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海蓝.影评】《建党伟业》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精品 【海蓝.影评】《建党伟业》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作者:姚明飞 秀才,140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956发表时间:2012-05-05 11:59:18
摘要:导演在《建党伟业》中悉心刻画的人物形象都将深深的铭刻在观众心里。中国共产党成立90个春秋了,让嘹越的赞歌响彻大江南北,让英勇的名字永载史册。

《建党伟业》为和庆祝建党90周年的嘹亮赞歌,于红色的七月来临之前隆重上映。该影片以中国近代朝代频繁的更迭为题材,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血与火的经历。从同盟会成立到宣统帝下诏退位,从袁世凯登基到张勋复辟,封建主义势力一直在苟延残喘。民国的建立换来短暂的安宁,然而国家一直在受辱,人民一直在吃苦。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共产主义思想一直在传播,游船上的秘密会议换来了开天辟地的中国共产党。纷繁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顽固不化封建腐朽的行尸走肉,也有着无数精英为革命奔走呼号的伟岸身影。在短短120分钟的影片里,每个人的音容笑貌不能详尽,然而韩三平、黄建新执导起来却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将每一个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动传神。
  
   在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有两次是历史的倒退,一次是袁世凯称帝,一次是张勋复辟。导演在影片中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与细节描写刻画了这两位人物封建腐朽、愚昧不化、奸佞凶狠的形象。宣统帝下诏退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凭借手中的军权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当他问道官僚们应该学习哪国的政治制度的时候,他已经将无数革命者的心愿忘得干干净净,漏出了妄图复辟的野心。当黎元洪回答他的提问时说到:“大总统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时袁世凯哈哈大笑,虽说他说了:“都民国了,不要君君臣臣的了”但他的内心依然膜拜着封建君主专制。当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是袁世凯作为一个中国的领导人有了他应有的愤怒,他大声指责日本罪恶的行径,摔掉条约书。这里将袁世凯作为中国人应有的荣辱感表现出来,但在称帝的梦想与中国的荣辱僵持不下的时候,他无耻的选择了卖国求荣。从此四万万中国人民的尊严便埋葬在袁世凯妄想称帝的一己之利中。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袁世凯妄图复辟招来了责罚,时任不久便四面楚歌,枪声鹊起。逆流而为的袁世凯被众叛亲离,在行将就木的弥留之际依然深情地注视着流光溢彩的龙袍,用手绢仔细的擦拭。表现了袁世凯对于封建制度的依依不舍,一个永远走不出封建泥淖的人,用他细微的动作和眼神向观众传达了他称帝的奢望。袁世凯终于穿上了龙袍,只是他不再有脸面再面对这个自己背负了的世界。在稀稀疏疏的哭声中,他凄凉而孤独的躺着,他的皇帝梦连同疲惫的身体一起沉睡。导演通过这几个情节的设置以及眼神动作的细节描写,一个封建腐朽、自私无能的形象便展现在观众面前。
  
   张勋的出场以炮火与杀戮作为铺垫,导演通过几个简单的镜头向观众交待了人物粗野蛮横的性格特点。张勋率领官兵查封参政院,在会议上破口大骂,,态度蛮横,作威作福。这简单的一个情节将张勋的强盗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张勋又是一个居心不良、谄媚作态的奸佞小人。在天子脚下他趴在地上哭着向薄仪表露虚伪的忠心,对于皇帝的放风筝的无理要求都欣然答应,可见他浓厚的君臣观念,顽固不化的封建思想。
  
   从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共产党建立,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奔走呼号。导演在本片中着重刻画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三人,除了分别表现了他们的个性之外有以他们三人为代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有远见卓识、善于思虑、英勇无畏的形象。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陈独秀、李大钊一直并肩作战。听说了袁世凯卖国求荣的消息之后,两人迅速回国,从此便展开了漫长而艰难的救国救民的斗争。这一个情节表现了陈独秀、李大钊两人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责任感。面对国内纷纷扰扰的政治变化,陈独秀与李大钊一直保持冷静的思考,对于中国的现状他们有自己的见解。陈独秀主张学习新文化,李大钊主张学习新的共产主义思想。要想救国必要改革,要改革必要有冷静的思考,而两位就是狂热政治潮流中的冷静思考者。然而,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要有大无畏的奔走呼号者,两人也正是黑暗里熊熊燃起的第一把火。在导演的荧幕上陈独秀身着长衫,看似文弱。然而他的内心却挤压着怒火,言辞中喷薄着力量。在北大的校园里的演讲,慷慨激昂,在工厂里的演讲神情激动。陈独秀用弱小而坚硬的拳头和沙哑而决绝的声音呼唤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李大钊目光如炬,发如钢针,他坚定的同陈独秀站在一起,讲述着《庶民的胜利》期待着中国的新生。
  
   凡是有大作为者必有坚定不移之决心,殊死搏斗之勇气。陈独秀因组织游行而被关在监狱里,在承受了一个文人不能承受的折磨之后,依然坚定。当他走出冰冷的铁门时,面对太阳他昂首挺胸。游行依旧、演讲依旧、呼喊声依旧,从来不曾放弃更别说低头。李大钊先生在五四运动中同学生一起,走在大街上游行,大声指责卖国贼的行为。政府官兵将其残暴的殴打,在流血中他依然斗争着。这正是导演所要表现给观众的斗士们的拳拳之心,铮铮铁骨的形象。
  
   毛泽东——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缔造者。在任何谈到共产党的历史的时候都不会使其失去应有的光辉。然而,在本片中导演除了表现毛泽东善于思虑、英勇斗争的英雄形象又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有情有义。导演通过几个情节表现了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善于思虑的伟大形象。情节设置恰到好处,不显得僵硬又不显得做作。如:毛泽东在军营里为大家讲解民主,当战友问道为何袁世凯当总统时他意味深长的说因为袁世凯手里有枪。当同学为袁世凯的卖国求荣而集会游行时,他则坐在床上蹙眉深思。当同学们来到去法国的码头上,毛泽东则毅然决然的留下来,他说:“中国比任何一个地方的情况都要复杂”。这正是表现了毛泽东的善于思虑、远见卓识。另外导演还设置了与杨昌济先生以及其女杨开慧的几个情节来表现毛泽东作为一个普通人有情有义的形象。他主动要求去北京为赴法留学生募捐,说是可以看看杨先生,当杨先生病危时毛泽东悲痛万分,这就表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个学生对于老师的尊崇。毛泽东也有爱情,他与杨开慧的爱情真挚热烈,虽然是在动荡的年代但爱情却不为之失去光彩。杨开慧与毛泽东比身高,毛泽东抱着杨开慧看烟花,毛泽东为杨开慧留在北京,两人私下结为夫妻,这些情节都表现了毛泽东细腻的感情。导演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时代伟人复杂的荧幕形象。
  
   今天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艰难的岁月,不会忘记那些躺在历史长河中的身影。他们有的臭名昭著,有的备受尊崇。导演在《建党伟业》中悉心刻画的人物形象都将深深的铭刻在观众心里。中国共产党成立90个春秋了,让嘹越的赞歌响彻大江南北,让英勇的名字永载史册。
  
  

共 25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厚重有力地阐明了《建党伟业》这部影片的主题“该影片以中国近代朝代频繁的更迭为题材,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血与火的经历。”,然后又用对比手法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影片中塑造的几个两派主要人物形象,“导演在影片中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与细节描写刻画了袁世凯和张勋这两位封建腐朽、愚昧不化、奸佞凶狠的形象。”“导演在本片中着重刻画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三人,除了分别表现了他们的个性之外有以他们三人为代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有远见卓识、善于思虑、英勇无畏的形象。”而后强力铿锵收尾“导演在《建党伟业》中悉心刻画的人物形象都将深深的铭刻在观众心里。”。结构清晰,分析细致生动合理,是一篇很不错的影评。学习欣赏,问好作者,推荐阅读。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0523】 编辑:啼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啼妃        2012-05-05 11:59:37
  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厚重有力地阐明了《建党伟业》这部影片的主题“该影片以中国近代朝代频繁的更迭为题材,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血与火的经历。”,然后又用对比手法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影片中塑造的几个两派主要人物形象,“导演在影片中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与细节描写刻画了袁世凯和张勋这两位封建腐朽、愚昧不化、奸佞凶狠的形象。”“导演在本片中着重刻画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三人,除了分别表现了他们的个性之外有以他们三人为代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有远见卓识、善于思虑、英勇无畏的形象。”而后强力铿锵收尾“导演在《建党伟业》中悉心刻画的人物形象都将深深的铭刻在观众心里。”。结构清晰,分析细致生动合理,是一篇很不错的影评。学习欣赏,问好作者,推荐阅读。
  
   编辑:啼妃
如果他朝得到宝剑在手,扬威于天下应是我。
2 楼        文友:锦妤        2012-05-05 14:03:32
  飞的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深度……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