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泰山压不垮的硬汉子

精品 【江南散文】泰山压不垮的硬汉子


作者:冷水人生 秀才,259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17发表时间:2012-05-24 23:18:45

在叶县仙台镇大李庄村,只要提起“李泰山”,村民们就备感亲切。村民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还是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勤政爱民的好支书。
  
   叶县仙台镇大李庄村是一个拥有5个村民组,286户,1028口人,4名村干部,21名党员,1800亩耕地的农业村。近年来,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李泰山的带领下,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使群众通过生猪养殖和烟叶连片种植走上致富之路。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大李庄村分别于2011年2月和4月被平顶山市委及叶县县委授予“文明村”。先后获得省、市、县、乡各类荣誉称号20多项。党支部书记李泰山自1997年任村支部书记以来,连选连任15年,先后荣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市十大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30多个荣誉称号,2011年2月被推选为县党代表,2012年3月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
  
   (一)人民群众“贴心人”
  
   李泰山1992年当选大李庄村委主任,1997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来,他牢记入党时的忠贞誓言,把组织的培养化为无穷尽的工作动力,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工作中。
  
   2010年3月27日,对于大李庄村第2民小组的五保老人李善举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下午18:30分,突袭的大风把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房屋掀开,家中有年迈80多岁的老母亲,自己50多岁仍孑然一身。面对如此的天灾,他尝试着找来村支部的“连心卡”,从邻居家借来电话打给了“李支书”。10分钟后,李支书一个人骑着摩托来到其家中,组织当地的群众把他的老母亲和生活物资进行转移,并连夜召集党员群众开展自救,同时向镇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当处理完相关事务后,也是深夜2点了。第二天清晨,他及时带领村干部及当地群众为李善举修缮好房屋,把母子俩安全送回家中。
  
   李团结家是村里的特困户,他和老伴都已经70多岁了,病痛经常缠绕着两位老人,30多岁的儿子外出务工还没有结婚生子,两位老人为儿子苦撑着一个几乎只能遮风挡雨的家。看到其他农户在新农村房屋改造工程相继完工,邻居一户户地搬入“乡村别墅”,自家的破烂瓦房迟迟不能动工翻建,老李心急如焚。2010年10月,李泰山组织村“两委”干部与老李协商,有的购木材,有的买菜做饭、有的购瓦,经过一星期的忙碌,老李终于住进了他的“乡村别墅”。后来,只要有乡村干部到大李庄村开展工作,李团结老人总会激动地拉住干部的手讲起李支书为他家盖房的事,称赞到““泰山真是群众贴心的好书记。”
  
   (二)脱贫致富“领路人”
  
   大李庄村历来是每年一季玉米一季麦的传统种植模式,村民仅能维持温饱。李泰山四处取经,对比发现种烟是一项成本低、收益高的项目。但是大李庄村地势低洼,旱了没法浇,涝了没法排,这是种烟的瓶颈,村民想种却不敢种。
  
   2006年,李泰山跑到郑州请来专家,并捐资5万元,在规划的450亩烟田里打了8眼机井,统一铺设了水泥排水管,建成了两个全自动控温的现代化烟炕。
  
   李泰山的辛苦没有白费。当年,全村仅烟叶一项就增收70多万元,1000多口人人均增收750元,几乎相当于2005年全年的人均收入。
  
   种烟改善了村民生活,但这远不是李泰山的目标。他把眼光放得更远,他尝试着发展生猪及渔业养殖。村里群众有养猪传统,他多次带领村两委干部及村里养殖大户到宝丰、漯河、南阳等地实地考察,让群众洗脑。并率先投资50多万元建起一座占地10余亩的标准化畜牧园区,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全村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仅2年时间村里发展规模养殖户38家,建标准化畜牧园区3个。村里过去有个废弃的窑厂,占地80余亩,一直闲置着。2008年3月,一向喜欢养鱼的村民李献良找到李泰山,说明自己想承包窑厂养鱼的打算,得到李泰山的全力支持,他及时召开两委干部会商议此事,然后又召开了村民代表会协商承包价格及年限,最后使李献良如愿以偿,由于李献良懂管理,善经营,几年下来,他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渔业养殖大户,年收入60多万元。
  
   另外,李泰山积极鼓励群众利用农闲外出务工。结合农闲开展就业技术培训,及时向群众提供劳务信息。据统计:该村仅劳务输出一项每年不下650人次,年收入可达1800万元。
  
   当村党支部书记的15年,李泰山从一腔热血、敢想敢为到科学规划、理论指导,开始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致富路上的种种问题。
  
   “学校、幼儿园、文化娱乐中心、农家书屋、自来水厂……”李泰山没事的时候喜欢拿出自己近来设计的一份大李庄中心村建设规划图看看。
  
   2010年2月,大李庄村被县、乡确立为中心村建设试点村。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李泰山不负众望,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从选址、征地、户型设计到招标施工。他几乎全程参与。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投资1300万元的一期90套联体别墅已竣工,80多户农户已入住新居,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凭借大李庄村被列为全市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试点项目村的历史机遇,李泰山结合村情村貌,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干部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订村里发展思路,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一事一议”的方法,基本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问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矛盾纠纷“调解员”
  
   大李庄村是个汉族和回族杂居村,在各种利益驱动下,产生的矛盾纠纷较多,有些群体性事件还比较突出。为了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使“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李泰山精心组织得力村干部和村民组成调解委员会,齐心协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大李庄村连续两年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该村多次被评为全县“平安和谐村”。
  
   2011年春节,当得知一名回族群众因新农村建设与建设工人发生矛盾,其他不明情况的回族群众与施工工人剑拔弩张,李泰山放弃会亲访友的时间,连续几天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实际情况,进行协调处理,在双方即将发生冲突时,不顾危险站在群众中间,阻止了一场很有可能发生的械斗,避免了事态的恶化。在村上工作以来,他一共化解了矛盾纠纷130多起,有效地维护了大李庄村的社会稳定。
  
   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天下第一难事”。为积极做好计生工作,他深入到群众家中积极做思想工作。多年来,大李庄村共发放农村独生子女证35户,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李泰山在2011年被叶县县委、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
  
   (四)勤政爱民“好支书”
  
   李泰山既有敢想敢做的闯劲,又有克己奉公的好作风。正是这样的好作风,让他成了大李庄村的“当家人”。
  
   在很多人看来,村干部就是一个比芝麻还小的官,大李庄村就是有李泰山这样比芝麻还小的官,给村民带来了幸福和实惠。他在大李庄村一干就是18年,18年来,他勤政爱民、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较好的完成了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时时、处处、事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严格要求自己,他真是个泰山压不垮的“硬汉子”。
  
  

共 28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篇文章语言淳朴,细致描写村党支部书记李泰山的为人处世与在工作岗位上的尽职尽责,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人民群众“贴心人”,帮助特困家庭走出困难,让他们有了最基本的房屋居住。(二)脱贫致富“领路人”带领大家发财致富,让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三)矛盾纠纷“调解员”李泰山组织干部,齐心协力让让汉族与回族的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下便被其扼杀。(四)勤政爱民“好支书”李泰山的尽心尽职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已深入民心,他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干部。作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李泰山的事迹,小标题洁短,全文脉络清晰,条理清楚,视为一篇好文章,特此推荐共赏。【编辑:若浅墨】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25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若浅墨        2012-05-24 23:19:46
  此篇文章语言淳朴,细致描写村党支部书记李泰山的为人处世与在工作岗位上的尽职尽责,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2 楼        文友:若浅墨        2012-05-24 23:20:08
  (一)人民群众“贴心人”,帮助特困家庭走出困难,让他们有了最基本的房屋居住。(二)脱贫致富“领路人”带领大家发财致富,让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三)矛盾纠纷“调解员”李泰山组织干部,齐心协力让让汉族与回族的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下便被其扼杀。(四)勤政爱民“好支书”李泰山的尽心尽职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已深入民心,他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干部。作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李泰山的事迹,小标题洁短,全文脉络清晰,条理清楚。
3 楼        文友:        2012-05-25 06:05:42
  一、文章的标题不贴切。泰山指的是什么?硬汉硬在哪里呢?
   二、主题引发的思考。中国式民主的悲哀:百姓总是期盼有一个包公出来给民做主。真正的民主是人民自己给自己做主,那需要有科学的体制、机制作保障的。国泰民安更需要“曲突徙薪”者,不歌颂“焦头烂额”吧。为什么老子说“不尚贤”、“智慧出,有大伪”呢?更新生活理念固然重要,但你得有完整的科学理念为根据、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为保障才好,一个能“让群众洗脑”的人与给一个民族意志“洗脑”的希特勒有一个共同点:把个人思想强加给他人,那会是文化理念上的悲哀了。俺不赞成“人治”的管理模式,倾向科学管理机制更容易实现国富民强。老衲一己之见,所言或有偏激或失妥,见谅!
回复3 楼        文友:冷水人生        2012-05-25 06:09:54
  多谢文友的指点,我会努力改正的,学习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