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晒晒历史深处的时光

  晒晒历史深处的时光


作者:灼灼芍药 童生,60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72发表时间:2012-03-10 20:46:50
摘要:历史深处常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尤其伟人的过往,拨开浮尘,我们看到一些时光,流泪,沉思。不受其他左右,我思故我在。我们的幸福像草尖上的露珠。

时光静好,记忆如芦花一样飘落。
   我沉寂在春天这春暖花开的彩页里,任南风悄悄吹过,细雨潇潇洒落,我的内心涨着春潮。我想起历史的一些细节和历史里起伏的喟叹,就像我每天听到自己骨骼的唱晚。
   我不能想象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孤寂;我却常忆起历史深处的一幕幕情景,犹如想起故乡一个老人在冬日的暖阳里,背靠一堵斑驳的土墙,任时光漫过记忆,岁月水流潺潺,老屋掩埋着毕生骄傲,老人宁静,神色淡泊,如醇酒一样。在这繁复的显像中,我只觉得自己和时光里的鸟一起在这春天里飞翔。我灵感的羽翼好像作家的笔在瞻望大地的瞬间,谨慎记下这些难忘的历史碎片,以此晒晒历史深处的时光。
   我独立于春天之外,感到自己灵感里缤纷的花朵是那些岁月焦切的渴盼,而每每阅读这些历史深处的过往时光,我常泪流满面。自己如同春天的原野上,那朵粲然的花在等待花海潮起潮涌。
   一、 大哉!窑洞对。
   1945年,无论春秋,日本侵略者败局已定。零零星星的炮声和春天里的花开一样,每一片花瓣的绽开都让人激情燃烧。但中国人幸福的祈祷,和平的期盼仍然和夏天里的响雷一样,云开云散,霁雨何求?
   1945年,国共两党,谁主沉浮成了头号问题。是岁七月,流火光然,国共两党实际胜负已定,国民党日薄西山,共产党朝阳喷薄。
   著名政治家黄炎培、章伯钧等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邀请,乘专机赴延安访问。是时,贫穷的延安以空前隆重的礼节欢迎这些当时政坛名人。中共30多位高级领导人赴延安机场迎接。
   从那一片蓝天里落地,令黄炎培感动的第一件事是:
   黄炎培走下飞机舷梯,毛泽东握着黄老先生的手说,“我们二十多年没见了!”
   黄炎培一愣,说:“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呀!”毛泽东笑着答道,“1920年5月,江西省教育会欢迎美国教育家杜威,听你精彩演讲的人中就有个毛泽东吗!”
   黄炎培不禁慨叹:“想不到当年听众里竟然有个盖世英雄啊!”
   令黄炎培感动的第二件事是:
   黄炎培进了毛泽东的窑洞,黄老竟大吃一惊。毛泽东所住窑洞的墙上挂着当年沈叔羊为老父沈钧儒作的酒壶酒杯国画,画上有黄炎培题诗:“喧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三两杯。”
   传说长征时,红军过茅台镇曾在茅台酒池中洗脚。
   黄炎培就此事写了首讽刺诗。他万没料到此诗竟挂到中共领袖的会客厅里。
   那时那景,知遇之恩令黄炎培热血沸腾。加之黄炎培延安之行所见所闻,解放区军民蓬勃向上的精神更令他兴奋不已。
   延安停留三天,黄炎培和毛泽东促膝长谈十几小时,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律。
   黄老慨言:
   “我生60余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目睹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家,不少单位都没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渐渐放下了,有的因历史久远,自然地惰性发作,渐趋日下,逮乎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且补救无计。抑或天意使然,抑或功业驰驱,致使疆域扩充,良材竭蹶,无韬略以应对,少贤德与影从。但逢突变,或政怠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致家国以倾覆,陷生灵于水火,是故周而复始,几成定律。
   我观中共诸君,前赴后继,探求真谛,希图一条新路,欲摆脱此周期轮回,敢问主席可有良方治世乎?”
   毛泽东主席闻之,激昂而论:
   “民为政本,国为政体。新路在幄,是为民主。民主立国,人人尽责。唯政当察于百姓,为党方得尽心敬事,秉政施德,固不会蹈前车之辙,亦不免人亡政息之祸。”
   这就是现代史上著名的延安窑洞对。
   黄炎培老先生对毛泽东主席的一番睿智回答极为欣赏。这300多字的精彩回答,问之于黄炎培,答之于毛泽东,见之于姚维钧之笔,彪炳千史。
   想当年,主席之于黄老先生,纵横捭阖,倾情畅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何其雄哉?
   民为政本,国为政体。新路在幄,是为民主。民主之路,何其漫长!宗法不灭,怎求民主?
   建立新中国,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最痛恨宗法社会。官僚之中,亲缘,血缘,族缘,乡缘,学缘等一切关系,毛泽东尤其深恶痛绝。宗法不灭,民主难兴。共产党人绝不能当封建皇帝,不当朱元璋,不当李自成!
   可时光荏苒,六十年后,仍有人猜度,假如岸英不死,中国之今日,就是楚歌北朝鲜。奇谈怪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二、 真矣!亲情度。
   杨开智,1925年中国(北京)农业大学毕业。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的胞兄;烈士杨展的父亲;毛岸英之舅父。
   建国伊始,杨开智在湖南某农场工作,干得很出色。后来,杨开智曾给自己妹夫毛泽东写信,并欲赴京面见自己姐夫,希望能在长沙谋一个厅长的位置,此请没想到被毛泽东婉拒。
   毛泽东亲给妻兄杨开智复信:
   杨开智先生:
   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得知舅父杨开智找工作之事后,毛岸英也主动给舅舅写信,耐心细致做舅舅的思想工作。
   毛岸英曾复信3000余字,言辞恳恳,其情皓月千里。
   谈到求职一事,毛岸英大义而言:
   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已是极端落后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万万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还在于此;皇亲国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绝不能也决不愿违背原则做事,……来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的事。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因为这种做法是与共产主义理想、毛泽东思想水火不相容的,是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极不公平的、极不合理的。
   杨开智原想,杨家是英门忠烈,对革命胜利作出过贡献,本人又有文化,毛遂自荐不算为过。看了毛泽东和毛岸英的复信,才知自己错了。他明白依靠位高权重的亲戚谋职,是一种旧社会的习惯,不符合无产阶级的原则立场,也有辱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烈士们,内心非常愧疚。后来,杨开智完全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安心在农场工作。
   关于历史的问题,我的叙述就是如此简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休矣!在家与国之间,毛泽东父子都有了超越。这就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博大宽广的胸怀!
   龙生龙,凤生凤是生物界遗传学的定规。但这种思潮一旦在社会学领域泛滥,其害广矣!拉关系,结朋党,搞宗派等等封建流毒,一百年来,更是万夫切齿。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不警醒,它至少会严重阻碍我们国家社会民主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作为共产党人领袖,对宗法社会危害的认识当年如此醍醐灌顶,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非凡的常人难及的智慧!
   历史滔滔滚滚,浪里淘沙,谁是英雄?梅花三弄,流水已矣。常忆起,风流人物,叹息月白风清。
   如此,我们常常晒晒历史深处的时光,我们的个人,民族,国家的钙质一定会在不知不觉的增强。
   你说呢?

共 28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历史给予我们的,是不逝的念想,以及源源不绝的精神传承。文章联系史实,揭示其中蕴含着的借鉴意义,读来有益。【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2-03-10 20:52:35
  掠过风云变幻,我们可以从这些史实中获得一些精神层次的支撑。这是最珍贵的。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 楼        文友:夏冰        2012-03-10 20:55:47
  原文中的“七月流火”感觉与文本内容无什么关联,故删除。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2 楼        文友:灼灼芍药        2012-03-11 08:46:53
  你说的有道理,这里只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1945年7月,用流火光然暗示那个特殊年代。不知能否传达这层意思。请指教。谢谢你对灼灼芍药的关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