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杂文★诗意天空】文以载道(杂感)

精品 【江南杂文★诗意天空】文以载道(杂感) ——参加作家培训班有感


作者:老井 进士,631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24发表时间:2012-02-29 15:00:06

去年秋天,我随淮矿作家代表团抵达兖州、参加第五届全煤系统中青年高级作家研讨班的培训,亲耳聆听了许多一流的作家、散文家、评论家及几位大刊常务副主编的教诲。在此次研讨班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的主要评委孟繁华老师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度,对中国文学史进行回顾和梳理,深刻分析了当下文学的现状和走向;《小说选刊》副主编秦万里结合作品实际,对如何进行小说阅读和写作进行了详细阐述。中国煤矿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刘庆邦从作家的独特文化视角出发,围绕“小说创作的实与虚”这一话题,畅谈了多年来文学创作的体会和经验;解放军总后创作室原主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王宗仁讲授了散文写作知识和章法。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的主要评委雷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过程、并传授了长篇小说的一些创作知识。
   我整理了刘庆邦老师、孟繁华老师、秦万里老师、王宗仁老师、雷达老师的部分授课内容,在这里向各位文友汇报一下。
   先说说庆邦老师的讲课内容。正如煤矿小说名家荆永鸣老师说的那样:喜欢过文学的人都知道大作家刘庆邦,写过小说的人都研究过刘庆邦的作品。作家刘庆邦,当过煤矿井下工、宣传部干事,编辑、记者、副刊部主任。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遍地月光》《平原上的歌谣》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二十余种。短篇小说《鞋》不仅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还被编为日文的语文教材。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等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国外的奖项。
   在此次的培训中,大家最欢迎的还是庆邦老师的讲课,庆邦老师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学员们的内心激起长久的共鸣。庆邦老师说:文学创作可以是一种坚强的表现,也可以是一种脆弱的表现,每个好的作家都应该是具有深痛悲剧感并应该是能够表达沉痛感的人。人出生就是为了还眼泪的,整部红楼梦可以概括为:一把辛酸泪。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因为动物不会哭笑泣。在文学创作方面哭泣就是一种灵性的表现,有一份哭泣就有一份灵性。边流泪边写作出的作品不一定就是好作品,但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作品绝对不是好作品。文学和眼泪的关系就是眼泪和政治的关系。文学就是要用眼泪去哭政治这座坚固的长城。
   庆邦老师还列举了现代文坛上的二萧(萧红、萧军)的作品来例证自己的观点。坚强的萧军为何作品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反不如脆弱的萧红呢?值得大家深思。
   庆邦老师告诉大家文以载道的道理,强调文学的实用性,他把文学比做太阳和月亮,说文学的所有热量都是太阳给的,只要月光还存在,文学就不会死亡。
   具体的创作方面庆邦老师谈了小说创作中的虚与实,他说的实就是小说存在的社会现实和人生经历,虚就是文学创作中的空灵,实强调的是真实性,虚强调的是精神性、艺术性、灵魂性与神性。庆邦老师举例说生命是实、梦是虚,肉体是实、精神是虚,近是实、远是虚。作家必须要以一种老实的态度写作品,但作品千万不能写的太实了。有很多小说就是生活的照相、生活的翻版,就是因为作者不会写虚,所以创作的很不成功。他还把虚实的理论上升到了治国的高度,刘老师说中国最大的两派学说就是:儒家的孔孟学说和道家的老庄学说,其中儒家为实、道家为虚。由于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来一直儒派占上风,就是说一直保持务实的作风,所以在发明创造力方面比不上较务虚的西方。
   庆邦老师说自己写小说分三个层面:从实到虚,从虚到实、又从实到虚。即从入世到出世、从出世到入世,再从入世到超世。第一层面从实到虚:经历是实,情感是虚。就是要以真实为基础,展开想象的翅膀。第二层面从虚到实、这个虚是指生活的积淀。在务虚的同时,需要注意生活的真实细节。是细节上的真实。包括人情道德等等。也就是古诗上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第三层面是从实再到虚。这就是看山一片雾,看水一片云的境界。是在真实中的再次升华。是给人以人心人性向善的希望。
   刘老师告诉大家:真正美的东西都是虚构的东西,比如龙凤和神仙都是虚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信指的就是真实。虽然文学的本质就是虚构的,但虚必须从实中间来,如果没有实就没有虚构的基础,比如在飞机场,坚固的跑道就是实,辽阔的天空就是虚。只有依托坚实的跑道,才能自由地翱翔在无垠的天空里。做文章也是如此,要在实的基础上尽量把每一篇作品都写得虚些美些。
   庆邦老师以自己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为例。这部根据案例改编的小说的前半部分全都是写实的,写的是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而后半部分几乎全是虚构的,充分张扬了人性中善良与正义,最大限度的升华了整篇作品。
   再谈谈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孟繁华的授课内容。
   孟老师和大家谈了当下文学的主体形势,谈了文学革命终结后的当代文学。孟老师认为虽然现在的大众文学、网络文学来势凶猛、并在逐渐经典化,但并没有代替主流的文学,此次“茅盾文学奖”评奖大众文学、网络文学全军覆没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的当代文学经过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洗礼以后,已经走向成熟。
   孟老师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文学创作方面,守成比先锋更加难做到,也更需要勇气和胆量。在这方面50后的作家做得比较出色。
   2、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白话小说不是以前所说的鲁迅的《狂人日记》,而是清朝驻欧外交官陈季同的小说《黄衫客传奇》,这部小说掌握了现代小说的所有元素。
   3、中国作家应该不输于西方作家,其中中篇小说的水平最高,长篇小说数“废都”的结构最好。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作家和作品,但缺少有思想的作家和作品。作家的思想就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4、乡村中国文化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几十年来中国农村文学作品题材塑造出的人物在灵魂中并没发生多大的变化,比如周克芹笔下的老许茂和鲁迅笔下的阿Q和祥林嫂等等看人的目光都几乎一样。
   5、在创作题材上,作家面对的是人。作家主要表现的是人的思想,人的行为。你面对的不仅仅是乡村、煤炭或石油等等。采煤等只是一种职业。
   6、底层文学给现代文学带来了许多活力,在写到底层人生活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平常人所拥有的平常人之快乐和对生活的理解,不能老把底层的苦难无限化扩大化。
   《小说选刊》副主编秦万里老师认为文学是个很神圣的东西,所有进入写作状态的作家诗人都身处一种神圣的境界中。而人的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都是在这样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
   秦老师归纳出了小说的5种状态和小说家的5个误区:
   一、小说的5种状态
   1、小说首先是故事,写小说就是在讲故事,有的小说来自生活,有的小说来自大脑,作者要想办法让别人愿意听你的故事。
   2、小说就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各种人物、心灵、事件,这个载体可大可小。小说是一个个事件构成的故事,故事是根据人物的个性发展的。每一部小说都等于一个完整的世界。
   3、一部小说铺垫的东西不能太多,开篇500字内,必须要进入“人”与“物”,不然没有人愿意听你没完没了的罗嗦。
   4、小说就是一个前因后果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埋藏的史诗,就是在瞬间捕捉到的心灵灵动。作家塑造人物时要把小说中的人物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5、小说,是理想主义者的天堂,寄托作家的精神,放纵他们的快乐和忧伤。过个沟坎叹口气,撞个大运笑一声。小说是个体的事件,是每个人不同于别人的命运链条。是作家对命运和时空的慨叹。
   二、小说家容易陷入的5个误区:
   1、故事的误区。小说不能超出人性的基本规律,小说家的故事要贴近生活的逻辑。道听途说的事不能照搬,照搬一个故事反而容易假了,束博了自己的想象,
   2、题材和主题的误区。主题先行是小说的大忌,为主题而主题、为题材而题材的写作是很愚蠢的。
   3、位置的误区。小说家不是救世主、不是代言人。不是社会学家,不要靠宣泄你的激情去感染作品,更不能从俯视的角度去写文字,要记住你只是组合文字的手艺人。
   4、距离的误区。作家要贴近生活,但不能贴得太近,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贴近宏大,就会忽略细小,贴近表面就会忽略内在。
   5、叙述的误区,小说叙述要清晰简洁,语言要精炼到位,一句话内,不能多个要素出现。这影响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美感。
   解放军总后创作室原主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名散文作家王宗仁老师讲课时说他有70多岁了,大家听了既吃惊又钦佩,吃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王老怎么看也不象70十多岁的老人,脸上皱纹不多,头上白发很少,大概是文学的灵气冲淡了他脸上岁月的痕迹吧。二是王老在现在仍坚持写作,而且创作的水平极高,作品屡屡得奖,真可谓文坛的常青树。因此大家内心的钦佩之感油然而生。
   王宗仁先生告诫大家:
   1、深化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剖析自己分析生活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
   2、光有激情是写不了好作品的,有些东西需要冷却下来写更好,散文家也要有把岩浆变成冰块的耐性与技术。
   3、生活与散文的关系就是鸡蛋和小鸡的关系,要做到把鸡蛋变成小鸡,变成高于鸡蛋、变成有生命的东西才行。把鸡蛋变成炒鸡蛋和煮鸡蛋、煎鸡蛋都是没有意义的。
   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的主要评委、具有学者风度的雷达老师向大家透露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细节,介绍了部分作品得奖原因,“此次茅奖的奖金由五万加到了五十万,主要是香港富商李嘉诚先生赞助的。”雷老师的话让在座的长篇小说作家们浮想联翩。
   雷老师把长篇小说的内功修炼分为以下几点;
   1、短篇小说是点,中篇是线,长篇是面,长篇小说就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2、长篇小说的结构就是人的结构,长篇小说就是把对话、描写、叙述融为一体。
   3、长篇小说的人物要有性格的魅力,吸引人,吸引读者,人物要兼具共性和个性。
   4、作家要有观察生活的敏锐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语言,要有驾驭汉语的能力,把汉语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要把故事推向哲学思索的位置。
   5、不能为了写长篇小说而创作,生活底蕴和文化功底达不到要求时尽量别去碰长篇小说。作者的文化才能要在作品中呈现,要给人阅读快感,让读者一看开头就放不下书。
   此行收获巨大,唯一的遗憾就是诗刊编辑诗人蓝野老师因临时有事没能应约前来,使在座的许多诗人失去了一次与大刊编辑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失去了一次衡量自身实力与诗刊的标准到底有多远的机会。但我认为文学的各种题材在最高境界上都应该是相通的,结合庆邦老师的虚实理论,联系到到诗歌创作方面,我以为实就是生活,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田园、城市、矿山等等、就是各种触觉能看得见、捕捉到的有形的东西等等;虚就是想象力,就是语感、就是诗人的思想、就是现代派的各种修辞手法等无形的东西。比如在创作煤炭诗时井架、煤壁、矿车等等常用意象及煤矿事件是实,而亿万年前的森林的呼啸、恐龙的呐喊,和采煤人的感受以及作者的叙述修辞手法等等就是虚。
   孟繁华老师的讲话对我的触动极大,他的观点不偏不倚,立场客观公正,他的许多深刻的观点、理念颠覆了我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他所说的第二、四、六条,我听起来简直振聋发聩。作为一个底层的写作者,孟老师指出的底层创作观点让我深思并信服。
   小说选刊常务副主编秦万里老师的讲话让我频频点头,以前我也有过不成功的小说创作经历,可以这样说吧,秦老师的讲话中提到的5个状态我在创作小说时大都没进入,但五个误区我几乎全闯了进去。延伸到诗歌创作方面也是如此,诗歌也是一种承载着各种人物、心灵、事件的可大可小的载体。诗歌也是个体的事件,是每个人不同于别人的命运链条。而诗人更不是不是救世主、不是代言人,不是社会学家。诗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以呈现的方式去描绘自己心灵的灵动。诗歌也不能有太多的铺垫的语句,语言更需要精炼到位,同样,诗人也需要和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才能产生艺术的美感。
   王宗仁老师的创作经历让我感动,我一直在扪心自问:假如我到了七十多岁还能写出作品吗,还能写出精品吗?王老师讲话的最后一条引起了我的深思:如何才能把生鸡蛋一般的句子变成宛如小鸡一般的活蹦乱跳、唧唧鸣叫的诗歌呢,我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做努力。
   与会的著名作家荆永鸣老师告诫大家:各位老师的所有发言也可能不会都给你以启迪,但有时某位老师的一两句话就能对你的创作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我来说,老师们的创作理念都让我受益菲浅,他们的大部分发言都对我起到关键的作用,这在我以后的创作中绝对能够体现得出来。

共 501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要一读再读的心态才能真正领悟精髓。几位老师的创作谈,无疑是珍珠般的光泽,阳光般的明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前辈的智慧和经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谁得之,细品之,证之,求之,进而运用之,必然会有丰富的收获。文学的创作就是虚虚实实中得到人与事的诠释,虚中有美,美中是真,虚实结合,才能勾勒生活的轨迹,并完成人物的塑造与道德的彰显,最美的东西往往是虚构的,并与虚构中获得真实的画卷,虚是真的演绎。文中提到短篇小说的创作,长篇小说的要素,进而由作者引申到诗歌的创作,所谓一通百通,一悟百悟,万物万事都是有源流可解可用的。每一位老师、巨人的创作谈,都是因为发扬文学的激情创作,更有奠定良好的根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们的经验即人生与社会的需要,更有初学写作或者有一定基础的人求之不得的,幸运的是本文作者亲自参与了这样一场高水准的研讨班,并用一番激情记录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这是非常人能达到的笔触与心境,能够写出来并流传之,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必然会引领一部人智慧的前进,从而少进入误区闯荡而迷离了方向。文章值得再读,受益匪浅,感谢诗人老井带来这样一篇美文,有如饥渴的人捧上了甘泉,必然饮之进而用之!倾情推荐!编辑:九品幽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301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白夜99        2012-02-29 15:18:34
  感谢分享,学习了
欢迎来访
回复1 楼        文友:老井        2012-02-29 17:33:39
  问好白夜,佩服你们写长篇小说的人。
2 楼        文友:虚幻        2012-02-29 15:19:21
  好文章要慢慢品,我先抢个沙发,晚上细读,老师辛苦了。
   莲儿姐姐辛苦了,好美的按呢,也得慢慢品哦。问好老师,问好姐姐
凡尘中的一砂砾
回复2 楼        文友:老井        2012-02-29 17:35:32
  文化在最高境界的最高层面上都是相通的,虚幻,所以有时写新诗的也必须要看看小说。
3 楼        文友:老井        2012-02-29 15:37:14
  感谢幽莲的按语,出去学习了一下,有所感悟,不敢敝帚自珍,拿出来和大家交流。都是名家的观点,值得一看!
创作观:呈现、悲悯、忧患、厚重,底层写作,深度叙述,草根性写作,原生态写作。
4 楼        文友:雪山灵儿        2012-02-29 15:39:21
  老井老师:你好!认真品读后,正如莲儿所说,一句话受益匪淺,得之甚丰,也如参加了一次研讨会。祝福你和莲儿,幸福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老井        2012-02-29 17:36:32
  谢谢雪山,也祝你创作丰收。
5 楼        文友:燮宇龙心        2012-02-29 15:50:41
  受益匪浅。学习了。鸡蛋的升华
眼孔淺时無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謀。正是“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
回复5 楼        文友:老井        2012-02-29 17:38:12
  鸡蛋变成小鸡就是文学的升华,也是文学的创造力的体现。问好小龙。
6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2-02-29 16:06:22
  收获!谢井哥了!
喜欢读书写点儿字
回复6 楼        文友:老井        2012-02-29 17:39:05
  问好江边,有收获就好,大家一起进步是最好的结果。
7 楼        文友:九品幽莲        2012-02-29 16:10:00
  这篇杂文要一读再读的心态才能真正领悟精髓。几位老师的创作谈,无疑是珍珠般的光泽,阳光般的明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前辈的智慧和经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谁得之,细品之,证之,求之,进而运用之,必然会有丰富的收获。文学的创作就是虚虚实实中得到人与事的诠释,虚中有美,美中是真,虚实结合,才能勾勒生活的轨迹,并完成人物的塑造与道德的彰显,最美的东西往往是虚构的,并与虚构中获得真实的画卷,虚是真的演绎。文中提到短篇小说的创作,长篇小说的要素,进而由作者引申到诗歌的创作,所谓一通百通,一悟百悟,万物万事都是有源流可解可用的。每一位老师、巨人的创作谈,都是因为发扬文学的激情创作,更有奠定良好的根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们的经验即人生与社会的需要,更有初学写作或者有一定基础的人求之不得的,幸运的是本文作者亲自参与了这样一场高水准的研讨班,并用一番激情记录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这是非常人能达到的笔触与心境,能够写出来并流传之,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必然会引领一部人智慧的前进,从而少进入误区闯荡而迷离了方向。文章值得再读,受益匪浅,感谢诗人老井带来这样一篇美文,有如饥渴的人捧上了甘泉,必然饮之进而用之!
8 楼        文友:九品幽莲        2012-02-29 16:11:18
  嘿,井大哥,告诉你啊,我原来没有开数字功能,所以留不了评论,我真是糊涂了。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值得一读。
回复8 楼        文友:老井        2012-02-29 17:41:15
  没关系,我有时候进入写作状态也老犯糊涂,正常,谢谢幽莲的按。
9 楼        文友:柳小疯        2012-02-29 16:50:55
  老井先生的这篇文字,以后还会看几次,很受益。
   祝好!
回复9 楼        文友:老井        2012-02-29 17:43:35
  年轻人,前途无量,但愿这篇东西对你有所启迪,问好疯子。
10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2-29 17:18:06
  学习资料 收藏,美文美按再学习。问好老井老师,问好莲儿姐姐。
回复10 楼        文友:老井        2012-02-29 17:45:08
  谢谢竹叶,大师们的思想的确是值得借鉴的,问好!
共 19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