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打印来苏

编辑推荐 打印来苏


作者:海清涓 举人,3918.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40发表时间:2011-12-31 00:25:08

人生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苏轼,对风光无限的巴山蜀水情有独钟。大文豪一次醉游海棠香国,留下了来苏这个不同凡响的美名。
   来苏建于宋朝,距重庆84公里,离永川15公里,物产丰富,交通方便。是个灵洁清逸,底蕴深厚的田园小镇。梳妆台、革命水库、抗日阵亡纪念碑、斜塔、关门山水库,五个奇妙奇异神秘神圣的景点,像五颗熠熠生辉的珍珠,时而串联,时而并联。
   初冬时节,文艺百家采风来苏,我确幸成为其中一员。
   位于太平山绝顶的梳妆台,乃“昌州八景”之一。梳妆台为石灰岩质,高3米左右,宽2米左右,长3、5米左右,由两块巨石天然重叠。相传,太平山猎户在月夜发现仙女坐在巨石上梳头,就给这两块巨石取了个带脂粉味的名字——梳妆台。半车半步爬上太平山,迎接我们的是满天大雾,戴上眼镜也看不清山上的景物。梳妆台的雾很有意思,浅灰的,深灰的,牛奶白的,一片片,一团团,让人仿佛在半空中飘移。
   维妙维肖、绰约灵绝的梳妆台,历经风雨,纹丝不动,如有神助。不能端坐在梳妆台上,来一番精心梳妆打扮,是女文友的遗憾。梳妆台旁边的东岳庙十二殿,在雾中,形态各异,表情生动,显得寂然而悠远。此情此景如临仙境,难怪心性极高的东坡会感慨万千、留连忘返。
   革命水库修建于大跃进时期。听到革命水库这个名字,家里有先辈修过水库的文友,先是黯然神伤,继而是自豪和骄傲。大跃进中,农民是奴隶和役工的代名词,农民的生命最为卑贱,累死饿死也没有人过问。但是,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修水库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不可磨灭的一项丰功伟绩。
   雾,慢慢淡了,慢慢散了。阳光和蔼的照在身上,天空高远,苍穹如洗。在这里,我不说革命水库的水有多清澈,有多纯净,单是造型雄伟壮观的石拱桥,就是桥界的一个奇迹。站在曲折回环、固若金汤的石拱桥上,极目四望,山环水绕,山是那样的青,水是那样的绿。不经意间低下头,发现拱桥下的桥孔,孔孔都是那样深邃,又是那样亲切。
   游完革命水库,就到中午了。来苏的香肠名不虚传,味道醇香,肥不腻嘴,瘦不塞牙。来苏有名的头刀菜,辣出了男文友的汗水,辣出了女文友的泪珠。敬酒的时候,知道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钟代华,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古文专家水绍韩,作家陈华山,诗人谭笑,作家赵厚庆,青年诗人钟其贵,重庆十佳农民工张铭怀,都是来苏人。文友不由发出感叹:来苏不输,来苏地灵人杰。
   吃了午饭,先去镇区瞻仰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听带队的钟诗人介绍,这是重庆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抗日阵亡纪念碑,来苏的中小学生,每年都要到碑下虔诚祭拜。
   静立在青褐色的纪念碑下,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是开展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既激励后人爱国守土振兴中华,又是一个红色旅游景点。从年届弱冠的90后诗人,到年近半百的60后作家,再到年逾古稀的30后词作家,每一个文友都从嘴里轻轻吐出八个字: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接着到塔园寺。别看塔园寺清静得只剩下一个小和尚,菩萨、经文、香火、菩团却一样都不少。塔园寺对面的斜塔,斜而不倒,最是神奇,号称“西南第一斜塔”。斜塔由十三级石塔构成,约18米左右高,据说此塔是明朝年间修建的。塔座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站在塔下,踮起脚尖向上望,感觉斜塔就是天上掉到半空中的银河桥墩。
   有体力好的文友想爬到塔上,钻进塔内一探究竟。旁边挖红苕的农妇忍不住嘻嘻一笑。来苏的文友这才解释,斜塔是密檐式实心的,一只小老鼠也休想钻进去,更别说人这么大了。梧桐树的叶子,三角梅的花朵,一片一片,一瓣一瓣,在风中纷纷凋落。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不热不冷的阳光令人思潮起伏,而更令人思潮起伏的,是关于斜塔之所以倾斜的话题。
   最后一站是关门山水库。到来苏不去关门山水库,就等于没有到过来苏。
   凡是思维正常的永川人,都知道关门山水库。因为,关门山水库是永川城里人饮用水的主要供水源,有“永川水缸”之称。在关门山渡口等船的空隙,艺术家景有云、张炯和激情唱红歌,诗人蔡东即兴指挥,作家蔡勇不失时机的抓拍。我和电视台的徐记者到吊桥上留影,吊桥的刚性很弱,走在上面摇摇晃晃。第一次过吊桥的我,胆战心怯,要用双手扶住红色的铁栏才敢迈步。
   唱完红歌,过完吊桥,木船靠岸,文友们依次上船。船头的,船尾的,坐着的,站着的,都兴高采烈、谈笑风生。湖面平静,湖水碧翠,游鱼可数。俯身掬一捧船舱边的水,清爽微甜,甘冽可口。水库两岸是层层叠叠参差不齐的桑树,时值初冬,桑树依然绿郁郁碧翠翠。一座座山坡,一道道沟岭,就是一个个绿湛湛绿汪汪的浅丘海子。
   曾家岩渡口的土瓦房,稀落破旧,年迈的留守老人和年幼的留守儿童,让心情变得沉重。为了保持关门山水库的原生态,周边的村民做出了很大牺牲。作为关门山水库的受益者,我有必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老板诗人谭宇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陪我们乘船的女村长说,仔猪、蚕桑、再生稻,已经成为来苏农民致富的新支柱。
   水天一色,桑浪翻滚,我们用新鲜的眼神,打量关门山的水和人,我们用美好的语言,祝福关门山的水和人。盈澈凌越的关门山水,任由我们这群文人一路咏叹,纯粹得像养在深闺的宋代少女。
   天快黑了,文友们还兴味盎然、意犹未尽。还好,采风活动周期为一月。返城的大巴上,写小说和故事的文友相约下周带亲朋好友游来苏,写诗歌和散文的文友相约明年正月十五到来苏过鞭炮节。
   来苏,一片不可多得的富地。来苏香肠、来苏豆干、来苏红豆腐、来苏头刀菜,这些扬名在外的巴渝美食,也许是沾了东坡居士的遗韵与幽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来苏,这部悬挂在永川西南部的山水画,一千年,一万年,畅神达意,墨香秀润。

共 22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来苏的由来,来苏的自然风貌与风土人情,于文字里渗透着作者的人文情怀,浸润着一方水土的美好未来,读来感怀。【编辑:梅暗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12-31 00:26:29
  一个美字,可道出来苏的风韵,令人心往。:)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回复1 楼        文友:海清涓        2012-01-14 11:35:50
  谢谢,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