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寻找小芳》创作谈

编辑推荐 《寻找小芳》创作谈


作者:赵兴华 举人,401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545发表时间:2012-01-02 21:53:25
摘要:这部小说最大的争议,是彭辉该不该死去?

《寻找小芳》虽然写的是一个离奇的情感故事,但小说并不仅仅局限于情感纠葛问题,而是通过彭辉和韩秋的畸形恋来反映现实社会中某些真实的东西。彭辉的原型是我多年前做装修工程时结识的一个朋友。改革初期,他带着十几个民工来北京打工,先是做包工头,后成立了自己的装饰公司,并很快就发迹了。再后来,他跟老家的媳妇离了婚,离婚的理由是媳妇没有给他生儿子,其实是他在北京有了情人,而且还不止一个。他给了媳妇十万块钱(八十年代也算是一笔巨款了),两个女儿都判给了媳妇,从此他就与媳妇和孩子断绝了一切来往。又过了十年,他在一家歌舞厅遇到了做小姐的小女儿(十六岁),当时他们父女俩并没有认出对方,若不是他问起她的家庭情况,那一晚他们很可能就发生那种关系了。他没有和女儿相认,而是将女儿介绍到我的酒店做服务员,让我每月给她开一份高工资。我就是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了《寻找小芳》。
   这部小说最早的名字叫《迷茫的代价》,写于2002年,初稿仅有八万字,后经三次修改,增加了人物和故事,最后完稿二十余万字,更名为《寻找小芳》。至于小说里的其他人物,基本上都是有原型的,“崔副局长”是我做工程时的一个甲方,“李彤”一直是我的得力助手,“小惠”每年都能从“崔副局长”手里捞取一二十万元。
   彭辉的悲剧就在于他的迷茫,而且是富有了以后的迷茫。他在失去了自己的初恋以后,心灵就渐渐扭曲了,随着财富的增加,他的内心却越来越空虚。如果他还是一介平民,他的迷茫或许不会酿成悲剧,但他恰恰成了一个富有者。心灵的空虚和财富的剧增,加上他骨子里的报复心理,于是,纵欲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当他遇到酷似初恋情人小芳的韩秋以后,内心深处的那份真爱一下子被唤醒了,他竭力想找回失去的自我,但是事态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彭辉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自身的局限性——狂傲的外表里藏着懦弱:失去小芳是因为他屈服了世俗的压力,当然也因为他返城以后思想起了变化;委曲求全地娶了彼此不相爱的妻子,即便后来离婚了,也没有勇气对外公开,因为离婚协议上有一条,孩子归妻子,他若再婚,其所有财产归妻子和儿子;惟一的精神支柱就是金钱,他成了金钱的奴隶,他认为钱可以换来一切。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大都变得茫然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富起来以后该做什么,他们以为挥霍和享乐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彭辉就是典型的代表,眼下相当一部分有钱人都和彭辉有着相似的生活,他们只知道纵欲和宣泄。即便是崔副局长和李彤这样的官员和文化人,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脱俗,他们的随波逐流和堕落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同样失去了原有的信仰和追求,在物欲横流的生存状态下,他们的欲望层次更高,却又缺乏彭辉们的魄力和勇气,所以他们比彭辉之流更可悲可叹。心灵纯洁却家境贫寒的韩秋很难抵御精神和物质的诱惑,更何况她又是个从封闭状态下初次走入社会的弱女子,她根本无法辩识彭辉的感情纯度。在整个悲剧中,韩秋的确是无辜的,所以在小说收尾的时候,我推翻了小芳和韩秋也都死去的构思,让小芳和韩秋活了下来,她们之所以得以存活,就是因为她们是无辜的,他们都是淳朴善良的好人。
   我在小说中写到了人们关注的腐败问题,但是没有展开,因为我觉得那样会冲淡这个故事的主题。崔副局长之流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腐败分子,他们充其量算是生活放纵,这也是当前一小部分官员的真实写照。至于城乡差别、大小城市的差别和贫富之间的差别,小说中也有所涉及,这也是尽人皆知的现实,正是这些差别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社会生活节奏的不和谐。
   我觉得这部小说还是有一定的警世作用的,因为我在这部小说里依旧遵循了我一贯的创作原则,那就是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彭辉和小芳的爱情是纯真无暇的,是一种真正的爱情美;小芳和韩秋的心地质朴善良,是一种清纯的人性美;彭辉的性格虽然很复杂,但他内心深处还残留着许多美好的东西,这是性格魅力;而李彤、小惠和韩大勇等人身上的亮点也反映了人性善良的一面,同样也让人感到人世间美好的东西占主流。如果读者朋友们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一些积极的东西,我的笔墨就没有浪费,我的心灵就安宁了。
   这部小说最大的争议,是彭辉该不该死去?
   读过小说的朋友中,多数人认为彭辉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死掉,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彭辉不应该死,他应该活着赎罪。因为这部小说的电视剧已经有了投资意向,剧本正在策划中,所以,我很想听听朋友们的意见,就是在故事的结尾,是否给彭辉留一条活路。

共 17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寻找小芳》是一部很具现实意义的小说,它的出版问世,一方面,给人展示了一个曲折多变的情感故事,另一方面,会给人们提供一份难得的参照,即可以从中透视新时代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他们在迷茫彷徨中左冲右突,苦于找不到出路,终日沉湎于酒色与物欲享受里,以为自慰。殊不知,这更加剧了他们的生存压力。作者通过此文,介绍了写作此部小说的起根由头、背景内涵以及思想特色等,为读者阅读小说提供了借鉴意义。至于涉及到的小说最大的争议——彭辉该不该死去?期待读者朋友们畅所欲言,一起交流。【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1-12-28 21:58:50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很见功力,呈现出的悲剧力量更其惊心。读过之后,会深深沉浸。返回头来再读这个创作谈,则从更丰富的层面上加深了对此部小说的印象。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 楼        文友:司药        2011-12-28 22:45:03
  活着比死更艰难,更有说服力。曾经,药在《彭辉之死》中看到“彭辉”精神防线崩溃,必死的线路,但实际上,药留有感慨于心:求死是彭辉自我救赎的一种完美途径,现实中,N多个彭辉在并不会去死,而是以活着的姿态,继续演绎人性人性的现世故事……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3 楼        文友:夏冰        2011-12-28 23:09:37
  是的,药所言很对。其实,彭辉不死,更其艰难。活着是一种幸运,同时也是一种苦难。对于彭辉来说,则已经没有任何幸运可言。如果能让其不死,又能坚定地活着,倒是一种崭新的尝试。我想起《活着》中的福贵来了。那个老家伙身经那么多苦难,但是硬是活出了一种坦然和自信,很具启示意味。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4 楼        文友:晋忻李        2011-12-29 10:33:32
  拜读创作谈,也想插一句------------彭辉不妨在'曾经沧海'之后以另一种脱胎换骨后的姿态活下去,正如【复活】中的聂赫留道夫,在忏悔中复活,向新的精神境界升华,从这个角度来启迪后人。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晋忻李
5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1-12-29 12:25:00
  这篇创作谈,能让读者从中受益匪浅。一是小说题材的选取,诚如作者所说,小说中的人物都有原型的。这也就是当年毛主席所说的,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二是,小说具有社会性时代性。这自然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睿智的思想等有关。正因有了第二点,小说的社会作用才会显得巨大,也才会引起强大的反响。作为初学者,一般都认为是语言表达,其实一部小说,最为关键的是却是上面这两个方面。政委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而且由此一发不可收拾,硕果累累!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6 楼        文友:清露若水        2011-12-29 12:41:49
  活着,就有希望。生活到处充斥着声色犬马,难免有迷茫,有迷失,但是也应该有阳光透进纱窗。我个人倾向于让彭辉活着。只是以什么状态活着,就看作者的妙笔了。
   在冷静犀利表现出人性之余又寄予一些期盼,其警示警醒的力量将更加深邃,更加强大。
7 楼        文友:清露若水        2011-12-29 12:41:49
  活着,就有希望。生活到处充斥着声色犬马,难免有迷茫,有迷失,但是也应该有阳光透进纱窗。我个人倾向于让彭辉活着。只是以什么状态活着,就看作者的妙笔了。
   在冷静犀利表现出人性之余又寄予一些期盼,其警示警醒的力量将更加深邃,更加强大。
8 楼        文友:蓝宝石        2011-12-29 14:58:51
  我原以为这部小说的最大争议,应该是小芳该不该追随彭辉而去的?
还记得蓝宝石吗?只须记得~
9 楼        文友:蓝宝石        2011-12-29 15:20:24
  一、作为小说,我认为彭辉应该死去,给读者以震撼,加深读者对小说的整体思考与回味。
  
   二、从书中人物的感情角度出发,小芳应该追随彭辉而去。另外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这个结局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老了后的小芳行为与其说是可爱不如说是可恨了。真的恂情了,反而会放大其曾经美好的形象,多许多怜惜。
还记得蓝宝石吗?只须记得~
10 楼        文友:冰梅        2011-12-29 21:32:52
  我想起一个成语“欲壑难填”。看起来彭辉的悲剧在于自己放纵欲望,富裕以后的迷茫。其实和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有一个老山前线凯旋归来的英雄,从政以后,逐步晋升成为高官,最后贪污几百万成为人民的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几百万买通了一张地狱通行证!为什么在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为了捍卫国家的神圣尊严会不顾及个人安危为挺身而出成为英雄?为什么在和平年代却经不住金钱诱惑走向深渊不能自拔?是他利欲熏心心渐黑,还是天生势力品质败坏……这不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吗?其实,人活着比死难,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而生,却需要一世的勇气。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精神与物质诱惑太多,人性和理智,情感与道德无时无刻不在博弈,想做一个不被名利情侵蚀的人很难。我不是为彭辉找借口,是做人真的很难。就是说如果是一个乞丐永远也成不了腐败分子。我是不是扯的太远了,关于彭辉该不该死,我想还是应该给人一个震撼,让人触目惊心,抚心自省。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共 39 条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