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散文】冬谒五泉

编辑推荐 【菊韵散文】冬谒五泉


作者:雪山俯瞰 布衣,49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56发表时间:2012-05-07 10:44:00
摘要:仲春盛夏深秋,园内丘壑层峦,起伏叠嶂,林木葱茏;庙宇依山就势而建,廊通阁连,雕梁画栋,参差错落。园景既多且美,不一足论,此文专为五泉作。

与五泉相望相亲多年,于无雪的冬天独自拜谒,却是头一次。
   皋兰山北麓、兰州城南的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泉得名。蒙、惠两泉,分别在山麓的东西两侧两涧之底。泉水自崖壁、石罅中涌出,飞花溅雪,如瀑似布,泉流泻地,汇流成溪,穿越古柳长杨,向山外流去,势骤声宏。东涧显豁,西涧深邃,两涧皆有古木参天,红墙绿瓦或隐或现。东涧悬空栈道仙登桥下即为“石树青葱,泉流喷薄”的东龙口;西涧自山右拾级而上,是“小蓬莱飞瀑穿云,森林障日,为全山极盛处。”的西龙口。
  
   与苏杭园林迥然不同,五泉山公园真山真水,虽也庭院深深,曲径通幽,却少了苏杭几许平地凿池,就势叠山的雕凿痕迹,多了几番自然情趣。
  
   仲春盛夏深秋,园内丘壑层峦,起伏叠嶂,林木葱茏;庙宇依山就势而建,廊通阁连,雕梁画栋,参差错落。园景既多且美,不一足论,此文专为五泉作。
  
   沿西路循廊而上,穿半月亭至企桥,但见山岩褐淡,与落叶树木浑然一色,如经年古画,肃穆寂然。与此色默然相对,顿有世外非尘之感,心里竟是“合当如是”的坦然。企桥牌坊立柱题刻对联,“想过去么,过去便能通碧落;休下来了,下来难免入红尘。”不早不晚,映入眼帘。忽然想,莫非人人到此,也是如此心意?人道是,红尘多负累,若能走过企桥,便此就能远离红尘,直通碧落,又何乐而不为呢?此刻,山水相约着迎接一个孤客前来谒拜,岂能辜负了天公美意,而不“想过去”?过去自然别有洞天。但见飞瀑溅玉,下自成潭,潭水清澈,水草丰茂。此为惠泉。
  
   太阳自东龙口上升,我从西龙口攀登,在山麓的最高处,邂逅于午时。
  
   五泉中甘露泉地势最高,“久雨不盈,大旱不干”,水味甜醇,如甘露。古人有“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说,“甘露泉”因此得名。不知此泉是否通灵?若夏秋季节,年轻人至此,定会双手合十,虔诚许愿,而后投钱币于泉中,至于欲得甘露,还是另有所求,就不得而知了。倒是人人心有不平,浮燥气虚,由此可见。清冽水面漂浮的俗世纸币,使得甘露泉落入心底红尘了。
  
   山因水而灵,水因月而名,掬月泉,一口七八尺的浅井。每至中秋前后,月亮升起,泉底便出现月影,皎洁玉润,温馨可人,触手可掬,得名“掬月泉”。李白邀月独坐,东坡举杯问天,文人墨客咏月诵月,古已成风。月,自古及今,总伴着瑰奇的想象、清新的诗意,交织着或喜悦或悲伤或愁怅于诗歌中流淌。中秋佳节,品清泉香茗,望泉中圆月,有谁不诗性盎然,忆古思今呢?
  
   文昌宫是五泉山建筑群的最高处,宫前牌楼正反两面的匾额,亦庄亦谐,大雅不俗,妙趣横生,正面“谁教人只管好高上上上上;我替你从容定喘来来来来。”正合了拾阶而上者最真的感受,腰酸背痛,气喘嘘嘘中,眼见目标在望,读得此联于大雅中力从心起,一鼓作气,登临绝顶。背面“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却能给人一种宠辱皆忘,悠然心会之感。
  
   旷观楼邻文昌宫东,站在楼前,极目远眺,拔地而起的楚楚楼宇,布满楼宇之间历历树烟,九曲不回的滚滚黄河,尽收眼底。岭大沟深,雄伟绵延的祁连山隔河与皋兰山遥遥相对,黄河从谷底奔流东向,穿城而过。兰州就处在山之脚、河之滨。
   楼下一纵深五米的岩洞。一泉自洞内出,为“摸子泉”,泉底有彩石瓦砾。传说欲求子女者,须进洞,从泉底摸出圆石者得子,摸得瓦砾者得女。洞口书一对联:“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书写者虽有嘲讽意味,但谁又挡得善男信女为父为母的痴念?
   飞廊殿堂悬空而建,紧贴在山崖,殿堂以栈道为底。从殿堂出来,有铁梯盘旋而下,走在上面似行走在无所依托半空。崖下怪石嶙峋,嵯峨壁立。石隙间有泉水淙淙流出。这里就是是蒙泉所在,东龙口。
  
   若在春夏,定有众多游人身临浅潭,或饮或濯,或淋或嬉。而此时,除了溪声,清风送来的几声禅钟,心中升起一种不期然的惊喜,在这深涧谷底,独自面对奇石幽水,投身于茫苍大化深涧大壑之中,顿觉自己身如蝼蚁,微如尘埃。
  
   有人登山,是为了征服山,有人涉水,是为了征服水。而我,在无雪的冬天,却为山水所征服,还有什么能比为山水美景折服更令人激动?此刻,独自在山水里享受涓水归川的感觉,从心底呼唤这种安适和快意,在山水胜境中放纵自己的天性,该算是一种极为幸福的机遇吧!
  
  

共 17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文笔优美的游记散文冬谒五泉,兰州城南的五泉山没有去过,今日有幸随着作者的蝇头足迹,也领略了一番五泉鬼斧神工的奇妙,何谓五泉?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泉得名。蒙、惠两泉,分控东西两侧两涧之底,似有两条飞龙盘踞其中,故日:东龙口西龙口。五泉中甘露泉地势最高,古人有“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说,“甘露泉”因此得名。掬月泉,山因水而灵,水因月而名,楼下一纵深五米的岩洞。一泉自洞内出,是为“摸子泉”,也有典故出处,传说欲求子女者,须进洞,从泉底摸出圆石者得子,摸得瓦砾者得女。作者行文流畅,架构合理,衔接自然,有与苏州园林的对比,有典故传说的陪衬,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领略了五泉如出水的芙蓉,天然无雕琢的这种纯天然味道。语言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赞! 【编辑 钟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钟声sqz        2012-05-07 10:45:06
  一篇文笔优美的游记散文冬谒五泉,兰州城南的五泉山没有去过,今日有幸随着作者的蝇头足迹,也领略了一番五泉鬼斧神工的奇妙,何谓五泉?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泉得名。蒙、惠两泉,分控东西两侧两涧之底,似有两条飞龙盘踞其中,故日:东龙口西龙口。五泉中甘露泉地势最高,古人有“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说,“甘露泉”因此得名。掬月泉,山因水而灵,水因月而名,楼下一纵深五米的岩洞。一泉自洞内出,是为“摸子泉”,也有典故出处,传说欲求子女者,须进洞,从泉底摸出圆石者得子,摸得瓦砾者得女。作者行文流畅,架构合理,衔接自然,有与苏州园林的对比,有典故传说的陪衬,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领略了五泉如出水的芙蓉,天然无雕琢的这种纯天然味道。语言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赞!
回复1 楼        文友:雪山俯瞰        2012-05-08 22:14:50
  多谢编辑老师精心点评!
2 楼        文友:钟声sqz        2012-05-07 10:53:26
  欣赏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底,文字优雅,宛如五泉之水,柔情隐现,给人以美得享受。谢谢作者赐稿,问好朋友!
回复2 楼        文友:雪山俯瞰        2012-05-08 22:17:46
  问好编辑老师!该感谢的是我啊
3 楼        文友:旷世苍狼        2012-05-07 21:11:17
  作者文笔老道娴熟,让人沉醉其中,如同身临其境,妙哉!
我的微信号是ksclang
回复3 楼        文友:雪山俯瞰        2012-05-08 22:23:37
  多谢苍狼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