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森林七进

精品 【江南散文】森林七进


作者:阿娜尔古丽 进士,9351.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37发表时间:2012-06-10 01:49:36

本溪和鞍山都是两个老牌重工业城市,他们的“森林七进”给我们的工业城市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态环境,如何让工业和生态和谐“相生”提供了典范。
  
   【一】“森林七进”在本溪
   说到“森林七进”,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这个概念让我想到了它的提出者本溪市的光荣。
   本溪市是山区城市,它的肚子里藏着黑亮黑亮的煤炭,藏着黑亮黑亮的金属矿,这些煤炭和金属矿凸起了本溪高高的山,把本溪市放在一个美丽的摇篮中。本溪市就有了骄傲的本钱,它有着骄傲的名字,它头上闪耀着“地质博物馆”的光环。它藏着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材,这些是我孤陋得没有听说过的神奇名字,它是中国赫赫大名的钢铁城市。
   看本溪的历史,走进本溪的现实环境,我真的没法把它和一个重工业城市联系起来,在我的印象中,像本溪这样开发矿藏为主的工业老城,它的山头应该是千疮百孔,到处破败;它的空间里是应该灰尘满天飞;这应该是一个只知道追逐金钱的城市;可是,我的想象错了。它竟然是中共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市,全国双优模范城,全国依法治市先进市……这些荣光,让我对本溪充满了神奇。我终于知道了,它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二字让我看到了它与别的工业城市不一样的神奇,让我们不得不把它的每一样荣誉和“旅游”二字联系起来。在我所有的记忆里,没有茂盛的森林,是谈不上旅游的。我们普通人要去看看敦煌石窟、楼兰古城、罗布泊,这是拿着生命在冒险,这不叫旅游。翻看手中的资料,本溪的“旅游”内涵和我的理解是惊人的一致。本溪市内的森林覆盖率竟然高达百分之七十四,它有着“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样优美的山水和人文建筑自然融合的环境,我看到了它另一个更让人兴奋和激动的名字——“辽东绿色屏障”。
   我们先旅游一次它的人类古迹名胜。你知道那枚铜制谋克印吗?那可是金人留下的宝贝,这里面有着神秘的故事;本溪的满族自治县还有个宝贝,那可是国宝级别的东西,叫鸟纹铜镜,这是战国时候的产品,世界只有这一枚;这里有明代修建的长城,这条长城一千多公里,这里发生过怎样惨烈的战斗?看到这些,我陷入了沉思,我们古老的祖先为什么这么钟情于本溪?明朝效法秦始皇渴望用砖石砌成的城墙撑起大明的不亡,可是大明还是亡了,这是为什么?不管历史怎样变迁,本溪总是受着辈辈代代人的青睐,这是为什么?我们好像想到了一点,这里有着人类辈辈代代生息不断的森林。
   这里的树,这里的水,这里的山,不只是给我们留下了这些充满神秘魅力的祖先遗迹,更给我们创造了本溪天然的奇特自然景观。关门山,它可没有门,也不像剑阁一样有着故事的传奇。可它充满着诱惑,诱惑人的是它的山形,吸引人的是它竟然有北门、南门、中门,难道它真的是一座古城吗?你到过江南吗?你到过黄山吗?关门山可把黄山和江南的美积累到了一起。这里的山,这里的树,这里的水,这里的花,这里的云,给了关门山“小江南”和“东北小黄山”的美誉,这关门山可是国家森林公园,你选好季节来吧,这里的杜鹃,这里的枫叶,那可是全国一绝,你知道本溪吗?本溪有全国著名的“本溪枫叶节”,国务院正式命名本溪为“中国枫叶之都”,你可能只知道香山红叶吧?从关门山,我们还不能看到树给本溪的美丽生命吗?
   桓仁县境内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在不断地变化,它叫过“五龙山”,又被叫过“五余山”,可是它现在的名字却叫“五女山”,这名字的变化就足够神奇足够人向往了。原来,它现在的名字与五个带兵的女子有关。我看到资料是这样描写它的,这里草木茂盛,有天池,有松树……看到这些文字,我倒觉得这山叫五女山更为妥帖。满山的树,满山的草,远远望去,不是那五女的秀发吗?这些树,这些草,让这山充满了女性的温润和柔情。如果没有树,没有草,我真不敢想象这山还敢叫做五女山。
   走进本溪,你是看不够的,你去吧,这里有本溪水洞,它是四五万年前老天送给本溪的天然溶洞,是“北国一宝”,是“天下奇观”,在“亚洲一流”,在“世界罕见”,有三千多年前古人居住过的遗址,有一千多平米的清澈水湖;这里有世界最小的洞内湖,有两千平米的人工湖,这人工湖因为那神奇的洞中湖而扬名世界,它们一起享有了那么温柔美丽的名字——本溪湖。
   说不完本溪的水,水给了本溪市以旅游的魅力,本溪市因为水而出名,温泉寺、望天洞、望溪公园、滴水洞、汤沟、大石湖、桓龙湖、观音湖……看着这么多的“水”,我们不能不想到树,树和水是唇齿相依的兄弟,没有树怎来水?没有水,树咋活?因为树,因为水,这里的山青春靓丽。老秃顶并不秃,它可是辽宁省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树和动物都非常多;九顶铁刹山,东北道教发祥地,这里古木成群,郁郁葱葱;平顶山,这里可是本溪市的高山植物园……本溪市是值得骄傲的,骄傲在它那让人羡慕的生态环境,全市森林占地一千万亩,人均六点四亩,这样的环境,谁不喜欢?这里有着油松等二百五十一种树种,它成为“绿色屏障”不是虚名。这里有本溪市市花——最为珍贵的“天女木兰”,有最年长的柳树——温泉寺里那棵柳树有着四百年的岁月见闻。全国最大的植物物种库在本溪,世界最罕见的珍稀植物在本溪,全国第一个人工红松林在本溪……
   这里的树孕育了智慧的人群,他们使本溪有着神秘的风俗,这里满族人的窗户纸不是贴在窗的里面而是贴在窗子的外面;以前,这里的姑娘媳妇总是嘴里叼着大烟袋,旱烟袋竟然是女子珍贵的嫁妆;满族人总是把孩子吊在摇篮里……本溪的回族们也有着充满神奇的民族风俗,这些给绿色的本溪增添更多的魅力,是本溪的绿色养育了他们。
   本溪人和本溪一样充满着神秘,特别是今天的本溪人,本溪的森林这么茂盛和丰富了,他们还需要大力植树造林?他们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绿”,可是,他们还在追求绿,他们对绿的“贪得无厌”更给人神秘。
   原来,本溪这个老工业城市的过去并不是这么荣耀,它竟然有着“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这样一个羞辱的名字,它因为工业而环境污染很重。这个羞辱的名字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本溪市委和市政府,他们一直在探寻一条路,工业、经济、生态三者建设应该互惠互利是“相生”而不是相克,本溪人不愿意牺牲生态环境了,他们在苦苦探寻着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早在一九八八年,本溪市委市政府就在本溪市城郊开始了一项生态工程,提出了建设本溪市“环城森林公园”的构想。这项工程已经科学论证了,那说干就干,绝不等待,一九八九年本溪市环城森林公园正式开工上马。他们先后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投入了资金两亿元,在城市周围两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始了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建成了一条宽十公里,长二十公里的环城林带。在这个环城林带里,构成了十大景区,有五十八个景点。这个林带,让本溪人看到了森林对于工业城市环境改善的功劳,到2008年,本溪市城市的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竟然有了三百二十天。平顶山森林公园建成后,有关部门做了专门的研究记载,他们发现本溪市城区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一千二百五十吨左右,而平顶山森林每天能消化掉的二氧化碳量是一千七百吨左右。随着平顶山森林面积的扩大和密集,平顶山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卓越,每天消耗掉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增,平顶山这些科学检测数据的出现给了本溪人惊喜,让他们看到了整个环城林带巨大的生态价值,让本溪人看到了工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这一对冤家可以成为携手相拥的兄弟。这给本溪市后来的森林建设,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积累了理念,积累了信心,积累了经验,确立了本溪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建设理念。
   从一九九八年开始,本溪市加快了造林速度,每年植树造林二十万亩;除了明确提出植树造林活动任务外,本溪市本市的各种建设都在强调着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在本溪市的档案资料里,我们看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文件:《本溪市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印发本溪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这份文件印发的时间是2006年4月27日。这份文件里,明确提出了本溪市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确保2010年前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里明确说到森林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本溪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城更美。”这句话印证了本溪以前的环境特点,同时也指明了生态环境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特别是提出了“绿”的地位。
   在这份细化的指标条文里,我们看到了环境质量方面有这样的指标规定:“(12)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13)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消除噪音的最好东西就是森林。在环境建设方面有这样具体详细的规定,固定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面积所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规定了城区绿化应该达到的绿化覆盖率,大于百分之三十。这些细化指标里,我们看到几个信息,一是本溪市的城区绿化率不达标,本溪市必须在植树造林上努力;二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环境质量的模范城市的深林覆盖率标准;三是含蓄地告诉我们森林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文件里面详细规定了实施措施,这些我们就不再看了,从这份环境文件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本溪市对森林建设的重视程度,把这些规定和环城林带的建设相联系,我们完全明白了本溪市人在探索工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路子方面的执着精神。
   本溪人对绿化是充满着激情的,他们不满足于以前植树造林的发展速度。在二零零八年,本溪市又明确提出了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的任务目标。本溪市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城市造林运动。到二零零九年,本溪市的森林覆盖率就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四,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接近了十一平方米。当时的国家绿化委和林业厅就给本溪市打出了九十八分的高分。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了,本溪市以前的森林覆盖率并不是那么高,我前面说到的统计数据,是后来的统计数据。特别是本溪市城区和矿山废弃地块,绿化覆盖率很低,通过“争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各个机关事业企业和本溪市市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时间里,本溪市就进行了森林城区工程、城周生态风景工程、河岸风景林工程、枫叶景观带工程、工矿废弃地复绿和生态重建工程、森林城市建设等九大植树造林工程,这两年就投入了植树造林经费二十亿元。“完成造林绿化101万亩,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
   在2010年4月,本溪市又获得了两项荣誉,
   本溪市—— “国家森林城市”!
   本溪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这可是整个东北地区同时获得这两种殊荣的唯一地级市。
   2011年,本溪市被辽宁省林业产业协会命名为“辽宁省林业产业示范市”。
   2012年2月14日,本溪市成为了“国家园林城市”。
   在2012年年初,本溪市市政府又被全国绿化文员会评委“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读到本溪这些荣誉,我对本溪更加向往,因为这些荣誉里,处处显示着本溪“树”的内涵,本溪人追求绿的执着不懈。让我们把前面说到的本溪荣誉也集中到这里吧,“环城森林公园”城市,“中国枫叶之都”, “辽东绿色屏障”。
   感动于本溪的绿色荣耀,更感动于一代又一代本溪人的绿色理念,他们从古到今就不缺绿色,但是,他们一直在不断地丰富着本溪的绿色,美丽着本溪的绿色,终于让本溪的绿色成为了本溪人的骄傲。采访翻阅资料,构思该文,写作该文,我一直感动着,感动于本溪这种保护和建设绿色的执着而不间断。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本溪市林业局就在本溪城周围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同时根据绿地特征开始封山育林。一九八八年提出了建设环城林带的构想,一九八九年工程开始动工。
   在后来的不断绿化建设中,形成了本溪市的环城森林公园。一九九六年,本溪市环城森林公园被正式列为辽宁省省级森林公园。在以后的时间里,本溪市又投入一亿多元对本溪市的环城森林公园进行建设和保护管理。在此基础上,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本溪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本溪环城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了这个条例。这个条例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本溪乃至辽宁省的森林公园的管理进入法制化阶段,这在本溪森林和城市建设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2003年,是本溪市环城森林公园值得庆贺的一年,这一年本溪市环城森林公园成为了国家级森林公园,这在当时是全国唯一的一家。这些殊荣,没有让本溪人麻痹,他们非常珍惜这个环城森林公园,这是本溪人的骄傲,本溪人高兴中加大了对环城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2004年6月11日,是本溪市值得记忆的日子。本溪市召开了环城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专家审定会,会上初步审核通过了《本溪市国家环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这标志着本溪市的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进入了更加科学的规模化阶段。2006年,本溪市又出台了《辽宁省本溪市平顶山生态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这个说明书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溪市规划院共同完成,这个说明书的形成说明本溪市的森林公园建设完全迈入了科学化建设中。

共 20965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篇森林绿化的报告文学,以中国的两个重工业城市作为报道和描写的对象,解释出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一】重工业城市需要森林。本溪和鞍山市,他们不是风沙重灾区,他们有的是山,有的是树林,但是凭以前那些树林就能给这两个不是沙漠的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吗?不是,报告文学运用本溪和鞍山人的说法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回答。本溪和鞍山都是重工业城市,各种企业和工厂产生的各种污染是很重的,正如报告文学所说,如果说风沙地区是黄色沙漠,那么这些工业城市就是无形沙漠,它们对人的伤害威胁和沙漠没有什么差别。森林有两大功能,一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对中国的北方风沙地区很重要,他们必须植树造林;森林的另一个功能是及时消耗掉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附灰尘,排放杀毒素等,这个功能对本溪和鞍山这样的工业老城非常重要。报告文学对两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描写,很好地告诉我们森林和工业是一对姐妹而不是敌人,只要我们愿意栽树,工业城市就能成为森林城市。【二】宝贵的精神和可贵的经验。报告文学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两个市的市委和政府对植树造林的重视,描写了市民、农民等的纷纷参与,这些描写让人感动也让人振奋,特别是对两个市的各个辖区植树造林成绩的描写,看着是非常振奋人的,是能让人蠢蠢欲动的。报告文学在成绩和措施的展示中,已经间接地把本溪和鞍山市人重视造林积极参与造林的热情写了出来。同时,在对植树造林的管理方面的描写中,又揭示出了宝贵的植树造林管理经验,这和栽植技术的经验一样,非常宝贵的。文章语言,或说明列举,或深情议论评价,或激情生动的叙述描写,都能感动人。好文,推荐!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610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杜晨夕        2012-06-14 14:24:35
  重工业城市的森林绿化之路。
媒体工作者,文学社团单行道社团负责人,现任中国作协旗下公司文学编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