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我的“贵人”

精品 我的“贵人”


作者:阿牛先生 举人,433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60发表时间:2008-12-28 07:31:01

1975年夏天,我们在夏庄学校初中毕业,按照常规,秋天应该到七里营中学读高中。当时处在“文革”后期,没有考试,实行的是贫下中农推荐上高中,实际上还是开后门,大队干部说了算。我们家里的境况,没有人能够为我做主推荐的。家里人感到发愁。
   不久就传来好消息,夏庄学校要成立民办高中,我们这些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可以上高中了。我们这些没有靠山的孩子当然欢欣鼓舞了。
   秋季开学,我们的班主任是刘万勤老师。报名时,刘老师和一个同学调侃:“夏文选,文才一定很好吧?”招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刘老师在我们当地很有名气,源自于他的作品经常见之于报刊。我自幼喜欢读书,能够遇到一个擅长写作的刘老师,自然是喜出望外。于是,我在家里悄悄地用力写了一篇文章,希望能够得到刘老师的赏识。至于后来是是没有一个结果,现在已经忘却;既然忘却,猜想不会有多大的反响。但是在我心里,刘老师就是我遭遇的“贵人”了。
   刘老师平易近人,对我们像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自然一样把他看做我们的长辈。刘老师教我们语文和政治,但是没有教材,政治课就是读报纸,没有语文课本,刘老师就把当时一本很流行的中篇小说《红雨》、还有《汉语语法常识》做教材,使我终生享用。刘老师还经常组织我们写作诗歌、散文,然后挑选出比较优秀的,伏案一个字一个字的刻“钢板”(蜡纸),再油印成册发给我们。粉碎“四人帮”后,我曾经写过一首诗歌,经刘老师修改,登在学校的黑板报上。这首诗是《手捧大米饭》:
   “手捧大米饭,口口香又甜;心窝滚思潮,想起解放前。地主似豺狼,穷人受熬煎;当牛又做马,没吃又没穿;阎王债压身,腰弯气发喘;沿街去乞讨,难要一碗饭;含恨断了气,抛在尘芥间。雄鸡唱天明,穷人把身翻;党和毛主席,阳光撒人间;生活大提高,党恩重如山;社会主义好,道路远又宽。
   “手捧大米饭,口口香又甜;提起四人帮,仇恨满胸间。党内走资派,妄想把天变;推咱进火坑,回到解放前。坚决不答应,怒吼震坤乾。英明华主席,拨云见青天。举国上和下,齐心搞批判;深揭四人帮,平凡冤假案;紧跟华主席,专政磐石坚。抓纲又治国,人民力量添。工农要大上,科技攻尖端。实现现代化,奔向两千年。”
   刘老师家庭非常困难。他的大伯刘传世,父亲刘传运。大伯无子,刘老师弟兄二人,他是老大,就过继给大伯。刘老师的家庭组成:大伯夫妇、患精神病终身未嫁的姑姑、刘老师夫妇、和我同学的妹妹、2个女儿、2个儿子。全家10口人的生活负担都有刘老师扛着。当时还在生产队,刘老师全家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只有刘老师的大伯和爱人两个劳力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顾不了口粮,就需要刘老师的工资买工分。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刘老师除了上班教课,还要顾家。记得很清晰:1976年的夏天,好热的天气,为了修盖家里的住房,刘老师不顾炎热打坯烧窑(砖);他填好煤炭,便坐在窑洞前面的柳圈椅上,甩开芭蕉扇子,忽闪忽闪着降温——那份辛苦!
   随着毛主席的逝世,我们首届民办高中生毕业了。
   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兜着1.5年民办高中所学的那点可怜知识步入考场,结果可想而知。这年的年底,我找到唯一可以帮我上学的刘老师,请求他帮我到七里营中学重读高中。刘老师沉思良久,说:“你的家庭并不富裕,还是不要把战线拉的太长;明年春天七里营中学办高考补习班,我相信你补习以后没有问题。”刘老师了解我的家庭,他说的是实话。我接受了刘老师的意见。
   当时刘老师还在夏庄学校工作,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介绍我去找甘思孟老师:“我和甘老师是老朋友,你去找他,他一定帮你的忙。”
   揣着刘老师的信,活像扒上救生船。我去找甘老师。甘老师夫妇很热情地接待我,让我放心。
   1978年春天,在甘老师帮助下,我顺利地来到七里营中学高考补习班学习,由此认识了甘老师夫妇和他的一家。
   这年,我顺利地考上了汲县师范,刘老师也调到了七里营中学。
   甘老师为人正直,刘老师为人谦和,他们都是我县写作的高手。师范毕业后,参加了教学工作,和甘老师、刘老师来往就更加频繁了,我常常寻找他们请教写作经验,于是,我们成了忘年交。
   此后的这些年,刘老师在工作、生活、学习、经济上都给予了我很可贵的帮助,我在心里永远地感谢他。
   后来,甘老师和刘老师发生一些隔阂,只是听甘老师说过,刘老师从来只字不提。1997年春天,甘老师肝癌后期,住在县医院维持。我想着从中给他们老哥儿俩调和,就给刘老师打了电话;刘老师很爽快地答应我一起到医院看望甘老师。来到医院病房,我先进去,甘老师坐在病床上,我说:“甘老师,您看谁来看您了?”甘老师抬头一看,刘老师已经进来;甘老师双手一合:“嘿!万勤!”兴奋地下床;刘老师紧走几步拉住了甘老师的手。看着他们老哥儿俩高兴地交谈,我心里好幸福感动!
   刘老师除了教书,一直笔耕不辍;退休以后,刘老师又应聘到一所私立中学教书至今。1979年,刘老师就出版了一本中篇小说《翠叶红花》,今年暑假,刘老师冒着酷暑,又整理了一本《生活与写作断想》,现在已经正式出版。
   回顾我和刘老师三十多年的情谊,叫我有好多的感动。客观地说,刘老师就是我一生的贵人。

共 20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初识刘老师到与刘老师成为忘年交,一路走来,刘老师在“我”学习、工作、生活、经济上都给予帮助。在十字路口处,有人给指点一下,堪称为“贵人”。老师的那种宽厚的胸怀再一次显现于文中,形象饱满。【实习编辑:月下笛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08-12-28 07:40:13
  再一次读到刘老师,刘老师的宽厚,正直已深深印在月下笛声的心里了。
让文字融入生活!
2 楼        文友:谁言寸草        2008-12-28 14:42:38
  我们对待自己生命中的贵人,都会有一种感恩的心情。
喜欢空想、幻想、梦想,就是不用实际行动去为理想而努力。
3 楼        文友:宝贝不乖        2008-12-28 15:13:03
  老师是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人.不管是曾经学习上的帮助,还是生活甚至经济方面的帮助.我们都要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情去对待,一生的朋友,一生的贵人~~~~
   问好作者.
http://www.seektoo.com寻觅,一份感动
4 楼        文友:靳徽思        2015-09-12 19:42:53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