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难忘读书旧事

精品 【江南散文】难忘读书旧事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72发表时间:2012-06-03 17:34:06

【一】窗
   在所有的窗户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室的窗户。
   我第一次见到窗户是七五年的八月,那年我快八岁了。记得那天在下雨,我打着光脚,戴着家里那顶大大的斗笠,沿着那条在水田中间的“大路”一溜一滑地往学校走去。说是“大路”不过两尺左右的一条泥路,是人们赶场要走的一条路。
   来到学校,把腿伸到屋檐下,让屋檐水冲进了泥,然后把斗笠披在背上走进教室。先进的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上面和左右两面都是教室,我进了右边的一间。黑瓦,泥墙,靠着天井的一面墙很矮,就像现在教室外的栏杆。这墙上有一个大大的四四方方的洞,洞很大,比我们现在的教室去掉铝合金窗扇后的洞还大。
   我来这里读书了,老师就是教点歌,画点画,并没有后来学到的识字和数学方面的东西。一到了课间,有同学懒得走门口出去,就从那大大的洞里进出,他们双手一用力就蹲在了洞的矮墙上,双手一伸就跳进了天井里,玩水去了。另外有一些同学,就坐在矮墙上,双脚掉在墙的这边或者那边,说着闹着。还有同学,从这边的教室跳过矮墙,穿过天井的雨雾,纵身越过左边的矮墙,跑进左边的教室,然后对着右边矮墙上的人是大喊大叫,有的就在左边的教室里打“豆腐干”。这东西是用纸折叠的,就像“豆腐干”的样子,玩的时候,你用豆腐干使劲拍我的,然后我同样拍你的,谁把对方的拍翻了,谁就赢了。
   后来我知道了,那矮墙是故意留的,那洞就叫窗子,洞小了,屋子里很暗,没法上课。在后来,我知道了,这个做学校做教室的地方,就是我李家的祠堂——大古井李家祠堂。又往后,就听老父亲讲了有关祠堂里的很多故事。最近几年,终于看到了家谱,还知道了这祠堂的来源和建立的时间等等。这些东西,我现在只知道当初听到过,至于详细的情形一点不真切和准确了。唯一不能忘记的就是那矮墙,那矮墙上的窗子。
   我读书只读了两天,就被父亲扣留在了家里,因为家里没有钱给我读书。第二次见到学校的窗子,已经不是在李家祠堂了,而是在一座山上——我老家的村子名字青龙就是因为这些山而得名。这座山有几亩宽,一面是庄家地,其他三面是教室。教室都是黑黑的砖,黑黑的瓦,这我知道,这都是山下本村的窑子里烧出的砖瓦。教室不在是泥墙了,与我第一次见到的学校相比,只是把泥墙变成了黑火砖。对着教室门的墙上有着窗子,窗子不是一个洞,而是有了三个洞,每个洞都是木条框,窗条是钢铁的,那钢条像油炸的“麻花”样子,这样,我们无论如何没法从窗子上跳进跳出了,虽然窗台和第一次见到的那矮墙差不多。
   这窗子在夏天和冬天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夏天遇上大风,那雨被风吹得很斜很斜,仿佛就要平着飞。于是,一面的窗子就成了祸根,那雨不断地飘进来,那里的学生赶紧大撤退。后来,遇到下雨,老师或者学生就拿自己带的塑料布拴在窗条的上方,于是,窗户边的同学就一边听课,一边伸出一只手按住塑料布。那塑料布被风鼓得圆圆的。有时,手软了,有同学想换一下手,噗的一声,那塑料布便飞起来,就像大风中的旗子。教室里立刻乱了起来,等到把塑料布又重新按在了墙上,又才开始上课。
   夏天虽然雨大,还算幸运的,毕竟不冷,可是到了冬天那日子就不好过了。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霜多,风也大,坐在教室里,老师学生都很难受。于是,我们的一种特殊“玻璃”就出来了。老师动员我们比了窗子的宽窄让我们回去找家长,家长中有会劈竹条的,让他们帮忙。于是,很多同学第二天上学,肩上都扛着一捆竹篾条。老师带着我们给窗子编制竹篱笆。我读一年级的时候九岁多了,父亲又是篾匠,所以,我就成了给窗子编竹篱笆的当然师傅。我们就像编竹席一样,把竹篾条从窗子的下面一直编到上面,不留孔眼。竹篱笆编好了,风就被挡在了窗外。可是,篱笆缝里总要钻进一些寒风来,于是又在竹篱笆上糊上报纸。
   为了教室的采光,竹篱笆只能编在风来的一方,另一方的窗就空着。所以,虽然挡住了大的寒风,总有寒气走进教室,但是,没有法,我就在这样的教室里读完了小学。
   我来到了乡上的初中,那时不叫乡叫公社。这初中是一个四合院,里面有初中生,也有小学生。正面是老师的办公室,是一个很大很高敞的大礼堂,我记得当初的礼堂里有一个很大的台子,有的老师的办公桌就放在那台子上,更多老师的办公桌就在礼堂里。礼堂的两边是教室的宿舍,木架灰墙,就像一个一个豆腐干贴在了那墙上,“豆腐干”是竹篾编制的,竹篾上是田泥和铡断的稻草混合后涂在上面的草泥,然后在竹篾和泥草的外面涂上一层白灰。礼堂大门的两边都有木制楼梯上去,礼堂大门的上方有一个一米左右宽的木制走廊,把礼堂两边的“楼房”窜成一个整体,能互通往来。楼房墙上的“窗”非常小,有一个窗扇被木棍撑起来,虽然有窗,但屋子的光线还是很暗,就是在中午,教师在自己的寝室里也得点上灯,否则是没法看书的。礼堂的两边,还是泥墙瓦房的单层教室,前后的墙上各有一个或两个洞,洞很小,而且上面有小孩手臂粗的木棍做的窗条。教室里总是有点暗,暗也没法,适应了就好了。礼堂对面,是黑砖黑瓦的楼房,这就是当时非常漂亮的教室了。教室的窗子有钢条,有玻璃。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我们带篾条来了,再也不用贴报纸了。
   可是,等我们走进教室,才发现不是那么乐观,特别是冬天,我们还是没法摆脱寒气的惩罚。靠着窗边,那些窗扇的木框变了形,及时关上,那缝隙里的风挤进来,吹在脸上,吹得手很僵,冬季的期末考试是最惨的,手僵了也得把卷子写完。有些窗的玻璃烂了,学校没有钱买新玻璃,就烂着,风从这些孔眼跑进来,满屋子乱窜,有几个学生耳朵和手不生冻疮的?
   后来教书了,那时的教室和我读初中时没有什么变化,教书和当学生时一样的待遇,受着那些没法关严实和烂了玻璃的窗子上跑进来的寒风的蹂躏。虽然,后来的母校把泥墙换成了砖筑瓦盖的楼房,黑砖也变成了红砖,而且以后有了学校的伙食团。但是,没法改变的就是那窗子,那窗子总是没法让教室里的人暖和,它一如既往地把冻疮慷慨给学生和教师。
   母校的教室窗子变得暖和起来,应该是在2002年秋,学校在当初的农机站一方修建了新的教学楼,这是由县上同意招标修建的。四层楼,标准化的教室,那白白的墙壁上有着透亮的铝合金玻璃窗。这玻璃一关,寒气不入,更不要说风了。冬天便有了一种感觉,走进教室里,就像走进了暖炉里,上完课一走到走廊上,便有了强烈的寒气,寒气钻进背脊,让人浑身打颤。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上课,因为走进教室便有了暖和的保证。这幢楼修好,原来礼堂对面的那幢楼就拆了,因为它超过了使用年限成了危房。它早该消失了,我觉得它应该消失的原因就是它没法让它的窗户暖和起来。今天,沾了这幢我读书学习过的楼房的光,它终于成了危房,终于把寒冷的窗变成了温暖的窗子。这一幢楼,这些暖和的窗,得益于我们的县政府,他们给了母校危房改造的资金和管理帮助,让我们学校也有了温暖的教室。
   学校的大变化,还在2008年后,汶川地震,让原来礼堂位置的教学楼和操场上修建的教师寝室成了危房,县政府的地震改建专向资金来到了我们学校。于是,三层楼高的多功能大楼和学生公寓建成了。全框架的防震功能,这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引起我兴趣的还是那些窗子,都是高大敞亮的铝合金玻璃窗,采光效果好,而且能在冬天保证教室里的暖和。
   母校完全变了,以前那丑陋灰暗的样子全没有了。冬天的期末,监考老师坐在教室里,门一关,教室就成了暖床。我一直羡慕现在的学生,他们在教室里不觉得冷,他们可以放心地作业,放心地考试,不担忧寒冷。哪里像我们以前的教室,那是在北风中走完了一个又一个冬天。母校的这些孩子们是幸运的,他们应该感谢我们的政府,是他们改变了我们的学校,是他们让我们坐在了不受冻的窗户里学习。
   作为教师,我怎么能忘记这些给了我深刻记忆的窗子呢?今天的窗暖和了,更亮了,我们的心灵窗口也缓和了,更亮了。
   【二】上学之路
   这段时间的雨特别多,下午放学抬头看天,天蓝蓝的,洁白的云在天空变化成各种美丽可爱的小动物,看天的心情是非常愉悦的。夜晚了,散步走回家里,突然那金属雨棚就像鞭炮似的啪啪地响起来,下大雨了。第一个大雨的夜晚,我是非常着急的,也曾不断地咒骂这鬼天气。因为,我班上要扫楼梯,那楼梯上的烂泥又该是多少?往几年,遇上这样的天气总有家长打来电话,路太烂了,给学生请个迟到假,有个别迁就溺爱的家庭,那娃子干脆就不来了。
   骂有什么用?老天爷从来就不怕人的骂,你越骂,你越担忧,它的雨来得更猛更痛快。第二天早晨,雨停了。我站在楼梯口,准备着让学生铲掉楼梯上的烂泥。等学生过完了,我放心了,楼梯上除了水印并没有烂泥。是学生洗了泥才上的楼吗?我没有看见学生到水龙头处洗脚弄鞋的。走进教室,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问,我才明白,我乡经过了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各村的村公路都成了水泥路,多数学生的家门口也是一条水泥道通向村公路。就是下雨,学生只要穿好雨衣,照样可以骑自行车上学,并不担忧会迟到会旷课的。
   我才知道,我的少见多怪让自己瞎担心了。是的,学生的上学之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路越来越顺坦了。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要走的是一条坡路,一到雨天,那路就很滑,上坡也难下坡也难,很多学生总是摔成泥人走进教室或者家里。最倒霉的就是这路边的庄家地,为了防滑防摔,学生和老师们手拉着手,从路边的地理重新开出一条路来。地里的泥软,陷脚但不滑。这条新开辟出来的路,就像塘里的波浪,越荡越宽,那被踩踏的庄家也就越来越多。但是有啥法呢?谁让这上学之路这么难走而且危险呢?
   后来,村里修了一条土公路,这条土公路绕到了学校的背面,那里坡短而且比较平。虽然一下雨,那条路上的淤泥仍然很厚,但是光着脚走却能行,让人高兴的是不再摔跟斗。
   这条走了多少年?走了多少辈学生?不好算,反正那个时候的路和操场都是一样的,都是学生踩出的一个个泥坑。太阳出来了,那路上的泥硬了,成了一个个刀口似的“泥钉”立在那土公路上。穿着鞋都很难走,不要说光脚了。学生娃上学就只能走路边。等到不再下雨了,那些车辆跑几趟,把这些“泥钉”给铲除了,学生娃才能走路中间。那个时候的学生,最盼的就是不下雨,哪怕一年不下都好。他们不会想到庄家,只会想他们的上学之路好走就行。我们能怪孩子们自私吗?
   现在,我老家的村小之路变了,变好了。那条村公路全部硬化了,水泥公路到学校,砌了整齐的石梯子,学校坝子也都硬化了。那些孩子们再也不走山路进学校了,再也不摔着跟斗把自己弄成泥人了,再也不去踩坏农家的庄家了。这条路的钱,国家给的是多数。
   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也是见不得下雨,特别是见不得下大雨,这大雨一来,高滩坝的学生要么不来,要么来了的时候也快中午了。那条路我走过,2001年的时候我去家访走过。那也是雨后,那条路是黄泥路,我穿着“水鞋”跟着领路的学生慢慢地选择着路。这路没法选,那黄泥堆在路上,走哪里都是陷脚,就像有鳄鱼在咬着你的鞋底,你的鞋底根本就拉不出来。我看见学生脱了鞋,光脚走,我也只好把脚从“水鞋”里拖出来。这样,痛苦而艰难地走了是十几里路找到了我要去的学生家。
   我是农村娃子,走这种烂路我并不怕,但是我家离初中校只有三里路,虽然也是光着脚来回跑,毕竟没有那么远的距离,并没有感觉到上学的艰辛。可今天,我就在这样拔脚都难的烂泥路上来回走了二十多里路啊!一回到家,我把脚一洗,倒在床上就什么都不想做了,只想静静地躺在床上。这条路不只就被是烂,而且还没有高大的桥,一下大雨,那座水面小桥淹了,大人娃儿都没法走出高滩坝来。高滩坝是一个孤岛,它被河流紧紧地缠着,没有桥,这高滩坝就没法和外界来往。
   我明白了我读书时,这里的同学为什么那么怕下大雨了。我也明白了,到2000左右,一遇下雨,这里的孩子们那么多请假的原因了。他们是上学难啊!
   现在好了,听说三年前高滩坝辖区的村公路全部成了“水泥路”,而且“水泥路”从学校门口经过;每家每户的门外之路也硬化了,晴天雨天进出家门都不沾泥了。那村公路上也修了高大的水泥桥……
   现在,这些孩子不管是在村小读书还是在初中读书,他们都不在受雨之困,不在受雨之苦了。
   母校的学生上学之路真的越来越顺了,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先是路道的建设,这些建设,让上学的学生没有了担忧和害怕。国家把路修顺了,家乡的教育也顺了,每年都有很多的学生走进了他们希望的重点高中,也有不少的学生走进了他们愿望的职业中学。
   学生的上学之路顺了,老师的上学之路也平坦了。以前,教师最怕到村小教书,怕就怕在这路上。晴天还好,骑着自行车或者摩托车,早晨去中午回街上家里吃饭,吃完饭去学校,放学后早早地回来。遇到下雨,那就痛苦了。班不能不上,学生娃来了咋办?去吧,到学校去,走路去。所以,住在街上的村小教师,一遇到下雨,就要早点准备,不然到校就很晚,学生就为成为无“头”的羊群。中午慢慢在淤泥里走回家,吃完饭又在淤泥里赶回学校。痛苦也没法,谁让我们是村小教师呢?

共 1106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选取四个“引子”,从四个角度,四个方面来阐述时代的变化。朴实无华的文字,叙述了一段辛酸的流年往事,近乎白描的写作手法,还原了那些岁月留在记忆中的痕迹。这样的文字是有生命的,读着文中所描述的一个个片段,禁不住凝神,屏住呼吸,仿佛作者坐在编者面前慢慢地讲述,往事一点一滴被打捞,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人生的素描风景画。不论是窗子,还是课桌,亦或是书本,这些载体所呈现的主旨是一致的,那就是作者艰辛的上学历程。相比现在的孩子而言,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物资匮乏,品尝过一路艰涩和辛苦的那一辈人,更加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也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正如作者所说的“书竟然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作者的经历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而最后作者对学生的劝勉,表达的是一个老师尽职尽责的心声。情真意切的文字,欣赏推荐——竹叶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604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6-03 17:35:31
  作者选取四个“引子”,从四个角度,四个方面来阐述时代的变化。叙述平淡无奇,但正是这种平淡的语调,对于事件细节处的描述,更显得真实而客观——社会在发展,一切都正变得更好!正如作者所说的“书竟然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
2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6-03 17:35:46
  作者的经历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接着就是作者对我们的劝勉了,时代发展了,我们应当更加珍惜,更加努力!“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与君共勉!
3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6-03 17:36:16
  祝创作愉快!辛苦了。
4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2-06-03 22:33:08
  读着这样的文字,禁不住一阵心酸。师父辛苦了!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5 楼        文友:雪山灵儿        2012-06-04 09:35:20
  来看望阳光老师,欣赏美文,真的我们都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物质匮乏,品偿过生活艰辛的人,但也有过现在孩子们所没有的快乐和简单的幸福。懂得和珍惜。问好,祝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