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散文】《陌上桑》中体现的社会问题

精品 【江南散文】《陌上桑》中体现的社会问题


作者:苍生1 进士,778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77发表时间:2008-12-21 15:12:29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陌上桑》是一首较著名的汉乐府诗。诗中描绘的是一位坚贞美丽的民间女子罗敷形象。她喜采桑,尝“采桑城南隅”,见者无不惊异于她的美丽。但一次她却碰到了权势者的代表——“使君”,还向她求爱。罗敷不是以严辞拒之,而是以远超“使君”的夫家之豪侈为话题进行阐述,将其尽情嘲笑了一番。
   这个形象的成功刻画成为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典范。但关于罗敷的真实身份却一直是众口纷纭,莫衰一是:很多人认为秦罗敷的形象是一种聪明机智的民间女子,她以“谎言”骂走了使君。笔者对此持相反的态度,并就此阐述个人看法。
   首先,《陌上桑》中秦罗敷所言属实吗?窃以为,如果说这是罗敷用来吓人的“谎言”;那么,与其说秦罗敷是机智的民间女子,倒不如说是“弱智”的女子。使君亦应不是傻瓜,他凭你这三言两语就会轻信,然后就善罢甘休,灰溜溜地逃走的吗?不会的,既然贵为社会上层人物,他问秦罗敷时还会“五马立踟蹰”,体现出他的谨慎;而下决心后“宁与共载否”体现他的不可一世。既然是这样的人物,不会单凭你三言两语就会脸红耳赤溜之大吉的。否则,使君也就不成其为“使君”了。像秦罗敷所描绘的此等人才,“使君”不大可能不知其名。既然对方为官太太,他必然会借梯下台套关系,如官家何人、近来安好之类的话,而秦罗敷面对此况,该如何作答?装痴作聋吗?不可能。可见,假设秦罗敷是一个假冒的“官太太”,她的后果不但不会因此避祸,并且恐怕会不堪设想。依此而言,《陌上桑》中所体现的“美”应当是一种易碎的美。
   从另外一方面看来,“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罗敷穿着如此高档,断非贫苦农家女子。并且像秦罗敷这样美的女子,有道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追求者必定多如牛毛,像她所描述的“夫家”人才也绝非不可能的。而在汉末乱世,寻觅一保护神乃下层民众的普遍心理,以秦罗敷之美貌似乎也无理由拒绝“使君”的求爱。罗敷能拒绝使君,固然体现“阶级心态”,也绝非常态。但是,如果是官太太,为何来采桑,身边无所陪伴,而不是前呼后拥、高高在上呢?其实,诗的第三句就早已点明了:“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采桑是罗敷的一种爱好。所以,罗敷有可能是一位个性前卫、喜趋潮流(采桑),或者是一位已经订亲但未过门的女子。
   笔者以为,其他的并不重要,作者描绘此一情节,其主题恐怕不是体现秦罗敷之美,也不是体现秦罗敷之坚贞、机智,而是对汉代士大族阶层不可一世之丑态的一种尽情的嘲弄与讥讽。由这首诗我们可以想像到:汉代士大夫阶段是过着一种什么样荒淫无耻的生活,他们到处强征民女,利诱拐骗,巧取豪夺,丝毫不顾及自己的丑态;他们一手遮天,横行霸道,似乎认为凡自己所需要的就手到擒来。秦罗敷所遇表达了作者对汉代士大夫阶层丑恶行为的强烈控诉,表明了在乱世环境下下层农民阶段一方面对统治者强征暴敛的极度愤怒,另一方面又无可奈何,渴望有保护伞的心理状态。
   汉乐府本为政府采集民间,倾听民间呼声的一种形式,但到了后来却成了上层贵族宴饮歌舞取乐的一种方式,民间采诗成了一种形式,统治者根本对从民间传达出来的呼声置之不理,听之不闻。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汉末,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大起义,“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其实也体现了下层民众的一种呼声,汉朝廷在风雨飘援下迅速土崩瓦解,倾颓颠覆。

共 13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汉乐府是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一部分是专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用的效庙歌辞,性质与《诗经》中“颂”相似;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名氏,为乐府民歌。《陌上桑》属于后一种,属《相和歌辞,和《孔雀东南飞》并立;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又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陌上桑》中秦罗敷到底是什么身份?按照诗歌开场的交代,是一个采桑女,然而其衣着打扮,却是华贵无比;按照最后一段罗敷自述,则是一位太守夫人,但夫人又怎会跑到路边来采桑?因此说文学是虚构的产物,我们也没必要当真。当然,本文作者对罗敷身世的考察,也无不可,但这种考察的结果,必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从认定的。欢迎来稿。——古风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风存        2008-12-21 15:49:22
  汉乐府是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一部分是专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用的效庙歌辞,性质与《诗经》中“颂”相似;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名氏,为乐府民歌。《陌上桑》属于后一种,属《相和歌辞,和《孔雀东南飞》并立;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又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陌上桑》中秦罗敷到底是什么身份?按照诗歌开场的交代,是一个采桑女,然而其衣着打扮,却是华贵无比;按照最后一段罗敷自述,则是一位太守夫人,但夫人又怎会跑到路边来采桑?因此说文学是虚构的产物,我们也没必要当真。当然,本文作者对罗敷身世的考察,也无不可,但这种考察的结果,必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从认定的。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楼        文友:李锦恒        2008-12-25 05:23:03
  我喜欢这种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能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读者跟随作者的思路一起徜徉在学问中,尽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能打破一些传统的东西.
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滨海新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微信公众号:锦书恒言。
3 楼        文友:卢炫想        2015-09-12 19:28:49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