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绿色人生

精品 【江南散文】绿色人生


作者:阿娜尔古丽 进士,9351.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13发表时间:2012-05-26 19:35:23

“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还回荡在耳边,嘴还能熟练地哼出来,脑袋里想着那美丽的景象:一座座青山,一片片梯田,弯弯的河,高高的松,绿油油的果树,金光闪闪的麦浪……这是谁的家乡?杨海青不想听这首歌,又想听,不想听,因为他没法说出他的家乡好,他不知道他的家乡好在哪里;想听,是因为他有一个梦,听着这首歌他做着梦,他想把他的梦看见摸着。
   谁不愿自己的家乡好?可是杨海青的家乡怎么能好?看到历史对家乡的介绍,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那是他的家乡?杨海青是辽宁省彰武县四合城乡人,四合城乡以前是什么地方?它在清朝皇家的养息牧场范围,它这里有养息牧河的支流,这里是清朝皇太极封赏功臣的属地范围,这么荣耀的历史,告诉我们四合城乡曾经的辉煌和美丽。这里是皇家的牧场,我们闭着眼睛可以想象,湛蓝的天空下,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这里的祖先是多么的逍遥和自在!
   可后来的四合城乡是……杨海青说着就摇头,好像要把那种苦摇掉。我们看看那些表扬新闻里的表述语言,我们就知道这四合城乡的状况了。“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是辽宁省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而四合城乡地处彰武县的最北端,是彰武县荒漠化最严重的乡镇之一。”这是来自于阜新市畜牧兽医局的一则新闻稿,这是表扬四合城乡的治沙大户刘启山的,里面是这样描写刘启山刚刚承包到时的三千亩草地景象的:“说是草地,其实是满眼白沙的不毛之地,到处都是流动半流动的沙丘,植被覆盖度只有10%左右,亩产草量仅30公斤。”这就是四合城乡二十八年前的草场。杨海青没法把他和皇家牧场联系起来,我们也没法,我们怎么也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地方会成为皇家牧场所在地?再看该文的描述:“流动、半流动沙丘全部被固定……”这则文章已经暗示了我们四合城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了,这里不仅风沙重,不仅在继续沙化,而且这四合城乡里已经到处是流动和半流动沙丘了,凡是有点沙漠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流动和半流动山丘的危害。我们已经可以通过想象来感知杨海青他们当初种庄稼的情形了。杨海青承包的地方,也是一千亩的沙丘啊,一千亩,这是多宽的面积?喜人的是今天已经被全部“固定”了。
   杨海青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自然保护区那木斯莱,看了他们的宣传广告,我不得不吓一跳:“来此游览,既可以饱览大漠风光的粗犷,又能领略水乡秀色的妩媚,真可谓一举两得。”“登上那木斯莱管理所的二层小楼举目远眺,可见远山含黛,沙丘逶迤,过渡地带特有的自然风光尽收眼底。在绿树白沙的怀抱中,千余亩水面波光粼粼,犹如镶嵌在沙海中的珠玑。”我从网上的这则报道里,看到的不是美,而是害怕,钻进我眼睛的是“大漠”,是“沙丘逶迤”,是“白沙”,是“沙海” ……是的,来这里游玩的人这些东西都成了他们一辈子看一回的奇观,他们如果想领略沙漠“奇观”,他们可以一年四季分别来一次,在白花盛开的春天来吧,来看这里的风,看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场景,来欣赏漫天飞舞的黄沙,来看黄沙封锁太阳的情景。夏天来也行,他们外面那点热他们都受不了,成天躲在空调房,那就来享受一下这里太阳给予的“蒸笼浴” ……真的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每每说到这些的时候,已经成为六十岁老人的杨海青还有点激动。
   这些人睁眼闭眼都是绿色世界,脚踩的手摸的都是肥沃的泥土,他们哪里能想象生活在这里的杨海青们的感受?
   我们还可以看一些资料暗示我们的信息:“目前,辽宁沙区有林地面积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80万亩增加到近650万亩,沙化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23%。”那个时候,整个沙化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才3%,才百分之三啊!我们闭着眼睛,我们眼前是什么?是茫茫白沙,是白沙里那稀疏的草,是那可怜地和风沙搏斗着的几根树。看着这些草,看着这些树,我们没法产生起骄傲,看到它们就像看到那些遭受毒打的街头孩子,看到他们就像看到那些因为病魔而骨瘦如柴的人……杨海青他们痛苦着,但是他们和这些草和这些树一样坚持着没有逃离,他们在固守着他们的家园,他们在修复他们家乡的梦。
   二十八年前的杨海清没法为家乡高兴,有的只是苦。他说着心里的想法和感受,抬起头,看看自己的山林,笑了,然后像哼歌一样念起了这里的民谣:“有山草木稀,有坨风沙起,有地不打粮,有水白流去。”杨海青给我们讲起了让我们恐怖的情形:那个时候,那风就像那强盗,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大风一来,那沙就来,把门给堵得死死的,经常要从窗户翻出去……不要奇怪,摔不着人的,你钻出窗子,就可以踩到窗下的沙了。你们外面,灰尘重一点,三天两头地抹屋里,我们这里,每天都是沙,吃的是沙,睡的是沙,要像你们那么讲究,我们就什么都不干了。你们见过活埋人的情景吗?我们摇着头,这些事情只是在小说里看过。那风一来,大量的沙就来,沙被这墙一堵住就停下来,结果他们停在猪舍里,我们家那么大的两头肥猪,就被它们给活埋了,如果不是我们发现得早,这猪就死了。那时,这猪可是我们家一年里不少的一笔收入。连养猪都这么难,种粮食还有好日子吗?八四年那会儿,看报纸——那时他是村干部——那上面说外面很多地方粮食千多斤一亩,我简直不敢相信,觉得那是神话,因为,我们费尽了力,最好的时候就是三百来斤一亩。一年的收入有多少?你们来这里一趟的车费是多少?我们一年的收入还不够出一趟远门。
   不过,现在好了,真的,我们辽宁省变了,彰武县变了,四合城乡变了……杨海清说的变了,我在网上和报纸上看得很多,这些变化里,有着杨海青们的巨大贡献。今天,四合城乡,还有沙,但是杨海青可以唱那首动人的《谁不说俺家乡好》了,因为,他是最有资格唱的人之一。
   我们和杨海青一边说话,一边走在他的千亩林子里。头上,密密的松针间透出白云飘着的天空,松针给天空缝织了绿色的镂空花衣,绿色的树叶,洁白的云朵,湖蓝的天色……我们头顶是一片神奇的美景。我们来得真是时候,我们看到了松林的奇特美景,每一支松丫的顶上,都长出一节新芽来,这芽还不长,嫩黄嫩黄的,和老松叶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走出松林,远远望去,这些新芽给人的是简直是“奇迹”。他们密密地盖在每一棵松树的顶上,就像给墨绿色的松色添上了鲜嫩的花朵,这些“花”嫩黄色,它们把松冠变成了一把把巨大的花雨伞,密密地撑在这一座一座沙丘上。我是见过松树林的,在南方朋友家的屋后,那些山是黄泥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子。那些松树中还长着青杠树。冬天里,青杠树落光了叶,一到春天,全长出叶来,白嫩嫩的,从那墨绿色的松树间冒出来,就像穿着鲜嫩的黄绿色羽纱的仙女,它们站在那密密的松林中,又好像飘行在那些绿色的上空,那景象很美很迷人。等下了雨,走进松林,真有“松间沙路净无泥”的美感。这个时候,最好是把鞋子脱了,光脚踩在雨后的沙地上,软软的有弹性,清凉而舒服。我说着我对松林间的感受,老杨笑了,他说,你们外面这些城里人就是对什么都稀奇,他们木了,没有这种感觉了。唯一的感觉就是这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他们“木”了,他们的后代子孙会更“木”,就像我们出生在物质富裕的家庭不知道什么是穷一样。我到希望老人家的子子孙孙们能一致“木”,辈辈代代“木”在这绿色里。
   因为这片林子,杨海青成了名人。外面比这大的林子多的是,他们没有出名,杨海青出名了,他出名是因为他的千亩松树都是在沙丘上长起来的。就像一个孩子,他一出生就是富豪子弟,他继承了家业成为了富翁,这不值得炫耀;而他杨海青,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成就了这一千亩山林,因为沙漠,杨海青成了名人。县长亲自来了,他带来了很多当官的。杨海青虽然也是一个“官”,可是,这是县长第一次到他的家里来。杨海青这里成了绿化沙丘的典型,他这里经常开现场会。他不喜欢这种热闹,但是他又希望这种热闹,希望这种热闹让更多的沙丘能变“绿”。如果有一天,他不再成为先进的典型,如果有一天他这里不再热闹,他就高兴了,那说明整个彰武县绿了,整个辽宁绿了,整个中国绿了。他成了彰武县和阜新市的劳模,当上了县的政协委员。他的这一千亩林子,让他上了报纸,上了电视台,他还进了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杨海青创造了中国农民的奇迹。他不知不觉中就成了有些人梦了一辈子都没法梦成真的名人。宣传他,他不拒绝,因为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他的家乡,来关注沙漠。他是从小在风沙里“泡”大的,他希望像他这样在风沙里“泡大”的人的子孙能在树林里泡大。他希望他们的子孙不再想着往外跑,他希望外面的男孩女孩能成群结队地跑进这些曾经的“沙漠”村庄来,来这里“生根发芽”。但是,他知道,这些是梦,如果有了茂密的树林,就不是梦了。
   可他想不到的是,他会因为出名而受累。不知道是不是一篇《林业“大款”杨海青》的报道引起的。这报道没有错,可是看了这报道的有些人不是看他杨海青的树林,是看他杨海青有钱,以为他像那些城里的大款一样,以为他像那些办公司的大款一样有用不完的钱。那一次经历,杨海青想起还像做梦一样,不是他小气处处提起这件事,只是他一想到这件事,就想到了人心,就感觉到气闷,这人要干点事情真难。
   他一天到晚就只顾着他的林子,有一天,一辆警车呼叫着朝杨海青的家开来。杨海青没在然,因为来他这里的人太多了,来就来吧,只要是宣传绿化就行。他没想到的是,人家一来就把他铐上了,二话不说,连衣裤都不允许换。他莫名其妙地被带进了乡政府,他以前来这里是很光彩的,可这次,他是被公安给“逮”来的。他犯了什么法?他不知道。家里的人也跟着着急,他们到处打听杨海青被“逮”到了哪里,亲戚朋友和乡里也闹起来了。他杨海青真够份的,审问他的是派出所的所长,其他人还享受不到这高级别的“招待”。在审讯里,杨海青才闹明白,这所长从哪里弄了一支破旧猎枪筒,说是杨海青的。杨海青违犯了枪支管理条例。杨海青才想起,他很多年前是有一枝猎枪,可是早就送人了。所长说出了惩罚结果,罚款五千元。一听这种处罚,杨海青明白了,是问他要钱了,谁让他杨海青成了“大款”呢?在中国“吃”大款的还少吗?在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到处宣传“万元户”,结果到处有“官”去吃“大户”,他杨海青也遇上了。不要五千元,就是伍佰元他杨海青也拿不出来,他的钱都给这片林子了。栽树要钱,补种要钱,管理要设备要钱……拘留就拘留吧,反正要钱没有,只是他杨海青忧着他的林子,林子需要人守。后来,惊动了县里,他杨海青才出来了,那所长也受了处分。
   这一关过了,以后没有官再来“欺负”他了。他可以放心地管他的林子了,谁都知道管林子就和养孩子一样,“三分栽九分管”,特别是这沙漠地带,这管就更重要,更辛苦了。
   管林子就得管人,要管人就得得罪人,谁不想和睦相处?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家里有个事情还得靠乡亲们帮衬着。可是,这林子如果一味地顾着人情那就没法管。
   谁都知道,这些地方以前是荒漠,林子还没有大量栽起来以前,这里做饭的柴火非常紧张,乡亲们经常到杨海青的林子里来弄些柴烧。有些人打柴烧,把那树丫砍得狠,影响了树的生长,有个别的趁你不注意,把树也给砍了。要每时每刻都盯着,不可能,毕竟这么大的林子,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乡亲们来砍柴,或者让他们能自觉地保护山林。为了保护山林,他立下了规矩,为了这规矩杨海青曾经和老伴大吵了一架。
   那一次,他刚巡视完林子回家,正坐在门口喝开水,老伴从林子里回来了,背篼里装着从林子里弄的柴火。杨海青一看,那怒火呼呼地冒了起来,自己立的规矩,自己家里人竟然不照办,带头去违反,那还怎么要乡亲们照办?这林子可是他杨海青家里的呀?杨海青把老伴挡在院坝外,对着老婆指手画脚地大骂起来,这可是他第一次这样骂老伴。老伴感到很憋屈,自己的山林,就是卖别人也管不着,不就是弄点柴烧吗?自己的山林弄点柴烧都不行?这是哪个祖宗兴的规矩?不管老伴怎么说理,不管老伴怎么憋屈,她不把柴火送回林子里,杨海青就是不让她进家门,那一次闹得很凶,老两口差点动起手来。毕竟是老伴,只有老伴才理解杨海青的苦心,才理解他护林子的艰难,她都不护着他谁还护着他?老伴在那些围观的乡亲们的注视下,把柴火送回了林子。
   这就是杨海青,为了保护住这好不容易长成的林子,他宁愿自己家也不到林子里打柴烧,
   家里人支持了,可乡里一些人还是得得罪,没有法,为了林子。他是村干部,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有事无意中就得罪了人,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报复。杨海青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小伙子,他不愿意说人家的名字,说对事不对人,说出来不是要出他的丑,是告诉人们管这林子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理解支持。他因为处理事情那小伙子对结果不满意,就拿着铁锹跑到杨海青的林子里,对着那些小树苗一阵疯砍。这事虽然处理了,那小伙子也认错了。可是想起来,杨海青还是怕,栽活一棵树太难了。哪里像那些平原地区,挖个坑,把树苗一放,泥一盖,水一灌,就万事大吉了。这里不行,当初树苗小,树林少,那风厉害,这沙地,太阳一晒也干得快……小伙的铁锹不是在砍树,那是在砍他杨海青的心窝子啊!杨海青还讲了一件至今也让他心惊肉跳的事情,有一个人,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和杨海青闹了矛盾,竟然半夜把他家的稻草垛给烧了。现在想来,不知道那人是知道法律还是知道了这林子对村子的重要,他没有点燃杨海青的山林,如果是把山林给点燃了,那后果才害怕。想到这,杨海青还得感谢那人。他杨海青栽起这片林子,不是为了他发财,是为了带个头,他是从没有林子的生活里过来的,他知道林子好了,他们这里才有好日子过。可是,这些乡里们不一定全部理解,他们在这风沙里生活惯了,绝得没有什么了。如果他们有机会到外面多林子的地方去看看,才知道什么叫日子。现在好了,栽林子的人多了,像当初那样破坏的少了。

共 1085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绿色人生》的主人公杨海青,一个中国风沙重灾区的农民,一个风沙重灾区的村干部,一个创造了沙丘奇迹的造林人,一个满怀忧思的“绿色”守护神。这篇报告文学,不仅讴歌了杨海青这个年近六十的老农朴实的“绿色”思想和“绿色”精神,展示了辽宁省、彰武县、四合城乡可喜的造林成果,更通过杨海青老人的故事经历和语言记录表现出了深切的忧思,把他的远虑和愿望表现了出来,给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建设以鼓励和警示。【一】来自童年沙漠的忧思。杨海青生活在辽宁省的风沙重灾县彰武县,生活在这个县的风沙重灾乡四合城乡。他在风沙中出生,在风沙中成长,只有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风沙的滋味。风沙漫天,不见日月,童年杨海青经常见到;风沙中种田,风沙中刨出大门和被风沙埋葬的猪,青年时候的杨海青经历过;这些经历,形成了杨海青童年时代就有的忧思。这一切都形成了杨海青想改变家乡的梦想,也成了他不顾一切拼命植树造林的动力。杨海青读过书,他了解他家乡的历史。报告文学讲述了清朝以前四合城乡的生态状态,他也非常清楚四合城乡变成风沙重灾区的原因。作者问到他的时候,他只是摇头,这摇头里有着苦,有着忧思。文章引述了一些新闻总结稿的描述揭示了四合城乡沙漠化的可怕程度,我这里也引述一下,给读着朋友们以形象的感知,从而能更深刻理解杨海青这些植树人种草人的迫切心情,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绿色”情感。“‘说是草地,其实是满眼白沙的不毛之地,到处都是流动半流动的沙丘,植被覆盖度只有10%左右,亩产草量仅30公斤。’这就是四合城乡二十八年前的草场。”这与四合城乡属于清代皇家的牧场情形相比,真的不敢想象。这一则材料让我们从空间上有了可怕感,那么辽阔的皇家牧场,那么水草茂盛的地方,竟然就变成了这样,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段文字也给我们时间上的思考:从清代开耕这个牧场到二十八年前,才多少时间?这里不仅仅是沙漠化了,而且沙丘已经进驻了,这里到处是流动和半流动的沙丘,这些现状从报告文学引述的资料里清楚地表现了出来。报告文学里还引述了一则关于四合城乡自然保护区的材料,里面说站到保护区楼房的二层楼,就能看到逶迤连绵的沙丘。这些难道仅仅是杨海青们的忧思吗?不仅作者从这些材料里看出了问题,我从报告文学引述的材料里也看出了问题,沙漠竟然成了一些人引以为骄傲的东西,也也许是更值得我们忧虑的。报告文学采用了对比手法,虽然没有具体的沙漠场景和过多的沙漠灾难的描写,但是已经把四合城乡清代和后来的生态变化轨迹揭示了出来,把杨海青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感受和状况揭示了出来,非常清楚地揭示了杨海青思想形成的根源,那就是童年时期就积淀下的对沙漠扩张的忧虑,对家乡会被沙漠彻底吞没的忧虑。这种忧思应该宣扬,特别是应该给那些生活在绿荫下把沙漠作为“美丽”欣赏的人们,传给我们的后代子孙。沙漠这个敌人,不像动物界的敌人,它从来不讲感情,不会心慈手软,它也从来不会放弃侵占的一切机会,他也不畏惧高山和大河,只要它能到的地方,它就能很快把绿地变为它的“腹中之物”。这是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的忧思。这篇报告文学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作为第一部分的表述话题,结合杨海青的生活背景,结合四合城乡和彰武县的变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这种忧思,没有防范的行动,总有一天沙漠对绿荫下的陶醉者会痛下杀手的。在享受“绿色”美丽的同时,请时常提醒我们自己,然后积极地参与到“绿化”的行动中来。这是作者报告文学第一部分要告诉我们的东西吧。【二】人性带来的“绿色”忧思。报告文学用了不少的文字描写了杨海青护林遇到的事情,涉及到了乡邻关系,涉及到了政府和官员的问题,这部分在表现杨海青对树林的爱、对树林的付出的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真实的现实人性世界,给我们表现了影响或者破坏绿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人性的“恶”与人性的“善”,人的愚蠢短视与人的聪明远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写出了一种暗藏着的斗争。这让我想起了《愚公移山》中的智叟和愚公的问题。短视阻挡绿化的行动。报告文学里写了一九八四年进行的承包沙丘造林的情形,乡政府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农民们还是没有人愿意出来承包,原因是这沙漠植树没有效益,不愿意做。他们只看到的是自己家庭和自己当前的利益得失,而没有看到整个乡和整个县大的生存环境。报告文学里提到的几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这几个细节把人的短视深刻地揭示了出来,给我们以及时的反省,特别应该引起政府部门对人心的高度重视,如果不切除人的“短视”,这绿化树林要保护就很难。飞机散播树种,虽然长势不好,但是我们的村民也不应该把它作为了柴火呀!还有一个村民,他用十二亩地来换杨海青的两亩地。这两个事例,都真实而深刻地表现出了这些地区相当一部分人的心里状态,只要现成的,只管眼前,过一天算一天,不愿意为明天去付出劳动和努力,特别不会做眼前没有收获的事情。所以,从清朝末期到现在,这些地区沙化速度的加快,除了政府的原因外,我们不得不说,与这里居住者的短视有关系。如果有长远的眼光,就像当初开凿红旗渠一样,就像杨海青绿化这千亩沙丘一样,会阻挡不了沙漠的前进步伐吗?报告文学和林业部门的一些统计资料,我们清楚地感觉到,改革开放,特别是辽宁省的绿化工程启动以来,这绿色造林的速度不是提高了很多吗?造林规模不是推进很快很广吗?所以,要有远见,只有远见我们才能办成造林大事。人性的自私和狭隘,为山林的保护带来了不少的伤害。报告文学在歌颂造林人的同时,没有回避我们人性形成的现实世界,没有回避我们的人性因素带来的造林和护林的影响。就像前面提到的,报告文学描写的承包动员会的结果,动员了一次又一次,结果还是没有村民出来,这除了上面说的短视,当然还有人性的自私和狭隘,自私和狭隘就表现在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大环境,缺乏一种大局意识——共同的生存环境问题。报告文学讲述的杨海青造林过程遇到的几件事情,把这种自私和狭隘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没柴烧就到杨海青的林子里取柴,结果对树林造成了破坏。为了泄私愤,拿着铁锹破坏树苗。为了报复,烧毁杨海青的稻草堆。那些“大款”看到生态林长成有利可图因而出钱买林的行为,也值得我们怀疑,他们是想钱还是想利用他们的财力优势来更好地发展生态林?我们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一些乡村,公路边栽种了不少的风景林,因为树种好了,被拔走;因为树阴遮着了他一点土地,就想尽各种办法把树弄死;这些行为真的不少。报告文学揭示的村民的狭隘自私产生的破坏生态林的行为,不只是一个地方的,应该是全国性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在大力倡导造林的同时,必须要“给力”于树林的保护。报告文学提到的最为恶劣的是我们政府的管理者和执法人员,他们的行为对林农的情感伤害是最大的。公安是维护社会安定阻止非法侵害民众利益的,可是一个派出所所长,却想着法子要从杨海青身上弄钱,就因为杨海青造林造成了“百万富翁”。乡干部对破坏杨海青树林的行为,不但不制止,还徇私舞弊,仅仅因为毁林者是一个乡干部的亲戚。这些案例虽然不多,但是足以说明我们国民在森林素质方面的自私和狭隘。没有想到风沙地区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把个人私情和私利高于了生存环境的大众利益。看到杨海青等造林植树大户成功了,就怀揣着嫉妒,不是祝贺帮助,而是破坏扯后腿。想想这些行为,想想我们生活的现实人群里,杨海青那里有,我们的公务场所又有多少不是这样?嫉妒同事,利用手中权力为难民众,变相地敲诈钱财。正因为这样,缺少一种团队的大局意识和为团队集体奉献的精神,怪不得我们很多团队干不成大事,或者出问题。领导不考虑职工和民众利益,职工不理解上司和领导,打着各自的利益算盘。这是我们今天越来越重的人性自私和狭隘现实,这些思想的盛行对我们保护生态林是有很大危害的。与这些狭隘的报复和破坏行为形成对比的是造林者们表现出的对森林的爱,对森林价值和意义的深刻理解。杨海青作为村干部,面对政府倡导承包沙丘造林的宣传,他毅然站了出来,他不是没有顾忌,他的妻子的反对和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他作为干部,他得带头;作为沙区村民,他得想法改变生存现状。他和家人与其他的村民一样,都没有承包沙丘造林的经验,会不会血本无归?会不会越陷越深?他也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他就这样承包了。承包之后,大量投入,请村民帮忙,按国有林场的工钱付给工价。他对自己严格,对村民宽容。村民破坏了他的山林,他讲道理,最多就是谴责,真正罚款的时候没有。为了保护山林,他对自己和家人却近乎于无情。他不允许妻子到林区去捡柴烧,为了不让牲畜毁林,他毅然卖掉了自己家里放羊的牲口。当然,报告文学没有把杨海青美化成十全十美的“造林英雄”,但是作者把一个造林人的奉献精神和无私情怀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特别是他对和他一起辛苦造林的三个子女说的话,这更表现出了杨海青的一种远虑。【三】一种责任感表现出的未来忧虑。报告文学里提到了几个值得我们思考的细节,国有林场,同样都是治理松毛虫,为什么杨海青的能消灭虫子,而国有林场的总是消灭不了?我们看看杨海青的做法就能猜测一些问题了。杨海青是十多万株松树,他拿到“毒绳”马上请人把每一棵树都缠上,他舍得花钱请人,因为他不想他的树林被虫毁灭。而国有林场呢?难道没有杨青海的“资金”厚度?谁也不相信。恐怕还是舍不得花钱,或者是想利用虫害机会争取更多的钱,再或者是这些山林是国家的,毁坏了就毁坏了……这些是笔者结合现实进行的猜测,但愿是“小人”度了“君子”们的腹。但是有一个事实不可回避,就是私有林能灭绝虫灾而国有林不能,不仅杨海青这样疑问,可能我们每一个读者都会这样疑问了。杨海青担忧的是,一旦虫灾在国有林场形成,他的林场必然要被“殃及”。这是杨海青一直存在的担忧。杨海青的另一种远虑就是他的林子的命运问题,会不会被毁掉?曾经有大款出高价来收买他的山林,他没有卖,他要他的林子留着,给后人留着。给后人留着等后人来砍伐来卖掉吗?显然不是。他对子女说的话,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他要给后人留住的是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一个永久漂亮的生存环境。这就只有永久地留住他和他家乡已经发展起来的树林。这才是杨海青最平凡而又最伟大之处,他的伟大就在于他一生相随的忧思,他对身后的忧思。这篇报告文学除了深重的忧思之外,也写了大量的喜人之处,就是整个辽宁、彰武县、四合城乡、杨海青们的生态林长起来了,形成了规模,阻止了风沙。我们把这种喜与忧结合思考,我们又能思考出什么结果呢?随着杨海青的忧思思考吧,我们的政府和所有的公民。好文,推荐!【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27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5-26 19:58:05
  这篇文章在歌颂中表现了很重的忧思之情,文章把人为的树林破坏行为写了出来。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晋忻李        2012-05-26 22:54:10
  美文美按,令人羨慕啊!问好二位!
晋忻李
3 楼        文友:杜晨夕        2012-05-30 23:29:23
  绿色长廊从小树苗成长成大树不容易,应该好好的保护好。
媒体工作者,文学社团单行道社团负责人,现任中国作协旗下公司文学编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