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大地结香:吐露着草木和农事的泥土芬芳

精品 大地结香:吐露着草木和农事的泥土芬芳 ————读范超散文集《土天堂》及其他


作者:杨广虎 举人,470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12发表时间:2012-03-26 08:29:55

《土天堂》这本散文集看起来并不厚,但是它厚实的文字承载了范超三十多年的思想积淀和文字表达。许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它的表象,“土天堂”作为一种表象的符号,作为一种乡愁的“归宿之地”,作为一种苦苦追求和探索的“精神故乡”,范超倾其所力,走在故乡的泥泞小路上,用一种诗意的目光,寻找细碎的记忆碎片,重新梳理、审视这块生养的家园,内心的观照和一次又一次有意义的回望,构成了他属于自己散文的一道风景线。
   深爱这片大地,大地结香,范超在试图打开乡村到城市的秘密通道,呈现给我们人生的温暖和甜蜜。尽管有一些难言难舍的阵痛,但是现实的烟火让它的文字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中,更多些思索和生气。它的感觉是敏感的,准确地把握着时代的变革。草木、农事,哪怕一颗颗庄稼,在他的眼中都又生命和活力,物语的隐秘在他的笔下一层层解开,闪现着神性的灵光,让我们体会到自然、人类的伟大,和作者的精神追求和感悟。
   散文给了范超许多荣誉,但是我觉得更多给了他表达的自由,生活的快乐。
  
  
   范超在农村生活十七年,我在农村生活十九年。农耕文化的影响一直至今,有时候难免有些思想守旧和对现代文明的抵触。虽然有着相同的背景,但是范超明显地对乡村更熟稔。我们生活的关中大地长期以来,一直受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响,从“神农氏”炎帝到“后稷稼穑”,这片古老的“天府之国”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秦人,从先民到今天的“新新人类”,农耕文化和思想影响深重,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们的先辈对土地爱的如此深沉,如此挚爱,让我们汗颜无比。
   “村东、村西、村北或者村南的大地上,突然凹陷下去的那么一大片,呈现着土壕的无限深奥。处在村庄最低层的土壕以村庄的另一种面目存在着,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合理性。那条延伸到壕底的小路,细长而白净,像是一个午梦,只要我们去做,上上下下的秘密就会从路上源源不断地洋溢出来。”
   这就是范超从小生活的“土天堂”。这种村庄在关中大平原很多。“秘密最终只有我和车子,镢头,铁锨等等知道。”生活在现在看来有些落后、枯燥、贫瘠或者守旧的乡村,作为“庄稼的儿子”在我们的眼光里,这里充满着无限的乐趣,即使付出血汗的劳作,也充满着无尽的快乐。拉土粪、打胡基等等,虽然机械化的运动无聊乏味,但是我们很充实、很实在,没有现代的焦虑和困惑,我们知道这种辛勤地付出必得到大地的回报,玉米、麦子、棉花,这些植物,是懂得感恩的。我们与庄稼、人与自然,是在一种无言、沉默地交流中日复一年,彼此相依,一直繁衍。
   范超给了庄稼一种力量和暗示。“我拉车往壕里滑时,车整个怂恿着我的小跑,如果后面没人拽住车子,我就只能靠自己掐算掌控到最好,以免被车扣在大地的深处永不得翻身,我天天拉着车子忙忙碌碌,车子不说话,谁知道它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从修辞上讲叫“拟人手法”,这是为了研究方便,我更把它看作一种自然的互相交流,童言无忌、童心无邪,车在“怂恿”,带有挑战和对峙,车不说话,“谁知道它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都在显示作者范超从小对农事的细致观察和渴望平等交流的心愿,这种极其朴素的愿望,作为乡土精神的哲学追求一直贯穿他的人生始终。
  
  
   诗意的范超,有着天性浪漫的情怀,让他的文字不仅仅是庄稼、草木、农事的记忆记录,更多地寄语了诗意的关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的浪漫诗句和理想情怀。生活在内陆乡村的秦人,小时候几乎见不到海,但有着海的宽厚、博大情怀,有着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和阳光日子。
   “接下来的时光,玉米靠回忆打发。她们会想起那些童年时代殇亡的朋友,甚至会陶醉在前世的姻缘中。她们这一辈子的爱情是绝望的,她们的爱情是在前生注定和消耗了的。那被风带走的爱人,她们一辈子也没能等回来,她们渐渐衰老成土,你不再将多余的目光投向她们。某个黄昏,你煮玉米糁子,将一株玉米秆塞进灶膛点着时,奇迹出现了,玉米秆这头汩汩地往出冒水,止也止不住,落得你满手满身都是,你害怕了,不敢再烧。这是玉米一辈子最后的泪了,在眼泪中她香消玉殒。看过她流泪的那个人从此为情所惑,很多年后,玉米的眼泪流成你的眼泪。”
   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展现着爱的伟大;这段文字比诗句更具现实意义,文字也充盈,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这也是范超选择散文这种问题表达的原因之一。只有散文,才能让他得心应手,一句句神来之笔,吐露出属于自己的大地芬芳。
  
  
   大地养育了我们。范超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大地的颂歌上,那就显得有些浅薄了。站在“农村里的城里人”与“城里人的农村人”这种尴尬的境地,我们无比痛楚,这是一种难以的回归和永远的无法认同。范超意识到了这一点,作者自己在思索和探索。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对乡村的吞噬、蚕食,让我们传统的乡村生活和民俗、文明逐渐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各种生活、文化的快餐让我们胃部不适,不知所措。
   “我再也找不着我家的地,和在大地上挥汗劳作的我。我变得烦闷异常百无聊赖,总是不能把自己在逼仄生活上所从事的活计看成是种地,它们多少都有些飘,有些不实在。我无法说服自己坚持到底。起初我进城是为了图个轻省,到头来却收获和背负了比别人多得多的沉重,没有人告诉我这其中的缘由。在前一个夏天,我还在弯腰“嚓嚓”割着麦子和草,在第二年的夏天,地看不见我的影子了。那时候我觉得一件事情干得太久就没多大意思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发现,有哪一件事情会让人们一直干着都觉得有意思。我把过去的和手头的事情都撂荒了,这些不断重复的事情倒戈过来,也把我撂荒了,我越来越不认识了自己所遭遇的人事。我们捆绑在一起,在宿命里,日渐荒疏下去。”
   客观上讲,我们和大地的缘分总会走到尽头。现代科技的发展,农业的精耕细作,我们无法回避。社会总要发展,我们不可能一直让我们荒芜的乡村成为“空巢”;我们坚守的是我们的精神和理想。
   儒雅、谦卑的范超生长的陕西礼泉,且不说历史深厚,近代是有名“南康北刘”——“关学大儒”刘古愚先生的教书之地,“烟霞书院”让关学一直不断继承发展。刘古愚提出“除虚文,修实学”的口号,制定了“自正、自勤、求实、观时、广识、乐群”的十二字学规。特别是他在继承、发展“学以致用”上,具有开拓精神。农耕文化、关学以及礼泉在历史上的多民融合风俗,这些对范超的思想应该都有一定的影响。
   他学历史的,更能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当下,使得自己的“在场散文写作”更具时代感和使命感。
  
  
   无论是“水流年”、“土天堂”还是“月亮地”,在他的系列散文中,我看到了他对乡村的深深眷恋,对自然的膜拜,对庄稼的热爱,对大地的敬畏,他在用一种走向中年的成熟来反思我们的生活。大地结香,吐露这草木和农事的泥土芬芳。他在平静、朴实、安静地叙述中,赋予草木灵光和关爱,饱满的情感之下,有着理性的睿智和冷静的哲思细碎的文字,缝补了我们对故土的记忆和怀念,看不到对生命挽歌痛心疾首的失望,清新的文字宛如一阵秋风,吹来成熟的香气,醉人的草木之熟;让我们想起了理想的张扬,生命的饱满。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范超散文以其细腻的感情不仅仅在诉说着草木农事,更多给了我们人间关照、责任和醒悟,给我们温暖和安慰。大地原始的芬芳,生活的快乐和人间的烟火,丰厚、持久而醉人。
  

共 29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范超的《土天堂》承载了范超三十多年的思想积淀和文字表达。“它的感觉是敏感的,准确地把握着时代的变革。草木、农事,”精炼的语言已经让读者感受到散文集淳朴、敦厚的乡村气息,“清新的文字宛如一阵秋风,吹来成熟的香气,醉人的草木之熟;让我们想起了理想的张扬,生命的饱满。”作者已读透文集,也在这篇赏析里带领读者领略了原作的意蕴,可以 作为原作的序文,相信因为作者的序会有更多的读者更喜欢这本《土天堂》。感谢投稿木马,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阿秀 69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326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秀 699        2012-03-26 08:30:37
  范超的《土天堂》承载了范超三十多年的思想积淀和文字表达。“它的感觉是敏感的,准确地把握着时代的变革。草木、农事,”精炼的语言已经让读者感受到散文集淳朴、敦厚的乡村气息,“清新的文字宛如一阵秋风,吹来成熟的香气,醉人的草木之熟;让我们想起了理想的张扬,生命的饱满。”作者已读透文集,也在这篇赏析里带领读者领略了原作的意蕴,可以 作为原作的序文,相信因为作者的序会有更多的读者更喜欢这本《土天堂》。推荐阅读。
多年从事文秘工作,爱好旅游、音乐,喜欢读书,随心而作,不拘一格,愿与各位文友一起挥洒文字,潇洒走人生。
2 楼        文友:西府鲁翔        2012-03-28 19:53:35
  杨兄的诗评和他的诗一样有嚼头。
逍遥自在,自抒情怀。
3 楼        文友:铁禾        2012-09-17 01:12:44
  有读就有感,这应该也是一种自我内涵的沉淀吧。致敬。
铁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