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司药品文】品读《生而活着》

编辑推荐 【司药品文】品读《生而活着》


作者:司药 探花,22016.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98发表时间:2012-05-15 01:25:51
摘要:在满足了机体基础的生理需求后,求尊重,求认同,求自我实现,求精神层次不断盘旋上升的“活着”情态,正是人性所在,是人类傲然凌驾于动物界的初始资本。《生而活着》正是这样一篇主题散文。貌似散漫无骨,剪材随意,作者对于个体生而活着的张望、打探和思量,实则由浅及深、由小及大,工心工意,直指人性。

吃为了活着,活着为了吃。鱼虫鸟兽,生物链上的每一类生物都在吃与被吃中,生存繁衍。不过,人这种高级灵长类动物,吃是为了活着,活着却不仅仅是为了吃。在满足了机体基础的生理需求后,求尊重,求认同,求自我实现,求精神层次不断盘旋上升的“活着”情态,正是人性所在,是人类傲然凌驾于动物界的初始资本。《生而活着》正是这样一篇主题散文。貌似散漫无骨,剪材随意,作者对于个体生而活着的张望、打探和思量,实则由浅及深、由小及大,工心工意,直指人性。
   《生而活着》是恒久的回望。限量的馍片、甜入心髓的水果糖、热汽腾腾的羊骨头、相互关爱扶持的父亲母亲……作者撷取的童年片段,反复渲染的是,期盼让“活着”如鼓风机一样,把小小男孩吹灌得欣喜而满足。有限的吃食,无限的快乐,那些刻入童年记忆的印记,塑型了作者的人格,小小男孩在那个生活窘困年代所享有的物质与精神显著不对等的情感质地,成为作者之后几十年人生路途和心理感受无法逾越的高峰。
   《生而活着》是偏执的守望。万花筒般绚烂的童年在作者的记忆里印痕深深,一次次依恋回望,可如晨鸽般凌空跃起的青年、小河入海般沉静的中年呢?“其实写下‘生而活着’,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只是觉得如鲠在喉。” 片言只语,叹息,暴露了答案:“现在,吃于我来说,已经不再是吃什么,而是怎么吃。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说着一些日常琐事,为一句话笑到喷饭;或是二人世界,在橘黄色的灯光下,氤氲其间的不是饭食的烟火味,而是一种温馨和温软;或是几碟小菜,一盆肉,一壶酒,且饮且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中年的作者生而活着的期盼,要有亲昵的家人,要有爱潮涌动的爱人,要有与自己随性的高声和唱。如此期盼低调到几乎接近人性的底线,让我不由地酸楚,突然理解了植入“飘”这个字的文本底色。
   “飘”,这个字在首段作为叙事只出现过一次,很容易被之后反复的“不由地叹息”和大段童年往事淹没。坦白说,我也是在被作者低调的期盼惹得突生酸楚时,才猛然醒悟地拉回到第一段,才突然意识到,《生而活着》作者不是在简单地讲述一些陈年往事,不是简单地沉溺于有父母呵护岁月的快乐和幸福。质拙平实的叙事,不经意间观照的,是作者独有的人性诉求——一个中年人长年漂在外面,为了什么?不存在经济问题,没有生活的窘迫,有家有妻子有年迈的老人有已长大成人的孩子,作者应该有和其它中年人一样安适惬意地生而活着,但,他“飘”在外面,“飘”出声声叹息。叹息是迷惘是彷徨,是还在未知远方的清醒期盼,是不满足于“吃什么”的作者对“怎么吃”的偏执追求。
   想起作者的另一篇文《无人喝彩》。从小喜好小说,不管父亲怎么呵斥、气恼,一如既往地迷醉。长大成人后,除了看病处方,作者的所有闲暇时间,用于读书,用于写作。“每每看到变成铅字的文稿,心里自有一份欣喜和快乐。这些欣喜和快乐却没有在我的生活中激起一丝涟漪。儿子已离巢远飞,妻自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和快乐。”对那份尽染无人喝彩落寞的文字,我记忆犹新。其实我很认同父亲的做法和忧虑,“怕你饿死在书里。”父亲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不过是想他们的未来,吃喝不愁,安居乐业。显然,武断的父亲当初狠着心肠烧了孩子心爱的书是对的,硬逼着孩子当医生而不是文员的选择也是对的,因为他的英明决断,作者才没有被“饿死”。当医生的作者职业不错,收入不错,想吃什么可以吃什么,但,肚腹饱食后是越显饥饿的精神。
   从《无人喝彩》中那个爱书如命的小男孩,从《生而活着》对吃食、吸烟的积习难改,可以看出作者的执着品质。这种执着带着不达目标“决不收兵”的偏执,哪怕无人喝彩,哪怕声声叹息,也意志笃定。
   每一个作者笔下,从来不乏奇艳的故事,缺少的只是一双看懂自己的眼睛。《生而活着》作者的声声叹息,执着守望,让我认识到,成年人缤纷嘈杂的世界,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放弃那些不从众、不靠谱的期盼,人云亦云地任时代和世俗消磨了楞角,随波逐流地生而活着。亚里士多德说,“人生的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在于生存。”作者低调期盼、高调明志的生而活着的姿态让我心生敬意——知天命的年纪了,居然还保有一份纯粹的心,还能执着于一份远在他方的人性需求。
   一声叹息。
   这声叹息是为自己:你满满当当的生而活着是否还有期盼,你是否还有勇气去观照自己人性中,那些不从众、不靠谱的期盼和诉求。
  

共 17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个失去个性的时代,大多的人千篇一律的过着即定重复的生活,缺乏创新,缺乏激情,我们活着仅仅是而为生所以活着。作者从短短的一篇散文中纵向挖掘,过去那个年代物质贫乏精神却十分富足的,如今,我们的物质富足了,精神却走向了饥饿,作者紧抓文章的细节,并放之当下,思考出了原文作者对人生的诉求,这种诉求有一种无力之感,精神贫乏是时代的悲剧。我们声声叹息,叹息那些意志笃定的个性之人慢慢地淹没在这种一切走向趋同的世俗社会,那种酸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吧。这篇赏文紧扣原文的主题,将原文中那种对现世生活缺乏精神食粮的酸楚叹息,对人性的执着思考与探寻直白于外,并进行了新一层的思考,引人深思。推荐阅读【编辑:周泊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累了请抽支烟        2012-05-15 02:27:25
  谢谢司药,文贵相知,如此解读,烟之幸也!祝好!
漠视三千
2 楼        文友:司药        2012-05-15 22:28:09
  泊行按语已拓展了药成文之境,以文言谢!
   烟之文,一如既往的平实中蕴含深意。药拜读学习,不到之处,一起讨论,共寻文字和生活的感觉。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3 楼        文友:铁禾        2012-10-01 23:51:51
  剖析很精致的一篇作品,很严谨客观的文笔,欣赏了.
铁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