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逝水流年*散文』北京散记

精品 『逝水流年*散文』北京散记


作者:月下笛 秀才,170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0发表时间:2012-05-09 14:12:50

一、出趟门不容易
   说起这次去北京还真是不容易。本没有这个打算,只是同学突然提起说:“暑假这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不带你爱人儿子去北京玩一趟呢?”我想也是,这次不去,以后还真的难找到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这是四年读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只要先不回去,就可以不要向单位上请假。于是,我就在学校等着,然后打电话回去叫妻子和儿子坐车赶过来。
   只是暑假学生回家遇上高峰期,买火车票是个难事。室友说他有一个同学在南昌某旅行社可以买到去北京的卧铺票。室友当即就给他的同学打了电话,他同学说明天再回我们的话。等到了第二天,他同学来电话说,现在是暑运高峰期,买不到卧铺票,问硬座行不行?我说算了。因为我考虑到八月份天气热,坐硬座怕小孩受不了,好不容易才去一趟北京还要受罪,也就算了。我本想就此放弃,准备捡拾东西回家。后来我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个专科班的女同学在南昌一家旅行社工作,于是我就给我同学打了一个电话。还真巧,我打电话给我同学的时候,正好她从火车站拿票回来,而巧中又巧的是正好她手中多有两张去北京的卧铺票。等买好了火车票,老婆孩子也从家里赶到了南昌的时候,突然接到班主任打来的电话,说是叫我这几天不能回家,要在学校参加为期五天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听了这个电话,我人都蒙了!这是什么事?早不搞晚不搞偏偏这个时候来搞!我当即向班主任请假说,我单位上有急事,我必须马上赶回去。谁知班主任说得更坚定:“这事我不能作主,你得向院里书记请假!”我的天啊!怎么这么巧啊!我心里想这次北京之行恐怕真的要泡汤了。我爱人说,既然这样,那就算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去,你还是叫你同学把票给退了吧。我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要去,这次不走,说不定以后还就真的去不成。
   我第一次在党的面前说了谎话。我打电话对院书记说,我要带我小孩去北京看病,而且在电话里我把情况说得很严重。后来,书记相信了,批了我的假。还说小孩的病是大事,耽误不得。就这样,我们终于在2005年8月3日下午3时45分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
  
   二、火车站遭遇强卖
   我们是第二天9点多钟到达北京的,下了火车我给我在北京做面包的堂哥打了个电话,意思叫他来接站。堂哥接到了电话,叫我坐公交到前门站,他叫安安(我的侄子)过来接我。和堂哥通完电话,我身上背了个包,一手拎了个包,一手牵着小孩,然后叫妻子走前面我断后,随同拥挤的人流出了北京西站直往火车站旁边的公交站奔。
   公交站人多车多,我们问了好些个人才找到了开往前门的车子,等妻子和小孩刚登上车,车上就有四五个手抱着泡沫塑料箱,头戴旅行帽子中年男子往我妻子和小孩的手里塞冰棒。那些人挨个儿给上车的旅客手中塞冰棍,口中一边说:“冰棍……免费。”我当然也不例外,手里被塞了两三根。等我们这些乘客都坐好以后,那些中年男子开始向我们收钱了。我一听这话,顿时来了气,不由得冲这些中年男子发起了火:“你们怎么能这样做生意的!还有没有一点职业道德?你们简直丢尽了首都人民的脸!”但他们一个个都不理会我的愤怒,而是挣抢着向我们要钱。没办法!出门在外。最后还是付了他们的冰棍钱,而且是较平时双倍的价格付了款。
   车子要开动了,他们又一个个挣抢着冲下车,有的还从车窗跳下去,然后去抢占另一辆公交车,开始他们的下一轮强卖。我妻子和小孩是第一次来北京,想不到这才刚接触北京就遭遇到这样不谐调的音符,我不知道妻子和小孩对首都的文明是不是会大打折扣。后来听车上售票的阿姨介绍,才知道那些人并不是本北京人而是河北来的。不过,虽说是这样,但至少也反应北京在城市文明管理这一块,还存在着欠缺,还存在着不足。
  
   三、外地人在北京
   我们在前门下了车,大概等了十来分钟,安安就赶过来了。都好些年没有见过侄子了,安安个子不高,差不多一米六的样子,一身黑黝黝的皮肤,健康而结实。堂哥的面包房开在北京四环的郊外,坐车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我们先在前门坐公交,二十分钟以后我们又转坐小三轮。等我们到了堂哥的住处差不多已是午饭的时间。堂哥的面包房不是很大,就一间三十平米左右的房子,然后用三合板隔了个三间,一间用来营业,一间用来做面包,然后一间睡觉。堂哥所处的地区全部是商业开发区,大多是低矮而简陋的平房。店铺一个挨着一个,各色各样的店都有。有理发的,有卖小南货的,有卖五金的,有卖饮食的等等。
   这里全部是外地人,有江西的,有河北的,有山西的,有河南的,有浙江的……因为是夏季,堂哥面包房的生意很清淡,零零散散偶尔会有小孩来买雪糕。堂哥说,做面包的人赚钱主要靠的下半年,如果下半年还是没有生意的话,那就肯定要亏本的。堂哥从九十年代就外出做面包,先后去过云南,贵州,四川等许多地方,最后才来到北京,并且一呆就是十多年。
   后来堂哥的弟妹也都来到北京做面包。堂哥说,在外面做生意不容易,尤其是刚出道的头一两年,不过在外面奔波虽说很辛苦但比起在家务农种田还是要强,至少不用风吹日晒,而且行情好的话还可以有些积蓄,不象纯种田一年下来除了吃穿家用就什么都没了。堂哥还说,这些年来北京做生意的外地人日渐增多,光他所在的地区就好几万外地人。外地人在北京做生意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说,做服装的大部分是浙江人,开三轮的大部分是河北人,卖猪肉的大部分是山西人,贩蔬菜的大部分是河南人,开面包房的大部分是江西人……外地人来北京大都是亲带亲、邻帮邻,而且做的都是同门生意,渐渐地就形成规模,形成了特色,这也是他们这些人在外地的求生之道。对于我的到来,堂哥很热情,并叫我在北京的这几天就在他那吃住,还说现在这个时候面包房的生意也很清淡,明天就由他带我们到北京有名的景点去逛逛。考虑到堂哥的住处离北京市区较远,来回坐车很不方便,再加上堂哥的住处也不宽敞,所以我还是执意要住旅社。吃完了中饭,我们就离开了堂哥的家。
  
   四、在清华园的短暂时光
   说起清华大学,一种敬佩之情就会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只是自己生性愚钝,凭聪慧这一辈子是进不了清华的。但心里却一直有这么一个阿Q式的想法:若有机会,一定得去清华园走一遭。现在终于有了这么一个机会,我怎能错过?所以在来北京之前我就想好了要在清华园住上几天。一来可以实现我打小以来就有的一个愿望,二来住在高校安全,三来可以省到一笔不小数目的银子。
   我小舅子的小姨子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她说她有好几个高中时的同学在清华大学读书,她能帮我们住进清华园实不然(在清华大学住宿必须有清华里的学生担保才行)。所以从堂哥家里出来,我立马给小姨子打了个电话,小姨子回电说叫我们坐374公交到清华园南门下,她在那儿等。大概坐了近一个小时的车我们终于到了清华园南门,看到我们下车,一身疲惫的样子,小姨子急步过来要帮我拎包。出门在外能有个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实是件值得欣慰的事。其中方便不说,还有一种他乡遇故人的亲切感觉。
   小姨子径直把我们带到清华大学,然后打电话给她清华的同学,然后我们就在清华大学南七招待所办了住宿手续。南七招待所是一所地下室小旅馆,客容量不是很大,南北两边差不多就二十来间,房间不大也很简陋,里面还有些许湿湿的味道。居住条件也很简单,房间里除了一两张床,一张旧式木桌,一台15英寸的旧黑白电视,再有的就是绿白色的墙壁。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情绪。住在这,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住宿费相当便宜;二来夏季相当凉爽。倒是我喜欢整洁的妻子多少有些不习惯,尤其是小小的公用洗澡间带来许多的生活不便。不过,出门在外总不能与家里相比,还得随遇而安才是。
   清华大学坐落在北京海淀区,离北京大学只有一两百米的距离。北京大部分高校都坐落在海淀区,中关村也在这,可以说海淀区是北京文化科技的中心。另外,清华大学离颐和园和园明园都很近,这也是我之所以选择住在清华的一个理由之一。清华大学很大,整个面积有5000多亩,如果你不是骑车而是徒步在清华园走上一遭,我敢说一定把你的脚走出血泡来。每天外出游玩回来,我都要在清华园里面四处走走,我希望从中能感觉一些清华园内在的东西,希望印证这百年名校独有的魅力,我还希望知道当年文学大师朱自清先生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酝酿出千古名篇——《荷塘月色》来的。但我知道仅凭自己这短短的数日,又怎能看穿清华园百年的风韵?那参天的古树、那典雅古朴的校园建筑、那缓缓流淌着的护园河、那镶嵌着三个“清华园”大字的石坊门,还有那一个个自信而又略带些傲气的清华学子,等等这一切,都只能在我的认识之外。对于清华园,我更多的只是一个局外人,一个匆匆过客。
  
   五、城市风景北京这边独好
   【故宫】
   其实第一站我们游玩的不是故宫,而是娱乐园。之所以现在又把它放在第一位置来叙述,是因为故宫在我看来是到北京最需要去看的景点。就象去西安必须去看兵马俑,去杭州必须去看西湖,去深圳必须去看世界之窗,去南京必须去看中山陵一样,若少了故宫那就等于白游玩了北京。少了那韵含着丰富的历史古文化,见证了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并隐藏着精湛技艺的故建筑,北京就不是北京了,也就是少了那个味。而故宫又是这许多古建筑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我们早上七点左右从清华园出发,然后步行到五道口坐地铁到西直门,然后在西直门又换地铁至复兴门,最后在前门下车。
   等我们到了天安门,已是八点多钟,故宫门前也已是游人如织,人山人海。我问我小孩:“天安门好玩吗?有没有电视里看到的那样雄伟壮观?”儿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还行。”倒是妻子显得有些激动,一种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就象我九五年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到天安门的心情一样。我们每个人在天安门照了几张相,然后随游客一同拥进了故宫。故宫的门票是成人每人60元,学生和儿童半票。因为没有导游讲解,所以我们就在里面花二十元租了一台电子讲解器,然后到那儿它就讲那儿,倒是很方便。
   故宫太大,其中包含的知识点又太多,所以想真正想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彻底了解它是不可能的事。对于故宫的历史,在这里我不想说太多,现在是网络时代,你只要随便一查,便会有一大堆的有关故宫的文献资料。妻子说,故宫值得玩,我问为什么?妻子说:“到了故宫才感觉到了北京。”故宫里游人很多,一不小心就会把人弄丢,所以我和妻子再三叮嘱儿子在里面不要乱跑。可小孩毕竟是小孩,这边才跟他交待的事,一转身就给忘了个一干二净。儿子脖子上挂着个讲解器,这里看看,那里听听,弄得我和妻子时不时的总要找人。在九龙壁的时候就差点把小孩给弄丢了,我们在出口等了近一个小时才看见儿子从里面出来,我和妻子都急坏了,差点都想在广播里喊人了。等我们全部游完故宫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在我眼里,故宫就是皇权的象征,就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只要你愿意,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场场残烈的争斗,一个个可圈可点的故事就会进入你的想象。
  
   【颐和园·圆明园】
   如果说,要我在颐和园和圆明园两者当中选择其一来游玩的话,我会选择圆明园。有人会问,圆明园都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给烧成那样了,还有什么看头?但我不这样认为。不错!颐和园保存的是比较完好,没有受到什么破坏,游客可以看到她的前貌,可以感受到古代皇家园林那种独有神韵和气派。
   圆明园虽然被愚蠢的八国联军给无情的破坏了,但她却有一种沧桑美,一种悲壮美。如果把颐和园和圆明园比做两位美女的话,颐和园就好比西施,圆明园就是姨姬。进入圆明园,面对那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残垣断壁,我更多是悲痛和愤怒。在这里文明被肆意的践踏,艺术被无情的剥夺。在圆明园里你所能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那就是众多导游嘴里都会说的:“历史不容忘记,国强才是财富。”我们在圆明园里逗留了一上午,然后从前门出来打了一辆的士赶到了颐和园。
   到了颐和园,妻子说后悔,我问后悔什么,妻子说后悔没有先玩颐和园,这么好的一个有山又有湖的颐和园没有先玩,却在那荒芜的圆明园浪费了那么久的时间,说我不要选择旅游路线。对于妻子的抱怨,我无话可说,看风景本来就是仁者见山智都见水,各有各的说法。不过,颐和园的人气倒真是比圆明园旺很多。在颐和园,你可以坐上那古色古香的红木游船观看四周的风景,那会是一番别样的情趣,“船在水中走,人醉关山外。”那古代的皇上当年乘船游览颐和园的时候,是否就是此种情怀?
  
   【万里长城】
   我们是第五天去的长城,也就是2005年的8月8日。我们从清华园出发,然后从五道口乘地铁到西直门,再在西直门坐旅游公司的大巴去长城。往返车费每人五十元,一个小时一趟。等我们赶到西直门的时候,前一辆大巴刚好出发,因此我们在车上干等了近一个小时。除了旅游公司的大巴以外,也还有私营小巴车以及个体的士车在西直门等客。说是比国营大巴价格便宜,但我还是选择了坐大巴。
   现在这个年代,私营个体车宰客的事屡见不鲜,还是小心为好。大概十点钟的样子我们终于出发,导游小姐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旅游小徽标,说是好认人,还再三叮嘱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所乘坐的车牌号,以免景区人多走失了。一路上导游小姐就长城景区给我们作了大概的讲解,具体内容现在我已经记不起多少了,倒是她那清甜纯真的嗓音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第一站去的是长城居庸关。居庸关扼山之要喉,自古以雄险而著称。导游规定我们在居庸关逗留的时间是一个小时,自行掌握好游玩时间,一个小时以后到停车场集合,过时不候。这也就是跟旅游团不好的一个方面,到哪都得限定时间,自己不能随意支配时间。所以一下了车我们就跟着人群哄拥而上,争抢着往城墙上蹬。开始的时候我和妻子还能小跑着往上走,越爬到后面感觉越来越吃力,倒是我小孩爬得轻松而愉快,远远的把我们抛在后面。最后,我们还是没能爬上最高处,半山腰我们就折路返回,等我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停车场的时候,一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不过,一个小时过后,终还是有四五个游客没能准点上车。没办法,我们只有在车上等,虽说有言在先,不得迟到,但毕竟是旅游,一切都是为了图个开心,买个快乐,中途落下游客终归是不好的事。还好只过了五分钟的时间,他们五人就上了车,于是就有人提议要罚他们表演节目,就这样我们在欢乐声中又开始了一下站的旅行——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相比居庸关长城来说,可要平缓的多,虽说“好汉波”是在八达岭。只是八达岭的城墙来得更加绵长、更有气势。在八达岭,如果你不愿再费劳苦的话,你可以花上六十元坐揽车上长城。不过,我们依然选择了徒步登长城,倒不是为了省钱,其实玩长城不就是图个亲身登长城的体验吗?
   走过了长城,使我想起了这样四个字:“人定胜天”。在北京期间,我们先后还游玩了景山娱乐园、北京动物园以及西单王府井。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去描述这其中的旅程,因为在我看来,这不是北京所独有的特色,只要是现代大都市,都会有此类风景,西单王府井也不例外,只是各地的名字不同而已。

共 59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跟随着作者的文字,仿佛真的出门旅游了一趟北京城。【出趟门不容易】从难买票到欣喜得票而后又遭遇参加活动不能出行,到最后为了出行给书记撒谎,可谓来之不易啊!【火车站遭遇强卖】像强卖这种事情好像在每个城市里都存在着,为了生存,一些在大城市生活的底层人们寻找各种来钱的路径,他们的行为是和他们的文化层次挂钩的,这是个社会难题,社会进步的同时,一些不文明的恶习会慢慢消除。【外地人在北京】通过做面包的堂哥写出外地创业的艰辛,又写出他乡遇故知的亲近和不打扰的理解。从这里透出亲情和乡情的淳朴和可贵。【在清华园的短暂时光】清华园,几乎是每个喜爱读书的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有幸通过熟人办理便宜的住宿,感受清华园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又忆起朱自清先生对名篇《荷塘月色》的构思,这一节透出一点文人情怀。【城市风景北京这边独好】从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再到万里长城,一路经历,一路感受。通过和妻子的对话可以折射出,每一处景色,每一个人会用不同的目光去观察。就如看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看法。通篇文字,从出发到游玩完毕,一路所见所闻结合个人感情来叙述,有声有色,画面感强。语言质朴,引起共鸣!【编辑:温柔小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1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5-09 14:14:50
  跟随着作者的文字,仿佛真的出门旅游了一趟北京城。【出趟门不容易】从难买票到欣喜得票而后又遭遇参加活动不能出行,到最后为了出行给书记撒谎,可谓来之不易啊!【火车站遭遇强卖】像强卖这种事情好像在每个城市里都存在着,为了生存,一些在大城市生活的底层人们寻找各种来钱的路径,他们的行为是和他们的文化层次挂钩的,这是个社会难题,社会进步的同时,一些不文明的恶习会慢慢消除。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2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5-09 14:15:13
  【外地人在北京】通过做面包的堂哥写出外地创业的艰辛,又写出他乡遇故知的亲近和不打扰的理解。从这里透出亲情和乡情的淳朴和可贵。【在清华园的短暂时光】清华园,几乎是每个喜爱读书的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有幸通过熟人办理便宜的住宿,感受清华园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又忆起朱自清先生对名篇《荷塘月色》的构思,这一节透出一点文人情怀。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3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5-09 14:15:37
  【城市风景北京这边独好】从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再到万里长城,一路经历,一路感受。通过和妻子的对话可以折射出,每一处景色,每一个人会用不同的目光去观察。就如看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看法。通篇文字,从出发到游玩完毕,一路所见所闻结合个人感情来叙述,有声有色,画面感强。语言质朴,引起共鸣!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4 楼        文友:月下笛        2012-05-09 14:28:05
  谢谢小娴。夏安!
一个在文字中寻找生活的人
5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05-10 09:49:0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6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5-10 13:54:15
  欢迎您的来稿,您的美文,流年将为你珍藏,流年因为有您而精彩,欢迎您再次泼墨流年!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