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雕塑 古驿雄风 铭文

编辑推荐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雕塑 古驿雄风 铭文


作者:远山春梦 布衣,16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99发表时间:2012-04-18 15:06:18


  
   古人云:“乾像天,天行健,故为马”。马代表进步,代表奋起,也代表人才。人类的历史就是从马背上走过来的。黑龙江的历史发展,嫩江县的历史进程,概莫能外。
   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是嫩江县也是整个黑龙江历史的转折点。这一年,从吉林乌拉(今吉林市)经伯都纳(今扶余县)、齐齐哈尔、墨尔根(今嫩江县)直通黑龙江(瑷珲)的25个驿站正式开通启用,这一年,也是“边外七镇”之一墨尔根城“筑城永戍”之年。随后,首任黑龙江将军与副都统一员移驻于此,首任北路站官同驻于此,使嫩江成为“诸城都会”和上十站管理中心。“逆藩”吴三桂等“三藩旧部”被举家发遣到各驿站,跑马传递文书谕令。由此,站人便成为开发北疆、守卫边疆、建设龙江的第一批汉人和永久居民。
   冥冥中或许有一种历史奇缘,两位雕塑主创人员,龙平是站人鼻祖吴三桂当年登极称帝处的湖南衡阳人,张庆山则是嫩江县的驿站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三百年后的今天,他们一南一北竟然联手打造出这座驿站文化丰碑。《古驿雄风》通高16米(其中基座高0?86米),八匹骏马与八只鸿雁、一串勒勒车和一名站丁,反复诠释着1686这个闪光的数字。30多米的长度和9米宽度,则预示着建城设驿三百年后,嫩江县的无限发展前景。
   尽管历史的飞鸿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驰入高速公路的现代社会,仍然需要一种催人奋进的龙马精神。
  
  
  

共 5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简洁的几百字注释,把嫩江驿站的来龙去脉阐述的淋漓尽致。请看嫩江城外的驿站雄风,高高矗立于嫩水之滨,他形象生动的体现了三百年嫩江驿站文化的精髓。一位来自当年站人鼻祖吴三桂当年登极称帝处的湖南衡阳人的尤平,江河嫩江驿站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张庆山,两人联手设计雕塑了这座丰碑,给我们嫩江人民带来许多沉思奋进。我们将沿着这条古驿奋勇向前!推荐阅读。问好大哥!【编辑秋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庞广龙        2012-04-18 19:22:04
  ★真诚学习你的好文章。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