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探寻离奇的自然文化遗产(续篇)

编辑推荐 【江南散文】探寻离奇的自然文化遗产(续篇)


作者:古风余韵 举人,311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70发表时间:2012-04-08 17:12:06

泱泱神州,总还有许多离奇的自然文化遗产,有待人们去探寻、开发,以造福社会和民众。社会开放了,我发现人们这方面的热情和关注度提高了,令我激情兴奋!前一断时间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探寻离奇的自然文化遗产》的文章,结果我发现,它是我所有发表的文章中,点击率最高的一篇。出于对社会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觉得文中一些表述不够准确或有遗漏的地方,应该从新描述、说明一番,以馈读者的热忱。
   我曾在福建省清流县赖坊公社【现在叫赖坊乡】居住过。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事情,那时候的人们对这山野嶙峋的风景,还不是太感兴趣,还都忙着过贫穷艰苦的日子呢!顾不过来。一些传说也都是我们这些勇敢的“探险者”,道听途说而来的,因此,有些信息难免可能不够精确,如有探秘者欲去探险,应多方打听清楚之后才能行动。
   另:在我的《探寻离奇的自然文化遗产》一文中,对赖坊“牙洞” 描述部分,曾有一段专门描述探险可能遇到的危险的文字。其中描写了一位当地青年,在炎热的夏天,在“牙洞” 洞内午休睡觉,睡着了。醒来时,发现一条巨大的莽蛇正从自己的身上冰冷地缓慢爬过,吓得他魂飞魄散。待莽蛇爬过之后,连滚带爬地逃出洞外。从此,给探险者更增添了几份恐惧。后来文章投到报刊,编辑可能出于阅读群的考虑,将这段文字给删除了。事后我也就没有再补上了,现在阅读量这么大,必须说明了!以示对读者的负责。
   关于福建省永安市大湖乡民国时期“抓壮丁” 的故事,我再向同事作了详细的询问:当时确有此事,而且遁入洞内躲避“抓壮丁”的村民还不止一人,是一群人。后来被官兵发现了,还入洞开枪、丢手榴弹,大部分村民都被抓出来了,只有个别人仓皇逃串,逃入了洞内深幽处……地点就是福建省永安市大湖乡的“十八洞”。
   后来,有两位逃脱的村民,经过展转迂回,竟在清流县【也有说在明溪县】某洞口钻出,使当地人大惊,并在当地安家落户,直到解放后,才重回福建省永安市大湖乡寻找亲人。而大湖乡距这两县的最近距也有几十公里。
   另据当事人回乡后描述,洞内洞厅众多,一个洞厅连着一个洞厅,洞厅中还时不时的有流水出现,途中曾经见到最大的洞厅,大约能容纳上千人,他们自述经历时特意说到。可见这个地下迷宫的巨大、宏伟程度!
   他们回乡之后,在乡亲们的怂恿下,准备好了足够的物件、干粮、松树油材,欲再走当年的“逃亡路”, 让奇特的自然风光能展现于乡亲们面前,可是他们摸索前进,只探寻到第十八厅,就怎么也走不下去了,老在原地的几个洞厅范围内转圈迂回,几乎迷了方向,于是不得不放弃探寻。这就是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石林“十八洞” 名称的由来。因为,至此之后,再没有人进过第“十八洞” 以内的洞天。“十八洞” 的名称沿用了上百年——事实上它远远不止“十八洞”。
   而“永安石林”, 据说是仅次于“桂林石林” 的全国第二大石林,我也曾多次去游玩过。记得第一次去游玩的时候,我完全被它那鬼斧神工的众多风景,惊得目瞪口呆。令人难以至信,造型是如此的唯妙唯肖——有些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永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是典型的“卡斯特” 地貌。石灰岩山地众多,大小奇特的溶洞时有发现,不是太出众的,从大人到小孩都不太关注。在永安及其周边出现互相连通的地下迷宫是完全有可能的——我相信,民国时期的两位老乡,描述的一定是真实的亲身经历。
   同事还说,文革期间也有几位“红卫兵战士” “树雄心,立壮志”,“ 欲为社会主义开辟新天地”, 相约下洞去进行探险考查,结果,也是在洞内迷了路,险些丧命!还是当地的众多村民将他们从洞中救出,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我的这位同事,也曾与“知青” 相约,欲再次探险,终归还是胆怯,最后放弃了。我认为他们是明智的,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准备充分的情况,对于这种探险行为,最好是慎之又慎!应该将人身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我期盼着神奇、瑰丽的自然文化遗产早日被发掘,公诸于世,为人民服务。同时,也不希望有冲动的人,因我的著文而贸然探险,带来不必要的风波。
   神奇的自然文化遗产,总会被人们探明、发堀出来的,只是时间问题,总有那么一天,大家等着吧。
  

共 16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然夺天地之造化,造就了无以计数的鬼斧神工的自然面貌。这些光怪陆离的景象,无不令人称奇,甚至心生敬畏,全是自然之功。它们有的已经被发现,呈于世人的面前,有的还尚且隐没在自然的庇护之中。这些神奇的自然文化遗产,仿佛沉睡在地底的化石一样,总有一天要被探险者挖掘出来。就如作者所说,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通过对文章的通读,我们知道作者之前写过一篇《探寻离奇的自然文化遗产》的文章,这篇文章是这前篇的深入和补充。深入和补充的对象是赖坊的“牙洞”。在叙述中,作者结合了听来的事例以及自身经历,重点说出了“牙洞”的奇和险。像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石林“十八洞”,以及“桂林石林”特殊的地貌,造就鬼斧神工的唯妙唯悄景观,的确可以看出“奇”的一面。险呢,一方面是外界给予的险,比如作者文中所述到的蛇;另一方面就是这些溶洞本身的险,特殊的地貌,必定造就千奇百怪的格局。像永安的“十八洞”,真正像个迷洞。从作者讲述的这个话题,令我们对隐蔽的自然文化遗产无比向往,但总有一天,它们会大白天下。浅见,感谢支持,荐!【编辑:消失若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12-04-08 17:16:27
  话说,我也喜欢探险,自然的造化,往往是人想象不到的琦丽。
2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12-04-08 17:18:10
  自然跟文化,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仿佛就有无限的魅力,哈哈。
  
   另祝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古风余韵        2012-04-09 07:39:44
  末妹辛苦了!你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好好发掘你的才华吧!可为文坛增亮丽。问好!也祝写文快愉!
4 楼        文友:古风余韵        2012-04-09 07:54:01
  呵呵,忘了跟读者说明:我的《探寻》上篇,就在本文章群中。欢迎参照阅读。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