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喜爱它的另类表达——寻找《大秦岭》的瑕疵

编辑推荐 喜爱它的另类表达——寻找《大秦岭》的瑕疵


作者:刘牧之 秀才,230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2发表时间:2012-05-11 16:52:56

喜爱它的另类表达——寻找《大秦岭》的瑕疵
   《大秦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必将对宣传陕西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其中也有很多地方有明显的失误,从热爱《大秦岭》的角度来看,挑一挑毛病也是有好处的。《大秦岭》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字幕中出现错别字。例如,第三集中,蓝田猿人的发现地“公王岭”,错为“公亡岭”;第一集中,战国七雄中的“魏”国错为“卫”国;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姓名误为“赵仆初”。
   二、地名与方位的错误。例如,白鹿原在秦岭山外,不在“秦岭山区”,感业寺也不在“秦岭山中” 。玄奘法师后迁葬于樊川 “少陵原”畔的兴教寺,不是紧依秦岭的“少游塬”兴教寺。第二集中,同期声说,褒斜道的褒河流入渭河,斜河流入汉水。完全说反了。
   三、某些概念和说法不精细。例如,第三集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允吉同期声:“但是现在看起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成就最高的作品,还是他隐居辋川以后,特别是写的叫《辋川集》20首。”这里对《辋川集》交代不清,给人造成《辋川集》仅仅是王维一个人的二十首诗的错觉。《辋川集》实为二人合集。天宝三载至十五载之间,王维常居辋川,和友人裴迪赋诗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共得四十篇,结成《辋川集》,第三集,解说词,公元819年正月,“被誉为‘百代文宗’的文学大家、吏部郎韩愈,却情绪低沉,无奈与绝望笼罩心头。”韩愈谏迎佛骨时,官职不是“吏部侍郎”,而是刑部侍郎。据史书记载,韩愈因此被贬潮州刺史后,同年冬,改判袁州刺史,后召拜国子祭酒,转吏部侍郎。
   四、常识性错误。例如第三集中的解说词说:“就在鸠摩罗什圆寂200年后的公元618年,大唐帝国的建立使得经历四百年分裂与战乱的中国,再一次迎来了和平统一的曙光。”唐的统一不是“和平统一”;经历四百年分裂与战乱的中国也不是唐统一的,唐的建立更不是“曙光”,在此之前,隋已经统一过全国了。再例如,第二集,解说词:公元263年,曹操离开汉中54年后,曹魏大军兵分三路,攻入成都,前后持续465年的大汉王朝,彻底灭亡。公元220年,曹丕建魏,东汉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怎么把和魏蜀吴并立的地方政权蜀汉也算到“大汉王朝”里面?何况,西汉和东汉之间还夹着一个王莽的“新”,怎么是“前后持续465年的大汉王朝”?第三集,解说词中讲到,高僧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来对应李世民的文章过程中,奏请朝廷昭示天下,谁能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说,“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成语典故“一字千金”,最早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召集门客著《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这里可以说:“后来此碑的拓本被称为‘千金贴’”稳妥些。
   五、选材上新瓶装老酒,缺乏创新,并且有严重缺失。八集系列片中竟然没有给五岳之一的“华山”足够分量的篇幅。以华山的重要性,华山的风光和人文特色,单独做为一集,都不过分。
   六、思想上忽视儒文化,甚至贬低儒教。 例如,整个八集系列片没有提及张载、冯从吾等关学。 再如,第三集,片尾,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王雷泉的同期声,所讲韩愈遇见大颠禅师那段儿本来就是“据说”,不怎么可靠,并且带有明显的扬佛抑儒的倾向。细读《谏迎佛骨表》,韩愈反对佛教,并不是对佛教的教理、教义茫然无知的无的之谈。韩愈和僧人有交往,他的的诗一直就受着佛教的影响,并不仅仅是“晚年的作品,里面有大量佛教的影响。”更不是遇见大颠和尚后才“触动很大”。 “他到晚年还是偏重于佛教学的影响”这个结论也缺乏根据。其实,韩愈年仅五十五、六,就因“进补”而亡,晚年受道教的影响更大。
   七、好大喜大,因为一味地追求“大”,措辞失于客观,恐惹外省人见笑。例如,第三集中一专家说鸠摩罗什是对中国佛教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因为中国佛教几大宗派的主要思想都是鸠摩罗什翻译过来的。事实上,华严宗特别是唯识宗的学说鸠摩罗什很少介绍或者根本没有介绍,净土宗、律宗也不是鸠摩罗什的兴趣所在,后世最流行的禅宗也不是主要来自就鸠摩罗什的翻译,而是《大乘起信论》以及慧能的《坛经》等一代又一代祖师们的大胆创新,鸠摩罗什主要是翻译三论宗的学说。解释词中还有说唐代的佛教“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事实上只是对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产生了影响,对其他地方的影响基本没有或者也很少很弱。解释词中说武则天时,“长安城内早已是佛学鼎盛,国人几乎到了无学不佛的地步。” “无学不佛”这个词用得也太“大”,很失当。
   八、因为爱,便想当然的主观臆想。第三集,解说词,“位于关中平原的历代帝王陵墓,几乎都选择了与秦岭隔水相望的形制。说,因为源头联在遥远的昆仑山,所以秦岭山脉就成为建都关中平原历代帝王的龙脉。” 秦岭山脉成为建都关中平原历代帝王的龙脉,这一说法不知从何而来。既然秦岭是“龙脉”,建都关中的历代帝王为什么不直接把陵墓建在秦岭上?其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用“中国古老风水学”解释,秦岭北麓并不是什么风水宝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和咸阳相反,秦岭和渭水之间为“咸阴”之地,历代帝王自然不会选择那里做为自己的陵寝之地。如果非要选择葬在秦岭,南麓才是所谓的“风水宝地”。因为要翻山越岭,所以无奈,才选择了和秦岭“隔水相望”的“咸阳”之地渭北。
  

共 21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地方文化的挖掘与开放,秦岭旅游已经受到世界人的关注。所以我们要爱护资源,正轨地方文字。作者提出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与修正。看见刘牧之先生是一个观察细微的作家。感谢您投稿旋转木马,欢迎您继续投稿旋转木马,期待您更多的佳作。问好,赏析!【编辑:诗人夏红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