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九华山游记(二)

  九华山游记(二)


作者:颍水倦客 举人,351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77发表时间:2009-01-03 07:58:16

九华街其实是九华山上的一个小镇。海拔约七百米,镇东边是神光岭,西边是摩空岭;二山海拔均在千米以上,遥遥相对,九华街是夹在两山中的一个小小盆地。小镇依山势而建,路面是青石板铺成的,千年的石板街历经人世沧桑、风吹雨打,年复一年承载着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成为小镇历史的见证。街上店铺林立,古色古香的仿徽派建筑中夹杂着黄墙黑瓦的寺庙,相映成趣;游人和僧尼在小街上擦肩而过,和背着香袋的香客一起形成九华街上独有的风景。庙里升起的袅袅香雾和商店里出售的檀香散发的香味混飘荡在小街的空气里,烘托出一片祥和又神秘的气氛来。“莲花佛国”当真名不虚传!
   九华街的店铺主要出售拜佛用的香烛和土特产。土特产中又以黄精出名。“黄精”是百合科植物的茎,有补气养身之功效,素有“江南人参”之称。据说当年九华开山师祖金地藏就因终日以黄精为食而死后肉身不腐。今日上九华山我才第一次见到这种传说中的神奇药材。只见它呈不规则的条状,颜色是一种近乎透明的黄,“黄精”之名是缘自它的本色。除了药材外,干笋片、石耳、葛粉、云雾茶等也是九华一绝。店铺还陈列着大量的竹制工艺品,竹碗、竹杯、竹笔筒等都是用一节整竹加工的,外面绘有美丽的图案,精巧雅致,十分可爱。
   与山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镇的宁静自然,汽车不能进来,游客在此佛教圣地也不敢大声喧哗。小镇居民悠闲而自得,许多店主就在自家门前的竹躺椅上一边品着清茶,一边看着报纸,好不逍遥,心里不由得学孔夫子暗叹:“吾不如也!”。此时,导游过来提醒,不要在此逗留太长时间,因为各主要景点还没有游览,想购物回来时还有机会。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进山后的第一个景点——祗园寺。祗园寺座落在九华街东北,插霄峰西麓,,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据说是九华山唯一的一座宫殿式庙宇。整个寺庙气势恢宏、飞檐翘角、富丽堂皇,进入大雄宝殿,里面供着的如来、弥勒诸佛木制雕像竟然有十几米高,殿里木鱼声声、香雾缭绕,天南海北的游人和香客络绎不绝,人们虔诚地顶礼膜拜,在此氛围下,让你也不由得虔诚地一起礼佛。祗园寺有一条浮雕莲花甬道,由一百多块长方形青石条铺砌而成。每块石条均有等距相同的浮雕图案三个:左右是外圆内方图案,纵看似两串金钱;中间一路是方形图案,不知何意;隔三步就有一朵盛开的荷花,其他画面,有的是芙蓉出水,有的是蜻蜓立于莲蓬之上,有的是青蛙伏于荷叶之下,神态各异、生动有趣。寺庙总共有五进院落,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上百年的苍翠松林掩映着琉璃瓦下的红墙,更有潺潺山泉水流于其间,美景如画,引人入胜。
   告别邸园寺,我们来到本次旅游的重点——九华山肉身宝殿。
   肉身殿座落于九华山街西神光岭头,因庙里供奉着九华山开山师祖金地藏的肉身而得名。导游解释说金地藏本名金乔觉,是唐朝时朝鲜国贵族。他二十四岁出家,西游至中土,遍游名山,一日来到九华,为此旖旎风光所吸引,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岩洞栖居,渴饮山泉水,饿食野黄精,苦苦修行。当时九华山皆为青阳县居士闵让和属地。金乔觉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意展衣后竟遍覆九峰。闵让和十分惊异,由惊而喜,先让其子拜师,后自己亦随之皈依。至今九华山寺殿中地藏圣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让和父子。后来寺院建成,金乔觉有了栖身之地和收留徒众常住寺内的条件,此时他已声名遐迩,连朝鲜国僧众闻说,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金乔觉99岁时,一日忽召众徒告别,随后圆寂。众徒将其肉身置函中封藏,三年后开启,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徒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在世,遂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山西五台山文殊、四川峨眉山普贤、浙江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菩萨道场。
   听了导游的解说,这才明白为什么山上山下的路边指示牌上除了有中文、英文外,还有韩文,原来金地藏是古朝鲜人。我说,以前看《西游记——真假行者》那一篇知道有个金地藏菩萨,并且他有一条叫“谛听”的灵兽,没想到真有其人;导游说,金乔觉当年来九华时确实随身携带着一条白色的灵犬;我听后,惊讶不已。
   顺着石阶往山上攀登,山不太陡,途中时时出现一两座庙宇,只是规模较小些。半山腰居然还有一条小街,是专门卖拜佛用的香烛用品的。我们在此小憩一会,又继续登山。十余分钟后终于来到肉身殿的脚下。
   神光岭的峰顶是一个四、五十米高的天然平台,好像专门为肉身殿而设的。上去须登九九八十一级台阶,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爬完最后一级台阶,踏上平台上的青砖,肉身宝殿高大巍峨的身影顿时映入眼帘。
   肉身殿宇约十几米高,墙体却是罕见的大理石结构,山门朝南,高大宽敞,红墙森严,巍峨雄壮。周围苍松翠柏,合抱参天,浓荫匝地;站在台阶之下,抬头仰望,可见正门上方有两块匾额。上匾用正楷大书“肉身宝殿”四字,下匾书“东南第一山”五字,字体是行书,落款民国八年闰七月青阳人施玉藻题。其东侧有明刻松枝化石碑《地藏圣迹碑记》,为明万历年间刘光复所撰写。
   拾阶而上,至殿前,四周回廊上方雕栋画梁,雕刻着仙鹤、糜鹿、牡丹、莲花等珍禽异卉,栩栩如生。立有石柱十几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对联,北边石刻是:“誓度群生离苦趣,愿放慈光转法轮”导游解释说这是地藏的誓言;南边两联,一曰:“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又一联曰:“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极天高海月升”。两联的首字,连读是“心目福慧”,寓意深刻。
   走进大殿,里面游人、香客熙熙攘攘,对着地藏菩萨佛像顶礼膜拜者此起彼伏。需要说明的是殿里供奉的是17米高的七层八方木质宝塔一座,塔的每层八面背有佛龛,每龛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大小不一,共56尊,木塔的里面供奉的就是金地藏的真身;导游说这是全国仅有的庙里有塔的两座寺庙之一;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游人不能见到地藏的肉身,据说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九华山附近大战,为了安全起见,寺僧就把供有地藏肉身的佛塔封存起来,从此再也没有打开过。但是地藏的肉身一直在塔里,千百年来接受着人们的朝拜。
   走出肉身殿,在庙门前久久徘徊。我抚摸着经历过千年风霜的石柱,感受它的沧桑。遥想一千年前,二十四岁的金乔觉去国离乡,万里独行,风餐露宿来此深山野岭中,披荆斩棘,穴居野食,与白云为伴,与青山为伍,只为“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一宏愿,一千后,白云依旧、青山仍在,九华山却已天下闻名,从此九华山永远与一个人联系在一起,一个人永远地影响了一座山,确实很了不起呀!
   我来到庙门前的巨大香炉前,极其虔诚地燃上一炷香,恭恭敬敬地插入炉里。
   烧香过后,我走到山崖边,凭栏远眺,只见脚下白云飘飘,对面深沟峡谷,苍松倒挂,流泉飞瀑,淙淙而下,群山峻秀,气象万千,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勾、皴、擦、抹莫不神似一幅天然山水画卷,“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山风阵阵袭来,轻拂人面;鸟鸣声声,不绝于耳;于是,游人烦恼顿消,荣辱皆忘,尘世的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如入仙境。此情此景,终生难忘!大家赞不绝口:九华山真不愧是一个旅游圣地!

共 28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跟着作者的笔墨,我们仿佛看到了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给读者一个美好的想像。问好!【编辑:林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儿        2009-01-03 09:45:27
  山风阵阵袭来,轻拂人面;鸟鸣声声,不绝于耳;于是,游人烦恼顿消,荣辱皆忘,尘世的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如入仙境。此情此景,终生难忘!写得好!
2 楼        文友:安缸整        2015-09-12 19:55:19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