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指间小说】凤妹

精品 【指间小说】凤妹


作者:顾凡 秀才,102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46发表时间:2012-05-01 22:39:37
摘要:她是一个来自乡村的老实巴交的妇女,为了凑齐五月份的人情份子,她宁愿多干几家保姆工作,可是……

凤妹,一个四十多岁地道的农村妇女,一米六的个子,短发。因为她的名字中有个凤字,嫁到水塘村来后,隔壁有个大她几岁的村民便直呼她凤妹,至此被喊出了名。无论老少,均直呼她凤妹。
   凤妹长相一般,准确的讲,也就是一般偏点点下的那种。但她人朴实、厚道、勤劳,对人也很真诚。虽然文化程度也不高,只有个初小文化吧。据说那时因为她的侄子侄女相继出身,家中没人带。凤妹的母亲和嫂子都是个很能干的人,当时正好分别担任了妇女大队长之类的职务,无法请假在家带孩子。这个带孩子的任务也就落在了她凤妹肩头,她中断了学习,在家一心带孩子。听说,现在她的侄子侄女对她都不错,也许是报恩吧。毕竟,凤妹当时为了他们没能继续读书,使她少学到很多知识,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和影响到了她将来的生活质量。而今,她侄子侄女均都有了出息,这一点,她凤妹还是有份安慰的。
   凤妹自从嫁到水塘村来后,其它都还是满意的,自己也很快适应了这个村的人际关系,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劳作,婚后也有了自己的儿子。虽然丈夫家境不算好,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日子倒也过得去,因为那时毕竟孩子还小,开支不是太大。可使她最不开心的是她和婆婆的关系日夜紧张,两天三天一大吵,三天两头一小吵,这让她的丈夫犹如关在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无奈之举,丈夫只好决定将她带到城里另辟蹊径。一是为了回避和缓解婆媳的关系,二是也为了到城里挣点钱改善改善家境,毕竟儿子很快就要上大学了。
   凤妹的丈夫是个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会修理自行车和摩托车等等,据说手艺很好,别人不会的“疑难杂症”他大都可以解决。就凭这手艺,本该吃碗好饭的。可哪知到城市后,各方面开支更大,再加上他家本来也没什么积蓄,需要租住房,租店面。就光这笔开销就有点承受不起。思来想去,最终只好租了一间便宜的店面,在一个小区的巷子里,来往过客不算多。这无疑又影响到生意不会红火,清淡的生意减少了收入,常有种入不敷出之感。好在儿子上大学那些年,凤妹基本是靠借哥哥的钱给孩子上的。学堂念出来后,儿子心地较高,总想外出闯闯,干出点名堂出来,也想为了缓解父母的生存压力。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儿子在外打拼吃了不少苦头,自己的生活开支倒是应付了,可并没积攒到什么钱,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儿子总想挣点钱娶个媳妇成个家。为了儿子的婚事,她们又咬咬牙在城里订了一套房子。除了首付款,每月需付贷款一千多元,二十年期,这也是一种压力,无形的压在凤妹的心头。
   凤妹平时没什么爱好,用她自己的话说:又没什么文化,也无法看书看报,除了劳动,家务,就是喜欢打个小牌。再说到了城里也没田种了,自己只好帮助丈夫看看店面。
   凤妹来到城里生活,倒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也比以前在乡下时会说话了。她也知道今年春晚好像赵本山没出来,也听说从去年开始,房价好像再难得涨了。她对人尤其客气,只要是她认识的人,只要经过她家的店门前,她必定要热情地招呼到店里坐坐或是喝点茶。她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当然,也都不外乎她们的圈内人:干保姆工作的,或是在一起打个小牌的。
   凤妹虽然年龄并不算大,却有了三分之二的白头发,就连眉毛仿佛也有些灰白了。有时忙起来头发乱蓬蓬的,如冬天的枯草在疾风中撕拽。她想想自己这几年的城市生活,心中犹如打碎的五味瓶,酸甜苦辣麻皆有之。为了能挣点钱贴补家用,她从三年前开始就走进了人家家庭,干起了保姆工作,一月有七八百元的收入。她清晰的记得去年她同时干了三家,一家是上午半天的,另两家分别是每周一三五和二四六下午的钟点工。那一年中,她每月可以挣到一千多元,基本缓解了每月的贷款压力,这是她感到最自豪和满意的。可有时她向亲戚讲起她当保姆的生活,不免嚎啕大哭,她说那是出于无奈的无奈,个中的辛苦,只有她心里最清楚。她知道自己没什么文化,又没多大本事,现在连大学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更何况她呢?也只好干干这样的工作罢了,丈夫挣点钱正好维持生活和其它一些开支。可近一两年就不同了,她常说:小辈子们都上来了,因为她家也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意味着她家各方面的人情开支又会接受更大的挑战。
   春节前,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多方积攒,筹集,才使春节顺利度过。春节光来她家拜年的小辈子们的压岁钱就去掉一千好几。每人一张红的,一百元,十几个孩子就是一千多元,外加请客等等各种开支,三四千元随便用去了。本想春节过后心中可以稍稍轻松一下。前不久由于经常头晕,有时有失去方向感之感觉,丈夫劝她不要再做那么多家,回掉两家钟点工,就做一家半天的就行了,也好调养一下身体。谁知,今年是龙年,亲戚朋友的喜事一桩接一桩。单就五月一日至六日这次长假,她家就有五场酒要去喝:侄子新房子装修了工酒、侄女孩子一周岁、侄子女儿结婚、另两个是买汽车,需要前往祝贺。就拿一家五百元算,也要二千几呀。这二千几百元从何而来?她又发愁了。两条愁云紧锁的眉毛,紧蹙在眼睛上面,像山岭上灌木丛顶的寒霜。目光也暗淡了许多,长长的瓜子脸上又多了几条干湿皱巴巴的纹路,如晒干的甜瓜皮。
   这是三月初的一天下午,又看到凤妹骑上了那辆破旧的三轮车,穿梭于几个中介信息部的店前。这次,她想让信息部的人帮忙她再寻找一家需要下午做的和晚上做的,因为她每天上午半天那是一直都在做着的。她又分别给各个信息部都留了电话号码,拜托他们一旦有需要有消息,立即联系她,哪怕多给些信息费也没关系。她想:只要再能联系到两家,她们五月份送人情份子的钱就不成问题了,因为现在毕竟才是三月初嘛。她连平时喜欢打的一角二角钱一张的小牌也无心去玩了。有时她抽空到乡下拔点小菜来卖卖。可到乡下来回一趟的乘车费就得十几元,卖一次菜可赚个十几二十几元的。
   这天,她木讷的坐在自家店门前,丈夫给人家修锁去了。她又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又看,惟恐有未接电话的显示。可看过来,看过去,仍是没有任何显示和动静。当她的眼睛掠过中指上带着的一枚金戒指时,她不禁心中一紧!那可是母亲临终前给她留下的唯一遗物啊!难道把它卖了或当了不成?她无力地摇摇头。
   她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在世时,凡是她心中有不快之事或遇到什么困难都是母亲帮着解决。想起了母亲临走时已无法开口说话了,但她心里明白。就在母亲奄奄一息之际,她用尽生平最后一点力气,毫不犹豫地从手指取下这枚戒指交到她手上,眼睛紧紧地盯着她,示意她戴上的情景,她心如刀割,两行滚烫的热泪从她那干涩的眼里滑落下来。
   猛然,她握在手中的手机响了!
   “喂,是凤妹吗?”
   “哦,是我是我!”凤妹突然回过神来,兴奋的急切地站起来回应着。
   “噢,凤妹,我是你大婶啊。”凤妹听着声音有点不太对劲,手有些微微发抖。莫非?
   “我给你讲啊凤妹,今年五月是你大伯的八十大寿,邀请你们下来吃酒呀。啊,别忘了,五月十六啊!”
   凤妹怯怯的重复地听着,手里的手机差点滑落到地上。她愣愣的一屁股跌坐在木板小凳上,两眼直直地望着前方,心中一片迷茫。
  
   写于2012年3月25日夜
  

共 28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凤姐,一个勤劳能干的女人;凤姐一个任劳任怨的女人;凤姐,一个重情重义的女人。为了抚养侄子侄女,她中途辍学;为了儿子,她城里买房,为了还贷,她不舍昼夜地工作;为了处理好各种人及关系,她疲于应付各种开支,一次次捉襟见肘。凤姐是个性的,但又是共性的,从她的身上折射出亿万底层百姓的艰辛与困苦。这正是作者的善良所在,忧思所在,不难看出作者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甚至作品还含蓄地对当今社会提出了一些质疑与一定程度的愤懑。写实主义作品。推荐阅读。【晗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02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菊惆        2012-05-02 08:27:42
  生活中的好题材。欣赏了,问安,远握。
王者的忧伤
2 楼        文友:荷青        2012-05-02 11:13:26
  欣赏好文,学习了!
喜欢文字,用文字诠释生活!
3 楼        文友:顾凡        2012-05-02 18:46:37
  最感佩晗夫老师点评能深入作者思想,能挖掘作品灵魂!感谢鼓励与推荐!顺颂编安!
4 楼        文友:顾凡        2012-05-02 18:48:26
  感谢菊惆社长的光临与激励!遥祝工作顺利!远握!
5 楼        文友:顾凡        2012-05-02 18:52:30
  深深感谢荷青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向大家学习!遥祝工作顺利!远握!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