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浅析靖难之役的历史必然性

精品 浅析靖难之役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水哥来了 秀才,134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32发表时间:2012-03-03 10:52:32

我常想,介于元清之间的大明王朝是怎样一个朝代?它从蒙古人手中收复失地,经过276年之后又拱手让给了女真人。既然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是汉族人,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汉人就是中国的主宰,一切外族的觊觎和窥探都是大逆不道的。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理应受到关注,越是这样想越是对明朝的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喜欢独自一人穿越到建文王朝去看看六百年前的明朝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明王朝是由草根皇帝朱元璋缔造的。这位特立独行的草莽英雄在他晚年将皇位传承给一位性格文弱的皇太孙,而不是选择二十四位皇子中最有能力的燕王朱棣。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偏偏就是这个朱棣在朱元璋死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凭一己之力改写了历史,并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永乐盛世。那么,建文朝到底是怎样的一段王朝,它的存在与消亡究竟暗藏什么玄机令后世争论不休?
   建文朝,仅是大明王朝中一小段极为短命的王朝。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解剖建文朝的历史痕迹发现其权力斗争的血腥。据史料记载:明建文四年,明皇宫的一把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竟烧出一个千古谜案!世人多有感慨:一位登基不足四年的文弱书生皇帝朱允文难道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吗?令后人不解的是以朱允文的能力,如何令明太祖朱元璋一意孤行,铁定要传位于他?
   然而,历史颠覆了朱元璋的世袭体制,也推翻了由朱元璋一手扶持的继承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直接影响并导致建文朝的瓦解?以“靖难”的名义篡位成功的朱棣一上台就将建文朝的一切历史痕迹或篡改或销毁,直至完全抹杀。永乐之后的历史学家就算翻遍了正史资料均无法解开建文一朝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特别是难以确定“靖难”之后建文帝的生死去向,留下了令后人浮想联翩的千古之谜。
   今天的明史专家和学者通过野史杂记的蛛丝马迹,将一件件孤立的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相互印证之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建文帝并非正史所记载葬身火海的说法,而是逃脱了燕军的搜捕,隐秘江湖直至终老。这不免再一次加深了我对明朝这段历史的浓厚兴趣。于是,就有了探明“靖难之役”前因后果的念想,从而挖掘其历史必然性的冲动。
   我最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我以为建文帝之所以没有逃脱凄惨结局的原因,很大程度由于他自身性格使然。那么,另一个问题出来了,那就是假设建文没有被永乐推翻,他一定是个“好皇帝”吗?他真的会是明史专家马渭源所说的,将是一位创造“贞观之治”的好皇帝吗?没有发生的故事只能任凭世人胡乱猜测!历史终究是历史,不可能逆转!我们不妨通过“靖难之役”的历史事件来分析建文帝治国安邦的大致脉络走向。
   洪武时代的皇太孙,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文。他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第二个世子,由于朱标长子早年夭折的缘故,朱允文就成为太子朱标的唯一传人。朱允文从小深居皇宫,不免养尊处优,而他的叔辈们个个锋芒毕露,彪悍无比,特别是燕王朱棣更是久经沙场的铁腕人物。朱允文由于敏而好学深受明太祖喜爱。但太祖深知其性格懦弱,遇事又都优柔寡断,恐日后难以服众,令朱元璋有些担忧。尽管如此,朱元璋终究没有放弃这位贵养在温室中嫡系皇孙,并一如既往地将其扶上皇位,却忽视了该继承人是否具备担当皇帝的品格。
   在位不足四年,甚至还来不及推行他理想新政的年轻皇帝,于建文元年就疲于应付一场内战。从“靖难之役”的前后,我们感受到建文帝留给世人的是一连串的遗憾。建文帝在政治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仓促推行削藩令,出现一系列不利的局面!就算非要削藩不可,也要讲究策略,以朝廷的实力一定有能力完成。有史为鉴,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成功削藩,不就是成功的例子吗?然而,建文帝在剪削燕藩的态度上显得十分暧昧,欲擒故纵的做法显然缺乏政治智慧,以致留下致命的隐患。
   回顾建文登基之初,轻视军事,重用文官,心地仁慈的皇三代和他的父亲朱标一样只适合当一个和平皇帝。建文帝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太祖的严政和酷刑。他的执政方针是崇文不崇武,只是在洪武时期不能放开手脚罢了,所以建文一登基就重用朝中一班儒学文官,轻视武官将领,更不必说如何培养嫡系的军事力量。在“靖难之役”爆发后,听任文官指挥武官,诸如外行领导内行的纵容,岂有不败的理由?
   由此可见,建文帝首先是一个缺乏治国经验的新君,其次,还是一个缺乏主见的文弱书生。朝中重大决策和实施纲领大多听从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等少数文官,特别是针对削藩的事件中,对于两派不同意见,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更令人可笑的是朝廷在决策此等国家大事时如同儿戏,在朝堂之上公开你争我辩,唯恐天下不知,毫无机密可言,此等治国安邦之法,岂不贻笑大方。
   既然制定了削藩之策,且大白于天下,如果一鼓作气,一举拿下威胁最大的藩王朱棣,也就没有之后的“靖难”一说。可他偏偏听从齐泰“先拿注势力小的开刀,以求得敲山震虎”的馊主意,天真地以为实力最大的燕王不敢轻举妄动。
   再说燕王朱棣,乃身经百战之草莽英雄,雄踞北方军事要塞,手下精兵强将个个能征善战,只待燕王一声令下,众将士必将一呼百应。早年,燕王就对皇位虎视耽耽,苦于太祖偏爱允文小儿,其实,心有不甘。这样的一个危险人物岂能乖乖听命于小皇帝的调遣?所以当他得知朝廷旨意已决,要灭我燕王之时,早就做好一切准备。
   建文对军国大事一窍不通也就罢了,但是朝廷对军事行动不采取任何保密措施,任由文官指手划脚,以外行指挥内行,就显得有些可笑了。可笑还在后面,远在燕京的朱棣足不出户就对朝廷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相反,朝廷对燕王的举动毫无知晓。燕王早已采取军事行动控制了燕京,并威胁到山西的时候,还是山西的藩王进京举报,朝廷才知道燕王已造反多时了。这种既失先机又打草惊蛇的做法,使得朝廷十分被动。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派谁去剿灭叛军呢?翰林学士黄子澄推荐了一个人叫李景隆的武将差点断送了建文朝的前程。
   朝廷在削藩行动中,走的路线一开始就错了,而且一错再错,直至不可收拾的地步。好好的江山交给建文眼看就要没戏了。要是朱元璋泉下有知这班文官武将如此草包透顶,不气得吐血才怪。俗话说文人误国,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在朝堂之上唇枪舌箭,互不相让,要说到带兵打战只能是派武将出马。问题是建文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派哪个武将上场最合适?其实,建文心中压根底就不知道本朝武将谁忠心谁善战,临时难以决定,只好听从黄子澄的安排,选择李景隆为征北大将军。
   李景隆何许人也?前面提到洪武年间明太祖为了帮助朱允文扫清障碍,将能征善战的开国将军杀戮殆尽,留下二、三流武夫不足以危险皇权。现在关键是需要武将为国效力保卫皇权的时候,满朝可以委以重任的将军,早已成为太祖刀下之鬼。李景隆虽为将门之后,但其华而不实,充其量不过是个花花公子。他从来没有以主将的身份带过兵打过战,顶多是凑个热闹,跑跑龙套,所以当燕王一听说李景隆带兵,就说此人带兵,朝廷必败。李景隆最致命的还不是滥竽充数,而是此人之后被证明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叛徒。建文朝淌上这样的臣子岂有不败落的道理。
   建文在迎战叛军的首战主帅就因用人不当而大败而归。本来战败将军本该受到重罚,可建文帝并没有这样做,不但不处罚他,还将守卫金川门的重任交给他,从而加速了建文朝走向灭亡。从建文如此用人不慎,惩罚不严,处事软弱,完全不是朱棣的对手。
   明军号称百万之众,其实一盘散沙。南方士兵长年无战事,过惯了安逸生活,本就无心恋战,对于这场侄子打叔叔的战争,战士们多少有些顾忌。多半因为建文帝旨意十分暧昧,下令将领们“千万勿伤我叔”,这等要命的旨意令将士们无所适从。可知道战场上讲究的是擒贼先擒王,对敌军主帅投鼠忌器的战争已经是不战先败,所以朝廷虽然人马众多,却是不堪一击。
   一路凯歌的燕军挥师南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不断壮大兵马,收编降军,已经不是最初的几千兵马,而是一支可以与朝廷抗衡的虎狼之师。面对来势汹汹的朱棣叛军,深居皇宫的朱允文立刻慌了手脚,甚至觉得愧对他的叔叔们。心理患得患失小皇帝频出昏招,竟然屈服于燕王的淫威,问罪自己的亲信重臣,打击自信心,懦弱到向天下人承担自己的过错,给燕王之兴师问罪留下口实。建文此举既失军心又失民心,简直白痴到了极点。
   然燕王得高人指点,利用《太祖训》大做文章。太祖训曰:“朝堂若有奸佞迷惑圣上者,皇亲贵族皆可发兵清之。”于是他顺理成章地发动“靖难之役”,高举“清君侧”的伟大旗帜,一方面发动强大的宣传攻势,一方面大规模招兵买马壮大燕军势力。燕军一路南下,所到之处或战或降,队伍不断强大。要知道古人行军打战,最讲究师出有名,才可以稳定军心,才可以争取人心。燕王这样做是先声夺人,首先在宣传上就占据了上锋。
   仅仅靠宣传是不够,还必须有自己的尖锐部队。于是,朱棣用计收编了号称天下无敌的“朵颜三卫”。不要小看了朵颜三卫。前面提到太祖建立大明以来三十余年,境内外并无多少战事,除了北边小股元兵时有骚扰之外,南军大多疏于操练,加上新兵战士临时组成的南军战斗力更是弱小。朵颜三卫则不然,三卫是北方蒙古慓悍蛮族,属于精挑细选的雇佣兵,长期游击于北方与元朝余部长期交战,个个身怀绝技,以一敌十。事实证明朵颜三卫的确令燕军战争力倍增,并在“靖难之役”的前期发挥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靖难”的道路上朱棣并不是节节胜利,前方道路更加艰难。对朱棣而言,天子之路遥不可及,前方布满无数荆棘和磨难。受挫于济南的燕王第一次感到无计可施。济南守军只不过是一介书生的文官铁铉,临危受命于国家危难之时,却是个指挥得当的守军将领,与朱棣斗智斗勇,牢牢守住济南门户,令燕军寸步难行。在铁铉和盛庸共同夹击之下,得不到任何便宜的朱棣只得撤兵北上。此时的朱棣心灰意冷,一度认为与朝廷抗衡如同以卵击石,所谓造反篡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业。然而,事物往往就在不可能中出现奇迹,最困难的时候也许就是最接近成功的关口。
   经过三年的激战,燕军的地盘仅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而已,在人力资源、物质供给等等方面与朝廷难以抗衡,战与不战实难决断,死缠滥打的结果一定必败无疑。只有尽快结束战争才是对燕军有利。一筹莫展的朱棣终于等到一个天大的消息,南京的线人告诉他京师已然空虚,并暗示他可以挥戈南下,乘虚拿下皇城。是的,最危险的一条路,同时也是一条捷径,只要活捉小皇帝,一切不都迎刃而解了吗?。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此时远在燕京的朱棣,如何能够一日千里,一夜之间就杀到皇城脚下?更何况济南如铁桶般死死拖住他前进的步伐。这个时候,有一个叫道衍的和尚告诉他:“千里奔袭南京,不必非要经过济南。”一语道破梦中人,经过精密策划,一个叫徐州的城池出现在燕军进攻的地图上。重新上路的燕军顺利绕开济南,直奔徐州,从徐州打到宿州,经过宿州一场激战之后,又戏剧般地轻取扬州,并不费一兵一卒从金川门进取南京。建文帝号称仁义之君却落得众叛亲离,无人救驾的地步。可见,皇权之下没有永远的亲情,只有永恒的权力!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亲者也会变成仇者!
   纵观“靖难之役”的整个过程,结果是燕军以少胜多,藩王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以为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事态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靖难之役”的两个主体,建文帝朱允文和燕王朱棣,我们很难评论谁是谁非。从实力上看,表面上看朱棣是弱小的,建文是强大的,但我们通过分析两人的性格、能力和胆略,却发现朱棣内心是强大的,每一次失败和危急时刻,朱棣依靠他强大的内心和过人的胆略,一次次化险为夷。在关键时刻敢于打破常人思维,以超人的胆略,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并最终取得胜利。我认为他的成功是必然的。
   我们通读历史,定然发现一个王朝的背后总是一段令人心酸的历史。诚然建文王朝在历史上的停留是短暂,却留给我们是对历史深深的遗憾和惋惜,当我们纵观整个大明王朝,你还会发现这个由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是一个接一个令人无法回避的嗟叹!历史看起来是那么的遥远,此刻,我却感觉那些历史离我们那么近。在我们今天看来,一个王朝背后就是一部权力的斗争史。历史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朝代更替,而每一次权力转换必定伴随血淋淋的杀戮。这才是历史的真像,一个人类社会无法跳出的魔咒。

共 48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靖难之役”的以少胜多,所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是具备其先决条件的。文章对建文帝朱允文与燕王朱棣的军事对比和性格分析来阐述其观点,让我们看到历史王朝不为人知的一面。历史功过,谁人定对错?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都是一部让人唏嘘的谓叹。历史没有假如,今天我们再回首,无论是建文朝的平庸还是永乐盛世,历史的车轮都暗含其间必然。推荐阅读。【编辑:秋风向晚】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304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风向晚        2012-03-03 10:57:04
  对历史的熟知和研讨,值得阅读和学习,问候:))
从原来的《红袖添香》搬运过来作为收存。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