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品茗

编辑推荐 品茗


作者:临江仙人 秀才,144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95发表时间:2012-03-17 20:20:53

在外独居多年,口齿寡淡,生活也渐平静。睡前意兴索然,聊以一杯清茶寄上几点情思,日子久了,成为一种习惯,才发现这几乎是一种奢侈,如若人生每天都有这么一段时间静坐闲定,沉思往事,夫复何求?
   有好茶当然最好,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光看汤色即令人满口生津,饮之香醇甘甜,余韵久久,毕竟不可多得。不过好的东西浅尝就够,后来回味,未曾不是一种幸福。我日常所饮者,都是家乡所产的普通茶叶,小作坊加工,味道倒也纯正。好一点的,如霍山黄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皆出自亲友所赠,各有特色,算得上佳品。
   喝了这么多年茶,对于品茶,我仍知之不多。我之辨茶之优劣,不过观其整碎、色泽、嫩度,闻其香,辨其色,一旦入口,有时并不能说出个所以然。不过名茶之于普通茶,区别还是很大的,汤色的澄度,叶底的匀度及香气的持久性差之甚多。
   除了睡前,其余时间饮茶皆出于兴致。差与酒不同,茶取静,酒取喧。酒更宜出现在宾朋满座,觥筹交错的场面,图个热闹与畅快;一人独饮虽风情也佳,但更多的是借酒消愁,内心并不平静。茶则一个人细细啜饮更有滋味,若有知音一二最佳,“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不过观古今之茶馆,多是喧嚣闹腾之地,人多口杂,非品茶之好去处,所以最好还是在家里。时段,场地,朋伴,茶叶,茶具全由你自定,如能泡得一手好茶,找一共同的话题,把盏细言,实为人生一大快事。
   古人品茶,定要有闲暇之心与清幽之所。“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天气好的早晨,在自家小院,泡上一杯热茶,再去洒扫庭除,修剪花枝,必是惬意之事;午后无事小憩,“晴窗细乳戏分茶”,想来也别有滋味;最令人神往的,“青灯耿窗户,设茗听落雪”,几多销魂!雪之素雅,茶之清芬,一室馨暖,心事轻明,尽在不言之中。然古之文人,似乎对酒更有偏好,诗词之中言酒者更多,在他们的眼中,也许茶显得有些小家子气,过于私人化,生活化,与他们满腔的抱负不符。但他们大多是失意的,一人不想独醉,且饮一杯清茶,清醒一会,看看身边的寻常生活。陆放翁有不少言茶的诗,豪放之余,见其真实柔情一面。“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多有诗意,多有生活情趣,与其郁郁不得志,不如释放心灵的自由。
   茶是源于中国的,尽管有些国家罔顾事实而别论。陆羽《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是偶然的机会,茶叶飘至釜中,饮而得解其毒,遂有饮茶之风。茶虽不能解百毒,但还是有诸多好处的,可以提神醒脑,亦能预防多种疾病。南北朝时期,政治混乱,饮酒,服药更使得人精神混乱,茶却使人清明,加上道佛两教的大发展,就有了清淡之风。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自此后,茶文化在中国便逐步丰富起来,以唐代为鼎盛,陆羽的《茶经》为标志。
   现代生活中各种饮料取代了茶的地位,更多的人去品咖啡,品洋酒,待客亦不以茶为贵,即便有人喜饮,也是添加了各种材料的茶饮料,原味的茶,早淡出人们的视界。但我还是觉得,烦闷之时,饮一杯茶,能让人心闲气定;无事之时,品一杯茶,能让人更好地体味生活。

共 12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茗——茶的雅称。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茶被发现及饮用以来,都被历代文人雅士所追捧,品茗谈志,尽显中国文人之风。作者以品茶之心,解读生活,感悟人生,并融入中国的茶文化,追溯有关茶的名人逸事,使得通篇文字意蕴深厚,诗意芬芳,读之有味。【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2-03-17 20:27:54
  欣赏朋友的文字,淡雅有味,名品茗,实为品味人生,品味生活。欣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临江仙人        2012-03-17 22:08:32
  杯中自有人生况味。问好!
2 楼        文友:石头弦        2012-05-24 07:27:01
  拜读这品茗一文;自己也深深地陷入其中;仿佛也在静静地观茶而品茗......读之惬意陡生。
静下心来;默默聆听那坚硬外表里鸣奏着的痴痴弦音......
回复2 楼        文友:临江仙人        2012-05-24 20:51:44
  谢谢文友赏阅。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