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历史的那点温度

编辑推荐 【江南散文】历史的那点温度


作者:特快专列2011 进士,7147.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5发表时间:2012-05-27 08:46:45
摘要:对于自己所工作单位的一种眷念,在淡淡的历史的回忆里,感悟工作的那点温度

这是一个高二十米的厂房,两扇厚重的深蓝色大铁门严严的合上。进出的地方没有门槛,只有四条亮晃晃的钢轨如蛇一样游走进了那深深的厂房里。
   我拿着一纸报到证站在这外面时,天正按梅雨的节奏,轻轻的放送着细如牛毛的雨针。站在高大的厂房外面,厂房里各种声音很沉闷的从那宽敞的大门流淌而出。在铁道线上看来很神气的大机车被扒了皮,很丑陋的蹲在那里,一些黑黑的影子在车下车上的忙碌。我就站在雨丝里,不敢往前,心里怯怯的,我在那里站了很久,可能一个小时、几年、或者四十年。直到穿一身油污的刘师兄来叫我,我才从迷惘里回到细雨中来。雨挂在头发上已经成了一颗颗的珠子,直到现在,我都感觉到头上湿漉漉的,怎么也去不掉。
   十二年过去了,我在这个厂房里的机车上爬上爬下,每年都要穿破两身灰色的工作服,磨破手上的三层皮。而我还象一个站在雨中的青涩少年,对这深深的厂房有一种神秘,一种想往深处走去的冲动,但我一次次对这厂房真相的探寻,被每天照射而下的阳光变成了徒劳。
   厂房的门大敞着,机车顺着晶亮的钢轨进出,进到灰暗的厂房里就成了我的工作物,我和我的同事们总要去修理机车的某个部位。修好后,机车被牵出厂房,它头上的辫子伸起来,拉住悬在半空的细线,机车就变成了一条游龙,在千里铁道线上飞驰。飞驰的机车延展了厂房的天地,一路上山山水水都成了厂房的装饰。坐在这游龙之上,凉风拂耳而逝,闭上眼,觉得厂房如太阳一样把光线发射出来,发射几百公里的线,我们在金黄的光线里飞。
   十二年,只是这厂房四十年历史的短短的一段。厂房里的角角落落,每一台设备,每一个配件,我都是熟悉的。我只能触摸到这些物件表面的冰凉,再往深了看,触及不了这厂房历史深处的温度。我象进了历史的迷雾,空间的迷宫中。
   厂房就象一座兵营,机车就是一个个大兵,从这里出去,然后驰骋冲锋在千里铁道线上。一座雄踞在此的厂房,发射出去的线,组成了机务段,就成了一群人的归属点,一个单位。这样的单位铁路上有很多,所谓“铁路工人,各归一段”,在这个地区,与我们同时建段的还有车务段、工务段,一奶几胎。
   机务段成立于1966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年,火车也如当时的经济一样缓如老牛。从这里到贵阳只有两百多公里,常常要用十多个小时来走,这里多山,多隧洞,多桥,坡爬得很费力。内燃机车的油烟常充塞在长长的洞里,呛得人气也出不了。有一次,一辆机车在一个隧洞里停了,起几次也起不来,浓密的油烟罩满了山洞,两个司机被闷昏在里面。邻近车站的人找来,把他们拖出机车,拖出洞外,救了他们的命。
   而这样的机车在当时来说,从全国看都是很先进的,先进得全铁路连一个中修的经验和技术都没有。就在那高高的厂房里,我身边这些老师傅都还年轻,一步步的摸索,一点点积累,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一台机车的中修及中修的标准。有了这个第一,在路内引起了轰动,来学习参观的人很多,这厂房也成了一个标杆。在这样那样的纸上、嘴上留下了一些人的名字、一些群体的名字。而在名字的下面,在这一块块地砖上,融进的是很多人加班加点的工作,渗进的是一滴又一滴的血和汗水。昨天留下的,也许今天就被一些黑油、脚印掩盖了。昨天的东西落进了时间的深处,眼睛看不见了,连一点淡淡的痕迹也没有了,在这些机车上奔忙过的人,也把那些荣光慢慢往记忆的深处埋。
   在那特殊的年代,在这厂房里,也上演了全国一样的红色闹剧。听老工人说,在建段后第二年,段内打开了派仗,一派踞守在厂房里,另一派在厂房外进攻。两派都有枪,外面的攻不进那厚厚的铁门,就开起停在外面的机车,轰隆隆向大门冲击。门被撞倒在地上了,守在厂房里的人纷纷逃窜,有几个人跑到厂房背后的锅炉房里藏起来。因为都在搞革命,锅炉已经熄火,也没了人。另一派的人已追到锅炉房,没办法,几个人爬上了高高的烟囱。下面的人怎么叫都不下来。夜晚的风来了,寒浸满了全身,后来太阳出来了,身上的水又被蒸干了。两天以后,他们实在挺不下去了,慢慢爬了下来,人一到地就瘫得没了力气。那一次派仗,一位工友的手被炸断了,成了后来大家喊的“一把手”;一位工友的头皮被机枪子弹剃去了,成了永远的“阴阳头”。
   荣光的瞬间、滑稽的行为、辛勤的工作以及工作中留下的伤痛一起成了个人记忆中的最深。有人从机车上触电烧伤,有人从车顶跌下摔坏了腿,有人的手指成了某台机器的工作件,有人因从事有毒工种染上了职业病……在这小小厂房里,很多人耗尽了几十年最宝贵的青春。从这厂房、机车里走出去的人对安逸生活是不习惯的,很有些老工人,退休几个月就逝去了。
   大门很快被修好了,机车又变成了修理的物件而不是冲毁大门的利器。一切又回到了规范里,八十年代后期,线路电气化改造结束,内燃机车开始退出正线的运输,九十年代后期又完成了复线的修建,火车插上了翅膀。原来用十几小时走完的路程,时间缩短了2/3,由于新线修成,在隔山而望的另一端,又修了一个兄弟厂房。这里越来越闲,厂房突然变老了,进出的机车少了,过去的一切在不断接着灰尘。历史开始抛弃这个地名,所有的风口都加了力,要吹散这里,这个段,以及这一段历史。
   从某一年的春天开始,厂房就传染上了惶惑不安,摇摇的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然后在某一年的夏天,段里还是大肆宣扬着建段四十年的历史,一些人穿红着绿,说着壮语,唱着颂歌。而这同时,撤段的小道消息象春天的风,四处流窜。庆祝建段的联欢晚会传达的是一种伤感,以及明天在何处的彷徨。
   历史的脚步是无情的,它不会在乎谁的眼泪。它象一个时光地狱,对完成历史使命的一切,摧枯拉朽地破除。人的情感总是依赖旧有的人旧有的物来发生。面对那些传言,对这段上的一千多人来说,根被折断了,就如鲁迅小说《风波》里“剪辫子”一样,是痛苦的。一切从头开始,对于个体来说,十几年的情感,十几年的努力瞬间成灰。在对过去的剥离中,不得不面对下一轮的学习和适应,这个过程虽然很痛,也苦,但仍得睁了眼,勇敢地走下去。
   人很怀念过去,怀念就是一种惰性,一种对习惯的依赖,不愿去面对变革。变革总是时时都有,只是大小的不同。四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小如微芥的我,想要从这厂房里探求出一个群体的历史真相,留下一个厂房的历史,几乎不可能。
   四十年的云舒云卷,潮涨潮落,只有灰尘拥有一切的发言权,即使曾经光照耀眼,曾经华丽美饰。人的情感留了下来,一群人的努力却沉进一些个体的记忆里。历史不断往前走,个体只是被裹挟在里面的微尘。
   我对历史是无知的,也不可能螳臂挡车阻止历史前进的脚步。我可以,对这些机车、与机车相依相伴的人,留下一段文字。让在这个名字下,工作、生活的人,留下回忆的线索。
   怀旧的歌最美,因为所触动的是人心底最脆弱的情感丝线。

共 26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来来去去,风卷残云般,一切便都消散净尽,有的,只是关于过往的记忆。历史是冰凉的,无情地走过了春夏秋冬,丝毫不”在乎谁的眼泪”。然而在作者笔下,历史还是有那么一点温度的。淡然的文字,像是摄像机前的作者,在为我们呈现一幕幕段上的画卷。或悲戚或欢乐,段上的岁月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心中。全文用字看似讲究不多,实则勾画点染,一段段都富含感染力。对于厂房的印象,作者用心做了描述,极富韵味的譬喻——蛇一样的轨道,游龙般的机车等等,使得文字很具可读性,能够吸引人继续读下去。历史借文字以传承,作者所愿,也是为有关联之人,留下一个念想。哪一日回头看顾,所幸还有这一篇“回忆的线索”。感谢作者赐稿,佳作共赏,推荐!【编辑:燮宇龙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燮宇龙心        2012-05-27 08:47:14
  来来去去,风卷残云般,一切便都消散净尽,有的,只是关于过往的记忆。历史是冰凉的,无情地走过了春夏秋冬,丝毫不”在乎谁的眼泪”。然而在作者笔下,历史还是有那么一点温度的。淡然的文字,像是摄像机前的作者,在为我们呈现一幕幕段上的画卷。或悲戚或欢乐,段上的岁月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心中。全文用字看似讲究不多,实则勾画点染,一段段都富含感染力。对于厂房的印象,作者用心做了描述,极富韵味的譬喻——蛇一样的轨道,游龙般的机车等等,使得文字很具可读性,能够吸引人继续读下去。历史借文字以传承,作者所愿,也是为有关联之人,留下一个念想。哪一日回头看顾,所幸还有这一篇“回忆的线索”。感谢作者赐稿,佳作共赏,推荐!【编辑:燮宇龙心】
眼孔淺时無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謀。正是“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
2 楼        文友:燮宇龙心        2012-05-27 08:47:41
  有个念想,多好……作者夏安!
眼孔淺时無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謀。正是“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
3 楼        文友:特快专列2011        2012-05-27 09:07:59
  非常感谢龙心老师的点评。写这篇文章时,我写的地点还保留着,现在已经被撤了。很伤感的,对于曾经保留了情感的地方,即使是一些很冰冷的铁块、砖头、墙壁、机车、零件,都是这样。因为,我们付出的是滚热的血和汗滴。
爱思考,爱读书,爱文学。
4 楼        文友:燮宇龙心        2012-05-27 18:23:21
  嗯。虽然不曾经历,通过文字,已经深有同感。且留在记忆深处吧,文字是个不错的载体
眼孔淺时無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謀。正是“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