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指间散文】闲话水浒(二)

编辑推荐 【指间散文】闲话水浒(二)


作者:蓝天云隼 举人,5727.9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44发表时间:2012-02-12 08:30:56

五、官场与江湖
  
  
   社会生活在尚未消除政治与阶层因素的环境下,必然始终存在着“官场”。“官”与“民”这一对矛盾体在几千年的历史纠结中,上演了无数场刀光血影的故事。西方的且不去说,东方仅我华夏一族,从陈吴之变到秋收起义,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多少人为之疯狂?多少人为之感叹?
  
   “江湖”原指长江与洞庭湖,也可泛指三江五湖,原本只是普通的地理名词,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史记·货殖列传》述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江湖”即指五湖,是自然的地理概念。《国语·越语下》又称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可范蠡“既雪会稽之耻”,官拜上将军,却又突然辞官远逝,他并非真的为谋家财,实为避祸全身之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世感于范蠡的超然避世,再谈起“江湖”,很可能不再只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三江五湖了。
  
   高适“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杜甫“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等诗句中的“江湖”,就隐然有与朝廷(官场)相对之意。“江湖”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现的就更为突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官场与江湖的矛盾在《水浒》中同样得到了深刻的反映,甚至可以说,一部《水浒》写尽了官场与江湖的恩怨情仇。
  
   当然,《水浒》作为小说而言,所反映的“官场与江湖”并非是那个时代的历史真实。《宋史》载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至于后来宋江一伙结局如何,正史并无明文,稗史说法不一。因此,按照史实读法去考究《水浒》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不啻缘木求鱼。正如伽达默尔所说:“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得出:任何一个历史的流传体,都将对所有可能的理解开放,而每一种可能的有效理解都源于传统,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更不存在客观有效的唯一合法解释。正因如此,《水浒》艺术地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真实,而上升为现实生活的整体意象,即所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深刻地融入了作者的理解以及无数读者的理解,从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和文学的原野上,不断演绎出各具时代特色的“官场”与“江湖”。
  
   读《水浒》,如果没有快意上身,调动热血,那真是愧对作者了。缘何若此?个人认为,其本质即源于“官场”与“江湖”的矛盾作用。矛盾是推动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调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正如当今凡涉官之事,不论真伪如何,皆群起而攻之,此亦源于官场与民间积怨久矣,官有过,民愤之;民有错,众谅之。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标榜天下和谐的时代的一种悲哀,问题出在哪?
  
   想年少时期,在文艺思想极端美己丑彼的深度熏陶下,官场是那么的美好,自家的“老爷们”是那么的清正刚廉,而彼方的所有官僚们简直就是来自地狱,更不用说几千年封建体制下的官老爷们了。这种文艺思想可谓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内心深处还每每为犯事的官员们寻找可资理解的人性素材,总想着这是自家的“老爷”,是同一体制内的“兄弟”,都在同一面旗帜下振臂高歌,他们就能“坏”到哪儿呢?
  
   如果说“自家的老爷们都是清官,而彼方的官僚们都是贪员”是出于文艺的政治作用和统治需要,那么这种文艺思想必然被深深地打上阶级的烙印,只合于一时一域一已之私文乍现,而非放置三江五湖千古春秋皆传世之伟著。因为“官场”从来就不分什么你坏我好、我优你劣,更不因是在谁的统治下而有清浊之别。“官场”永远是人性的名利场,也是权力释放能量的自由地。相对于民众而言,“官场”恰恰是我们叫喊了上百年需要推翻而永不再现的一座“大山”。故此,“官场”与“江湖”的矛盾,说到底就是官僚与民众的矛盾,这一点,恐怕也并非是制度可以轻易解决的。人性使然,法难从之。更何况,但凡涉及吾国吾民之事,又会生出许多别样花头来。文化传统决定了社会走向,人性习惯很难改变,且回《水浒》再呱咸淡。
  
   以高俅为代表的“官场”群僚与以宋江为代表的“江湖”好汉,在长达十年的阶级(阶层)斗争中,彼此各通手眼,各施手段,尽管高俅集团一败再败,但最终还是以宋江团伙被招安以至凋零殁亡为结局。什么是文化认同,什么是正统,什么是天道,“招安”二字可解的一清二楚。“官场”在没有被彻底推翻之前,它永远是胜利者。黄炎培先生所谓历史的“周期性”,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这一点。“王道”与“强盗”永远势不两立,“官场”与“江湖”岂能共享富贵。
  
   被奸佞把持的徽宗王朝,表面上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风情荡漾。但“蛋糕”就么大,多吃的人还想着再多吃一点,少吃的人、没得吃的人,自然要为生存而战。这是历史多次证明过的不争事实。可为何,每朝每代到了末世之际,就又忘了这一点呢?这是个历史大问题,更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人性的终极问题——欲望的钟摆效应,而钟摆又恰恰是周期性的运动。
  
   处于江湖之地的梁山好汉们,有许多曾经也是“官场”中人,体制内讨生计的主。他们从官场阵营走向江湖草莽,尽管情形不一,但在内心深处,恐怕都有一股天性被压已久,一旦遇有突破口便借势而出,归于梁山大纛之下。骨子里,这些人一旦脱离体制束缚,进入对抗朝廷的阵营,便开弓没有回头箭,谁不想着能有朝一日改天换日,成为开国功臣。心直口快,无甚心机的黑旋风就曾多次表达了这样的心愿和欲念。
  
   而当梁山被招安之后,众好汉们也即随之从江湖中人变成了官场上人。这种转换对以宋江为首的读书人来讲,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对林冲、武松、鲁达、李逵等人来讲,却是被迫无奈。尤其是林冲,从被逼上梁山,到又被逼回官场,真是甘苦轮回,人生莫测。可想而知,林教头的心中是什么样的滋味。官场与江湖,到底不是永远的火水之性,正应了那句:“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或许,官场本身也是“江湖”,江湖之上也有“官场”。转来转去,还是天下。
  

共 24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官场和江湖是一对矛盾,而且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水浒传》深刻的揭示这种难以调和性。但《水浒传》还是把他们硬硬的调和了,于是梁山将们走了一条由官场到江湖又由江湖道官场的路,官场与江湖这对矛盾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统一性,并不是永远对立不可调和的,于是水浒有了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本文对这一矛盾的揭示有相当的深刻性和见解,推荐大家评判!------秋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林        2012-02-12 08:33:20
  官场和江湖是一对矛盾,而且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水浒传》深刻的揭示这种难以调和性。但《水浒传》还是把他们硬硬的调和了,于是梁山将们走了一条由官场到江湖又由江湖道官场的路,官场与江湖这对矛盾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统一性,并不是永远对立不可调和的,于是水浒有了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语境就是一切------荣格。
2 楼        文友:庞广龙        2012-02-13 18:17:42
  于是梁山将们走了一条由官场到江湖又由江湖道官场的路,官场与江湖这对矛盾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统一性,并不是永远对立不可调和的,于是水浒有了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3 楼        文友:庞广龙        2012-02-22 18:03:36
  有你作品而精彩!真诚问好,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写出更多佳作!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4 楼        文友:铁禾        2012-09-08 01:55:18
  熟悉的题材,赏析的入目三分,当真是篇优秀的作品,顶了!
铁禾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