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朽屋

精品 【江南散文】朽屋


作者:杜若甫 童生,76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2发表时间:2012-05-31 21:38:07


   夜雨凄凄,漫湿天地。似乎让人无法喘息,我忽然就从梦中惊醒,再无睡意,瞪着眼睛,聆听着窗外的淋漓。
   天渐渐恍惚着亮了起来,老家那头的电话也跟着打了过来。
   说,连天阴雨,院子里的房子塌了,你要不要回来看看?
   我一时哑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脑子里飞快地闪现出关于这房子一切的可能和可能的一切,院子里人迹罕绝,几棵杨树、槐树各自矗立而又相对无言,地上铺满了枯黄的落叶与暗绿的苔藓,房门上套着一把生了锈的裂开皮的褐色铁锁,把里面所有灰白的物件、积淀的尘垢、扩张的蛛网以及远逝的往事统统隔绝开来。而秋雨绵绵不绝,密集如机枪扫射般倾向房子,房子不堪重负,轰然倒塌,犹如烈士倒地……
   然而我到底猜测不出房子的模样,它的落寞,它的破败,它在雨水浸泡之下的土崩瓦解,究竟损毁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究竟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告慰?我的思维混乱不堪,模糊得如同这阴霾的天气。
   简单询问了电话那头关于房子的状况,我还是决定回去看上一看。毕竟耳听为虚,只能求证于眼见的事实,也好根据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我归心惴惴,既想立马见到房子,又怕马上见到房子;想见房子的面,又怕见房子的容。终于,深一脚浅一脚踏着泥泞在雨住天晴前赶了回去,迈进院子里,当即被眼前突兀的景象所震惊,人去楼空的荒凉,房倒屋塌的悲壮,隐隐地牵扯出我心底的丝丝伤痛。
   说是院子,其实并没有院墙。不知道是独特的地形结构,还是当初建造时的遗留缘故,长方形的院落边上配了一块三角形的闲地,而三角形的斜边又是一条连贯前后的村路,若将这院墙竖立起来,村路不免有受阻的可能,同样院子也有局促的感觉,因而,多少年来,院子始终没有院墙。
   但还是习惯上称为院子,院子里,房门紧闭,久无人烟,至少在十年之上没人住了吧,以致不通风的房子损坏更快。五间土坯砖垒起来的房子,有三间已经坍塌,土黄色的残墙龇牙咧嘴,随时都将摇摇欲坠;另外的两间也好不到哪里去,主梁已然裸露,檩条椽子横七竖八,墙皮更是零星剥落,屋顶上杂生的蓬草,屋檐边残损的瓦片,种种迹象表明倾圮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浅绛色的两扇门搭着一把锁,门框上层层叠叠卷着发白的对联,阁楼上的窗口用木板堵了个严严实实,房门两旁的窗棂却无遮无掩将屋内的景况看了个清清楚楚,不看则已,这一看徒惹心悸,无非是瓦砾堆积,满目狼籍。
   再往前迈上一步,土石的腥气和潮湿的霉气弥散而来。几棵树光秃秃的叶落殆尽,黢黑的树干纹理绽裂,一如老者满脸的皱迹,垂挂着斑斑点点的绿藓,仿佛几道伤心的泪痕。地上,枯枝败叶乱布,积水难行成潭,到处是湿漉漉的,滑腻腻的,实在是看不出半点人家的意味来。
   我本想打开房门,料理一番,摸遍了全身,发现钥匙没装。可转念一想,即使带着钥匙又怎样,这状况谁能改变?已是痛心疾首,居然束手无策。
   二
   电视剧《蜗居》的热播,折射了时下人们购房住房之艰难,看看形容得多么形象,一副绵软无骨的身体要背负一个庞大沉重的躯壳,其压力可想而知,其步履何其蹒跚。
   然而芸芸百姓依然向往都市的生活,渴望在纷繁的闹市里面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像主人公海萍夫妇一样。我亦然躲不开饮食男女的困惑,也有着和海萍夫妇置办房产的类似经历,我拼力追逐城市建设的步伐,走遍了每一处高楼大厦,可只能望楼兴叹,薪金永远赶不上楼价的涨幅,狠了狠心,连凑带借交了首付,余下的办了银行按揭贷款,总算盼到房子交工,领了钥匙,可心里还是没着没落的,钥匙是拿上了,可装修呢?早已是山穷水尽负债累累,再到哪里筹款去?
   城里的人住房自有他们的难处,但我想,村里的人岂不是难上加难,要知道,撑起门庭就得有房子,有了安身的场所才能谈及其它,城里的人尚可以租房蜗居,村里的人又去哪里求租?上无栖身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恐怕娶个媳妇都势比登天还难。
   知名作家杜培玉曾创作优秀短篇小说《房子》,讲述得就是我们老家那一带盖房子的千般辛苦。房子的原材料需七成土坯,也就是说,只要捣好了坯子,房子就成了七成。于是,秀儿夫妻、以及雇来的河南捣坯汉子顶着烈日,挥汗如雨,不停地装模、捣坯、开模、起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直把秀儿身弱的男人累得吐了血,眼见五间房子所需的三十匹坯子就要合口,却忽然晴天霹雳,大雨浇注,直下了三天三夜,将到手的果实转眼全泡了汤。这该是怎么样的一种打击与绝望呀!但是,三个孩子的压力,四周邻里的睥睨,以致房子的诱惑一如既往,第四天,天放晴了,痛哭罢的秀儿又燃起希望,重新回到了捣坯场上……
   这真是盖房方知爹娘苦呀。父亲在世时不止一次提起,说,《房子》的情形与我们家当初建造房子时十分相似,如出一辙。但那个时候哪里有我呀,又怎能凭空体会这其中的滋味?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地处晋东南腹地的小村庄,物质匮乏,自给不足。尽管如此,清贫的日子还得继续,在祖父、祖母的张罗下,父亲跟着盖起了房子,目的极有可能就是为了迎娶我的母亲。那个时候,由于经济紧张材料短缺,村际间流行节俭但又很笨拙的土坯房,不管多么含辛茹苦,眼前只要能竖起几间土坯房,就有了在人前夸耀的资本,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呀。
   感觉一下父辈人的历程吧:费劲周折在村里批了宅地,又从山上拉来料石,打磨平整铺在夯实的地基间,再用青砖筑起矮墙,之后一层一层叠加土坯,即要讲垂直也要讲水平,直到够了高度,上梁、封顶、添瓦,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晶莹的汗水,每一滴汗水都渗透进厚实的土坯,更何况,我们家的土坯还曾被雨水无情的浇注,肆意地蹂躏,倒了,化了……,然后又无怨无悔,一锨,一杵,一把汗地卷土重来……
   这些遥远的往事,被我轻描淡写地讲述出来,却丝毫不影响在我心中的分量,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我。
   三
   房子终于成形了。鲜红的对联上有乌黑的墨迹,喧闹的孩童撵着轰鸣的鞭炮,一家人乔迁新居,脸上堆积着掩饰不住的满足与喜悦。
   粗略算起来,我在这院子里也待过些时日,上小学的一年半载时光,加上后来离开故里零打碎敲的寒暑假期,以及开蒙之前的孩提岁月,统共应在八九年吧。房子像个慈祥的老者,留给我的竟是念念不忘的温馨。
   小时侯的眼界很窄,觉得这没有院墙的院子就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满世界地乱跑也到不了尽头,更何况还有一群鲜活地生命在陪伴着我。祖母十分勤劳,精力也很旺盛,养着一窝鸡,喂着两头猪,还有一只看家的黄狗。我的动静稍稍大些,或是不遗余力地爬上了树,或是穿梭于晾晒的被褥间,则必然导致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祖母放下手里的针线活,露出嗔怪的眼色,接下来就是没完没了的数落与唠叨……
   最难忘的是院子里的那株老梨树,我想它应该是造房之初就栽植在那里的吧,以致院落有主,它也随之成了我们家的一份子。春天,梨花雪白,满树怒放,花瓣挂满枝头纯洁而清香;夏天,枝繁叶茂,密密实实,树叶掩映下隐约结着小梨疙瘩;到了早秋,梨疙瘩长大了,但远远没有长熟,贪吃的我先下手为强,爬上树去随意采摘,尽管生梨皮厚艰涩,却硬是被我品咂出了许多滋味;待到中秋,等梨子长透之后,大人们将梨囤放在梨筐内,招手让我尝尝皮薄味甜的梨果,我反倒吃腻了似的没了食欲,不理他们,箭一般窜向一边……
   这个院子,这些房子,自有它的过往,也有它的辉煌,当年的人丁满堂、六畜兴旺,还时常魂牵梦萦缠绕在我午夜的酣睡中。
   但世间没有永驻的风景,就像这房子固然有它的寿命。仔细回想,关于房子的衰老还是有一些征兆的。
   最先,还是那棵老梨树,年年都给它喷药,可还是悄无声息地生了虫、减了产,到后来干脆不结果,慢慢地枯萎致死,来春再不发芽,仅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大人们都觉得它碍眼,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要将它锯掉,而且马上就付之于行动,杀掉了树干可树桩照样碍眼,没过多久又彻底铲除了树桩,腾出了院子里的空间,以备堆放柴草之用。
   紧接着,缠过足的小脚祖母忽然也生了病,没有精神再在院子里挪来挪去,遂躺在了房子里的土炕上,一病不起,气喘吁吁,直至生命走向终结。祖母的丧事就在这院子里操办,灵堂肃穆,哀乐低回,孝子贤孙齐聚,灯烛彻夜通明,桌子上的供品琳琅满目,桌子下的哭喊千层万叠,然而躺在紫红棺木里的祖母却顾不得亲人们的眷恋,兀自如沉睡一般,始终没能起来应承半句……
   没过多久,我跟着父亲离开了故土,离开了那所房子,我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只能是尘封在记忆的深处。
   房子没有了祖母的经营,很快地发生了一些变化,鸡棚拆了,猪圈倒了,狗窝没了……,转瞬间,似乎那种关于家的气场也慢慢散了……
   四
   后来,祖父倡议分家,父亲就分得了这五间房子和没有院墙的院子。
   再后来,父亲去世,这房子就成了我继承后的一点财产。
   但我再也没有在里面居住过,直到它坍塌。
   如今,房址仍在,却面目全非,我该怎么样来处置?这实在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关于房子的处理,我大略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建议我将残房推倒,利用房子的地基翻新重盖;另一种则是撺掇我把房子的地基卖掉,多少也能换点本钱。
   仔细想想,他们说的都不无道理。先说翻新重盖吧,依照现在的材料、样式以及技术,盖出来的效果肯定要比土坯房气派多了,但问题是这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即使不差钱,等房子盖好了闲置着也没人去住。再说卖掉地基之说吧,这或许是一个比较务实的想法,而且眼下在村里批个地基也着实不易,只要精心运作想必不难出手,可这又能卖多少钱?小钱于大事无补,并且这房子好歹算份祖业,怎能说卖就卖。
   思来想去,总觉不妥,这房子取舍两难如鸡肋一般。
   我们家的老房子地理较为偏僻,恐怕这地基也不好处理,只能是顺其自然,有人若要我会考虑的,无人问津我也只好任其搁置在那里。
   我沿着村路在村里转了转,村里这几年隔三岔五总有人盖房子,红砖青瓦,高墙环绕,房子连着房子,已然蔓延至村外,当年村中央的许多老房子,竟如我们家的朽屋一样大都荒废,而且这些老房子年久失修,弱不经风,和后来林立的新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琢磨着想,现今村里的人盖房子,虽然是家看家,户看户,都在为个人或子女筹备着新居,以致于房子雨后春笋般起得很多,但仍然供不应求,每家每户仍然有建造房子的艰难与辛酸,并不是谁能轻易地一蹴而就,必定要费掉家中的积蓄与家人的气力,往往是房子成形,伤尽元气,短时期内再不敢谈另建房子的事宜。
   我忽地一下子又想起了老祖先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祖辈人梦房的情结难以释怀,祖辈人盖房的故事总在延续。我沿着村路又绕回了朽屋,内心感慨万千,什么时候才会如诗圣笔下所言,安得广厦千万间,使每个老百姓不必再为房子而犯愁。

共 42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讲述了作者老屋的故事。从老家人告诉作者老家屋子倒塌,到我回老家亲眼看见老屋坍圮的惨象,关于老屋的岁月、故事就自然的展开了下来。作者由老屋的倒塌,想到在城市购房的压力和艰辛,还有自己、父辈们在老屋里的记忆,老屋的建造过程等等,都无不牵引着作者去千万般思考。文章娓娓道来,将老屋的从前和现在的种种很自然的展开在读者面前,语言中透露着一种沉稳和朴实。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将思考深度扩张,使文章主题得到了升华。但愿所有人都能早日得广厦,俱欢颜,不再为房子,为生活受尽千般折磨与困难。问好作者,推荐欣赏!【编辑:孤子游侠】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601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子游侠        2012-05-31 21:40:27
  欣赏作者这种细心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然后沉稳思考,真切呼喊的文章。问好!
不求生前身后名,但求阳光普照所有灵动的生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