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散文】乡村茶事记实

精品 【天涯散文】乡村茶事记实


作者:夕阳红83712692 秀才,2474.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9发表时间:2012-05-17 15:13:37

《一》 也说“用工荒”
  
   这几年,“用工荒”这个新词语,开始惹人眼球。本以为,用工荒只与工厂、企业息息相关。殊不知,用工荒的事情,也开始涉及到我们这些居住大山深处的茶农了。
   就说我家吧!招聘采茶女工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早在去年年底,我就开始未雨绸缪,拜托了一个远方的一个亲戚,帮忙物色几个采茶女工,说好包吃包住,日工资80元。结果,4月27日那天,我再一次打电话过去,回答说,4个采茶女工都被别人捷足先登了。面对这样的结果,我除了满心的不快和焦虑之外,便是深深的无奈和一声声的叹息。后来,老公的朋友,好说歹说托安徽的一个采茶妇女,让她帮忙请几个人来。待一切联系好之后,自以为应该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谁知,等老公驱车到车站去接采茶姐姐们时,半路上又突然冒出一个程咬金来,采茶姐姐们还没有下车,几个陌生人突然一哄而上,连拉带扯、连哄带骗,要将采茶姐姐们强行带走,尽管老公苦心婆口、据理力争,无奈是“寡不敌众”,老公还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请来的采茶姐姐们,被一伙人强行带走了,望着绝尘而去的小车,老公是欲哭无泪…..正当我们手忙脚乱、无计可施的关键时刻,我的外甥,急为我所急,想为我所想,及时伸出了援手,帮忙为我请来了一对来自贵州的采茶夫妻,解救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茶事拾萃
  
   背着茶箩,一路哼着小调,兴匆匆地登上了名叫“西岗”的茶园。猛一抬头,不觉大吃一惊,昨日还一片墨绿的茶园,今日已经是绿意荡漾了,喜出望外的我,禁不住撒开双腿,一头扑向绿色…
   有外地茶贩子来邻村收购青叶,结果,被当地几个霸道的茶贩子辱骂、驱赶、殴打,门牙被打落在地,多根肋骨头被打断,面对欺行霸市想垄断茶市的地头蛇们,茶农们是敢怒而不敢言,身为村官,本该出来伸张正义、为民做主。可是,整个现场,竟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俗话说“露天下的米饭人人都可以吃”,做生意讲究竞争,讲究诚实守信,讲究的是愿卖愿买,只要价钱实惠,为什么要拒绝外地茶贩于千里之外呢!水姐姐气愤地说:村干部到底是该为大多数茶农说公道话呢,还是一个该帮着少数茶贩说话、办事呢!
   说起老板娘,我的脑海里瞬间就会闪过“浓妆艳抹、穿金戴银、挥金如土”等等成语。瞧自己,手下虽然只有两名员工,却没有半点优越感和成就感,日子还过得相当艰难:白天,我得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吃苦在先、工作在先,享受在后,和他们同吃同劳动,同流汗,同辛苦,晚上,我还得洗衣刷锅,递茶倒水,安排次日的茶事,忙得焦头烂额。唉!这用工荒的年头,我得把采茶工们当做自己的亲姐妹,当做上帝,当做爷们来侍候着,否则,人家一不高兴,说不定,明年就不肯再来你家帮忙了。你说,是不是?
   经过五十多天的风吹日晒雨淋,我的“尊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瞧!凡是皮肤暴露的地方,一律是“旧貌换新颜”,头部除了牙齿和眼睛还有一点点白色之外,其它地方全都是“一片漆黑”了,童心顿起的我,连忙给女儿打电话:小丫头,你知道吗?妈妈我最近出国了。不知就里的女儿忙问:真的?在哪里了?我哈哈一笑:我在非洲难民所呢!搁罢电话,忽然,又想到几句古人诗:闲也,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就在当天的日记里,我歪歪扭扭写下了一行字:为茶瘦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唉!茶叶的价格是一路滑坡,而茶农们所必须的化肥、农药是年年上涨,还有劳工工资也是一路攀升。再说,茶商们收购的茶叶也在搞打折呢,如出卖龙井茶,折末率是10%,灰白茶是5%,茶商们还故意压价、降价,真正能到茶农手里的钱,还剩多少?都说:十个茶农的腰包,都不及一个茶商来得饱满。这话并非空穴来风。看!茶商们一个个是香车宝马、锦衣玉食、气大才粗,而茶农呢!大多是安步当车、面黄肌瘦、荷包羞涩。不过,茶商虽好,却并不是你想做,就可以随便做的,你得有一定的实力、活力、能力…..嘿嘿!我又扯远了。
   人说:吃力不赚钱。赚钱不吃力。茶农熬着困和乏,从事着繁重的强体力劳动,是一般人所不能坚持和忍受的。这其中的苦累,心酸和无奈,可真是一言难尽、不枚胜举。念及此,我禁不住挥笔疾书,写了一段文字:“卖茶妇,采茶卖茶南山中。满脸憔悴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茶所得何所营,身上衣衫口中食。可叹民生艰和苦,农忙时节无早晚。夜来老天一场雨,晓起采茶忙不迭。口干舌燥腹中饥,汗流如注那敢歇。翩翩两骑来自谁?外地茶贩收青来,手持秤杆口喊价。回头背茶趋向前,一袋茶,廿余斤,讨价还价惜不得,四个劳力三百钱,付清劳工心茫然。
   某日,匆匆忙忙地赶回家烧中饭,下车时,忽然,右脚一阵酸疼,不好。我被“阴风”闪了。所谓“阴风”,用迷信的说法就是,阴界的小鬼们在练习射箭,倒霉的我,刚刚被小鬼们当做活靶子不偏不倚地射中了。一时间,疼得我龇牙咧嘴,想走到厨房烧饭显然已经不能,怎么办?我灵机一动,赶紧找出手机求援….饭毕,想着来不及采摘的茶叶,我再也坐不住了,肩上背着一个茶箩,手里拄着一根木棍,忍着疼痛,像一个年迈的老人似地,摇摇晃晃,步履蹒跚,艰难地、一步步地走向茶园。奇怪了!昔日才十来步,一转眼就到的路程,今日走来,却像是要跨越万水千山似地,正走着,忽然想起了,鲁迅在《祝福》一文中描写的祥林嫂的形象: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仿佛是木刻似的;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想想此时此刻的我,是不是和祥林嫂如出一辙。虽说,祥林嫂是被逼无奈出去讨饭的,而我,不也是为了“身上衣衫口中食吗?”
   有人问我:春茶已经接近尾声,茶农们有什么变化没有?我回答说:变化可大了,每一个人都黑了、瘦了,乏了、累了、憔悴了,苍老了,不过么,荷包可能鼓起了一点点。
   采了一百多斤青叶,做成灰白茶。为了卖一个好价钱,我像张飞穿针一般,大眼瞪小眼,戴着近视眼睛挑选“黄片”,只挑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四肢乏力。忽然地就异想天开起来:假如有一种机械,能够代替手工自动“优胜劣汰”,那该多好。可惜,现代科学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不过,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我的梦想会变成现实。
   以我之见,茶农要想发家致富,走上小康之路。关键是要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彻底推翻传统农业的束缚,要从增加茶叶品种,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大胆改变生产模式、发展效益农业着手。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摸索、实践和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的大事情、大问题。需要每一个茶农来慢慢探索、总结。还更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有关民生的茶叶大事。
  
  

共 26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你看到远处绿油油的一片茶园,当你嗅到茶园里飘来的沁香,当你品味色浓味美的茶茗,你是否想到茶农的身后是怎样的劳作和心酸。作者【乡村茶事记实】,让我们看到了乡村茶事的系列故事。跌宕起伏,风雨兼程,坎坷曲折,喜忧参半。“用工荒”不说,就连茶场的管理,茶的营销,也是一门学问。文里体现了作者对茶园管理与经营尽心尽力,废寝忘食。而且对茶工也可谓是诚心诚意,似亲如姐妹。这样的经营理念很有亲和力也很阳光。另外我们也看出作者富有良好的心态。苦中寻找乐趣。苦乐相伴,茶农情远。其实就像作者文结尾处写到:茶农要想发家致富,走上小康之路。关键是要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彻底推翻传统农业的束缚,要从增加茶叶品种,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大胆改变生产模式、发展效益农业着手。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摸索、实践和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的大事情、大问题。需要每一个茶农来慢慢探索、总结。还更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有关民生的茶叶大事。可谓触类旁通,高瞻远瞩。文字简练,幽默风趣。情感真挚。问好!欣赏推荐!【编辑:林雨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17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2-05-17 15:14:31
  当你看到远处绿油油的一片茶园,当你嗅到茶园里飘来的沁香,当你品味色浓味美的茶茗,你是否想到茶农的身后是怎样的劳作和心酸。作者【乡村茶事记实】,让我们看到了乡村茶事的系列故事。跌宕起伏,风雨兼程,坎坷曲折,喜忧参半。“用工荒”不说,就连茶场的管理,茶的营销,也是一门学问。文里体现了作者对茶园管理与经营尽心尽力,废寝忘食。而且对茶工也可谓是诚心诚意,似亲如姐妹。这样的经营理念很有亲和力也很阳光。另外我们也看出作者富有良好的心态。苦中寻找乐趣。苦乐相伴,茶农情远。
林雨荷
2 楼        文友:林雨荷        2012-05-17 15:14:54
  其实就像作者文结尾处写到:茶农要想发家致富,走上小康之路。关键是要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彻底推翻传统农业的束缚,要从增加茶叶品种,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大胆改变生产模式、发展效益农业着手。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摸索、实践和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的大事情、大问题。需要每一个茶农来慢慢探索、总结。还更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有关民生的茶叶大事。可谓触类旁通,高瞻远瞩。文字简练,幽默风趣。情感真挚。
林雨荷
3 楼        文友:夕阳红83712692        2012-05-17 15:20:41
  谢谢编辑老师的美按,向你敬茶了!问好!并握手!
4 楼        文友:林雨荷        2012-05-17 15:29:06
  我就是离你那远,否则,我想去采茶。多美啊!头戴斗笠,手提茶蓝,就像蓝天下盛开一朵青莲。耳边再聆听“采茶舞曲”美哉美哉!问好!茶姐姐!
林雨荷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