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故土杏林著春花

精品 故土杏林著春花


作者:任小刚 举人,367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00发表时间:2012-04-08 12:40:43

从出道文字场始,安杰的笔触一直贴着灵台故土的脉气行走。翩若惊鸿,矫若游龙。那些鲜活而不飞扬,厚实而不滞板的文字沁人心脾。呼吸一口,便通体透畅。似僧庐听雨的淡定,又似游走灵台寻常巷陌间的实诚和熨帖,更有鹑落觚上的潇潇雨歇诗意。一种编钟样音色属质的的旋律,涟漪般一圈圈飘散开来,历史感便幽幽闪烁,似一双深远的眼眸在凝望。方欲细昧间,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惊回首,鹤影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惟余古灵台庭前花开落,山间鸟相逐。一派高古淡远,祥瑞平实的气韵丝缕不绝。翻开这块土地的册卷,便满纸云烟缭绕,出神入化,物我两忘……
   而安杰,便是那达溪河畔结草筑庐,守望历史,歌啸徐吟的有心人,一位最钟情于本土诗经的文人!
   达溪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寒暑易节,安杰又收获了新一茬庄稼——继《安杰散文》出版后,一部洋洋洒洒沉甸甸的《皇甫谧传》付梓问世了。
   这部融文史医哲阴阳五行,民风民俗地方志水土,及儒道释养生于一炉的大书,云蒸霞蔚之气森然,之景迷眼,之情醉人。作者将如椽之笔化为一棵树,栽在故土杏林里。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回首间,却已是满树繁华,林樾尽染。安杰的文学创作亦因此尽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可以肯定的是,《皇甫谧传》无论眼下,还是在遥远的未来,定然不乏主流中正的评论和溢美的公共话语的。这是一部大书。它的问世,也是灵台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他的老同学和文友,因能力有限,我无法发出黄钟大吕声色的宏大炫目大调式颂歌。只是忠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和阅读感受,洞幽烛微,附庸风雅,截出些横断面,发出些个人印痕鲜明的声音。以此聊表祝福和欣喜之情,志喜恭贺之意。
   一.本书一脉相承《史记》的笔法和精神,俯瞰则全景展示;仰视则经纬交织,将皇甫谧时空中的生命印痕尽收榖中,略无阙处。
   中国真正的传记文学当自《史记》始。由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皇天后土的审美观念,人在自然和神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自《左传》《国语》始,编年体的史学笔法居于正统。历史是事件的堆积和罗列,人物只是点缀。至于专门给人作传,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史记》的出现,当有划时代的分水岭意义,标志着人物纪传体史书和正统的编年体史书开始分庭抗礼。《史记》的可贵,不仅在于写活了人,更重要的是写活了人的精神。司马迁以残疾之躯,彰显了最阳刚中正健康清新的铮铮铁骨,力透纸背的人格魅力和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不曲直,不隐恶,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而安杰的《皇甫谧传》恰秉承了《史记》的笔法,不仅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皇甫谧复活在纸上,也复活在灵台大地上。让人忘记了他是从历史烟云和故纸堆里走出来的圣者甚至神,只觉得是一位似曾相识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扶危济困的赤脚医生(土郎中),大约连医疗机构颁发的行医许可证也无有的。
   书中不吝笔墨给这位隔了时空的故人贤达头上添了诸多光环,但也不隐瞒皇甫谧年轻时的浪子情怀,成年后服五石散(类似于今天的吸毒)等诸多诟病。
   “十七年,予长七尺四寸,未通经史。”
   “也许是养父母的疼爱,也许是名门望族后裔身上那种纨绔习气依然存在,虽然早已家道中落,但皇甫谧却丝毫没有在意,耽于贪玩,无心向学。每天,皇甫谧都在村里村外或者山上河边到处游玩,有时候玩得累了,就席地而睡,天黑了也不知道回家。时间长了,远近人们都笑他是傻子,而皇甫谧不以为忤,依旧嬉戏自如。”
   “有一年,中秋节快到了,皇甫谧看到一个伙伴家大门外几棵枣树挂满了红红的枣子,十分诱人,肚子里的馋虫不由得上来了。趁这家大人不在家,皇甫谧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竹竿,把一棵枣树的枣子差不多都打下来,分给了伙伴们吃。这个小伙伴不服气,和皇甫谧理论,皇甫谧牛气冲天,拿来一把柴刀,把几棵枣树的皮全部给铲掉了,气得小伙伴嚎啕大哭却无可奈何。没有几天,被铲了树皮的枣树都枯萎了。这一下,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但是皇甫谧依然不曾警醒,照旧浪荡四方。”
   “在玄学理论的强盛影响下,一些知识分子首先接受了这种观念,开始强调人的真情实感、自然之性和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前名教经学桎梏及名利的束缚,加上门阀制度的盛行,使他们可以因“散发”抗命或者犯忌,也可以居丧饮酒或者傲慢无礼,服散后的种种放荡行为,一方面因为有服药这个借口,一方面也因为思想的转变,已经不再会被视为违犯旧有的道德轨范而受到指责。基于这样崇尚人性和自然的大前提下,那么追求声色也是自然而然,而且是必然的事情。可以说,魏晋名士们在追求人性和自然,道德和思想的解放同时,也在开怀追求着肉体上的解放,即性欢娱,所以名士们大规模的服用“五石散”或者其他类似的药石,固然有追求长寿养生的成分,但是也不能否认地还有将其做为春药和壮阳药物,来获取性快感的目的在内。唐代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开篇的卷一曾说:“有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皇甫谧服食寒食散大约是为了疗治风痹症,不过,潜意识里,也许和当时社会潮流一样,也有追求性爱的因素在内,我们不好推测,也无法寻找佐证。服食寒食散给皇甫谧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很快身体的生理机能被破坏了,饱受折磨。隆冬季节,身上也会异常燥热,只好袒露臂膀、吞食冰块;一到盛夏,更是酷暑难耐,心胸烦闷,咳喘不止,浑身浮肿,四肢酸麻无力。母亲和妻儿看到皇甫谧这样难受,十分伤心,日日对着他流泪,皇甫谧后悔得肠子都要断了。每次在外面“行散”,有时候他会站在荒野里对天狂叫,双手使劲的敲打自己的脑袋,有时候又会扑到在地痛哭流涕,对自己的无知和愚昧痛恨不已,每次都打得自己鼻青脸肿,扑得满身是泥土。可是后悔已然来不及了,服食寒食散的副作用很长时间都不能过去,皇甫谧的心情灰暗得连死的念头都有了。后来他自己记述说服用寒食散之后“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烦,加以咳逆,或苦温疟,或类伤寒,浮气流肿,四肢酸重”,可见,这东西对他身体带来的危害有多大。”
   惟其如此,这部人物传记不仅具有史学的真实,也有了人的体温和气息。人共此情情共此理,虽是隔了时空,年头正月,他依旧在故土似故人样走亲戚。多少个明月夜,他的朝那皇甫湾故宅及独店张鳌坡废园,一样可以见到他拄杖无时夜叩门的清瘦身影!
   二.书中间杂的曹魏及两晋时期错综复杂波诡云谲的史料渗透,再现了那段遥远的让人心有余悸的历史场景和历史真实。对于非专业的普通读者和民众而言,不亚于看了一部还原历史的教学大片。但无丝毫道学模样和夫子气,却大有《英雄》《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恢弘场景,视听效果和人气指数。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处处示弱的司马懿乘曹爽兄弟离开洛阳之机突然发动政变,这就是震惊天下的高平陵事变。”
   “正始十年正月初六这天,曹爽兄弟按照早已安排好的日程,陪伴魏帝曹芳到洛阳城南九十里的魏明帝陵墓高平陵去祭祀。曹爽兄弟刚一出城,早已迫不及待的司马懿便假借皇太后的命令,精神抖擞地在城内指挥政变。事变的最后,曹爽兄弟和同党的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都被捕下狱,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处斩并夷三族,甚至已出嫁的女眷也没能幸免。”
   “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懿的长子、相国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曹髦为帝。曹髦年幼,只是一个傀儡,司马家弟兄专揽国政,一步一步走向取代曹魏的道路。曹髦不满司马昭的骄横,对手下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数年后,终于验证。”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的一天,魏国第四代皇帝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不甘心只做个傀儡,率领宫人讨伐司马昭。结果可想而知,此次行动早被监视他的人报告给司马昭知晓,司马昭杀害了年仅二十岁的曹髦,立燕王曹宇的儿子、曹操的孙子曹奂为皇帝。曹魏末代皇帝曹奂手中当然依旧是毫无权力的,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是司马家族的傀儡。”
   “嵇康惨死,天下士林震动!就像司马昭预言的那样,本来逃避政治的知识精英,这时候被迫做出违心的选择,纷纷应举入仕,天下出现了一派表面的和谐。嵇康的死让皇甫谧伤痛不已,他仿佛听见司马昭正对着自己发出尖利的嘲笑。嵇康的死,使他看到了司马昭集团的残酷和黑暗,这一次,皇甫谧对现实已经绝望,更加坚定了今生不再入仕的决心。”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权倾朝野的司马昭突然中风猝死。司马昭虽善用名教扫除异己,却不免被名教所束缚,到死也没有让曹髦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预言变成现实。长子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相国、晋王的职位。十二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改元泰始,这就是历史上的晋武帝。司马炎当皇帝有一些偶然,原因是父亲司马昭曾经有意让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五月才被封为晋王太子。在司马氏家族的熏陶下,他做梦都想当皇帝。为了做皇帝,司马炎甚至编造神话,为自己造声势。就在司马昭去世的当月,襄武县立马出现了一个怪人,身高两二丈多,脚长三尺二寸,今天姚明在他面前也只是个小孩的感觉。这个巨人打扮得白发黄衣,自称是民王,今天自己现身,目的是要告诉那些受苦难的老百姓“天下换主,立见太平。”在县城转悠了三天就不见了。全国为之哗然,都称是司马氏登基的吉兆。终于,司马炎当上了皇帝,心中好不得意。
   梦想成真的司马炎,没有忘了也做过皇帝梦的爷爷、父亲,就追封爷爷司马懿为宣帝,叔父司马师为景帝,父亲司马昭为文帝,让他们在九泉之下也完成皇帝梦。当然也不会忘了自家的兄弟爷们,于是开始大封司马家族为王,从爷爷辈到兄弟辈,一共封了27个王。历史很喜欢开玩笑,司马炎封王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对抗士族中的那些野心家,防止他们复制自己的登基之路。但是后来的“八王之乱”却讽刺性的证明:野心家都是自己的兄弟,保卫皇帝政权的却是那些被严加防范的士族!”
   出于某种说不上的原因,或是崇拜强权的固定民族心理模式(锦上添花表面是从众,实则为找到一种依附感,以消弭卑怯和不自信的虚弱本质),似乎我们的主流历史只是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夹在这些名角中间的配角和龙套王朝,习惯上经常被淡化和忽略。
   然而历史不是一出戏。这些淡出民族记忆和认同的“另类”王朝,很大程度上,绝非其短命或弱小,而是因为个性,复杂和深刻。而皇甫谧所处的三国魏晋,几乎将以上几点都占全了。可它仍旧被忽略,只是居于江湖之远的边缘。如果不是元末一位叫罗贯中的人演义了它,这一页历史的留白可能更大。而演义几近演戏。前面已经说过,历史不是戏。它是现实的,沉重的,甚至,是血腥的;而戏,只是过去进行时,是隔岸观火。甚至,可以将刑场和战场当成舞台的。鲜血可以当酒饮,个体的伤痛和集体的灾难可以被当成菜肴品味的。
   汉末魏晋的历史如此惝恍迷离。洛阳邙山的暮鸦醇醢,炼丹炉的袅袅青烟,五石散的滑腻手感和入肚的燥热狂澜,兼和竹林七贤微微的酒香,还有嵇康锻铁的炉火,共同合成了一个奇怪而高远的舞台。一个幽静如水,怪诞任气,将历史和个体个性及诗书药酒发酵到极致的时空世界。
   而安杰的《皇甫谧传》中,尽管作者只是只是扮演了一个穿越历史迷雾的访客,如王子酉夜访戴安道般去拜访这位先贤故人。自然,他是见着了。围炉夜话,谈兴益浓,竟至夜半虚前席。故人先贤银针高悬,顺势还给作者扎了几针。于是,现代人常见的一些毛病在他身上匿迹了许多。他不虚此行,赚得盆满钵满,却是自己亦始料未及的。他寻常的一次深夜访友,却牵扯出如许缠络的历史。许多真相真实,甚至史学家留白写意了的,存心忽略了的,年久散佚了的,都被作者手里的灯笼照亮,一一探头探脑地列队粉墨登场了。借皇甫谧这位医哲文圣鲜活的生命行走,拔出萝卜带出泥般复原了立体的历史,而不是史料教科书上僵死的文字字眼。更因作者的生花妙笔,浑厚的史学功底,老道的春秋笔法,这一切才浑然圆润自成一体。让人读后获益匪浅,身心受活。而其深远的启蒙意义已无须在此赘述了。能够复原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祖先记忆的人,不仅仅在做学问,而是在修一件无量的功德!
   三.对故土文化和灵台民风民俗的渗透洇染,更成了本书横跨在历史和现实空间一道美丽的彩虹。炫目,美丽,熠然烨然。亦成为最美的地域原生态民歌和乡村小调,醉了读者,醉了乡情。
   “虽然时时发作的风痹症让皇甫谧受尽了折磨,但是在家乡的日子才真正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时间,除了夜以继日撰述《针灸甲乙经》之外,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请他看病,他都会毫不推辞。每当病人痊愈,家人都很感谢他,照例要以款待嘉宾的最高礼遇让他吃酸汤细长面。

共 692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好一篇《故土杏花著春花》!先生的赏评美文,为读者翻开了融文史医哲、阴阳五行、民风民俗、地方水土及儒道释养生于一炉的宏鸿巨著。也让我们走近了安杰,这位结庐草境、守望历史、钟情于乡土文化的作家。一部人物传记评活了一段历史,也让皇甫谧这位医者文圣淡出了历史的烟云,带着灵台故士的气息,与读者渐行渐近。先生的书评从史传的表现手法入手,去寻觅该书与《史记》在笔法与精神上的契合点。从经纬的视角去俯瞰、仰视安杰的小说展示给读者的时空中的生命轨迹,还原了安杰这部人物传记史学的真实,让读者真切地触摸到小说主人公的体温和气息,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五味杂陈人生经历,进一步把握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到了史传的史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美评力荐。【编辑:心花一瓣】【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408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2-04-08 13:03:05
  先生的美评并没有满足于历史场景的再现,也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幽静如水,怪诞任气,将历史和个体个性及诗书药酒发酵到极致的时空。让读者进一步把握了安杰让主人公在文字间自由穿越行走的意义,让读者进一步懂得作者借皇甫谧这位医哲文圣鲜活的生命的行走方式及意义。小说中正是因为有了他在时空中的穿越才复活史料教科书上僵死的文字,让读者扫描到了文字激活了的立体的真实,让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倍受教益。
   先生的赏析美评,为读者架起了一道历史与现实、作家与作品,作家与读者心灵相通的彩虹。让读者忘情于那弥散着地方色彩的乡村小调,醉心于那质朴醇厚的浓郁乡情。一经安杰生花妙笔的演绎,这杏,这汤也别具了一份诗意,一份诗情,一份诗境。慢慢地闭了眼,冥冥之中,让读者品那酸汤细长面的鲜美,尝得到那牛心杏的香甜。
   先生说醉心书卷,分明看见了作者“依稀站在时间之外,悲悯地念叨着关注着这块土地上长出的一切。”其实先生何尝不是站在安杰的身后,带着欣赏的心态,潜心阅读着他所铺陈的这段历史画卷,这段诡谲多变的历史在作者内心深处掀起的狂潮何尝没有漫卷过你的心湖,驰聘出你的想象,撩拨起了你心灵的琴弦。若不是这样,你如何能将那书参得那么透,又如何能将安杰的所思所想领会得那么深!写史需要安杰先生这样的大情怀大手笔,但读史,又何尝不需要先生这样的伟大气魄与宽广的胸襟?安杰给皇甫谧作传,先生为安杰书评,动因也是同出一辙,在相互赏识中让读者捕捉到了作者与书中人,评者与读者之间惺惺相惜的感念与感动与灵犀的相通。如果说杰是懂皇甫谧的。我想先生也定当最懂安杰的。如果不懂,哪来如此入情入境的赏析美文?
   先生说皇蒲谧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了安杰这样隔世的忘年之交,用文字缅怀的方式祭奠着先哲九泉下的英灵,安杰要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因为他心血挥就的文字遇上了先生这样的有缘人。我可以想象得出,当安杰如数家珍般捎带出的这如许的故土的家什得到好友如此的厚重的鉴赏,如此深透的评析,我想,桃杏林深处正在清扫着委地落英的安杰,定然会抬腰拭汗,还先生以会心灿烂的微笑。
但愿意绽放成一瓣心花,长成一棵小草,愉悦心境,点缀江山。
2 楼        文友:司药        2012-04-09 18:45:01
  ——【佳作赏析】栏目为获得精品的优秀评述文章,送上1000金神石的奖励。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3 楼        文友:柳小疯        2012-04-09 19:19:41
  又见先生佳作,问好!欣赏!祝福!
4 楼        文友:晋忻李        2012-04-09 19:42:05
  如果说杰是懂皇甫谧的。我想先生也定当最懂安杰的。如果不懂,哪来如此入情入境的赏析美文?
   --------果然不同凡响,美文共享,欣赏品读学习啦。
晋忻李
5 楼        文友:plaj1027        2012-04-10 14:21:19
写字的
6 楼        文友:plaj1027        2012-04-10 14:28:40
写字的
7 楼        文友:铁禾        2012-09-17 23:27:43
  且叙且议且行且赏的一篇赏析文,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融于文字。
铁禾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