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诗词古韵 >> 【江南古韵】诗友分作联词四首

精品 【江南古韵】诗友分作联词四首


作者:半张酒票 进士,602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33发表时间:2012-01-29 22:05:34

江城子、岁月(中华新韵)
   (上片:香儿作,下片:半张酒票接和)
  
   随风旧事涌心头。
   爱牵柔。恨含幽。
   素腕怡情,难写往天愁。
   今叹沧桑嫌日短,华茂远,绪如游。
  
   忽然回首又春秋。
   岁无丢,梦无羞。
   书海笔涯,乐在趣中求。
   室外清光同我醉,新月好,斗星悠。
  
  
   一丛花、谢春光(平水韵)
   (上片:芳草萋萋作,下片:半张酒票接和)
  
   清江霭黛燕啼窗,推梦唤晨阳。
   朦胧碎步迎风望,碧湖漾,满目芬芳。
   古杏相拥,桃枝并蒂,烟帐枕犹香。
  
   揽收灵气入长廊,泼墨化霓祥。
   笛声凑趣吹轻雾,带蝶影,翅舞诗章。
   柳外喜鹊,阶前红果,恣意谢春光。
  
  
   天仙子、一岭湿诗同汝共(中华新韵)
   (上片:心兰作,下片:半张酒票接和)
  
   雾洗青峰松首弄,
   瀑溅葱茏惊兔蹦。
   峭崖野径异花妖,黄雀纵。
   林荫动,燕子声声春韵颂。
  
   息坐山亭香郁送,
   烟雨忽来风语重。
   银丝万点皱红英,芳魂恸。
   爬涉梦,一岭湿诗同汝共。
  
  
   天仙子、咏春(中华新韵)
   (上片:半张酒票作,下片:香儿接和)
  
   静谷林深幽径小,薄雾欢溪偎古庙。
   桃花源里杏先红,羞羞鸟,青青草,柔柳风轻春色好。
   寺外村庄青陌茂。万顷黄花摇浪笑。
   田间嵌翡粉蝶飞,蛰虫叫,桃梨俏,恋水双鹅塘里闹。
  
  
   注:诗友分作联词,就是按事先约定的方式缀合成词(相似于和韵诗的“依韵”),一人起头作上片,另一人依韵接和作下片,共同完成一首词。

共 5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四首清新雅趣的词,分别是一人起头作上片,另一人依韵接和作下片,共同完成一首词。作者通过描写美好的春天景色,感叹美好的生活。《江城子、岁月》回首以往的春秋,岁月如流,在书海笔涯中,寻求乐趣,陶醉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一丛花、谢春光》通过描写笛声、谍影、喜鹊、红果等景物,泼墨化成了有灵气的霓祥。《天仙子、一岭湿诗同汝共》通过描写山亭、香郁、雨、风、花,将浓情融入在了诗中。《天仙子、咏春》通过描写村庄、青陌、黄花、蝶飞、蛰虫、桃梨、双鹅,把春景描写的富有动感,形象逼真。作者善于抓住大自然的景物,让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令人心怡。四位写上片的作者,也都是填词的高手。欣赏推荐!向老师问好,祝新春快乐,龙年创作愉快!【编辑:青岛飞雁】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131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岛飞雁        2012-01-29 22:06:40
  四首清新雅趣的词,分别是一人起头作上片,另一人依韵接和作下片,共同完成一首词。作者通过描写美好的春天景色,感叹美好的生活。《江城子、岁月》回首以往的春秋,岁月如流,在书海笔涯中,寻求乐趣,陶醉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一丛花、谢春光》通过描写笛声、谍影、喜鹊、红果等景物,泼墨化成了有灵气的霓祥。《天仙子、一岭湿诗同汝共》通过描写山亭、香郁、雨、风、花,将浓情融入在了诗中。《天仙子、咏春》通过描写村庄、青陌、黄花、蝶飞、蛰虫、桃梨、双鹅,把春景描写的富有动感,形象逼真。作者善于抓住大自然的景物,让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令人心怡。四位写上片的作者,也都是填词的高手。欣赏推荐!向老师问好,祝新春快乐,龙年创作愉快!
业精于勤荒于戏
回复1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0:23:11
  辛苦飞雁了,谢谢!
2 楼        文友:青岛飞雁        2012-01-29 22:11:26
  请教老师,一般的填词,是否是正规使用《词林正韵》?第三首“涉” 应平声。但瑕不掩瑜。很喜欢这样清新雅致的词。
业精于勤荒于戏
回复2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0:17:23
  有人说“要作格律诗就要遵守《平水韵部》,喜欢填词就要遵循《词林正韵》。”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说普通话的现代人,为什么要遵循清人的规矩?至于该用新韵还是旧韵,网上一直争论不休。这里不作讨论。我认为,诗词以境界为最上,哪种韵部适和表现本首诗境界的,就用哪种。我赞成诗词界提出的“倡今知古,双轨并行”。
回复2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0:19:17
  “爬涉梦”三字的格是“平中仄”,“涉”字是既可平也可仄的。
3 楼        文友:依山观水        2012-01-30 06:49:40
  半张酒票的词风清新雅致,字句凝练,显得自然流畅。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0:30:24
  谢谢依山观水的点评!我看过诗友的作品,非常欣赏诗友的诗风和文字个性!
4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2-01-30 10:52:31
  非常同意酒票老师的说法,如果诗或词,缺乏了美感、缺乏了韵味、缺乏了内容,即使再正规,也失去了作诗填词的初衷,如果要真是那样,把韵部的字搬来凑不行了?拜读学习老哥哥的作品,打油老弟受益匪浅!问好!
喜欢读书写点儿字
回复4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8:18:51
  问好江边老弟,祝新春快乐!
5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2-01-30 13:27:47
  欣赏一组优美的词作,赞同酒票的诗词观点,吟唱诗词,以意为先,无意则无品,以意损格律,自古有之,何必强以严格而败意,失去诗词歌赋的本质哪。
回复5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8:14:33
  谢谢桐疏枝寒关注,祝新春快乐!
6 楼        文友:青岛飞雁        2012-01-30 15:47:56
  使用规范的《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并不代表诗词就缺乏美感的意境、缺乏韵味、缺乏内容;相反,在立意、意境、谋篇、贵约、炼字、押韵、引典、造句、修辞、情感、思维、委婉、取舍、个性、炼词、诗眼、首尾、余音、平仄四声等方面都发挥好,岂不是更完美吗?毕竟《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是由中华诗词学会认可的,《中华新韵》是按照现代汉语拼音归纳而成的韵书,方便支持新韵的现代人写诗、填词,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只因为使用规范的《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写不出美感的意境,那是水平问题,不重视《平水韵》和《词林正韵》那时准则问题。喜好使用什么韵律,个人选择自由。无论使用什么韵律,什么体裁的作品,只要广大的诗友和读者喜爱就是好的作品。相互排斥毫无意义。本人学习写诗词起步晚,应没有资格讨论此问题,只是谈谈个人的拙见而已。哈哈,向各位老师学习!
业精于勤荒于戏
回复6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8:05:07
  我觉得,作品的完美,不是什么韵起决定作用的。平水韵是宋人编撰的,而宋朝文人的诗作成就与唐诗相比,不但没有发展,反而逐步走向低谷。《词林正韵》出自清人,结果清词根本无法超越当时没有《词林正韵》的宋词。这里,我并不是说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不好,更没有排斥的意思,而是说,不管用什么韵,和作品的完美是没有关系的。用什么韵,最好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
   也不能说“《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是由中华诗词学会认可的”就是准则,中华诗词学会只是一个群众团体,并不是诗词界的权威机构。就算是诗词界的国家权威机构,也绝不会规定必须使用什么韵。其实,目前提出的“倡今知古,双轨并行”我认为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7 楼        文友:飘然孤独        2012-01-30 17:05:00
  一组诗引起一番讨论,热烈而又平和,喜欢!问好酒店票老师及诸位!
写的不是文字,是生活!
回复7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8:16:29
  问好飘然孤独,祝新春快乐!
8 楼        文友:清露若水        2012-01-30 17:56:21
  我不懂诗词,但是我很喜欢酒票老师文中的“意”。
回复8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8:17:40
  问好清露,祝新春快乐!
9 楼        文友:飘然孤独        2012-01-30 19:08:24
  呵呵,给酒票老师改名了,惭愧!
写的不是文字,是生活!
回复9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0 19:35:06
  没关系的,知道是键误。
10 楼        文友:依山观水        2012-01-30 20:14:48
  看了各位老师的辩论,感觉很有意思,古人为了把意境表达的完美点,格律诗中运用抝救来完成。这样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细想起来,就是破格的自我说法吧。诗词在重意境的基础上,求得韵律的完美,自然无话可说。到要达到这种完美,真的也好难的,人们就力求放宽约束,于是产生了新韵。
回复10 楼        文友:半张酒票        2012-01-31 09:06:39
  握手,祝新春快乐!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