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争鸣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争鸣】潘金莲(小说)

精品 【争鸣】潘金莲(小说)


作者:星期八 秀才,2596.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296发表时间:2012-05-28 13:56:32

【争鸣】潘金莲(小说) 一、青涩童年
   奴家,潘氏金莲;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大宋山东。
   各位看官,奴家给你先道个万福了。请容许我用正叙文的方式,告诉你一个在历史上,没经过一丝艺术加工,真真切切的潘金莲吧。
   现在是北宋徽宗年间,地点是山东清河县。我,在县城里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潘老爷家里做使唤丫头,从小,人家都称呼我为金莲,直至今天,我也不知道我的名字是谁给起的。至于谁是我的父母,我更是半点印象也没有,只记得,从我能记事的时候起,就在潘老爷家里供他们使唤了。
   小时候的我,长得干干瘦瘦,大家都笑着叫我小豆角。我也不介意,谁让我长得就是这个样子来。我吃的是人家的剩饭剩菜,穿的是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衫。给主人端茶送水,捶腰敲背,擦桌子,提夜壶,一句话,牛马一样的生活啊。
   那时候的青涩童年,现在想起来啊,心里的滋味,还是酸酸的。
  
   二、带刺的玫瑰
   相信大家对于小草的禀性都不陌生吧,我的身上,就是有小草的影子,不管天寒地冻,到了春天,就会郁郁青青的长满山坡。
   每天不停地劳作,依旧是吃的粗粮剩菜,穿的粗布衣衫,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袅袅婷婷的发育,就好比一棵花,这时的我,枝叶翠绿,含苞待放了。
   这一年,我年方二八,从大家看我的眼神中,我知道了自己的美丽,我,我有着不一般的美丽啊。大家若然不信,下面这一段,就是三年以后,那个叫做西门庆、西门大官人第一次见我的时侯,他对我的描述:“......”(请容奴家卖个关子,西门描述的内容请关注本文的第四节,不是奴家不在此写,因为一旦写了,此文就成了倒叙文了,有悖于开篇中奴家的交代)
   忘了从啥时候开始的了,也就是近几个月的时光吧;我家老爷,那个我看一眼会少吃半个窝窝头,长相猥琐的干巴老头,竟然莫名其妙的关照起我来了。我吃的,穿的也比原来好多了,那些脏活,累活,他也专门嘱咐管家,不再吩咐我去干了;就连我睡觉的地方,也从原先仆人们一起睡的大通铺,换成了一间干干静静的小房子;虽然,只是他家里原先废弃不用的仓库,但是,我已经很知足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真是不假;我虽然年龄还小,但是从年长的那些仆人之口,也多多少少的知道了我家老爷的道貌岸然;于是,在我睡觉床上的枕头底下,我,偷偷地塞进了一把明晃晃的刀子。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一声惊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还未来得及睁开眼睛,就在这时,一个黑影猛的扑到了我的身上,我立刻就闻到了刺鼻的酒味;我知道,这就是我家老爷。他的手在肆无忌惮的侵犯着我,借着闪电的余光,我看见他的两眼冒着幽幽的绿光,抽搐的嘴角流着长长地垂涎。我正在奋力的挣扎,就在他将要得逞的刹那。看见他可恶的模样,我不知从哪里生出一股力气,一脚,就把他揣在了床下面。
   我一只手用床单遮住了自己的胸,另一只手,哆哆嗦嗦的从枕头底下,摸出了那把锋利的刀子。
   那个丧尽天良的人渣,一只手捂着被我飞脚踹痛的胸口,另一只手指点着我,气喘吁吁地说道:“金莲,你,你就从了我把,我保你吃不尽的山珍海味,穿不尽的绫罗绸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说着,他馋着驴脸,恶狠狠地又扑了过来;他以为我手中的刀子是吃素的,或者以为他的言语打动了我的心;或者,色胆包天的臭男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根本就没看见我手中的刀子,只看见了我柔滑苗条的玉体。
   现在的我,也就是十六岁的潘氏金莲,思想单纯啊,我扯直了嗓子,尖声喊道:“快来人啊,老爷非礼我了,快来人啊,老爷非礼我了!”我的手顺势一挥,只见我家老爷白花花的肚皮上,出现了一道四寸左右的口子。
   雨,忽然停了。
   我凄厉的呼叫,估计至少半个清河县都会听得到。
   潘老爷傻了,一只手捂着被我划破的肚皮,一只手提着他的衣裤,狼狈的往外就走。走到房间门口,他回过头来,恶狠狠地对我说:“好一个辣味十足的女子,看老爷我如何收拾你,你等着吧,嫌我又老又丑,我一定会给你找个好姑爷的,到时节,我看你还辣不辣。”
  
   三、武氏大郎
   三天以后,我家老爷就把我嫁给了前街那个卖炊饼的武大郎。
   武大郎,今年三十岁,家里父母双亡,有一个比他小四岁的弟弟武松,在省城济南的一家武馆里做教头。看官,你道是潘老爷为啥舍得把我嫁给武大郎,他,就是为了报复我啊;生生地把我这一朵娇嫩的鲜花,插在牛粪上;不,那个武大郎,也就是我现在的相公,在我的眼里,比牛粪要好一些了;起码,他很知道心痛我。
   丑媳妇早晚见公婆,武大的长相确实不敢恭维,与其早晚让你们打探明白,还不如让我告诉你们吧。
   俺家相公,身高不到三尺,身宽倒是二尺有余,小眼睛,厚嘴唇,鼻孔朝天,满脸麻皮,不能说了,再说,怕恶心了诸位,你们没心绪看奴家写的文字了。
   想那武大,用50斤炊饼,就换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娘子,他自然是高兴得很,成天神思恍惚的,以为是在梦中。自从我进了他家的门,他的大嘴,乐的就没合上过。说道他的嘴,刚才俺没说完,我想,分两次说可能会恶心得诸位差点吧,他,满嘴的黄牙,还有那个很难闻的口臭,还有......哎,你倒是换位思考一下,让你和这样的人过一辈子,你会甘心吗。
   那武大倒也有自知之明,洞房的那天,他就主动睡了地铺,看我的眼神,躲躲闪闪的,知道自己配不上我;那天他对我言道:“娘子,天可怜见的,就算是打死我,我也没想到能娶到你这样的女子,我知道你嫌俺长得丑,俺保证不会去碰你,等你心情好了的时候,你愿意的时候,就给俺老武家留个后吧。”
   他越是如此,我倒越是看不起他了。男人啊,甭管自己的长相咋样,自信,是起码的啊。等我愿意的时候,可能吗,幸福,是要自己追求的。
   想我潘金莲,守着一个如此猥琐的夫婿,漫长的日子,你可叫我怎么过啊。
   我恨,恨那个道貌岸然的潘老爷,摧残我不成,把我嫁给了这个是个男人,又不算个男人的武大郎,天啊天,我的命,为啥这样苦啊?
   每天卯时,大郎就挑着他那炊饼担子上了街,我,在店里冷清清的呆着;十六岁的年龄啊,我也渴望着找一个英俊潇洒的郎君,看来,只有在梦里才会有可能了。
   戌时左右,大郎都会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说一千道一万,身为人妻,我还是早早的把晚饭做好了,在吃饭的当口,店门外经常过来几个当地的青皮混混,阴阳怪调的对着我们喊:“好一块羊肉,落进了狗嘴里;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武大,潘老爷玩够了的,你个小身板不行吧,让哥们也尝尝鲜吧。”闻听此言,武大只会气得唉声叹气,他懦弱,不敢出去和人家拼命,只有逆来顺受了。
   没法子,这样的环境确实不能住了,一个月后,一辆马车拉着我们的全部家当,我们武家炊饼店搬到了临近的阳谷县。
  
   四、王婆茶楼
   花光了家里积攒的银子,在阳谷县城县衙北面第二条街上,面北朝南,武家炊饼店开张了。
   日子,还是和在清河县一样的单调乏味,稍微有些改变的,是武大出去卖炊饼后,我有了聊以解闷的地方;我家店铺的对过,王婆茶楼。
   王婆,只知姓王,其名不详;六十岁左右的年纪,孤身一人过日子。几年前,她是开瓜果店的,逢人便口吐莲花,夸自己的瓜又大又甜,吹嘘自己一年能赚多少银子;结果,牛皮吹大了,被县衙里的公差来收税,收得亏了本;由此以后,整个阳谷县城的人都知道了一句歇后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瓜果店是开不成了,她又凑了些银子,开了这家茶楼。这个王婆,端的是能说会道;店里来了茶客,她人前人后殷勤服务自不在话下,尤其厉害的是,她针对客人的喜好,凭三寸不烂之舌,专门拣人家爱听的说;一来二往,茶楼里就固定了一批老顾客,收入倒也小康。
   那一天,我闲来无事,想给武大做秋衣,缺两种颜色的线,就到王婆的茶楼里去借来用用。
   到了她的茶楼里,我说明了来意,那王婆一把拉住我的手,足足端详了我一柱香的时间,说道:“哎吆,你就是对面烧饼店里的武家娘子啊,啧啧,啧啧,怪不得人家都说,说武大家里的娘子是个天仙般的人物,今儿老身一见你,果不其然呀!快,快坐下,我给你倒杯茶水喝;看这小模样长得,啧啧,啧啧。”
   我的脸羞得肯定绯红,被人家夸的滋味,心里甜甜的;坐下喝了两杯茶,好个王婆,又把我一顿好夸。
   后来,武大出去卖炊饼的时候,王婆就会过来喊我过去聊天。我呢,一个人在家也正无聊,再说,我也是从心里愿意听她夸我的美貌。再后来,我就主动到她的茶楼里找她聊天了。一开始,王婆还和我聊人情世故,渐渐地,她就和我聊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我虽然嫁于武大为妻,可还是处子之身。乍听王婆聊这些,我的心里像有头小鹿在撞,扭扭捏捏的。那王婆见了我的样子,愈加聊得起劲。我呢,到后来一天不到她的茶楼里坐一会,心里就空虚的厉害。当然,我和大朗的那档子事,早就清清亮亮的告诉她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了两年,这一年,我十八岁了。
   这年夏季的一天,吃罢中饭,我在二楼向阳的房间里想小睡一会。外面骄阳胜火,我从窗子伸出手,想把遮阳的帘子放下来,没承想,一不留神,撑帘子的竹棍掉了下去;我怕打着路人,伸出左手撑着帘子,把右手手放在额头上,遮着阳光,探出上身,往下面低头一看——就这么一看,看出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也看出了一段不该有的孽缘,唉。
  
   五、初识西门
   我低头往下面一看,恰逢下面那人弯了腰拾起竹棍,刚刚直起身子;他的脸仰起来,他一定看见了我云鬓蓬松,香腮微汗的样子;我看见他一下张大了嘴,他的眼睛,就像钩子一样直直看进了我的心里去,就这样,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呆呆的,保持着刚刚站直的姿势,一动不动。
   我粗略的端详了那人几眼,见他挺拔修长的身材,白净秀气的脸庞;他手拿一把折扇,一身得体的青色长袍,浑身透出一种潇洒的气质;我的腮本来就热得出了汗,更觉得是着了火一样的热辣辣的;忙不迭的缩回身子,双手捂面,趴在了床上。后来,那个人亲自对我说,那天,我的腮就像一朵盛开的桃花一样,说不出的娇艳。
   我在床上趴了一霎,起身来到床边,透过竹帘的缝隙,我看见那人拿着我家的竹棍,去了对面王婆的茶楼。
   只看了那人几眼啊,他的影子,竟然会钻进了我的心扉、占据了我的心房、寸断了我的心肠。
   我的心,就这样起了波澜。
   第二天,我没好意思去王婆家里串门。
   又过了一天,我羞羞答答的走进了王婆的茶楼。那王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道:“武家娘子,你是来拿你家的竹棍,还是来托老身打听人的,嘿嘿。”
   我扭扭捏捏的回道:“看你,你也来笑话我拉,再捕风捉影的编排我,我可不来你这里耍了。”
   王婆好像没听见我说的话,继续说道:“武家娘子,别以为老身一个人过日子,想我王婆,想当年也是个风流的主呢,啥事没有经历过。大前天拾到你竹棍的,可是咱阳谷县里顶呱呱的人物;在县城开着几处大药房,家财万贯;人长得也俊朗,是个会心痛女人的好男人啊。就是一样,他嫌家里的娘子不应心,碍于观瞻,也就没休妻。那天一见你,他的魂魄就被你勾走了,立马过来央求于我,让我把你们两个撮合到一处;你和大郎的光景我也知道,于是,我就答应他了。我知道你命苦,自个又说不出来,也是看你可怜,想成全了你们的好事,也不枉我们娘们相识一场啊。”
   我假作生气的样子,一沉脸:“好个王婆,你把奴家当作什么人了。”说完,扭头就做出往外走的样子。
   姜,还是老的辣啊,好个王婆子,她就是我肚子里的虫虫,她对我说道:“唉,我算是一片好心,都作了驴肝肺,反正西门官人后天就来我这儿等你,你来与不来,自己掂量着吧。”
   第二天,武大挑起担子正要上街,我柔声对他说道:“大郎,你选出十斤好炊饼,过会给对门王婆婆送过去,你不在家的时候,人家没少帮了我。”
  
   六、颠鸾倒凤
   心里有了念想,等待的日子也是甜蜜的。
   到了王婆说的那一天,我等大郎出了门,对着镜子,淡施薄粉,轻描娥眉,镜子中的奴家,如一朵初放的娇蕾,艳若桃花。精心的打扮了一番,挨到将近午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看了个大街上人少的当口,闪身,进了王婆茶楼。
   那王婆,早就在门口候着我了,见我一进门,她啥话也没说,拉着我的手,上了她家的二楼。然后,她对我说道:“武家娘子,西门官人早就等你一个时辰了,就在这间屋子里面,你快进去和他说说话吧,老身去楼下巴望着点。你放心,今儿个的茶楼被官人自己包了,安静得很。”说完,她敞开房门,一把就把我推了进去。
   我羞答答的进了屋,只见屋子靠里墙安着一张红木床,床上是绸缎的被褥枕头,对不起,看看我的思维,我应该先看见的是正冲屋门的桌子,桌子上摆着几个菜,菜品不多,但全是精致的佳肴。我想,如此奢侈,就是原来的那个潘老爷,也不舍得经常享用的。
   一抬头,恰好和西门官人看了个对眼,我心慌意乱,感觉自己就像在火上烤一般的滋味。只听西门官人说道:“潘娘子(他为啥不称呼奴家为武家娘子),快快坐下,我们简单喝几杯酒吧。”

共 1238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箬茗稿签:从文本看,可以看出作者对《水浒传》里的潘金莲和对《金瓶梅》中的潘金莲都是十分了解的,这和作者丰富的阅读量分不开,和作者的文化积淀分不开。作者以话本形式开了个头,继而转为自述,根据《水浒》和《金瓶梅》里的一些情节给潘金莲写了个自传。而巧妙的是,作者并不是完全在截取和拼凑《水浒》和《金瓶梅》里的情节,而是把这些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比如卜施仁的那段儿,《红楼梦》里有个“不是人”,作者也来了个“不是人”,这是用谐音暗讽。而小说的结局完全就是作者自己在“杜撰”了,但是这个“杜撰”妙呀,妙在讽刺日本和韩国,所以这个故事读到最后你才会恍然大悟作者真正的用意。故事构思合理,情节生动,立意新巧。推荐!问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28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箬茗        2012-05-28 13:57:48
  箬茗稿签:从文本看,可以看出作者对《水浒传》里的潘金莲和对《金瓶梅》中的潘金莲都是十分了解的,这和作者丰富的阅读量分不开,和作者的文化积淀分不开。作者以话本形式开了个头,继而转为自述,根据《水浒》和《金瓶梅》里的一些情节给潘金莲写了个自传。而巧妙的是,作者并不是完全在截取和拼凑《水浒》和《金瓶梅》里的情节,而是把这些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比如卜施仁的那段儿,《红楼梦》里有个“不是人”,作者也来了个“不是人”,这是用谐音暗讽。而小说的结局完全就是作者自己在“杜撰”了,但是这个“杜撰”妙呀,妙在讽刺日本和韩国,所以这个故事读到最后你才会恍然大悟作者真正的用意。故事构思合理,情节生动,立意新巧。推荐!问候!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2 楼        文友:箬茗        2012-05-28 13:58:57
  庄而能谐,婉而含讽。笔法有几分《儒林外史》的韵味儿。问好八哥哥!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3 楼        文友:箬茗        2012-05-28 14:00:57
  文章“的地得”用法混乱,标点出错较多,但文章较长,编者修改之后可能依然存在疏漏。八哥哥海涵!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4 楼        文友:晋忻李        2012-05-28 21:03:59
  构思新颕别致,端的是美文。但愚以为结尾不太合适:一者影响作品的完美;二者呢,互联网面对世界,恐怕有惹事之嫌。不知作者与其他诸君以为然否?
晋忻李
5 楼        文友:杨钟雄        2012-05-28 21:11:24
  恩,同意晋老师意见,结尾部分可否修改,不大露骨好些。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6 楼        文友:铁禾        2012-10-06 23:53:34
  好一篇耐味的小说,一口气读完,我的思绪有了波澜.不愧为精品!赞.
铁禾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