开垦,只有山尖上还留着一小撮树林,山像脱光了只戴着一顶帽子。我们种玉米、小麦还有土豆。冬天的时候,寨子被小麦包围着,像一座岛。我家屋后东南方向有一个山头,上面长满了杉树、松树以及各种灌木。这里面有很多坟墓,很多夭折的婴儿都被埋在这片林里并且没立坟墓,这里遍布了亡灵,所以不曾被开垦。每年下雪的时候,兔子会从大山上跑下来,吃我们寨子周围的麦子和白菜,然后就住在这片林子里。
   我的叔叔喜欢打猎,大跃进前我们那里还是青山绿水古树丛生,他那时候经常进山打猎。如今见着家附近还有兔子的痕迹,他高兴得要命。他领着他的狗到林子里寻野兔,只要有兔子总是有收获。前来的兔子被捕了,过一阵日子还会有兔子从山上下来,要到春暖花开它们才返回山上。有一次,叔叔带着我们,领着狗又来到那片林子里。我们在林子边上正边走边说笑,只见前面狗钻进灌木里,一回头就叨了一只兔子出来。原来那只兔子正在安安稳稳地睡觉。我还听说,我的一位大伯到地里割白菜,掀开白菜叶子,只见一只兔子正蜷在菜根呼呼大睡,他一伸手就把它给捉住了。轻松得不可思议!
   那一年正月初一,天气比较晴朗,我们在公路上玩得没劲,叔叔就叫上我们去那片林里看看还有没有野兔。因为前几天刚追跑了一只兔子,所以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叔叔也没带狗。一大群孩子跟着他。到了林子里,叔叔挨个查看灌木下有没有兔子睡过的痕迹,查看了半天,什么都没发现。我们捡起石头,一阵乱扔,灌木哗哗作响,突然,不知哪一丛灌木下跑出一只兔子!我们轰叫着追赶兔子。兔子逃出树林,跑向麦地。那时麦子不到一筷子高,它跑到哪里都看得见。我们蜂拥追上去,都使出吃奶的劲跑,都想跑在别人前面一把逮住那只兔子。在路边玩耍的乡亲们看见了兔子,也都轰叫起来。兔子相当慌乱,一会儿往西边跑一会儿往东边跑……我们穷追不舍。大约追了七八分钟,我们累了,远远的看见兔子往公路那边跑去。公路上的人玩得正高兴,没人注意到我们在追一只兔子。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刚从家里出来,在距离公路三十来米的小路上期遇了这只兔子。她高兴得大叫大跳:“兔子!兔子!”引得公路上的人探头观望,我们也恨不能马上飞过去帮她一把。她小心翼翼地跑上前,那只兔子居然趴在那里不动了!原来它也跑累了。小姑娘一伸手就把兔子抱在怀里,得来全不费功夫。
   其实从雪地里的脚印就知道为什么野兔跑七八分钟就累了——那些脚印告诉我们兔子出行总是在踱步,很少奔跑。森林面积锐减,农药杀虫剂灭鼠药等的使用,使得生态失衡,繁殖能力极强的兔子已经没有天敌了。它们一生下来就很安全,觅食也可以慢慢踱着步子去踱着步子回,有的兔子恐怕一生都没有奔跑过。它们的奔跑能力已经快赶不上不怎么搞体育锻炼的我们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极大的惶恐和启示。一般情况下,野猫与家猫相比,身材更高大,体格更强健,而且都更有力量,更凶猛。野生动物世界里没有医生,它们有的骨头,甚至肢体都断过,但都接活了。经过驯化的动物,其优势就丧失掉一半。对它们的精心喂养和细心照料,似乎只会使它们退化。这就是在人类社会里兽医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的原因。人自己也是这样。大自然让野蛮人只受本能支配,或者更确切地说,还赋予野蛮人某些器官能力以补偿其本能上可能缺乏的东西。人的自我完善能力借助于环境渐渐开发人的其他一切能力,这种能力既存在于个体身上,也存在于全人类。兽类什么也没获得,也就无所谓失去,因而始终保持着本能。而人则由于年迈或其他事故,丧失了完善化能力使其获得的一切,从而跌落到比兽类还差的状态?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人类这种特殊而且几乎无限的能力成了人的一切不幸的根源。我们知识的增长和文明程度的扩深,已经不能弥补它所带来的生理和意志的退化。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的差别必定比野生动物与驯养动物之间的差别大,因为兽类和人类是受大自然同等对待的,而人享受的舒适生活条件比所驯化的动物多,人的退化更为显著。
   有一回我参加寨子里的一户人家祖坟的修葺,一块大石碑大约有八九百斤重(450kg左右),四个壮汉居然没能把它抬起来。我的前辈们——六七十岁的老人就感叹,他们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就能背六七百斤的东西上山。我觉得非常无法可想。但他们还说,他们小时候看见有人能背近千斤重的东西。更是不可思议!像能搬动于己体重数倍的蚂蚁一样令人肃然起敬。我只见过能背三百来斤东西上山的人。那些老前辈年轻时能不能背六七百斤重的东西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我所见的事实是:如今他们六七十岁了,还能背一百五六十斤重的东西上山下山。
   有一年夏天我在杭州,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说一些白领上班族从公司大楼里出来走着走着就晕倒在大街上,救护车拉他们到医院经检查,压根就没生什么大病。原来他们整天躲在有空调的大楼里上班,习惯了空调的呵护,外面气温比较高,一出来就受不了。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写到:“认识死亡和害怕死亡是人类脱离动物状态时最先获得的品质之一。”部队想尽各种办法来训练士兵,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让士兵不怕死。部队利用各种残酷的训练,就是希望唤回更多人固有的本能。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好到我们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有。这也是一个很坏的时代,比方空调让我们只习惯春天,我们上楼有电梯出门有汽车,导致我们已经不能够自由自在轻轻松松地奔跑了。想想原古时代的祖先,为了打猎为了逃命,在树林子里是那样的箭步如飞。许多人特有的本能在这个很好的时代慢慢退化,以至于全无。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特种大队队长袁朗对他的士兵们说:我们是未来战争中站在最前排的人,以寡击众,没有前方,没有后方。那是逆境中的逆境。可是天下太平的环境给了我们什么?国家是后盾,人民是源泉。班长哄着,连长罩着,物资有人供给着,你们有谁面对过真正的逆境?孤立无援,无依无靠!
   同样,这个物质空前繁华、科技产品取代体力的美好时代给了我们什么呢?假如有一天我们赖以生存的某一样东西发生了变化,假如没有了空调没有了汽车没有了现代化的通信,没有了如此完整健全的卫生保健条件,我们还能好好地生活下去吗?
   我们很有必要保持和唤醒我们人类本身固有的许多本能。

共 26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事件真实,叙述逼真,对动物的观察也很细致,论议的穿插尤其巧妙,往往在叙述得最为生动的时候,几句论议点出来的是一种人类怎样跟外景和谐着的思索。【编辑:邬海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8-12-20 18:33:04
   同样,这个物质空前繁华、科技产品取代体力的美好时代给了我们什么呢?假如有一天我们赖以生存的某一样东西发生了变化,假如没有了空调没有了汽车没有了现代化的通信,没有了如此完整健全的卫生保健条件,我们还能好好地生活下去吗?
   我们很有必要保持和唤醒我们人类本身固有的许多本能。
   清醒的论断。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2 楼        文友:却谓笑        2015-09-12 19:26:57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