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住西泠妾姓苏

精品 家住西泠妾姓苏 ——在静好的岁月里怀念苏小小


作者:贾语韩 布衣,41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741发表时间:2012-04-15 11:08:20
摘要:阮郎的离去已经很久了,久到苏小小模糊了当时碧波万顷的模样。自此,她的世界里,雾非雾 ,花非花。从彼时的暮色起看天边斜阳,到如今的倚栏杆流淌夜未央。

阮郎的离去已经很久了,久到苏小小模糊了当时碧波万顷的模样。
   自此,她的世界里,雾非雾 ,花非花。从彼时的暮色起看天边斜阳,到如今的倚栏杆流淌夜未央。
   钱塘的水流是那么的长,可情为何这么伤?
   豆蔻初开时风花雪月,哪个少女不怀春?苏小小也是从曾经的期待、到怅然,又鼓足勇气、去等待,可随之迎来的却是失望到绝望。这期间的辛酸,不仅仅是一个海枯石烂的收场,我看更是一种沧海桑田的荒凉。
   每每在寂寥之时,脑海中忆起苏小小和阮郁的情事,对于他们的缠绵离别,总觉得不像是别离,相较之,更像是一场梦,一场似有却无的南柯黄粱。
   想一想,自古的多情人离别总是这样:
   彼此先是执手相望泪眼,无语凝噎,然后男子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最后徒留女子十里长亭望眼欲穿,梨花带雨独把阑干拍遍。
   总觉得这样的相离,男子少了一些情分,而女子无疑在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中,柔弱的多了一份矫情。
   尽管阮郁在丞相老爹一阵连哄带骗,威逼利诱之下,极不情愿的选择离开,深情款款的说出一句:“等我,小小”,就头也不回的离苏小小而去。可苏小小还是将深情赋予了等待,等待只为曾经初见时的春暖花开。
   忆起那时,依稀还记得,青葱垂柳,阳光明媚。
   步履轻盈,流情款款的苏小小正像她口中吟出的诗一般,暗含情愫,娇媚而又明朗。
   “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从初见到重逢这首诗词,每每持卷,总是能被这句“家住西泠妾姓苏”拨弄的心绪缭绕,固然没有见到那个油壁香车中风姿娇柔的女子,内心亦会笃定姿容风华正好。
   向来坚信,像那种女子之中气质绝伦的,定是天生有其资质,再加上后天勤奋的结果。苏小小无疑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苏小小的家先世曾经为东晋的官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自此之后,于钱塘经商。及苏小小父亲这一代,家境也还算殷实。
   父母得此一女,自是厚爱的很。家中给她起名为小小,便是印应了她的婉柔娇小。
   苏小小母亲乃是名门闺秀,再源于自己的天资颖慧,其从小便出落得知书识礼,尤精诗词,信口吐辞,皆成佳句。甚得父母喜爱。她甚至把自己的闺阁布置的优雅别致,迎湖开一圆窗,题名:“镜阁”,并附对联于两侧:“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
   缠绵的情意在那个无忧的岁月里显得格外清明静朗。
   是上天的有意捉弄也好,为以后的声明成就也罢。向来绝代红颜不会平齐走过人生,上天定要翻腾出点什么波折,才算对得起日后对她在别处的抬爱。
   只是我们红尘沦落的人不知,这种交换在以后的生命中是否值得?
   在十五岁的烂漫年华,苏小小的父母相继谢世,这个从小在庇护厚爱的生活中成长的娇美才情女子,也只好变卖家当,随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
   从此,在苏家,没有了曾经父母百般呵护的苏小小。但也是从此时起,钱塘自此多了一句绝美诗词“家住西泠妾姓苏”。在钱塘边戏浪,西湖岸徜徉,寄托山水诗赋之间。
   在那时光恍惚的岁月里,是西湖对这个诗情女子的情意做了顾眷。直至千百年间,西湖也因为苏小小,令无数的诗意之客,往返留恋。
   世间的情缘总是这样,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彼此牵念。你对我既是一种成就,那么,情义相赠,我之于你,亦是一种成全。
   无论是西湖之于苏小小,还是苏小小之于她所执着的阮郎,情理自然。
   人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流光溢彩的岁月里,相逢在紫陌红尘。那时,你衣袂飘仙,衬着我青骢马上的俊美容颜。
   我始终相信,苏小小和阮郎的相逢是美丽的,美得令向来清高骄傲的苏小小,都放下了矜持的身段,只为接应这场上天许意的最华美的人间邂逅。
   女人在骨子里,向来有一种难以自持的骄傲,美丽的女子更是如此。
   身为风华正茂的娇美容颜,再配上满腹诗文,经纶华篇。苏小小有着属于她自己的敏感、骄傲,甚至带着一点与生俱来的倔强,当面对如孟浪那般气大财粗却又俗不可耐的男人时,她的性情无疑表露的更加明显。
   直到在油壁香车中浅探出头观望风景,不经意的一眼,便望穿秋水终究化流年。
   你惊艳我的美貌,如我心仪你的俊朗一般。
   在郁郁葱葱的垂柳边,阮郁亦遥望了油壁香车中的苏小小。在一瞬间,甚至是比瞬间更短暂的时光里,苏小小的明眸仿若一道光亮,照耀着阮郁原本干渴的心田。
   初见的感觉,仿若邂逅在晴明暮野,让人格外清凉。就像阮郁闻名踏来苏小小的庭院这般:斜穿竹径,曲绕松柳。望着门前的鸳鸯小字:“水痕不动秋容净,花影斜垂春色拖”。
   他知道,此生遇对了人。
   与阮郁在“镜阁”里吟诗作画,耳鬓厮磨,应是苏小小短暂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了。
   女人有时就如同风景,只有在有人停留脚步观赏时,才算真实美丽的存在。苏小小的生命中,娇美的容颜时刻炫目,可只有和阮郎在一起时,她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花蕾,只为爱情而含羞待放。
   于是,她也如普通的女子般,停杯抚琴,曲调悠扬缠绵之时,娇羞的问道: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阳光穿越在两情相悦的时光里,在一个难以忘却的黄道吉日,他们宴办了婚席。
   风吹合欢帐,直动相思琴。
   在青葱的岁月里,断桥相依。一个驱车前往,一个骑马相随,依山傍水,流水湖堤。
   如果一直可以这样岁月静好,是不是我们就可以走到传说中的白头偕老?
   可惜直到阮郁离去,苏小小还没有在爱情的甜蜜中清醒过头脑。她只是没有意念到,海誓山盟虽刻骨,却总是赊念,诺言太过于艰难,世俗的我们根本无力回天。
   女人就是这样,再精明算计,一遇到爱情,智商就在零下。但即使落寞收场,说到底,也怨不得谁。结局最终无法圆满,并不是因为发誓的人有意违背,只是有的时候听的人当了真,或许也是世事太过于难料,阴差阳错做不到罢了。
   红尘本无果,又何必强求?不如看开一些,向来是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有一种情,叫做一见钟情。让人在惊艳的瞬间,心悄然的被虏获。直至以后无数个辗转寤寐的夜晚,仍不堪忘怀。
   有一种爱,叫做昙花一现。人们在欣喜若狂的追逐时,不知那还是一种噬人心血的毒药,饱尝滋味而身亡,还不明了无非是饮鸩止渴的梦魇一场。
   苏小小和阮郎之间,无疑是这种花开荼蘼的幽暗情愫。以至于,一段爱恋,情深缘浅,终究在稚嫩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疤痕,时经绵长岁月,眼望着流血却无法结痂愈合。
   人的一生,既然在不断的徒步而行,自然会路过许多沿途风景。有斑斓,有灰败。
   当阮郎走后,苏小小只能“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一直到明了自己的阮郎已一去不复,才知道男女情爱不过是短如朝露,薄如云烟。
   欲要伸手去挽,只会徒留裂地干田,烟消云散。
   如果说阮郎之于苏小小是一道无法治愈的伤口,我更觉得鲍仁和苏小小之间,是一道彼此划破的伤。尽管同样是伤害,两情相悦的痛楚相较之下,总是好的。
   像极了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相逢的老调,在苏小小和鲍仁的相识上,上天似乎也没有想到更好的邂逅方式。
   无非来了个美人遭人调戏,半路杀出个英雄救美。小姐感激万分试问其来意?不料,原来是才子苦读诗书,欲赴赶考。可又无奈囊中羞涩,于是善心美貌的佳人倾囊相助,挥手投足之间,暗含情意缠绵。
   越想越觉得像极了《聊斋志异》里的经典桥段。穷苦秀才孤灯夜读,旁边站着一位佳丽玉俏。时常执笔研磨,时而朱唇闭合,鸳鸯小字,佳句成倾。
   不过,苏小小虽是诗情才赋,羞花闭月,但还不是真正的鬼魅狐仙。有力助人步青云,自己受迫天惩。想想,倘若是真正的鬼魅狐仙,结局会不会好那么一点?哪怕一点点也好!
   无论是凡人世间,还是仙境流界,所谓情爱,无非镜中花,水中月。只可想象,期许,无法倾听,触及。
   在阮郎的身上,苏小小望见的是甜美又噬心的爱情,但是鲍仁在苏小小的眼中,或许更多的是惺惺相惜,相互靠近时,温暖彼此的情意。
   “红颜祸水”,就像是浩瀚的江河,早已毒植人心。只不过,像苏小小这样的红颜,周边有太多的祸水。在她诗词歌赋,招揽知音时,就蓄意待发,肆意一举将她吞并。
   我厌极了像孟浪,钱万才这样气大财粗,庸俗无比的男人。他们的存在,无非是作为一个古时邪恶之人,污秽之物的缩影,让人想起,平白生厌的角色。就连名字里面,都不免显露庸俗,淫浪。
   娇艳欲滴的花朵可以引来彩蝶,不免在花枝招展时迎来马蜂。闲来无事,弹琴奏乐,交几个酷爱山水的知己吧,不成想来者多是绣花枕头烂稻草,衣冠楚楚的蠢才。
   腰缠万贯,有钱无脑的钱万才,成日里以欺压百姓,强抢民女为生为乐的白痴,对于这样的劳什子,真让人忍不住想破口大骂。但基于文明社会的要求,只好放下愤怒,在心里百般的鄙夷一番。
   如此无知之人,在我等平平女子之中都这么不受待见,那让才貌两全的苏才女委身迎合他,简直堪称赤裸裸的羞辱嘛!
   钱万才色心不改,多次上门骚扰,欲以千金纳小小为妾,终被小小断言拒绝。碰了一鼻子一脸的灰,面子上自然挂不住,甩袖愤愤而去,徒留一句:“你有才貌,我有财势,得罪了我你可要小心!”
   说他是小人,那他还破罐子破摔,真不干什么光彩的事。
   既然你坚决不从我,也只好吃吃苦头。
   在这样求爱碰壁又遭人鄙视的情形下,孟浪和钱万才还真是惺惺相惜了,导演一部绝伦的戏码,一点也不难,不就是死皮赖脸的为难人吗?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孟浪遣人到苏小小住处,蓄意让其陪酒。小小两次三番拒绝,还是无济于事,不妨就去会会这个无聊之极,脸皮不是一般厚的老男人!
   满腹火气的孟浪,在看见苏小小的美貌时,忘记了燃起怒火。
   寂静了好久,孟浪才干咳一声:“苏小小,你可知罪?!”
   “我本烟花中人,哪里知道老爷们会对我如此厚爱,三请而不敢来,竟成大罪?”
   只一句话,赫然间,孟浪竟震没了音儿。故声严厉道:“你要求生,还是求死?”
   小小一脸调侃。
   “爱之则欲其生,恶之则欲其死。全在大人的手中,我怎能自定?”
   想来这样的话还是稍微的满足了一下孟浪的虚荣心,他得意忘形起来:“利嘴巧舌,并非实学,倒要看看你的才情如何?以梅为赋,做首词吧!”
   孟浪这个贼人是有意刁难的。当然,彼此心里都明了。
   苏小小不假思索,信口吟道:
   “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
   若要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不卑不亢的言语里,流露了一个女子诗情才智。纵使风尘,不过是以青楼为净土,青眼观浊尘罢了。
   转眼间,春意阑珊,秋季悄然。雪忽落,染白了钱塘的青山,雁影成双。
   苏小小病卧床榻,回想当日望梅吟诗,倒宛若一场大梦初醒,恍如隔世了。
   当日,一句:“借诗讽喻、藐视朝官罪,判苏小小入狱。”柔弱的苏小小就在囹圄中苦熬半载,煎熬半年。
   这就是一个朝廷官员,在那个灰败的年代里所存的天理!
   再次回到西泠镜阁,已是物是人非。行至石屋洞,望着石罗汉。
   阮郎走了,鲍仁去了。
   在内心深处,阮郎之于苏小小是不同于别人的。她心中深爱交织,亦难免不了对阮郁的痴怨。
   “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
   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于潜绢事无?”
   这样的言语流淌在满是伤痕的心田,如何不痴怨?
   鲍仁的一去了无音讯,也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苏小小想着,这人世间终究是:
   “交际似浮云,欢情如流水”。
   到头来,我的心迹有谁知?我的情意又有谁懂?如今再别无所求,只愿埋骨于西泠,不负我对山水的一片痴情!
   在煎熬难耐的等待中,终究逃不脱。失了魂,落了魄。从此,“慕才亭”边,西湖柳岸:
   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一生的追求,也是鲍仁在苏小小死后唯一能为她做的。
   也许,仅此而已了。
   对于鲍仁这样的男子,内心还是有些许好感的。
   “人之相知,贵乎知心,知我心者,唯有小小。”
   能够说出这样话语的男子,也不会太过于薄情。
   只是,为何上天有意捉弄?等到了仕途风光,马骥千里之时,我满怀欣喜的来找你,却无缘再见你最后一面,只能让我为你建一座青冢,暗自伤神垂泪?
   有些情爱,宛若断线纸鸢,结局终究只能悲余手中残线。在无数个与你相知的夜晚,最幸福的事,不过是你熟睡后,手里能执起你的一缕青丝,在温热的掌心把玩。
   这样的结局看似伤婉,不过想想还是好的,只有这样,苏小小给鲍仁留下的才是一生的牵念。倘若真的得以相见了,以后还会衍生多少苍凉?我们无从得知。但作为局外人,我们内心都明了,倘若他们真的是相见、相知了,最后相离了,受伤的还会是苏小小,还会是那个喜欢在微风中凝眸浅笑的婉约女子。
   感情,有的时候,紧逼不得。只有留下一些空白,有时或者是遗憾、残缺,也比彼此折磨到底强的多。日后回想起来,也不至于那么逼仄。
   鲍仁为苏小小建了墓碑,只希望她在九泉之下,能得以安宁。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当我用笔一字一句抄写完这首诗,字在瞬间,心仿若经历了千年。
   金粉六朝香车何处 ?才华一代青冢犹存。
   再美好烂漫的故事,经过千百年,也会被世俗打磨的铅华不再,但苏小小遗留在那个时代的文字,字字含泪,句句滴血。依然让人感动,让人隐约还能听到那珠玉落盘的清音。
   苏小小的朝露一生,最后只凝结为短短的十九载,无非是一种遗憾到骨子里的悲哀。
   只是,在昏黑的尘土里,她悄寂的开出花来,寂静的在西泠河岸,享受独属她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如果有机会,我也想毫无忧虑的走在西泠河岸,只为回想那个曾经在这里花开花落的女子。尽管无缘得以相见,也在内心深处遥寄一束香火,不为怜惜,不为敬仰,只为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苏小小的一生,她悲凉的赋予了等待,只为等待一场又一场的人走茶凉。

共 539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代才女苏小小,命运坎坷,红颜薄命,曲折的情感和飘零的身世,使她饮尽孤独,饱受人间冷暖,含恨而终,其刚烈、高洁的品性,身入浮尘心不染,令人赞之,叹之。作者倾情追溯苏小小一生,结合相关文学史料,再现她的爱情经历、身陷囹圄依然傲骨清芬的气节,生命虽短,却是万世留得芳名,令人起敬!文章行文如水般温婉丰润,深入细致的领会、解读,秀骨柔情俱现,读来深入心灵,并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值得一品。【编辑:冰煌雪舞】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416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2-04-15 11:48:35
  读此文,内心被苏小小的才情、品性,飘零的身世、短暂的生命所触动,而文章独特的行文方式,幽远深邃,感染人心,给人慨叹,引发怀想!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贾语韩        2012-04-15 11:56:14
  回首历史人物,有太多人追忆所谓的文学泰斗,羁旅过客。
   想起风尘女子,心突然就疼了。
   她们在曾经辗转的岁月里,暗自飘零,生命在别人的眼里,终究如浮萍。
   于是,不忍,不忍她们淹没在滚滚红尘中,只愿用自己粗鄙的文字,聊表纪念。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