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杂文】平凡而火亮的母爱

精品 【江南杂文】平凡而火亮的母爱 ——读水柔宝贝散文《五月,康乃馨飘香了》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81发表时间:2012-05-06 09:45:08

水柔宝贝散文《五月,康乃馨飘香了》,文章语言朴质,没有特有的修辞手段;她笔下的母亲也很平凡,没有惊天伟业,没有过人的智慧和故事,但是,作者的文章和她笔下的母亲却是感人的。感人就在质朴的文字里写出了质朴的母爱,把平凡的母爱写得火亮感人。
   母亲是平凡的,就是这样一日三餐,地里家务;母亲是不平凡的,他们养育大了儿女,又帮着儿女养育儿女,把所有的累留给自己,把所有的方便和幸福尽量多地给儿女,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母亲。作者这篇文章写出了天下普通而平凡的好母亲的共性,文章也写出了她的母亲的个性。这些共性和个性,在作者正面和侧面的描写烘托中,把一颗平凡而火亮的母爱之心像红红的灯笼一样挂在了我们面前。同时,作者展示的和母亲的关系和情感经历,又给着我我们以有力的现实思考和启迪。
   【一】女儿独特的叛逆经历,烘托出了母亲具有个性的爱——严而不溺。这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给我们以现实的反思。
   文章没有回避而是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对母亲的违逆,甚至以躲开母亲躲开家为快乐。小时候的调皮,母亲经常的责备,我没有感觉到爱,感觉到的只是一种约束和不自在。文章真实地记录了母亲对作者的严厉,记录了作者和母亲的对抗,记录了作者离开母亲时的那种快乐心理。这些,都很好地衬托出母亲的真实和个性,侧面表现了母亲的爱子方式,严而不溺。母亲的教育方式,又给我们以现实的思考和反省。
   “小的时候,因为我的调皮和倔强,没少受母亲的责备,可以说我是在母亲的棍棒之下长大的。”母亲就是这样平凡,她的教子手段也是这样平凡,所以,她没有“虎妈”“鹰爸”们那样轰动的故事,她也就没有办法成为今天网络的“宠儿”。作者对母亲的教育方式是对抗的“这样的光阴维持了15年之久,我以我的沉默对抗母亲的严厉。”十五年,母亲不会没有察觉到女儿的对抗,但是母亲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她的“棍棒教育”。
   联系今天的现实,我们不得不说,作者能成为一个“好人”,与母亲笨拙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想想我们今天不少家庭采用的“民主”“赏识”教育,他们教育出来的子女都是成功的吗?孩子的成长需要强制的约束力,就像成人世界里有监狱,有警察,有死刑,可是仍然有那么多人犯罪一样,如果孩子的成长里没有了足以威慑人的约束方式,一个孩子真的能“人之初,性本善”吗?网络上曝光的那些自私残忍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如果他们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作者这样的,他们还有机会成为网络红人吗?我们不敢说作者母亲的教育方式就完全科学合理,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作者母亲这种祖传的平凡的教授方式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
   “直到我中考后远离家乡到数百里之外的柳州求学,才感觉渐渐远离了母亲的控制。我以为,我获得了自由,所以我的快乐是从心底直扬到眉梢,毫不掩饰地流露。那个时候的我,快乐得象刚被放飞牢笼的小鸟,欢呼雀跃。年少时,自是不懂父母的牵念的,只道是逃离了家庭的束缚,便象长了翅膀的小鸟,欲展翅振飞,却忽略了母亲眼里深刻的不舍与留恋。”文章这一段展示的心里历程,不仅写出了母爱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写出了教育的一种真谛:严厉的教育可能在当时并不能赢得被教育者的欢心,但是,在被教育者经历了一定的社会之后他们自然会感觉到当初的“严厉”的珍贵而感恩于这种严厉;而一些当初给被教育者快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在以后的某个时刻却会成为一种仇恨。一个司机,四十多岁,他的老师死了,他把要去的人送到门口他却没有去,他说了一句话:“他教一辈子书,都是误人子弟。”而这个司机读书时是调皮的,他现在感觉到那个时候老师的放纵没有严厉约束是一种害。还有一个故事:一个男青年被送上刑场,问他还有什么愿望,她说要吃一口母亲的奶,结果,他一口咬下了母亲的奶头,理由是:不是母亲的溺爱,他不会走到今天。
   想想这些,我们不得不感动于这位一点不懂教育学心理学的母亲,她不因为女儿的“对抗”放弃她的教育原则,一直坚持到女儿成人离开。散文详细记叙了作者的叛逆过程和心理,是在真切地反思自己当初的不懂事,没有看到“母亲眼里深刻的不舍与留恋”,没有看懂母亲当时的苦心。我们应该庆幸,正是因为母亲方式的坚守,才有了作者今天反思的机会。作者年少时的叛逆与后来的反思自责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把这种对比写得很鲜明,更突出了母亲具有个性的爱,把这种爱写得很闪亮耀眼,给我们以教育的深刻思考。
   【二】“厌”而不弃,不仅展示了母亲巨大的包容承受力,更写出了一种割不断的血肉情感,把母亲的爱写得厚重感人。同时,让我们从父母的角度反思代沟下的“家庭”关系。
   母亲知道“我”厌烦家里,但是母亲没有像很多母亲那样责怪“我”,更没有像有些母亲那样诅咒“我”,反而是一如既往地牵挂。文章通过正面描写母亲的形象,通过写我的感受侧面衬托,两种笔法的交替,把母亲不离不弃的爱写得生动感人。“我”一离开就是六年不回家,这可以看出“我”腻烦母亲的程度之深,可是母亲有的不是怪,不是恨,而是一如既往的爱。
   我终于能离开母亲了,“我的眉心里,涨满了幸福与欢乐”,而“母亲眼里集聚的忧郁和担忧更重了”,这鲜明的对比描写,写出了女儿的不懂事,写出了深沉的母爱。在母亲心里,女儿永远是要人操心的孩子,不管她怎么不懂事,怎么叛逆,她终究是自己的女儿。作者的母亲没有像很多的母亲那样洒脱,没有自己去过自己的自由生活,还是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作者快六年没有回家了,这是一个什么数字?这六年里有着多少的牵挂和思念?在一些母亲的心里,这六年是足以成为仇恨和“没有”的——当自己从来就没有个这个女儿。可是作者的母亲没有,一旦看到自己的女儿回家,母亲那种无法抑制的喜悦还是从那沧桑的脸上表现出来:“下了车,我只唤一声,母亲的眼泪便如掉线的珍珠,扑簌簌地往下落。”这是一种“苦”尽“甘”来的复杂的眼泪,里面堆积的是担心,是牵挂,是害怕,看到女儿了,自己的女儿终于回家了,她没有抛弃她的父母和家,一切都放下了,怎能不流泪?
   “回来了就好,我和你爸还担心你在路上有什么事呐。”“当我望向母亲的时候,我分明看到她眼里有闪烁的亮晶晶的东西。”这泪光里,包含着的是怕,是盼,是女儿终于回家的高兴。“来,芳崽,我来提行李,回家吧。”作者笔下的母亲可能和千千万万母亲一样,都是爱,但是爱的方式就是这样的不同,作者母亲的爱是普通的平凡的,却又是这么具有震撼力,特别是“回家吧”三个字,包含着万千的情感,有对作者六年瓢泼辛苦的抚慰,有对女儿回家的欣慰……这些都与女儿六年的不回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六年不回家,母亲有着的不是恨,有着的是深深的爱。文章描写了面对邻居长辈们的问询时母亲说的话,“语气里分明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自豪”。
   作者在外漂泊,母亲更加关注女儿所在的城市,因为这里牵涉着女儿是否高兴,女儿是否平安。非典时,母亲竟然千里寄药品,包裹上那普通的字:“芳崽,自己在外照顾好自己,你从小身体不好,要注意,少买点衣服,多吃点饭,身体重要。”这就是一个农村母亲的爱,像泥土一样普通的语言,却像泥土一样有着巨大的滋养力。
   在作者做母亲之后,母亲又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女儿家的一切事物,家务,带孩子,仍然爱拉扯一些鸡毛绿豆类的事情。女儿仍然有腻烦的时候,一个眼神,母亲就知趣地退出去了。但是母亲没有责怪和埋怨。
   散文就通过这些正面的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母亲的一言一行,把母亲带到了我们面前,更写出了一种烙印般的爱。这种爱的伟大就是“厌”而不“弃”,不管子女怎样厌烦母亲,母亲永远不会放弃她习惯性的“爱”——牵挂子女,包容子女,为子女继续做一切。
   作者和母亲是有代沟的,“对于母亲的不理解,甚至于敌视,认为母亲总是偏心的,不爱我的,她所有的爱与关心都给了弟、妹……”“却也能够察觉到我与母亲之间那层冷漠与隔阂,我生性倔强而自我,总觉得有万般言语、千般感恩却无法与母亲倾诉。”就是这样,作者最后能理解母亲,为什么?作者的散文在讴歌母亲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家庭问题。如果说作者的母亲是没有文化的一代母亲,那么我们现在的母亲们呢?我们有文化了,我们怎样才能在严厉教育子女中又不给子女心灵的伤害呢?作者笔下的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考之路:作为母亲的不能处处凌驾于孩子之上,特别是孩子懂事自立之后,应该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父母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地做好角色变换:约束者,交流者,引导着,参谋者,包容者,宽容者。作者的母亲就是一个有着深爱的普通母亲,但是,她和子女相处的过程无形之中体现出了这么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影视里面经常展现这样的家庭关系:父母和子女关系的尖锐对立。现实里,这种家庭关系也不少。为什么?不就是作为父母的在子女成年独立之后,仍然不改变“控制”角色吗?小树苗要长直,我们给它绑一根笔直的木棍,这没有错。但是,它已经能经受风雨了,我们还死死地绑着它,就会把树干弄成又一种畸形。父母和子女的相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从作者母亲的身上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不要只知道付出爱,更要懂得怎样爱。
   【三】漫长的悔悟,烘托出母爱的平凡而宝贵。同时,从子女的角度给我们提出了处理好家庭关系的思考。
   作者的文章不是简单地讲述母亲的故事,而是处处在写作者和母亲的关系中写作者的思考,写出了和母亲的矛盾,写出了母亲的容忍,文章写出了作者的感悟过程。这个感悟过程有点漫长。在作者十五岁的时候,她没有感觉到母爱,有的是离开的渴望:“直到我中考后远离家乡到数百里之外的柳州求学,才感觉渐渐远离了母亲的控制。我以为,我获得了自由,所以我的快乐是从心底直扬到眉梢,毫不掩饰地流露。那个时候的我,快乐得象刚被放飞牢笼的小鸟,欢呼雀跃。”作者十九岁时,仍然没有发现母爱,有的是忘却:“我的眉心里,涨满了幸福与欢乐,那个时候,19岁的我与心爱的男友双双选择了南下,在广东的一座繁华的城市里,迷醉于灯红酒绿之间,竟不记着纯朴的乡村里,有日思夜想,日夜牵挂我的母亲。那是个迷乱的年华,流逝了我所有的静好。”作者六年之后回家,表现出的还是对母爱的忽视:“‘唉呀,真是的,担心什么呀,我都这么大啦,又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头一回出远门。瞎操心。’我脱口而出的这句话,并未想过会伤害到母亲的心。”
   这也许是青年人的一种特点,也许是一种“通病”,朱自清和父亲也是对立的,他也是在二十多岁时才领悟到了父爱。二十多岁明白了父母之爱?有点漫长,这正说明了父母之爱的普通而平凡,起码作者母亲的爱是这样的,它没法惊天动地,突然给作者以心灵的撞击。二十多岁后明白了母爱,不晚,这正说明了母爱的贵重,不然,作者不会珍惜。
   作者的文字里处处充满着对过去忽略母爱的反省和自责:
   “我以为,我获得了自由”一句,写出了作者今天的对那时幼稚举动和想法的悔悟;“辗转换了一次车才回到家。透过模糊的车窗,遥远地看见一抹熟悉的身影,倚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静静等待、守望。是母亲。没错,是母亲。这才感觉到心急如焚。”这是作者几年后回家的镜头,虽然作者没有去总结母爱,但是作者心灵的母女之情在跳动,这也表现出作者随时都在感受着母亲,这是后来彻悟的基础。“忽然地,我就惊觉到了自己的残忍。对于母亲的关爱,我原是抱着这样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怪她的杞人忧天,生硬冰冷的一句话,是拿着刀在刺她的心呀。我低头不语,但喉咙里象堵塞着一块什么东西似的,欲语凝噎。沉默着跟在母亲身后……”作者的自责,作者开始反思自己,她的情感已经从抱怨母亲变成了鲜明的自责。作者虽然此刻还没有完全去思考她母亲的伟大,但是,这种反思已经非常珍贵,它成了改变家庭和母女关系的关键。
   在作者做了母亲之后,虽然对母爱有所认识,但是并不深刻,所以面对母亲的唠叨还是会表现出“极不耐烦”,还是会给母亲“一记冷漠的眼神”,“虽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与真心疼爱,却也能够察觉到我与母亲之间那层冷漠与隔阂”。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明显感觉到,作者在成长过程中,她的心灵在不断地感受母亲,感受母爱,她的心灵不仅是自责,而且是一种矛盾中的挣扎和矫正,矫正着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和理解。
   一直到今年四月,母亲离开作者一个多月后,作者才从内心深处突然发现了母爱的可贵:“才开始觉得母亲的可爱,那些唠叨的话题里,也有着最浓郁的亲情,是母亲为我铺就了一条轻松的路,为我搭建了一条坚固的桥,在我的人生路上,为我保驾护航,为我处理大事小事,才让我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心无旁鹜地工作、学习。”作者的这一段感悟值得所有的子女们作为座右铭。走进农村,这种感受会让我们觉得作者的话更具真理性,农村里的老人们,为子女的外出打工挣钱建立了一个牢固的后方,他们在家里种着地方,自己养活着自己;在家里照顾着孙一辈的生活和学习。可以说,今天的母亲们不仅养活着自己,养大了儿女,他们实际上还养育着孙儿素女们。作者的感悟是漫长的但不算晚,毕竟母亲才五十多岁,作者还有的是时间来孝顺母亲。
   这篇散文,作者对内心反省的描写内容,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讴歌了母爱的平凡而珍贵和伟大,而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作为子女,不要只是抱怨父母的不是之处,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发现父母的好,发现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特别是从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去发现父母的爱。安家之后,做媳妇的,做女婿的,更要善于去发现父母的爱,像父母一样宽容和大度,像作者一样善于反省和解剖自己。
  
   这篇文章是感人的,母亲是感人的,作者是感人的;作者的文章,作者的母亲,还有作者,又都是启迪人的。
   “母亲节“要到了,作者把她的真挚情感的描述作为了散文的结尾:“我想在‘母亲节’这天给母亲打个电话,告诉母亲,我想她了。我更希望在母亲回到广东之后,我能够鼓动勇气轻轻地拥抱一下她,就象小时候她拥抱我那样,温馨、安静且甜蜜。有的时候,爱并不需要多么热烈激情的表达方式,一个拥抱就能够代替所有。”朋友们,珍惜母亲吧。
   昨天是在办公室,一位同事给我说:“明天周末要去照顾他的母亲。”我心里酸溜溜的,我说:“能够照顾母亲是一种福!”因为,我五岁就没有了母亲。
   2012-5-5

共 565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母亲节之际,能有如此佳作的赏析与我们一起分享母爱的伟大,一起为天下的母亲祝福真是最大的一件幸事。一直感喟母亲这个令我凝噎的词汇,因为有太多的感动与回忆涌上心头。作者对母亲这个角色的感悟可以说是精细入髓,让文之作者本身会欣慰会感激,让读者透过此文深刻的了解诠释之文的同时,对这份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更是尤为珍爱。作者不惜重墨,对这篇文章的精彩赏析,足见更是重爱之人,令人肃然。推荐阅读。【编辑:鬼无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07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柔宝贝        2012-05-06 12:03:35
  谢谢老师一席点评,比我自己懂得更透彻。老师的点评让我感觉温馨、感动。是的能够照顾自己的母亲,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情。
渴望做一个简单的快乐的女子,素颜清衣、淡扫娥眉、长袖善舞、淡雅清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