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合水县第一中学创新教育模式纪实

  合水县第一中学创新教育模式纪实


作者:蔚风 探花,16788.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64发表时间:2012-06-15 15:13:25

甘肃省合水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5年,是市、县两级重点高中,2007年被确立为“市级示范性高中”。校园占地面积6103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951平方米,有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学生公寓楼、师生餐饮楼、多媒体报告厅、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学生微机室,教育宽带、电视教学网贯通全校,现代化技术教育水平居全市前列。建有16个国家级标准理化生实验室,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为100%。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33名,中级职称101名,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8.5%。省园丁奖1人,省骨干教师8人,三分之一的教师获得市级以上的“青年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合水县第一中学秉承传统,开拓进取,办学特色鲜明。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坚持“以德治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管理无空白,时时能育人”的管理思路,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德育内容和方法,积极开展理想前途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感恩励志教育,切实加强学生自主管理、中华经典诵读、班级内务整理、学生胸牌佩戴等各项措施,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努力营造“入学即学,奋发向上”的良好学风;认真实施全程备考策略。坚持“提早介入,全程备考”的教学指导策略,从高一年级抓起,实行目标管理,采取分层教学,推行月考制度,强基固本,循序渐进,全面优化。加强常规管理,定期通过课堂调研、作业检查、学生评议等方式,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高中各级设立优等生辅导班和薄弱学科补习班,选派校内各学科业务能力最强的教师,利用课余、周末时间在专用教室组织辅导,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实现最优发展;创办远程教育试验班。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平台,与北京四中联合,创办北京四中远程教育合水一中实验班,通过“网络面授”、“知识导学”、“视听课堂”、“名师答疑”、“在线测评”等栏目,分享优质资源,接受名师指点,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合水县第一中学是甘肃省合水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担负着全县学生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走出了一条自我创新的教育模式。
   2010年秋季全省推行高中新课改以来,合水县第一中学精心准备,认真实施,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着眼于“人”的发展,设法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在措施保障、师资培训、教法革新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
   组织和制度是实施新课改的保障,为了加强对高中新课改工作的领导,确保课改工作顺利实施,学校建立健全了新课改组织领导机构,并按照课改要求,结合校情实际,编写制定了《合水县第一中学新课程实施指导手册》,《指导手册》阐明了新课改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规定了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责与任务,对课程管理与开设,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学生选课、学分认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师资培训、基础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导手册》成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蓝本。
   学校克服经济压力,确保硬件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50多万元,维修了教学楼网络设施,在高一级20个教学班装配了投影机、投影幕、多媒体讲桌等新课改教学急需的现代信息教学设备,极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教育技术和有效学习工具。
   合水县第一中学按照“勤于学习,善于总结,不断提高,会研究,能创新,懂合作”队伍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新课改教师培训工作。对121名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选拔了68名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高一级新课改教学任务。在认真做好新课改前期培训的基础上,立足本校实际,及时跟进,跟踪培训。一是学校及时购买了“新课改、新课堂、新理念”教师培训用书,向每个承担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配发了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向教职工每人赠阅了一本《做卓越的教师》和《教育那些事儿》系列丛书,坚持以教研组会为平台组织教师集体学习,集中观看了远程培训课程专家彭兴顺老师的专题讲座,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星期三教研组会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新课标解读光盘,专家、名师的课堂实况录像,并进行分析、讨论,悉心揣摩名师专家的一招一式,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开展专题培训。校长黄亨通带领班子成员坚持深入课堂,贴近前沿,听课评课,撰写调研报告,分学科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指导教学工作。并就新课改作专题讲座3次,对赴山东、宁夏等地八所中学考察高中新课改情况做了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所考察学校新课程推行情况和取得的显著成果,较为准确地诠释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点和疑惑,明确了实施新课改的方向和路径。同时,学校及时召开高一级全体科任教师会议,分析了高一级实施新课程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四是建立课改网络信息平台,加入北京四中网校,开通国家基础教育联盟网,供教师上网学习及下载资料,不断建立和完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新课改实验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撑。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从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入手,制定《听课议课细则》,组织进行课堂教学评估,要求教师充分关注个体,有效开展探究、合作,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带活动,促进教师间相互切磋,共同设计教学方案,集中展示教学成果,全面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鼓励教师不拘形式、不论长短、具体实在,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大力实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培养工程,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精英,引领课改实验工作,先后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学习了校内省级骨干教师、政教处主任慕海涛老师的政治课教学,走在课改前沿的市级模范班主任郝德红老师的语文激情课堂教学,教坛新秀刘彩会、何维宝老师的英语课,史国玺老师的数学课和李明发老师的化学课等。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体现一个学校教师教研能力与学生个性特长是否得到发掘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文化特色。学校依据《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意见》,在充分考虑地域实际、学校条件和教师专长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合水县第一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方案》,大力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从去年秋季开始,共有20门校本课程通过了学校新课程管理委员会的审定,并在高一级中正式开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课,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其中《普通话与节目主持》、《合水方言专题研究》、《化学与生活》、《舞蹈》、《剪纸》、《书法》等深受学生喜爱,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学生搭建了自由选择的广阔平台。每周星期二、四下午,学校的操场热气腾腾,排练室歌声阵阵,选修课教室激情展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
   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人品质的重要途径。学校抢抓时机、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每周安排研究性学习1至2课时,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精心选题,分组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成果报告。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军训活动、清明节扫墓、感恩励志报告会、红歌演唱会、合水民谣搜集及校园文明岗、流动哨等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取直接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长黄亨通说:“我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像钱学森、袁隆平一样,不仅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而且能够有艺术爱好,有锻炼的习惯,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合水县第一中学高中毕业会考,各科合格率、优秀率均居全市前列,提高班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庆阳市第一中学。

共 32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打造一流的教学基地,走出一条自我创新的教育模式,这便是合水县第一中学的风貌。文章以纪实的笔触,向我们展示合水县第一中学是如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并取得实际成绩的。【编辑:秋风向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风向晚        2012-06-15 15:16:01
  走出自己的特色,注重师资力量的提高,相信合水县第一中学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从原来的《红袖添香》搬运过来作为收存。
2 楼        文友:蔚风        2012-06-16 18:15:25
  作为全县唯一的一所中学,合水一中的经验值得推广,谢谢秋风的编辑,问好!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