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真情像草原辽阔

精品 真情像草原辽阔


作者:阿牛先生 举人,433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64发表时间:2008-12-23 09:44:05

1977年冬天“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只上了1.5年民办高中的我“光荣”落选。由于求学心切,举亲无助,我找到在民办高中求学期间的班主任刘万勤老师,诉说了想到七里营中学重读高中的欲望。刘老师给我写了一封信,说“甘老师和我是老朋友,”让我去找时在七里营中学教书的甘思孟老师。这样,我认识了甘思孟老师。那年我18岁。
   1978年4月,我来到七里营中学高考补习班读书,甘老师担任我们的语文课,爱好读书与写作的我由此与甘老师结下不解之缘。那时小二只有9岁。
   就是在这一年,我考上了师范。
   1982年,甘老师患了肝病;也是巧合,我的大哥也患了肝炎。甘老师买了好多有关肝病的书籍,不仅跟我畅谈肝病,询问我大哥的病情,还向我诉说他的历史和家庭。他说,他出身不好,原名叫甘思孟,“文革”期间批林批孔,孔、孟一家,领导叫他把名字改了,由此他改“孟”为“梦”。“文革”结束,他又恢复了“孟”。他还给我经常讲做人的道理。甘老师几乎与我无话不谈,谈他的家庭、他的事业、他的爱好、他的梦想。他对小二的前途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甘老师正直善良,热情好客,淡薄名利,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使他成为全县最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在省内外也是比较知名的。他经常把自己的教学体会写成文章,在全国各地的教育报刊上与同仁们交流;他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也经常见诸于省内外报刊;他的象棋、书法等造诣也享誉文化界。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华文人”。
   甘老师还直言不讳地给我谈他对刘老师的意见与不满。那是在他生病住院期间,市文联给他申报的省作协会员的报表,让刘老师给“贪污”了,这就叫童心不改的甘老师大为懊恼。
   1984年,甘老师大出血,死神几乎夺取了他的性命,但是他终于死里逃生。
   多少年来我们交往很频繁。
   1996年冬季,我被派到七里营中学监考,去看望甘老师;甘老师见了我,激动地说:“癌,肝癌!”我没有感到特别吃惊,因为在我的心目中,甘老师的性命早已在12年前就被阎王老爷索去了。我安慰了老师。
   1997年春天,甘老师在万永先生(时任县财政局长)、吕书声先生(书法家,时任县卫生局长)帮助下,前往北京、郑州等大医院治疗。后来,已经病危的甘老师回到县医院“维持”。县医院与县一中一墙之隔,我便时时看望。甘老师说:“我还有5000元钱,你的孩子多,负担累,先花着。”老师病重在身,我不仅不能帮上老师的忙,怎么能够接纳他的恩惠呢?但是,老师的心意我已经深深地接受了。
   于是,就在甘老师病重住院期间,我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望,我想请求刘万勤先生来到医院和他的好朋友一叙旧情。
   一天,我和甘老师说:“想不想您的老朋友刘老师?”甘老师听了,用手拍着病床:“不要提他,不要提他!”晚上,我给刘老师拨了电话,请刘老师明天和我一同上医院见甘老师最后一面,以释前嫌。刘老师答应了。第二天,刘老师早早就过来了。刘老师有些忧虑:甘老师会不会驳他的面子?来到病房门口,我推开门:“甘老师,您看谁来了?”甘老师抬起头来,双手一击:“万勤!”忙着下床迎接;我抢上前去扶着甘老师:“坐了坐了,”刘老师也赶上前握住甘老师的手:“甘老师不要动了。”甘老师的老伴儿杜老师拿了饮料给刘老师,刘老师双手接了。刘老师和甘老师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愉快地交谈着,我高兴地坐在一旁洗耳恭听。
   这年的夏天,甘老师去世了。
   在此期间,我对于甘老师的家庭只能说是“认识”。甘老师的老伴儿杜玉莹也是中学教师,自从甘老师得病,在学校做些收发报纸杂志的工作,其他时间照顾甘老师。甘老师二子一女,其长子和女儿偶然见过面,只有对小二印象最深。
   在我的印象中,小二从小面黄肌瘦,沉默寡言,每次见面,偶尔给我一笑,然后就伏在桌上或读书,或练字。我每每去拜访甘老师,甘老师不嗜烟酒,却总要给我拿出酒来让我喝,然后就是“我还有几瓶好酒,到小二结婚时大家喝”。甘老师去世时,小二已经大学毕业。小二本来擅长文学,从小就写诗作文,书法也师从其父。甘老师似乎对从文有些厌倦,执意要小二从理。小二听从父亲建议,考取了河南省财经学院;毕业后的小二没有听从分配,下海三年,经理没有做成,赔得一塌糊涂。于是小二又改理从文,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为了爱情,小二来到广州华南师大任影视中心教授。
   2004年冬季,我的儿子大学毕业想到广州实习,我想起了小二,便与小二联系,让他帮我照顾儿子的安全和就业。小二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后来,县文联要出版我县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成就,我想着甘老师是我县文学权威,应该有重要的地位,便与杜老师联系,请她整理几篇甘老师的作品寄来。
   今年的4月12日上午,小二电话约中午在小冀酒店吃饭,因昨晚腰腿疼彻夜未眠,答应晚上。傍晚,约好张语文同去。来到酒店,小二满面笑容出来迎接。这是我和小二10年后的第一次见面,也是我和小二近距离接触。这次小二回来的任务是和几位朋友补拍几个电影镜头。小二把几位朋友一一为我们介绍。我们谈的非常高兴。到了月底,小二给我来电,让我帮他找一个幼儿教师给他刚满一周岁的儿子做幼教,顺便帮助杜老师做些家务。找了几个,没有人去。我便和幼师毕业的女儿商议:“到了广州,一可以帮助小二叔叔和杜奶奶的忙,二可以开阔眼界见见世面,三可以和你小二审学习做生意的经验,两年以后回来继续做你的企业家。”女儿一开始不同意,后来女儿突然提出同意。我与小二联系。小二爱人到国外出差,20日后回来。我们约定25日到广州。
   为了女儿的安全,我和爱人去送女儿。
   5月26日上午10点半,闷热的天,小二已经早早等着我们,我的侄女亚楠也在车站等候。我本打算住一宿,明天返程,便要去买返程的车票;小二不同意,带我们来到华南师大,就把我们领到了师大餐厅,预定好的一个房间坐了。不一会儿,又过来几个师大学子,都是小二影视圈里的,有的今年春天在小冀见过面,气氛非常活跃。
   吃过饭,小二要带我们到广州市的主要景点游览;我感到身心疲惫,小二先送我到家里休息,然后带着我爱人、女儿、侄女去游览。
   休息了一下午,好舒服。刚洗了脸,拿起一本书躺在床上看,小二打来电话,要我下楼吃饭。下了楼,我们又一起来到师大餐厅。
   小二又邀了一帮陪客,还是他影视圈里的朋友。
   晚上我和小二闲聊。小二不善言辞,只是一脸憨厚的笑,我问他才答。小二说,他母亲(杜老师)和儿子住在阳江岳父家里陪他的岳母。他的岳父50多岁,很有魄力,突然亡故;家里塌了天,杜老师就和孙子搬过去陪亲家。小二说,他爱人在珠海工作,公司的总经理,很忙,他们两口也要不时去看望岳母一家。小二说,明天带我们到阳江。“多住几天,我带你们到处走走。”我说不行:“家里还有生意,至多后天回。”小二一脸灿烂的笑:“恋家,待不住呀?”
   第二天吃了早饭,小二就带我们踏上到阳江的客车。
   广州距离阳江还有一定的路程,山路崎岖。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到了阳江时已经接近中午。见到杜老师,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大家一阵忙活,饭菜上来;大家围坐一起吃饭。阳江的吃饭风俗和我们差距很大,大都是热菜,还挺讲究:一人两副筷子,一副公筷,给自己往盘子里夹菜;一副私筷,往自己口中放。吃过饭,剩下我们夫妇和杜老师聊家常,聊了很多、很久,聊得最多的应该是耶稣教。
   次日吃过早饭,我们和小二要告别了,女儿忽然翻悔,哭着不愿留下,非要和我们一道回去,弄得我哭笑不得:你这孩子!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又变卦了?杜老师打了圆场:“孩子不愿留下,就把她带走吧,不要委屈了孩子。”小二附和:“妞妞不愿意就不要强求了。”我的心里也一阵酸楚……
   来到广州火车站,亚楠已经等在那里。小二已经把我们夫妇的火车票买过,张罗着要去加买火车票,我一腔的歉意,哪里还要再麻烦小二?“到了火车上再补吧。”我说。
   ——如果知道后来女儿给我带来这么多的麻烦,那时我狠狠心把他留下……但只是如果,而现实中是没有“如果”的。
   直到把我们送上火车,小二和他的朋友们才离去。
   今年春天我给小二联系:“今年是甘老师逝世10周年,我们是否纪念一下?”小二说:“有计划的。不过当时抽不出时间,给耽误了。”又说:“明年我回老家,迟不迟?”我安慰道:“这个无所谓迟不迟。”小二笑了。

共 33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师生情、父子(女)情、朋友情、忘年交,种种情感都很真挚,种种真情如草原一般辽阔。文字朴实,真诚。主人公形象鲜活。【实习编辑:月下笛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08-12-23 09:46:24
  阿牛老师的文章朴实真诚,令编者十分欣赏!
让文字融入生活!
2 楼        文友:段风小        2015-09-12 19:32:54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